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外侧钢板与前外侧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6年10月天津医院收治的52例肱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8~56岁[(36.9±10.9)岁]。骨折AO/OTA分型:A型15例,B型32例,C型5例。23例采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固定(A组),29例采用肱骨前外侧锁定钢板固定(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评价患肢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0个月[(13.7±2.2)个月]。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9.8±9.6)min、(85.0±11.6)min,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1±1.0)个月、(4.1±1.0)个月(P均>0.05)。肘关节伸直角度A组为3.9°(0.0°,5.0°),B组为4.4°(0.0°,5.0°);屈曲角度A组为127.4°(125.0°,132.5°),B组为128.5°(122.5°,132.5°)(P均>0.05)。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A组为91.0(90.0,93.5)分,B组为90.2(90.0,92.5)分(P>0.05)。术后A组出现桡神经损伤2例(9%),B组出现桡神经损伤3例(10%)(P>0.05),症状均于术后3个月内消退。结论对于肱骨干中下段关节外骨折,外侧钢板及前外侧钢板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外侧钢板放置可以更靠近远端,多向锁定设计更加稳定,对于骨折线接近肘关节的患者更有优势。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后外侧钢板
  • 简介:目的比较外侧中和钢板外侧解剖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外踝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共44例,其中男25例,女19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外侧中和钢板组(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69.6±15.8)岁(60~84岁),术前腰椎骨密度(0.889±0.104)g/cm^2,股骨颈骨密度(0.675±0.092)g/cm^2;外侧解剖钢板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7.9±13.2)岁(60~78岁),术前腰椎骨密度(0.925±0.093)g/cm^2,股骨颈骨密度(0.568±0.062)g/cm^2;平均术前住院时间分别为4.8天和4.5天。致伤原因:平地摔伤24例,自行车摔伤4例,楼梯扭伤16例;根据影像学旋外旋型损伤分度:Ⅱ度(单纯的外踝骨折)7例,Ⅲ度(外踝和胫骨远端外侧骨折)4例,Ⅳ度(外踝、胫骨远端外侧及内踝骨折)33例。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踝评分系统(Americanorthopedicfootanklesociety,AOFAS)对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44例获平均17(12~25)个月随访,两组的性别比例、年龄、合并症、旋外旋型骨折分度、术前住院时间和股骨颈骨密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0.26)。术后12个月随访AOFAS评分:外侧中和钢板和抗滑钢板组分别为平均(93.7±6.1)分和(94.5±6.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切口相关并发症:外侧中和钢板组9例并发切口感染和内固定激惹等,外侧抗滑钢板固定组并发内固定激惹和腓骨肌腱病各1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旋外旋型外踝骨折均安全有效,但外侧解剖钢板可以减少切口局部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踝骨折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大Carlson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外侧平台合并前外侧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 2019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例胫骨外侧平台合并前外侧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2~59岁[(35.2±4.3)岁]。根据Schatzker分型:Ⅱ型10例,Ⅲ型4例,Ⅴ型1例,Ⅵ型1例。双柱骨折14例,三柱骨折2例。均采用扩大Carlson切口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及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情况。术后12个月进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同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3~38个月[(18.3±4.6)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为(11.5±4.7)°,与术前的(28.93±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为(25.8±1.1)分,与术前的(13.1±3.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9例(56%),良6例(37%),一般1例(6%),优良率达94%。无一例患者出现皮肤坏死、浅表或深部感染、内置物外露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扩大Carlson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外侧平台合并前外侧平台骨折,可有效复位、固定骨折,改善胫骨外侧平台的倾角,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无血管、神经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外侧入路外侧闭合楔形截骨锁定钢板治疗成人肘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9月期间武汉市第四医院手外一科收治的19例成人肘内翻畸形患者资料。男3例,女16例;年龄17~27岁,平均20.3岁;左侧13例,右侧6例;肘内翻角为20.7°±2.8°。所有患者术前在医学影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ACS)上精确测量健侧提携角及患侧的内翻角,并测算出截骨角度,术中采用小切口外侧入路,外侧闭合楔形截骨矫形锁定钢板固定。末次随访时测量患肘提携角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采用Bellemore方法评定肘矫形手术疗效。结果19例患者术后获9~32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截骨处均愈合良好。末次随访时患肘提携角为11.4°±1.6°,患者手术瘢痕平均4 cm(3~5 cm),术后患肢肘内翻畸形与术前对比明显改善,肘关节功能良好。术后采用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优10例,良7例,中2例;采用Bellemore方法评定肘矫形手术疗效:优13例,良6例。2例患者术后出现尺神经部分损伤,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肘关节僵硬。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失效情况,无一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结论术前应用PACS系统精确测量截骨角度,术中应用小切口外侧入路进行外侧闭合楔形截骨矫形,既确保了矫形角度和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又未留下明显手术瘢痕,外形美观,疗效良好。

  • 标签: 肘内翻 截骨术 骨折固定术,内 小切口 医学影像存档和传输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人总结LetenneurⅢ型外侧Hoffa骨折病人接受经外侧入路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8年之内所收治的LetenneurⅢ型外侧Hoffa骨折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由于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对其施行分组,对照组病人接受锁定钢板联合螺钉治疗,研究组病人接受经外侧入路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LetenneurⅢ型外侧Hoffa骨折病人,为其提供经外侧入路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骨折愈合几率,病人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经后外侧入路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 Letenneur Ⅲ型外侧Hoffa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后踝骨折的手术固定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采用漂浮体位下,踝关节后外侧纵形切口切开复位防滑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对踝关节功能恢复进行评分。结果根据Olerud-Molanderanklescore和AOFASankle-hindfootscore(美国矫形足踝协会)的踝关节伤自我评分系统,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16例中优1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93.75%。临床观察获得满意的结果。结论踝关节后外侧纵形切口切开复位防滑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直视复位,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后踝 防滑钢板 手术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踝骨折侧与外侧钢板固定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86例外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侧入路术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后侧入路术式,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研究组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外踝骨折,固定效果显著,患者能尽早恢复功能锻炼,预防不良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外踝骨折 踝关节 骨折愈合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外踝后踝骨折采用改良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外踝后踝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进行,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均分,各4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改良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前踝关节活动功能无差异(P>0.05),治疗均上升,且研究组更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研究组明显更低,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外踝后踝骨折采用改良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能够更好的提高患者术后关节的活动性,并减少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外踝后踝骨折 改良后外侧入路锁定钢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效果,以指导后续改进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侯马市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前内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前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比较手术及恢复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3、6个月测量并比较膝关节X线结果,术后3个月统计并比较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通过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点,两组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膝关节活动度(ROM)均较术前增加,且随时间的延长呈不断增加趋势,且观察组术后各时点TPA、ROM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效果较好,可加快骨折愈合,缩短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改善TPA与ROM,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更快,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胫骨平台三柱骨折 前外侧入路 后内侧入路 双钢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铜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双支持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所有患者的骨折均愈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的活动度、术后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等方面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完全负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无论是采用外侧锁定铜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治疗还是双支持钢板治疗,都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相对而言采用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患者可以更早完全负重。

  • 标签: 外侧锁定钢板 内侧支持钢板 双支持钢板 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 : 目的 : 比较复杂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双切口锁定钢板联合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方法:对 20 14 年 1月 ~20 15 年 1月间因胫骨平台双髁骨接受内、外侧钢板固定治疗的 8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联合支持钢板固定;观察组采用双支持钢板固定。 结果: 共有 80 例患者获得最终 24 个月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对照组 40例,观察组组 40例。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愈合,其中 3 例出现深部感染, 7 例出现复位丢失, 3 例出现对线丢失, 10 例出现膝关节不稳。在 24 个月随访时,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分别 79.0±7.9 和 77.8± 9.4 。两组病例在临床及影像学各观察指标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复杂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固定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令人满意,发症发生率低。锁定钢板联合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固定的临床效果无著差别。

  • 标签: 外侧锁定钢板 内侧支持钢板 双支持钢板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内外侧锁定钢板固定胫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内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的失血量比观察组少,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0%;同时观察组患者足踝功能康复优良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比较,在胫骨远端骨折治疗中运用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术中失血量少,术后足踝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骨科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外侧锁定钢板固定 内侧锁定钢板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生物力学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内侧支撑钢板及排钉固定治疗累及外侧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26例累及外侧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为19~51岁,平均36.1岁;所有患者骨折线均累及外侧胫骨平台,采用内外侧双切口内侧支撑钢板及排钉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复位质量、膝关节功能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0~200 min,平均140.3 min。26例患者术后获8~18个月(平均14.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1~17周,平均13.7周;随访过程中未见复位丢失,内固定失败、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末次随访时Rasmussen放射评分为11~18分,平均16.1分。膝关节活动度0~140°,平均120.8°。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为14~28分,平均24.4分。结论对于累及外侧的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使用内侧支撑钢板及排钉固定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胫骨平台骨折 后外侧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骨隧道微创复位Jail螺钉与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支撑固定治疗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骨科收治并完整随访的48例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资料。男26例,女22例;年龄35~68岁。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25例(经骨隧道微创复位Jail螺钉固定)和切开组23例(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支撑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累计透视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1、3、6、9、12个月胫骨平台后倾角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与切开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48例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平均16.5个月)随访。微创组手术时间[(42.6±9.1) min]、切口长度[(4.0±0.4)cm]、术中出血量[(22.6±5.8)mL]、住院时间[(7.6±1.4) d]、术后1个月HSS评分[(84.8±1.9)分]均显著优于切开组[(65.7±11.5) min、(15.0±1.5) cm、(31.5±8.8)mL、(11.1±2.4) d、(72.9±4.1)分],切开组累计透视时间[(4.1±1.4) s]显著少于微创组[(22.3±4.2)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6、9、12个月HSS评分及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血管损伤、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切开组出现2例腓总神经损伤表现,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结论经骨隧道微创复位Jail螺钉与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支撑固定治疗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均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前者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手术风险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优先选择。

  • 标签: 膝关节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踝骨折采用外侧外侧手术入路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外踝骨折手术入路选择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行外侧入路钢板螺钉固定治疗外踝骨折的2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照组,另取同期自外侧入路钢板螺钉固定治疗的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与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与踝关节功能,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指标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3天VAS评分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要短,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偏高(P>0.05)。观察组术后步态异常的患者仅1例少于对照组5例(P<0.05)。结论外踝骨折手术治疗建议从外侧入路,对于旋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该入路方式非常适用。

  • 标签: 外踝骨折 外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腿双骨折内外侧钢板固定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80例小腿双骨折患者分组。外固定组给予钢板胫骨外侧固定治疗,内固定组给予钢板胫骨内侧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小腿双骨折治疗效果;手术完成时间、骨痂出现时间、负重练习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状况、SF-36评分;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和愈合不良的发生率。结果内固定组小腿双骨折治疗效果高于外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手术完成时间、骨痂出现时间、负重练习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外固定组,P<0.05。干预前两组关节功能、SF-36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内固定组关节功能恢复状况、SF-36评分优于外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和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低于外固定组,P<0.05。结论小腿双骨折内外侧钢板固定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促使骨折早日愈合,减少不良愈合情况的出现,值得推广。

  • 标签: 小腿双骨折 内外侧钢板固定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治疗的11例DubberleyⅡb、ⅢB型肱骨小头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33.1岁(24~71岁)。骨折按Dubberley分型:ⅡB型7例,ⅢB型4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带支撑)固定。记录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11例患者术后获12—35个月(平均16.1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2个月(2.5-5.0个月)。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骨折复位丢失。1例患者x线片示有创伤性关节炎表现,1例患者出现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平均屈曲活动度为121.2°(91.3°-142.2°),平均伸直活动度7.3°(4.5°~13.7°);前臂旋前81.4°(53.5°-91.2°),旋79.8°(65.3°-84.7°)。末次随访时MEPS评分平均89.8分,其中优8例,良2例,中1例。结论使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带支撑)治疗肱骨小头骨折可在直视下复位,固定牢靠,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肱骨骨折 肘关节 骨折固定术 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间常规生化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以ModularP-800检测系统为比较方法,用患者新鲜血清对待测检测系统的15项常规生化结果与参比系统进行比对,用回归统计法分析不同系统的相对偏差,以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检测系统间的可比性。结果两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结论当用不同检测系统检测相同项目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 标签: 不同检测系统 常规生化 可比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铜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双支持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所有患者的骨折均愈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的活动度、术后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等方面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完全负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无论是采用外侧锁定铜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治疗还是双支持钢板治疗,都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相对而言采用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患者可以更早完全负重。

  • 标签: 外侧锁定钢板 内侧支持钢板 双支持钢板 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