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汇聚肘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共收治的8例急性汇聚肘关节脱位患者资料。男3例,女5例;年龄15~51岁,平均30.9岁;左侧5例,右侧3例。合并伤:桡骨头骨折6例,桡骨远端骨折2例,冠状突骨折1例,肱骨内上髁骨折1例,腕舟骨骨折1例,下尺桡脱位1例。所有患者均闭合复位失败后采取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发现阻挡桡骨头复位的因素均为肱肌腱纵向撕裂,桡骨头从前方进入肱肌腱撕裂口而发生绞锁。末次随访时记录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估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2~12个月(平均6.1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屈伸活动度平均101.9°(65°~150°)、旋转活动度平均132.5°(75°~170°)。8例患者均无明显疼痛及关节不稳定,末次随访时MEPS评分平均96.3分(90~100分)。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受限,其中1例行肘关节松解术。1例因尺神经损伤行尺神经松解前移术。结论闭合复位失败的汇聚肘关节脱位应及时行手术治疗,其疗效相对可靠。因为该损伤严重程度及合并损伤个体差异大,治疗方法也应个体化选择。

  • 标签: 脱位 肘关节 外科手术 选择性 汇聚型肘关节脱位 尺桡骨近端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肘关节后内侧脱位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5例肘关节后内侧脱位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44岁(范围23~64岁)。1例为单纯脱位,余14例为合并骨折的复杂性脱位。分析发现肘关节后内侧脱位的特征性表现为肘关节的携物角改变或肘关节内翻畸形,8例患者肘关节外侧有明显的"凹陷征"。1例单纯性脱位和1例复杂性脱位采用非手术治疗,余13例复杂性脱位接受手术治疗,其中5例因肘关节不稳定以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记录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肘关节活动范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结果15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为18个月(范围17~21个月)。15例治疗前伸屈活动为9.3°±1.3°(范围5°~15°),旋前6.4°±1.4°(范围0°~10°),旋后4.3°±1.7°(范围0°~10°);VAS评分(8±0.3)分(范围7~9分);MEPS评分(15.7±4.3)分(范围5~35分)。末次随访时15例伸屈活动为105°±5.2°(范围90°~130°),旋前60°±8.5°(范围20°~80°),旋后76°±9.5°(范围20°~90°);VAS评分(0.4±0.2)分(范围0~1分);MEPS评分(95.7±2.3)分(范围85~100分)。所有观察指标经自身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者治疗后定期随访时影像学检查及体检均未发现不稳定。结论肘关节后内侧脱位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肘关节损伤,单纯的肘关节后内侧脱位闭合复位通常可以成功;复杂肘关节后内侧脱位多数需要手术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 标签: 肘关节 脱位 活动范围,关节 治疗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后内侧不稳简单肘关节脱位损伤机制,报告采用带线锚钉损伤韧带/肌腱-关节囊结构一期修复、早期保护性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5例后内侧不稳简单肘关节脱位患者的病史资料。男11例,女4例,平均34(18-72)岁。病因:助动车事故12例,坠落伤2例,摔倒1例;术中采用带线锚钉行损伤韧带/肌腱-关节囊一期解剖修复,记录术中韧带、关节囊和肌腱损伤类别,明确软组织损伤与肘关节损伤体位、所受暴力的对应关系。术后支具保护下肘关节渐进性功能康复训练,定期门诊随访。结果内侧副韧带和前内侧关节囊撕脱损伤100%,屈肌肌腱60%、肱二头肌腱30%。肘关节损伤体位处于旋后伸直外展位;末次随访15例平均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为93.2,尺神经损伤5例,异位骨化1例。结论肘关节伸直、旋后位受到轴向、过伸和外翻应力可能是后内侧不稳简单肘关节脱位的损伤机制;后内侧不稳简单肘关节脱位主要累及前内侧稳定结构,早期带线锚钉修复满意疗效。

  • 标签: 肘关节 韧带 关节 腱损伤 创伤和损伤 软组织损伤 肘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肘关节脱位手术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肘关节脱位手术患者30例的手术前护理及手术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例肘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结论通过对肘关节脱位手术患者经临床护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疼痛缓解,舒适感增加。了解功能锻炼知识,患者焦虑程度减轻。术后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后得到及时的治疗处理。

  • 标签: 肘关节脱位 手术治疗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病例:男性,63岁。因左肘部跌伤肿痛7小时于1998年3月29日就诊。患者于7小时前从约4米高处跌下,左手掌着地,即感左肘部疼痛,肘关节活动受限,后逐渐肿胀,送当地医院治疗。经拍片示“左肘关节后税位”,行手术复位未能成功,且肿胀明显加重,并感左手多指麻木,遂转入我院。入院时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左上肢明显肿胀,满布张力性水泡,左肘关节呈靴状畸形,弹性固定于肘关节屈曲20°位,左桡、尺动脉搏动均未能触及,左手各指痛,触觉存在。因患者当时身穿长袖上衣,衣袖卷至上臂上段,对上臂形成严重压迫,当地医务人员未能注意。剪开衣袖后动脉搏动仍未恢复。入院后急诊在臂从麻醉下行手法复位,脱位整复后动脉搏动仍不能触及、遂行血管探查,手术取左肘前“S”切口,术中发现左肱动脉于肘关节间上4cm处完全断裂,左肘前侧关节囊严重受损,正中神经外观正常。手术端─端吻合肱动脉。因患肢肿胀严重,伤口未能Ⅰ期闭合,Ⅱ期缝合伤口,术后上肢石膏托固定。4后解除外固定,进行适当功能锻炼。术后3月随访,患者伤口愈合良好,肘关节功能活动正常。

  • 标签: 肘关节后脱位 肱动脉断裂 肘关节功能 动脉搏动 侧支循环 肘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陈旧性肘关节脱位发病率低,但常可导致肘关节僵硬、不稳定等并发症,致残率较高,治疗仍然是创伤骨科的巨大挑战。目前主流治疗方法为广泛松解周围挛缩软组织后复位肘关节,修复或重建关节周围韧带并行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置入术,尽早开始功能训练。然而由于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案主要来自小规模病例报道的经验总结,部分术中关键问题的处理尚存在争议,如手术入路的选择、肱三头肌延长术的指征与方式、韧带重建的方法等。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和临床经验,探讨了陈旧性肘关节脱位的诊疗理念和最新进展,认为该病重在预防而非治疗,倡导进一步减少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 标签: 肘关节 脱位 韧带 肱三头肌延长 铰链式外固定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的概念与临床表现、病理损伤特点、治疗方案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4例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患儿资料,纳入标准为肘关节脱位合并尺桡骨近端一处或多处骨折,男25例、女9例;年龄(8.3±3.2)岁(范围5~16岁);左侧27例、右侧7例。致伤原因:玩滑板车摔伤16例、高处坠落伤10例、骑自行车摔伤5例及车祸伤3例。所有患儿均于急诊局麻下行手法复位纠正,复查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CT扫描及肘关节MRI,评估骨折脱位的复位及韧带损伤情况;再根据合并骨折块的大小、移位程度及肘关节稳定性确定后续治疗方案:鹰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或接骨板固定,冠突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袢钢板固定,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联合克氏针或弹性髓内针固定。结果34例中经鹰嘴骨折脱位16例,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1例,外翻后外侧旋转不稳定4例及分离肘关节脱位13例。34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8,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5±0.8)周,无内固定失效病例。2例肘关节脱位并桡骨颈骨折中1例出现桡骨头坏死、1例出现桡骨近端骺板早闭。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无肘关节脱位脱位或不稳定,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5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8%(30/34)。结论儿童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为肘关节脱位合并尺桡骨近端一处或者多处骨折,临床表现以经鹰嘴骨折脱位及分离肘关节脱位为主,大多通过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可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肘关节 骨折 儿童 骨折固定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肘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分别给予我院2013~2014年收治并确诊为肘关节脱位患者102例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肘关节后脱。结果全部整复一次性成功。形体检查和X线均显示复位成功。结论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肘关节脱位具有简易方便,患者痛苦小易接受,复位成功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前臂旋转复位 肘关节后脱位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渐次评估肘关节稳定性,分步修复稳定性结构在治疗肘关节骨折脱位中的意义。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41例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术前评估,依据影像学评估骨性结构的破坏情况,判定肘关节失稳的主要因素,分主次、先后予以修复;术中评估,骨性结构修复后进行应力试验,评估关节囊韧带损伤情况分别予以修复。术后评估,评估肘关节整体稳定性,决定是否予以肘关节的辅助稳定,并及时予以康复锻炼,随访治疗效果。结果41例术前评估认定为复杂孟氏骨折10例;恐怖三联征14例;经尺骨鹰嘴前脱位9例;单纯冠状突骨折合并脱位4例;单纯桡骨头骨折合并脱位4例。术中评估,发现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损伤者34例,其中23例骨性结构修复后肘关节仍失稳,并对其中的18例内外侧韧带损伤者实施修复。术后评估,进行骨性修复与软组织修复后,9例肘关节存在半脱位倾向与摇摆不稳,需要支具、石膏、克氏针等辅助固定。平均随访10.4个月,41例骨折均愈合。依据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JOA)肘关节功能评估表,优者12例,良者19例,可者7例,差者3例。结论渐次评估骨折脱位肘关节稳定性,可以更全面地发现肘关节不稳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复,从而能更好地恢复肘关节功能。

  • 标签: 肘关节 尺骨 桡骨 骨折 肘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治疗骨折性肘关节脱位临床效果。方法 48例骨折性肘关节脱位患者,均于2019年10月-2020年9月就诊,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1.7%与对照组的95.8%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Morrey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手法复位治疗骨折性肘关节脱位,可以有效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与切开复位的治疗效果相当,但对患者机体损伤小,因而实用性及安全性更高。

  • 标签: 骨折性肘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喙肩韧带移位重建结合AO(Arbeitsge-meinschaftfürOsteosynthesefragen)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肩锁关节脱位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采用改良喙肩韧带移位重建结合AO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肩锁关节脱位31例,术后1个月、3、6个月和1年分别进行门诊随访,并拍摄X线片,采用Constant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评分平均为94.5分,X线片显示无再发脱位和半脱位。结论改良喙肩韧带移位重建结合AO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手术创伤较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标签: 肩锁关节 韧带 重建
  • 简介:摘要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肘部损伤类型,对患者肘关节功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患者来说,恢复关节面正常解剖结构、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是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的重要途径。文章主要针对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展开分析。

  • 标签: 尺骨鹰嘴骨折 肘关节脱位 临床治疗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肘关节后外侧脱位的诊治方案选择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四川省骨科医院儿童骨科诊断并治疗的19例肘关节后外侧脱位患儿资料。男12例,女7例;年龄7~14岁,平均10.9岁。合并伤: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11例,肱骨外上髁撕脱骨折5例,肱骨小头撕脱骨折3例,尺骨冠状突骨折4例。治疗方案选择:评估肘关节稳定性后,稳定的肘关节采用非手术治疗;合并骨折且为不稳定肘关节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所有患儿治疗后伤肢均屈肘90°前臂旋前位固定4~6周。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定疗效。结果4例患儿采用非手术治疗;15例患儿采用手术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合并肱骨外上髁或肱骨小头撕脱骨折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或可吸收锚钉缝合固定处理,3例冠状突骨折给予钢板内固定处理,1例冠状突骨折未予内固定处理。所有患儿治疗后获6~30个月(平均13.3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患儿骨折均获愈合,无异位骨化,肘关节解剖关系良好,无再次肘关节脱位肘关节不稳表现;末次随访时MEPS评分75~100分,平均93.2分。结论重建肘关节稳定性为儿童肘关节后外侧脱位的治疗关键。儿童肘关节后外侧旋转脱位肘关节稳定,建议行非手术治疗;肘关节不稳定建议手术治疗,术后患儿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显著。

  • 标签: 儿童 肘关节 关节不稳定性 后外侧脱位
  • 作者: 王能杨远剑张义容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3-03-13
  • 出处:《医学与法学》 2013年第3期
  • 机构:      王 能 杨远剑 张义容           (广汉市骨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300)           【摘 要】目的 探讨肘关节侧方脱位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采用内外侧副韧带修复治疗肘关节侧方脱位。结果 收治病例5 例,4 例病例手术,随访4 例,优良率100%。 结论 采取内外侧副韧带修复治疗肘关节侧方脱位临床效果满意。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骨折性肘关节脱位患者行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47例行手法复位治疗的骨折性肘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并对其治疗1年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统计,同时给予Morrey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47例骨折性肘关节脱位患者经复位治疗后,6例患者治愈、41例患者好转,无1例患者治疗无效,其总的有效率为100.0%;Morrey肘关节功能评价,其优秀为30例,良好为14例,可为2例,差为1例,优良率为93.62%。结论手法复位对骨折性肘关节脱位的治疗具有极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骨折 肘关节脱位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的骨折特点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4例经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25 ~ 64岁,平均36.4岁。受伤原因为:交通伤12例、高坠伤6例、摔伤6例。尺骨鹰嘴横或斜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20例;合并冠突骨折15例,根据Regan-Morrey分均为III;合并桡骨头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 ~ 19 d,平均10.5 d。所有患者均采用肘关节后方正中入路复位固定冠突、桡骨头和尺骨鹰嘴骨折,恢复滑车切迹解剖完整性。其中2例患者因冠突固定欠佳,加用肘前方入路复位固定冠突骨折。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 24个月,平均13.2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8±0.5)个月。术后12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85.1±4.1)分,其中优8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83.3%。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均未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肘关节不稳定、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经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复杂损伤,可涉及尺骨鹰嘴、冠突及桡骨头骨折。良好地复位及牢固固定各骨折块,尤其是滑车切迹的平整,同时术后积极规范的功能锻炼,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鹰嘴 肘关节 骨折脱位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