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分别代表西方文化的三种类型,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递进式的关系。历时地讲,"前现代"与"现代"分别由一种本体形态所支撑,即相应的"客体"本体、"主体"本体。由于"后现代社会""正处于路途之中",其特质"后现代"目前还不明晰。正因为如此,需要为"后现代"建构一种本体形态以为支撑。对应地讲,这种本体形态应为作为"客体"、"主体"两种本体之综合与超越的"道体"本体。

  • 标签: 前现代性 现代性 后现代性 客体 主体 道体
  • 简介:每个人都处于空间之中,但是,当下社会中人的空间感受在发生变化,这种对于空间的当下性感受正成为空间问题的主要内容。空间问题,包括时空压缩、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方式变化、阶级(阶层)划分标准的变迁以及时尚的流动等内容。空间问题已成为现代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空间的反思即是对现代问题某一个侧面的反思。

  • 标签: 空间 现代性 反思
  • 简介:俄罗斯戏剧大师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耶夫雷诺夫曾认为其自身所处的时代是最反剧场的时期,即便是戏剧自身也不具剧场。作为对资产阶级现实主义戏剧反剧场化主张的回应,20世纪出现了重现剧场的趋势。“剧场”这个在戏剧、绘画乃至社会学领域被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词语自18世纪以来就受到了众多学者和理论家的研究及阐发。本文对维克多·特纳(VictorTurner)、理查·谢克纳(RichardSchechner)、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Sennett)及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Fried)等人对于剧场的理解和这一概念在艺术史和社会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做出了对于剧场衰落与回归的理解和判断。

  • 标签: 现代性 剧场性 社会学 隐喻
  • 简介:现代"和"现代化"分别源于两个不同词性的词"modern"和"modernize"。作为概念使用时,二者在内涵上亦有不同。现代现代化进程达到一定阶段时社会各个方面展现出来的特性。现代化的进程制约着儿童观和儿童文学的发展。追求儿童文学的现代必以儿童全面协调发展为航向、以儿童的生命发展特性为出发点,使儿童文学朝着多元的趋向发展,这样才能反过来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 标签: 儿童文学 现代性 现代化 儿童观 人的现代化 多元发展
  • 简介:现代发展的三次浪潮中,大学理念逐渐走向多元化。从总体上看,大学理念充满矛盾与交错、对抗与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大学理念的灵魂,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大学理念的基石,市场主义与国家主义是大学理念的生存机理。当代大学正处于多重转型当中,追寻自身内在的精神家园、达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平衡,构建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形成全球化时代"国家、社会与大学"的良性互动,已成为当代大学现代构建的当务之急。

  • 标签: 大学理念 现代性 后现代性 反思
  • 简介:现代审美范式经历了从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型,又面临着新的美学挑战。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深入、后现代主义语境的转换以及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美学已不再局限于艺术领域,而是向政治、经济、文化、消费领域、日常生活领域扩张。审美动因与经济动因的重合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础和前景,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结构转变,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显得极为迫切。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伊格尔顿提出了新的解答模式:悲剧现代与进步论现代。他认为,尽管现代社会中很多艺术形态面临着被政治同化的危险,悲剧作为苦难和痛苦的表述,与整个社会的统一幻象保持着一种游离并与社会总体性分裂的力量,拒绝同质化和同构化。考察伊格尔顿对悲剧现代与进步论现代两种现代的重要命题,对于当前现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伊格尔顿关于对悲剧现代与进步论现代两种现代的思考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集体性智慧的概括总结;其次,伊格尔顿对悲剧现代与进步论现代两种现代的提出,可以为我们审视当下社会、经济、文化及艺术现象,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 标签: 悲剧 悲剧性现代性 现代审美范式 转型
  • 简介:政治现代现代化的结果与特质,政治现代的成长也体现了其逐步积累和丰富的动态过程.中国独特的历史、现实、文化和传统,使得中国政治现代成长经历了复杂和曲折的过程,经历了西化尝试、理念革新、盲目照搬、理性务实等阶段,并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推动下,从体制机制上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使经济与政治形成了良性互动,从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着政治现代的内涵,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了充分准备.

  • 标签: 中国政治 现代化 现代性 发展期
  • 简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不只是层次提升,更要重点关注其“现代”。职业教育的现代是要关心人的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符合中国国情、关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教育问题、实现管理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现代”的追求目标。

  • 标签: 职业教育 体系构建 现代性
  • 简介:《格列佛游记》之“慧骃国游记”一直是评论界争论的热点所在.斯威夫特批评中的“软”、“硬”两派评论一直都在争论此卷的最终意义是什么.然而,他们把整个游记的解读都建立在一个假设有逻辑的,具有一贯的叙述文本之上.实际上,这个文本中处处可见后现代式的叙述逻辑破碎和连贯断裂等现象,这些自相矛盾的叙述话语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补充,形成显性和隐性文本,后者对前者不断地破坏和颠覆,从根本上解构、消解了最终意义的存在.本文试图从分析慧驷和格列佛的形象刻画着手,揭示此卷中的后现代特质,从而对此卷提出另外一个可能的解读.

  • 标签: 慧骃国游记 格列佛 后现代性
  • 简介:20世纪中国诗歌承担了表达家国与社会现实的课题,“纯诗”作为早期新诗美学探讨中一个影响深远的诗学构想,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朱自清先生曾从文学思潮角度总结此种动向,“抗战以前的新诗的发展可以说是从散文化逐渐走向纯诗化的路”①。理论讨论与诗创作、诗批评相互缠绕,旨在建立纯诗和中国新诗发展的理想主义关

  • 标签: 新诗形式 纯诗化 现代性想象 文学史意义 社会现实 中国诗歌
  • 简介:形成于20世纪上半叶的“边疆舞”,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现代形态的重要雏形,得益于戴爱莲深入民间的采集、整理、加工和提高。在思想的启蒙和现代的形式,文化的自觉和民族化的追求,政治斗争和城市舞台的需要等三个因素的影响下,乡村艺术的民俗形式开始转型为现代城市舞台艺术。

  • 标签: 戴爱莲 “边疆舞” 现代性视域 文化转型
  • 简介:1883年,法国作家左拉出版了小说《妇女乐园》,这是一本关于现代巴黎的小说,也是一本关于百货商场——"资本主义的大胆新形式"——如何诱惑妇女的书。在书中,左拉有些为难,不知道该批评谁好:是商场,还是妇女?商场被布置得宛如消费天堂,处处引诱妇女,而妇女却没有头脑,甘之若饴。这种怀疑与忧惧,自19世纪以来未有稍歇,大众与消费、女性与商品、川流的人群与宏大的商场之间彼此成就,又彼此亵渎,在景观迷狂之中充满着震惊体验,那前所未有的现代的愉悦之中,似乎总是充满隐隐的不安与危险。为什么百货公司是“妇女乐园”?为什么消费主义是城市的动力?

  • 标签: 性别视角 现代性理论 都市文化 左拉 川流 性别观念
  • 简介:《流言》的魅力首先体现在它的现代上。《流言》的私人化写作、现代都市生活的取材以及语言的意象化,都表现出了浓厚的现代特征,为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贡献了力量,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重新审视。

  • 标签: 张爱玲 《流言》 现代性 私人化写作
  • 简介:审美现代以其反叛、颠覆在后现代理论史上独树一帜。它强调用艺术的审美救赎取代宗教的安抚,允许阐释的多样及反思,拒绝平庸。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文艺创作上说,苏珊·桑塔格都践行着审美现代的特质。同时,知识分子的固有弱点又反射出审美现代的内在矛盾。

  • 标签: 苏珊·桑塔格 审美现代性 新感受力 美学 文艺学
  • 简介:巴塞尔姆在《玻璃山》中通过对传统童话的戏仿,利用碎片拼贴的叙述模式荒唐诙谐地再现了漫游于后现代城市的作家在探索创作之路时所面临的困境:作为后现代生存状态的观察者,作家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文学形式已无法担当书写当代都市经验的重任以及后现代城市生活的反童话本质。这些思考在他们城市意象的描摹中展现出来。在作家玩世不恭的表面之下,隐藏的是对人性、传统的人文价值、后现代社会种种问题的严肃思考。

  • 标签: 《玻璃山》 后现代 作家 城市 漫游者
  • 简介:严歌苓的短篇小说《也是亚当,也是夏娃》以全新的视角描写独特的群体,无论是人物的选择、题材的选取、心理的描写,还是隐喻象征等手法的运用,都体现出浓厚的现代。严歌苓对同性恋、离婚妇女、残疾儿童的描写关注,源自她一贯的人文关怀。她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关注边缘人物的命运,在思考同性恋问题的同时,又对女性与儿童的生存状态予以极大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

  • 标签: 严歌苓 现代性 心理描写
  • 简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将改变青年人格形象,塑造“新青年”作为救国和建设新社会的当务之急.他认为“新青年”应是一个平等的、理性自主的、意志自由的、有德性的、富有情感的主体,其人格应在自我实现和社会实现中完善,在价值取向上应将实利和重道结合起来,在人生态度上应取进取精神.“新青年”人格理想虽也是真善美和知情意的统一,但已将对人格的独立和自由的追求放在主导地位,开始超越传统人格说中理想人格就是对道德人格的追求,向着人格之真和自由之境迈进.因此,“新青年”人格观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人格观的特征,标志着中国现代人格观的诞生.

  • 标签: 陈独秀 新青年 人格精神 传统人格说 现代性
  • 简介:英国荒岛文学作品以与世隔绝的荒岛作为叙事空间,展示了现代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阐释了作家对现代人与自然的境况及其命运的认识,表现了作者既眷念现代文明,又崇尚原生态自然的矛盾心态;既体现了对现代的向往与追求,又蕴含了对现代的反省与超越;既揭示了现代人追求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又暗示了现代人追求的人境和谐只是一种乌托邦幻象而已。

  • 标签: 荒岛叙事 现代性 自然
  • 简介:洛克私有财产学说是由私有财产的逻辑起点(自然状态)、产生源泉(人类劳动)、占有限度(自我享用)这“三位一体”构成.它的现代意蕴相应地表现为:政治学的现代意蕴——政治统治的合法不再源于“授命于天”,而是源于劳动生产的合理性;哲学的现代意蕴——人的必然与自由不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内在统一于劳动;伦理学的现代意蕴——人类贪欲具有生产效能,不再是道德谴责的对象,反而成为合理性存在.

  • 标签: 私有财产 人类劳动 现代性意蕴
  • 简介:作为后马克思主义阵营的理论家,鲍曼流动的现代消费社会思想从另一视角对西方消费世界进行了一番新的阐释,他以批判的言辞分析了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弊端.鲍曼消费社会理论的批判指向主要有:以批判视角认知流动的现代消费社会;以批判思维揭露消费活动的虚假性、操控和诱惑;以批判口吻预测消费社会导致的灾难后果——消费主义的新隐忧和新危机.

  • 标签: 鲍曼 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社会 消费者 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