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科学在今天已经深入人心,究竞该如何看待科学,依然存在许多争论。传统科学哲学立足于科学的内在发展来理解科学,科学的人文社会研究则试图打开科学的黑箱来揭示传统科学观的局限性。刘大椿教授基于这些历史发展,在一系列论著中论证了“从辩护到审度”的科学哲学观。为了深入探讨这一“审度的科学哲学观”,《哲学分析》编辑部于2013年9月初在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召开了以“从辩护到审度:科技时代如何看待科学”为主题的第八届《哲学分析》论坛。本专题刊出的四篇论文围绕刘大;溶教授的科学哲学思想和科学文化观进行了系统的讨论.最后一篇是刘教授对四篇论文的总体回应。

  • 标签: 科学哲学思想 专题讨论 哲学分析 科学文化观 社会研究 科技时代
  • 简介:编者按:尼采不仅是20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也是饱受争议、面相最为复杂的哲学家之一。尼采自称"非道德主义者"和"积极的虚无主义者",海德格尔却称之为"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法国新尼采主义者如福柯、德里达等人将尼采奉为"后现代主义先驱",列奥·施特劳斯则将尼采解释为"反柏拉图的柏拉图主义者";如今,许多学者又将尼采理解为"德性主义者"和"自然主义者"。

  • 标签: 尼采哲学 专题讨论 柏拉图主义 虚无主义 非道德主义 后现代主义
  • 简介:樊浩先生提出了一个观点:“德”、“得”相通是中国伦理精神的价值原理。其要义在于:中国伦理同时具有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并由此形成道德理想主义与道德实用主义互为依托的特质;此种特质解决了“德”“得”之间的张力,并指向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的统一。以儒家经典为分析文本展开思考,“德者,得也”中存在着道德本性谋划的两种进路:主流儒家以道德为目的性之存在,事功学派以道德为工具性之存在,而“德”“得”之张力则在大众文化中得以消弭。因之,樊先生虽然准确把握了中国伦理精神的特殊旨趣,却没有具体解答这两种儒家进路在中国文化中的发展线索与实际影响。儒家伦理形态能否成为当下的道德救穷之途,或可从其中得到启示。

  • 标签: “'德’一'得’相通” 道德本性 儒家进路 道德之“得” 功利之“得”
  • 简介:道德哲学需要注重形上和形下之间的互动、理论和历史的互动.同时,也离不开新概念的生成,在这些方面,樊浩教授的工作体现了自身的特点。从历史的层面看,在关注康德哲学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黑格尔的哲学。就对人的理解而言,辨析理性与精神构成了重要的方面:单纯地关注理性,往往仅仅偏重于人的精神的一个方面,由此不免导致对人的理解的抽象化、片面化,反之,肯定精神本身的综合性形态,则可以引向对人本身的具体理解。同时,伦理学或道德哲学归根到底要走向实践,精神则从内在的方面为走向实践提供了某种动因。在此意义上,樊浩教授对黑格尔哲学的注重以及对精神的关注无疑有其理论意义。当然,以道德形而上学的进路和构架而言,樊浩教授提到精神现象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三个环节,并且认为精神现象、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三位一体,构成了道德形而上学的基本内容与构架,这一进路尚存在可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标签: 伦理学 精神 道德形上学
  • 简介:本体论是关于普遍性存在的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三条本体论研究的路径,我们不应当用其中某一条研究路径去排斥或否定其他研究路径。本体论包括本原论,但不能归结为本原论,因为,要确定世界的本原,必须以判明有哪些存在领域为前提,所以,存在领域的分割方式才是哲学的最高范式。在西方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哲学都具有自然哲学的性质,自然哲学也有其本体论的层次,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学说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发展历程。在解决存在领域划分的问题时,语言逻辑分析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还有必要在逻辑结论和现实世界的可能领域之间进行对应性分析。信息和载体(信息和物质)具有内在融合、相互生成和相互规定的不可分离的统一性关系。

  • 标签: 信息 本体论 存在 自然哲学 载体
  • 简介:2006年,我国著名价值哲学家王玉樑先生出版了一本代表作:《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在该书中,王先生通过对一百多年来中外价值哲学发展轨迹的理性审视和解读,揭示了当代西方价值哲学崇拜自发性的局限,提出了走出价值哲学研究困境的期盼——从自发到自觉。

  • 标签: 价值哲学 哲学研究 评介 实践 21世纪 理性审视
  • 简介:本文讨论杨国荣教授所著之《伦理与存在》、《道论》到《成己与成物》三书②,主要分两部分,其一为对三书“写作特质”的外部观察与定位,其二为对其中核心术语“本体论”一词的使用意义之考察。

  • 标签: “本体论” 写作特质 杨国荣 概念使用 教授 伦理
  • 简介: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这两种理论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即社会—历史研究中的批判境域予以考察,这样,它们之间一脉相承的核心观点就容易分析和梳理出来,并可以得到集中的讨论。批判因素在黑格尔哲学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与历史和终结二者须臾不可分离,互为条件,但它们彼此之间却包含了无可消解的矛盾。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中有价值的部分主要在于批判因素,而它有关未来历史的构成性内容却失之于草率。由于批判的与构成的这两个维度之间的抵牾,现代社会批判理论陷于认同其所批判的社会的基本原则的困境,它自身的正当性因此需要重新证明。

  • 标签: 社会—历史批判 阶级理想 社会坚硬的事实
  • 简介:陈嘉映《说理》一书的主题是“说说理之理”,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说理”。“说理之理”有什么内涵,“说理之理”为什么值得论说,可以通过对西方哲学从reason(理性)经过rationalit、,(合理)到reasonableness(讲理)的思想演化过程的考察得到理解。把理性(reason)不仅理解为合理(rationality),而且理解为讲理(reasonableness).有助于克服当代哲学中理性独断主义和理性虚无主义的非此即彼。当代西方哲学家从不同角度论述的讲理(reasonableness),与梁漱溟先生进行中西比较时所说的中国文化的“理性”,很值得做一深入比较。

  • 标签: 理性 合理 讲理 梁漱溟 哈贝马斯 罗尔斯
  • 简介:陈嘉映《说理》(2011)一书的出版,使我们可以隐约一窥其念兹在兹的“theBook”的大致轮廓。此书与其《哲学科学常识》(2007)一起,摊开了一种哲学观。陈氏哲学观的要义可概括如下:消极地说,哲学不是实证科学(广义的物理学),也不是语言学;积极地说。哲学致力于经验反省和概念考察,是一门通过穷理而达乎道的学问。这种哲学观的形成,得力于他对西方思想史上两个重大关节的深入研究,它们是:17世纪的“科学革命”和20世纪哲学的语言转向。为了推进思想、促进对话.我们在该哲学观所展开的义理脉络中,对整体性概念和形而上学的地位问题作了生发性的讨论

  • 标签: 哲学观 科学革命 语言转向
  • 简介:胡塞尔关于“原初生活世界”的分析可以依动态构造法则和静态内容而做区分。在他那里,就作为内容面向的生活世界而言.有关历史的先天和历史目的论的现象学分析构成其主要内容。但胡塞尔的历史现象学没有同等公正地对待历史和哲学。利科关于记忆、遗忘和虚构想象的研究可以被看作对内容面向的生活世界的修正和进一步发展,它们分别揭示了人类记忆的历史处境、遗忘的存在处境和想象的“彼在”存在论。据此,生活世界的内容可被刻画为作为记忆(遗忘)和希望(失望)的生活世界。对这一人类存在论基础内容的关注是哲学家的使命,依此关怀,哲学家能够在伦理和政治的现实层面给予人们振聋发聩的提醒。

  • 标签: 生活世界 记忆 历史现象学 遗忘 想象 希望
  • 简介:邬妮教授对于信息科学和哲学及其与一般哲学的关系的重要贡献,刚开始为国外学者所认识。邬炕的研究与一种非标准、非真值函项的逻辑,即现实逻辑,相互支撑。这一逻辑乃是对法籍罗马尼亚人斯特凡纳·卢普斯科的开拓性工作的发展。基于邬妮的理论和这种逻辑,许多的批评性术语和概念将因其对科学哲学的特定影响而获得重新规定。因此,不妨将这种结合的理论作为关于一种演化中的信息社会的规范伦理学之发展的必要因素。

  • 标签: 信息时代 哲学精神 邬妮
  • 简介:张一兵教授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不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做了许多个案研究,而且对如何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分析框架。其基本观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在1968年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出版后就已经终结.其主要原因是本真的马克思主义诉求和资本主义批判这两大原则已经被放弃;在此之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派生出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三种思潮。这一观点虽然有启发性。但有一定的片面性。根据理论逻辑和社会现实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整个发展可以区别为四种类型,即“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的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性的马克思主义”。在这里.区分的基础不是抽象意义上的本真马克思和资本主义批判这两个前提。也不是总体性或同一性的思维方式。而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辩证法的理论坐标。

  • 标签: 张一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终结 瑟伯恩 后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辩证法
  • 简介:马克思将其辩证法的特质标示为“批判的和革命的”,但后人在对马克思辩证法的阐释中,却将之肤浅化了,批判性被理解为一种外在的运用。孙正聿教授将哲学的任务理解为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本身的追问,对于各类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的批判,并由此将辩证法理解为一种突破形式逻辑之排斥内容的内涵逻辑,因而对于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便首先是对于形式逻辑的前提批判。正是通过对辨证法之对形式逻辑之形式成立前提和内涵前提两方面批判的考察,孙正聿教授构建了一个辩证法批判的整体性的理论框架。这是对于康德、马克思批判性思想之弘扬与阐发.是对辩证法研究的一个极富创新性的理论贡献.

  • 标签: 辩证法 批判性 内涵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