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鲕粒碳酸岩储层的测井识别技术开展研究,在对鲕粒碳酸储层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后,围绕自然伽马测井、电阻率测井等技术对鲕粒碳酸储层电相识别技术开展研究,并自孔隙度计算、渗透率计算、盐度判别识别、岩石类型识别四个维度进行鲕粒碳酸储层测井判释方法分析,最后提出鲕粒碳酸岩储层的测井识别的注意事项。期望以本文,促进我国鲕粒碳酸岩储层的测井识别水平的提升。

  • 标签: 鲕粒碳酸盐岩 电相识别 测井判释
  • 简介:摘要:岩性识别是地层对比、储层研究、油气藏评价等工作的基础,是储层参数计算、流体性质分析,指导工区高效勘探、开发的前提。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区块为例,分定性识别和定量识别,采用交会图法、PE-DEN包络法、元素录井识别法和含水泥质多矿物模型定量识别法,对碳酸岩岩性进行研究和识别,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碳酸盐岩 岩性识别 测井
  • 简介:摘 要:地质特点 碳酸岩大多坚硬、致密,储渗空间为孔 隙、裂缝和孔洞。 华北碳酸岩裂缝性油气藏具有含油面积大、圈闭 幅度高的特点,储层层间差异小,呈现巨厚块状,不同级别的裂缝将 储层切割成非常复杂的裂缝网络系统, 且经过多年的开发,含水较高  。

  • 标签: 表面工程技术论文发表 工程技术职称论文投稿
  • 简介:摘要:中国缝洞型碳酸岩油藏(缝洞型油藏)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其中塔河油田、轮古油田、哈拉哈塘油田、富满油田、顺北油气田等探明石油地质总储量已超过20.0×108t,是油气勘探开发最现实的接替领域。缝洞型油藏地质和开发特征与孔隙型碳酸岩油藏、碎屑岩油藏明显不同,国内外没有成熟的开发理论可供借鉴。中国石化西北油田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缝洞型碳酸岩油藏开发技术系列,支撑了塔河油田和顺北油气田的上产与稳产,建成了年产700×104t规模的大油田,但仍存在油藏地质认识深度不够、产量递减快(年递减率>15%)、采收率低(约15%)、已探明未动用储量大(>4.3×108t)等问题,开发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总结提升。本文以塔河油田和顺北油气田为研究背景,分析了缝洞型油藏地质特征以及开发面临的挑战,梳理了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本文主要分析碳酸岩油藏储层测井挖掘效应的综合分析。

  • 标签: 碳酸盐岩油藏 测井评价 气层识别 挖掘效应
  • 简介:摘要:针对录井过程中碳酸岩分析罐出气口废气排放装置存在的多数直接排放到工作地点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分析人员身心健康问题,以及腐蚀室内录井设备具有性,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开展了碳酸岩分析罐出气口废气排放装置再改进课题攻关,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及巩固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 标签: 碳酸盐岩分析罐 出气口废气 排放装置
  • 简介:摘要:碳酸岩通常采用酸压措施提高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奥陶系储层以白云岩为主要储集空间,因岩性较为单一,酸刻蚀的非均匀程度偏低,前期采用胶凝酸酸压、前置液酸压、多级交替注入酸压等工艺,改造效果差异较大。通过大量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摸索出一种以实现形成双级高导流裂缝为目标的酸压工艺,采用高粘酸液与低粘度酸液交替注入,利用酸液粘度差和高低粘度酸反应速率差异,造成非均匀粘性指进效应,从而大幅度提高酸液刻蚀非均质性,同时利用低粘液体改造天然裂缝,促使裂缝更加复杂。并通过压裂模拟优化出了推荐的粘度比,多级注入级数,施工排量等参数,并在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碳酸岩储层进行了14口井的现场试验,定向井井口产量达到了2.65万方/天,水平井平均产量达到5.6万方/天,相比前期改造效果大幅提升。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碳酸盐岩 高导流酸压 交替注入酸压 变粘度酸
  • 简介:摘要:本文开展了系统的岩心、薄片观察和物性测试等工作,明确了东濮凹陷下古生界的储层特征,揭示了储层的形成过程。下古生界储层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构造作用的影响,主要在峰峰组下段、上马家沟组、冶里组和亮甲山组的云坪、膏云坪相带更为发育,经历了准同生和早成岩期(早奥陶世—中奥陶世)、表生成岩期(晚奥陶世—早石炭世)、中—晚成岩期(晚石炭世—古近纪)四个成岩阶段。

  • 标签: 东濮凹陷 下古生界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硅质碳酸岩在岩溶地区道路抗滑表层中的应用技术。硅质碳酸岩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良好的抗滑性能,被广泛用于改善岩溶地区道路的抗滑性能。通过实地调查和试验,我们研究了硅质碳酸岩的选材、施工工艺和养护方法,以及其对道路抗滑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硅质碳酸岩表层能有效提高道路的抗滑性,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本研究为岩溶地区道路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有望在岩溶地区交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硅质碳酸盐岩 岩溶地区 道路抗滑表层 技术探索 交通安全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优化岩溶地区硅质碳酸岩集料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的施工工艺。通过详细调查和实验研究,我们确定了最适合该地区的施工工艺。首先,我们分析了硅质碳酸岩集料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能,然后针对岩溶地区的特殊地质条件,优化了抗滑表层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通过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材料,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能,减少了交通事故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我们的优化工艺能够显著提高岩溶地区硅质碳酸岩集料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的性能和耐久性,为该地区的道路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岩溶地区 硅质碳酸盐岩 集料 沥青路面 抗滑表层 施工工艺 配合比 性能 耐久性。
  • 简介:摘 要:岩石动力性状是动力作用下岩石的力学特性,如研究爆炸、爆破、地震、冲击等动力作用下岩石的力学特性、应力波在岩石内的传播规律、地面振动与损害等。岩石动力性状的研究对研究岩石的力学特性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帮助。也是岩石力学这一学科研究的重要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岩石工程中的岩石力学性质与参数测定技术一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论文旨在系统性地探讨岩石的力学性质与参数测定方法,以满足工程领域对岩石材料特性的需求。首先,文章介绍了岩石的力学性质,包括抗压强度、剪切强度、弹性模量等关键参数,并阐述了其在岩石工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本文详细讨论了常用的岩石参数测定技术,如室内试验、野外测试、数值模拟等方法,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不同测定技术在岩石工程中的应用。综合来看,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岩石工程中岩石力学性质与参数测定技术的理解,为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岩石工程 力学性质 参数测定技术 抗压强度 剪切强度 弹性模量 室内试验 野外测试 数值模拟 工程实践。
  • 简介:摘要:地质工程中的岩石力学研究对于土木工程和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岩石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探讨了岩石力学参数的测定方法和试验技术。通过分析岩石应力分布和变形机制,揭示了岩石失稳与塑性变形的关系。此外,本文还阐述了岩石力学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岩质边坡设计,隧道和地下工程设计,以及钻井和爆破工程。最后,本文指出了当前岩石力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可能的研究重点。

  • 标签: 地质工程 岩石力学 岩石应力
  • 简介:摘要:基于国内外重要文献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技术,通过统计近 30 年来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有关期刊论文信息和被引特征。结合岩石工程相关领域的国家奖获奖内容、97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对 10 余年中国岩石工程学科的进展与挑战进行分析和论述。总结我国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科发展状况与研究进展,总结分析近10年来岩石强度与变形理论、岩石断裂与损伤力学、岩石动力学与本构关系、岩石非线性、岩石多场耦合、岩石加固与稳定性分析等方面的若干进展。最后基于中国岩石工程的特点与不足,提出 10 个挑战性问题,并指出了岩石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岩石力学 岩体工程 研究进展 发展方向
  • 作者: 王志勇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8
  • 机构: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 简介:摘要: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承载的荷载较大且受到风力和地震等外部力的作用,岩石基础的选择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岩石基础能够提供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倾覆能力,但如何合理设计岩石基础并充分考虑其特点和变异性仍是一个挑战。基于此,以下对高层建筑中岩石基础设计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高层建筑 岩石基础设计 探讨
  • 简介:摘要:近年来,高强度玻璃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其在盖板玻璃领域的光明研究前景引起了学者广泛的兴趣。硼铝酸盐玻璃作为一种具有超强抗裂纹扩展性能的新型玻璃材料,但其硬度偏低限制了其在盖板玻璃方面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硼铝酸盐玻璃进展以及阐述了能够提高其硬度的方法。

  • 标签: 硼铝酸盐玻璃 研究进展 硬度
  • 简介:摘要:如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固废资源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现如今普遍的调查和研究都是针对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对于农村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现状调查较少。本文讲述了农村固体废物的来源以及分类,分析了固体废弃物处置现状及有效治理的相关内容,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并简要讲述了农村生态模式的构件,以供参考。

  • 标签: 固体废物 农业 农村 生态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完整岩石物理力学特征的尺寸效应。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尺寸岩石试样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研究结果表明,岩石试样的尺寸效应对物理力学性质具有显著影响。随着试样尺寸的减小,岩石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逐渐增大,而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降低。此外,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数值模拟可以有效地预测岩石试样的物理力学性质。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岩石力学 尺寸效应 物理力学性质 数值模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离子色谱法在水产品中硝酸盐(NO3-)与亚硝酸盐(NO2-)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农贸市场某一固定水产品销售摊。选取样品,搅碎,超声提取,采用70℃-80℃水浴加热、离心、过滤,经OnCuard II RP柱除去微量蛋白质与脂肪,稀释后,采用0.22μm水系膜过滤器过滤,用离子色谱系统,经KOH等浓度淋洗,IonPac AG11-HC保护柱,IonPac AS11-HC分离柱分离后,采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离子色谱法检测在水产品中NO3-的相关系数为0.99913,NO2-相关系数为0.99951,NO3-检出限为0.0276mg/kg,NO2-检出限为0.0185mg/kg。结论:离子色谱法检测水产品,快捷、方便,操作简单,对多种水产品适应性良好。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水产品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