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膝骨关节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关节镜探查64例(68膝)膝骨关节患者,通过关节镜微创手术进行镜下清理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3~34个月,平均18.2个月。随访一年优良率81%;1~2年,优良率92%;2年以上者,优良率73%。结论关节镜微创手术以其切口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为膝骨关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关节镜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62例重症胰腺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不同类型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对照组(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6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危重急性胰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症重症胰腺炎 综合性护理干预 临床价值 临床疗效
  • 简介:利用多点分压插管灌注、均衡灌注量与压力、高低浓度填充剂合理选择、多种铸型剂搭配使用、混合腐蚀(自然、碱、酸)结合等方法,全身整体管道铸型研制技术已日趋成熟,已由单一的全身动脉管道铸型发展到多管道全身整体铸型;由保存骨骼全身整体管道铸型[3]发展到保存骨关节全身整体管道铸型。腐蚀用时从以往自然腐蚀1年多缩减到2-3个月,碱腐蚀仅需2~3d。因高浓度碱腐蚀强,全身整体腐蚀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极高,既是及时采取有控制腐蚀措施,对骨关节也有不同程度的腐蚀,往往难以制作出高质量标本,故现多采用自然腐蚀法或混合腐蚀法。

  • 标签: 血管铸型 骨关节 全身 研制 腐蚀性 多管道
  • 简介:关节后外侧结构(posterolateralstucture,PLS)具有复杂的解剖关系以及重要的膝关节静态和动态稳定作用.该结构的损伤导致严重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包括胫骨外旋不稳和关节软骨退变[1~4],单纯膝关节后外侧损伤并不常见,而是常常合并前后交叉韧带的损伤[5~7],且由于对PLS的认识不足,因而在诊断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同时常常漏诊PLS的损伤,以致于交叉韧带重建归于失败[8~10].正是由于PLS的复杂解剖学特性和重要的临床联系,大量的研究工作投入到对PLS的研究当中.

  • 标签: 膝关节功能障碍 后外侧结构 应用解剖学 膝关节后外侧损伤 后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软骨退变
  • 简介:双侧髋关节股骨头韧带全缺如一例傅之屏,彭明惺,彭庆恩绵阳师专绵阳621000华西医科大学成都610041在成都、绵阳地区收集的63具尸体、126侧髋关节的解剖中,发现双侧髋关节股骨头韧带全缺如一例。男性尸体,六十多岁,身高1.68m,体形发育正常。在...

  • 标签: 髋关节 股骨头 韧带全缺如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锁骨钩结合带线锚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2月~2017年5月年应用锁骨钩结合带线锚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3例,其中男28例,女5例,均为RockwoodⅢ度脱位。术后平均6个月取出锁骨钩钢板。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20个月,按Lazzcano功能评定标准对肩锁关节进行评定,优26例、良5例、差2例,取出锁骨钩板无一例肩锁关节再脱位,优良率94.9%,结果显示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锁骨钩板联合带线锚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能有效维持肩锁关节稳定,促进韧带修复,缩短锁骨钩板留置时间,减低相关并发症。取出肩锁钩板留置带线锚钉符合生物力学,有效防止肩锁关节再脱位,锁骨钩板联合带线锚钉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肩锁关节 脱位 喙锁韧带 锁骨钩板 带线锚钉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中手术的疗效。方法此次抽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60例)作为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30例。此次研究乙组是外固定治疗,研究甲组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总结VAS评分、关节活动度、治疗效果、并发症。结果甲组的VAS评分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关节活动度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中,钢板螺钉内固定的疗效确切,治疗有效率高、明显缓解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关节内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 疗效
  • 简介:本文回顾了普米克令舒在临床上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的应用。对在不同实验中使用普米克令舒的疗效进行分析。证实普米可令舒在治疗毛细支气管时,疗效显著。提示普米克令舒对毛细支气管的治疗起较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普米克令舒 毛细支气管炎
  • 简介:神经生长因子的多功能王廷华,吴良芳,廖德阳华西医科大学组织学研究室成都610041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作为一种靶源神经营养因子维持着特定类型神经元的存活和发育,这一点已有诸多的实验证实[1,2]。然而现今将N...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多功能性 神经系统 炎症 免疫系统
  • 简介:1923年Lowell首先报道急性胰腺(AcutePancreatitis,AP)病人出现精神状态异常,1941年Rothermich等报告8例胰腺并发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激动伴妄想及幻觉等神经症状,并首次提出胰脑病(PancreaticEncephalopathy,PE)的概念。PE是重症急性胰腺(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18.2%,而死亡率为67.0%,是引起SAP病人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此病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本文就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胰性脑病 氧自由基
  • 简介:目的探讨抗C1q抗体(C1qAb)与系统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活动的相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98例SLE患者、108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及67例健康体检者中血清抗C1qAb,并对SLE患者的其他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LE患者血清中抗C1qAb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风湿病及健康体检者(P〈0.05);其中,抗C1qAb阳性的SLE患者肾损发生率、活动狼疮发生率及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均高于抗C1qAb阴性患者(P〈0.05)。结论血清抗C1qAb与SLE肾脏损害密切相关,其还可作为判断SLE病情活动的指标。

  • 标签: 抗C1Q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抗DSDNA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超选择栓塞治疗损伤肾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患者,经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行肾动脉造影证实为肾动脉损伤后,使用明胶海绵条进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7例经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肾动脉假性动脉瘤,栓塞后即刻止血,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24月,平均9月,无血尿复发患者。结论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能最大程度保留肾脏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的止血手段。

  • 标签: 出血 介入栓塞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对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加强针对护理干预对感染预防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5.3~2016.4月间我院ICU收治的50例患者,纳入干预组,该阶段科室为患者提供针对护理干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4.1~2015.2月ICU收治的50例患者,纳入普通组,该阶段科室仅实施一般护理措施。观察两年度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普通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28%,干预组为8%,干预组感染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8%,干预组为96%,干预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为ICU科室患者提供针对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肯定。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感染 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解剖学是医学中重要基础课,属于形态学科,理论和实验比例达1:1,五年制高职学生来源于应届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4~16岁之间,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

  • 标签: 指导性自学 课后巩固率 解剖学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脾、肾等实质性器官石蜡切片技术中脱水、透明的最佳时间.方法:对肝、脾、肾进行分组实验,对照观察.结果:实验器官组织块可连续切片,光镜结构透明度高、清晰,无裂隙,收缩小.结论:此实验方法操作简单,益于大量教学片的制作.

  • 标签: 透明时间 脱水时间 石蜡切片 标本制作
  • 简介: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名词多,描述多,内容抽象枯燥,如何在教学中提高趣味,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广大解剖学教育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笔者根据多年教学体会,总结了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同道们分享。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教学法 趣味性
  • 简介:探讨头部的体表定位与颅内结构的关联。方法对5个颅骨外所需的体表定位用红笔标识,将颅骨锯开进行预实验观察研究各项体表定位,然后对30件头部标本按不同的部位要求进行开颅验证。结果所研究的颅内结构经过开颅观察统计都在头部体表定位的标识区域内。结论头部体表定位与颅内结构关联的测量研究,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体表定位,在手术入路及体表判定颅内结构定位都有应用价值。

  • 标签: 体表定位 颅内结构 关联性
  • 简介:脑血管疾病是21世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三大疾病之一,至今尚无有效治疗措施,致死敛残卑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脑缺血后主要的病理改变是神经元的进行损伤,从可逆变性、不可逆变性、坏死、凋亡、梗塞成熟的进行发展。神经元功能活动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在机体遭遇外环境改变或病理状态下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被称为突触可塑性。其中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line-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GDNF)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等多种神经元有广泛的神经营养作用,以前的大量实验表明GDNE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机制抵抗缺血性损伤,本文就GDNF与突触可塑性方面的关系做一综述。

  • 标签: 突触可塑性 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源性 多巴胺能神经元 脑血管疾病 进行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