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静脉形成(deep cerebral vein thrombosis, D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南京鼓楼医院2006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经影像学确诊的DCVT住院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共纳入11例DCVT患者,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发病年龄41.6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头痛(11/11,100%)、意识障碍(5/11,45.5%)和癫痫发作(4/11,36.4%)。11例患者均累及直窦,9例累及大脑大静脉,5例累及大脑内静脉,1例累及基底静脉。所有患者均合并其他静脉血栓,3例合并皮质浅静脉形成。8例(72.3%)早期CT平扫(发病1周内)可显示大脑大静脉高密度点征或直窦条索征。头颅MRI显示90.9%(10/11)的患者出现脑实质损害,以丘脑受累(5/11,45.5%)最常见,其次为深部白质(4/11,36.4%)。1例患者接受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发病第6天死亡。其余10例接受抗凝治疗后好转,随访4个月至13年显示,4例遗留轻至中度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3分),6例恢复正常。结论头痛、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是DCVT的常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显示丘脑或深部白质受累时需警惕DCVT的可能。需重视早期CT平扫显示的高信号血栓点征和条索征。合并皮质静脉形成的DCVT患者急性期进展迅猛,转归较差。

  • 标签: 颅内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窦血栓形成,颅内 脑静脉 丘脑 神经影像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8例临床患者下肢静脉(DVT)形成原因分析,探讨DVT发病机理。方法:通过回顾临床资料,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引发DVT的预防措施,对已经发生DVT的患者,如何精心做好抗凝、溶栓期间的护理,防止发生肺栓塞(PE)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医护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DVT的多发及危害,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护理干预。

  • 标签: 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静脉形成(DVT)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发病率较高。骨科术后DVT往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因此积极采取针对性方案进行护理干预,是预防骨科术后DVT、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就骨科术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和围手术期预防护理方案做一综述,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 标签: 骨科手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性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术中护理在预防下肢静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了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法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的护理质控管理,比较应用术中强化护理后的护理下肢静脉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评分、满意率。 结果 应用术中强化护理发生率为 2%(仅 1例),较前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为 93.37%。 结论 在术后长时间卧床的病人手术期间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地使下肢静脉发生率降低,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使患者满意度提高,有效地辅助临床治疗。

  • 标签: 术中护理 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肝胆外科术后静脉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在我院 201 9 年 7 月至 20 20 年 6 月选定接受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 44 例,根据抽签法将以上患者分组,观察组 22 例(展开针对性预防护理)及对照组 22 例(展开常规护理)。结果对比对照组,明显观察组各项情况、术后静脉发生率均更加理想,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开展针对性预防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静脉形成,护理效果理想。

  • 标签: 肝胆外科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手术后静脉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 40例作为该次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患者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静脉形成、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结果:在术后静脉形成上,观察组出现 1例,发生率 5%,对照组出现 4例,发生率 20.0%,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较低。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为( 13.2±2.4) d,对照组为( 20.4±3.4) d,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较短。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情感职能、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较高。结论: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手术后静脉形成的效果显著,即可显著减少其发生率,还可缩短其住院时间,促进其术后康复,并能提升其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骨科手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干预 预防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预防产后下肢静脉 措施以及相关护理 。方法: 筛取 于 2017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 在 我院生产 的产妇 60 例,将其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 进行常规护理 ,实验组 给予综合性护理 ,对两组产妇 的静脉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下肢静脉的发生率分别为 33.3% 和 6.7% , P < 0.05 。结果: 综合性 护理的方法 对于产后术后静脉形成的预防有着积极的效果 ,可以广泛 实践 应用。

  • 标签: 产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 TEG)对老年重症患者静脉(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59例老年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入院1、3、5、7 d的静脉,记录TEG和常规凝血试验(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 CCT)的检测结果。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比较DVT组与非DVT组患者TEG和CCT各指标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TEG与CCT各项指标对老年重症患者DVT的预测价值。结果CCT检测结果显示,DVT组与非DVT组仅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5,P<0.05);TEG检测结果显示,DVT组凝集块形成速度、最大振幅、综合凝血指数均明显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1、2.614,F=13.750;P<0.05);两组患者仅入院第5天的最大振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可见临床预测DVT价值较好的指标依次为最大振幅、凝集块形成速度、综合凝血指数和D-二聚体,其敏感度分别为94.4%、50.0%、44.4%、95.1%,特异度分别为48.8%、85.4%、85.4%、33.3%,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2、0.662、0.656、0.651。入ICU第5天最大振幅为67.5,是预测DVT发生的最佳临床诊断界值。结论TEG预测老年重症患者DVT发生的准确性高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试验 老年人 重症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应用于下肢静脉形成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中收入的31名急性下肢静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选择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进行治疗,在手术完成后,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于参与血栓患者进行导管溶栓或者单纯抗凝治疗,观察患者在接受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后的静脉通畅率、术中出血量以及肺栓塞发生率,评估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在治疗完成后,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仅为210ml,在31名患者中,共有3名患者出现轻度肺栓塞,发生率为9.68%,患者一次性血栓通畅率为26(83.87%),所有患者在接受后续的导管溶栓或者单纯抗凝治疗后,血管均恢复通畅。结论:将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应用于下肢静脉的治疗中产生的效果良好,能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静脉通畅率,对于控制肺栓塞等并发症来说有积极意义,具有良好的可推广价值。

  • 标签: 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 下肢深静脉血栓 治疗方案 血栓抽吸
  • 简介:摘要:静脉是指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造成的一类并发症,静脉形成会使患者造成静脉功能缺损的结果,严重者还会使患者的肺发生阻塞最后窒息死亡。对于患者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静脉形成的预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静脉形成的预防主要是通过降低对患者静脉内膜层的损害,并且使患者的静脉的流动加速,抑制患者的血液凝聚情况,从而降低患者形成静脉的概率,对于静脉的预防在患者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都需要进行相应任务,从而使患者更快的康复。本文主要对静脉形成的一系列预防手段进行简述。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静脉功能缺损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瘫痪患者发生下肢静脉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在 2019年 4月到 2020年 3月开展本次研究,期间选取我院部分瘫痪患者 100例作为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随机置入完成分组。 常规、实验组接受常规、血栓预防护理。 回顾性总结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血栓发生风险。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 结论:为瘫痪患者提供基于下肢静脉形成危险因素的护理控制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综合预后水平,值得普及。

  • 标签: 预防护理措施 瘫痪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作用
  • 简介:【 摘要 】 在临床中,下肢静脉属于一种多发病、常见病 ,患病以后患者会出现活动能力受限的情况,因此加强下肢静脉患者的有效护理尤为重要, 下肢静脉形成 尿激酶溶栓治疗 ,在血管外科诊疗和护理中,它属于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该文主要讨论下肢静脉的溶栓护理。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尿激酶溶栓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形成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58例下肢静脉形成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以静脉造影检查为诊断金标准,观察记录检查获得的数据并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 经静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在58例患者中,有56例患者被确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显示,被确诊的患者有55例,两种诊断结果的数据对比(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形成的诊断数据接近静脉造影诊断结果,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血栓预处理在AngioJet血栓清除术中的作用。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急性期单侧髂股静脉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术前经腘静脉置鞘小剂量溶栓药物预处理是否可进一步提高AngioJet血栓清除效率。结果经预处理后,实验组术中即时血栓清除率较对照组高(Z=2.446,P=0.014),血栓抽吸时间更短[(289.1±57.9) s比(342.3±75.2) s],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降低更少[(7.2±2.4) g/L比(11.4±2.1) g/L];术后随访3、12及24个月静脉通畅率无差异,远期静脉后综合征(PTS)发生率无差异。结论经腘静脉置鞘小剂量溶栓药物预处理,可提高术中即时血栓清除效率,有效减少血栓抽吸时间及红细胞破坏。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机械溶栓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外科术后静脉形成的价值。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82 例脑外科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41 ),一组进行常规干预(对照组),另一组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护理干预在脑外科术后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预防静脉形成,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预防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脑卒中重症病人在治疗中展开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研究,所选入患者为 60例,在本科 2019年 2月至 12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 30例,以常规方式护理,即对照组,余下 30例则将早期护理加以运用,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静脉发生率、血气指标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 P<0.05。结论 在对脑卒中重症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早期护理干预加以运用,可实现对静脉的有效预防,帮助患者恢复。

  • 标签: 早期护理 脑卒中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治疗严重关节病变的最有效手术方法。通过关节置换可快速、有效的重建关节功能,达到消除疼痛、纠正畸形和促进功能恢复的目的。但手术可能会造成血管壁内皮损伤、静脉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等不良后果,从而引起下肢静脉( DVT)的形成。 DVT则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额外医疗费用支出;而且血栓一旦脱落还会引起脑血栓或肺栓塞等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行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情况、手术方式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探求关节置换术后下肢 DVT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而为临床上更好地预防下肢 DVT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产妇下肢静脉形成(DVT)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于本院诊治的46例疑似DVT孕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范围22~38岁,年龄(30.11±32.92)岁,初产妇26例,经产妇20例,孕产妇体质量范围62~97 kg,体质量(79.48±7.76)kg;其中孕妇22例、产妇24例。所有孕产妇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孕产妇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6例疑似DVT的孕产妇中,有35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现象,其中有14例孕产妇出现DVT,且均在产后发生,有9例出现在左下肢,5例出现在右下肢,4例出现在双下肢;有7例孕产妇其胫后、小腿肌静脉丛内血栓,为周围型;8例髂骨静脉血栓,为中央型;1例为混合型;对于14例DVT的孕产妇,对其实施超声追踪检测,结果显示有11例急性血栓形成者,在经过治疗后,栓塞血管再通,有3例治疗效果不佳,发展为亚急性、慢性血栓。结论孕产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对其DVT病情做出准确诊断,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孕产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