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性桡骨骨性连接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5月手术治疗先天性桡骨骨性连接15例18侧,单侧12例(左侧9例,右侧3例),双侧3例,Ⅰ型10例12侧,Ⅱ型5例6侧,旋前30-40度2例,旋前40-60度4例,旋前60-100度9例。手术采用前臂掌侧S型切口广泛松解肌筋膜、骨间膜,切断及延长旋前圆肌、旋后肌并桡骨截骨旋转、锁定钢板内固定矫形手术,术后5-6周拆除管型石膏,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8-36个月,平均24个月,截骨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周,15例均未出现截骨处骨不连及旋前畸形复发,左侧旋后至10-20度,右侧旋前至15-30度,拿餐具、吃饭等日常生活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前臂掌侧上1/3“S”型切口广泛松解肌筋膜、骨间膜,切断及延长旋前圆肌、旋后肌并桡骨截骨旋转、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先天性桡骨骨性连接较满意的手术方式。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栅栏状截骨及尺骨中段截骨对先天性桡骨连接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们收治28例先天性桡骨骨性连接患儿,对其中18例实施尺骨中段截骨、克氏针内固定、桡骨远端栅栏状截骨手术治疗,术后予石膏固定6周,拔除克氏针,定期复查,随访11个月至3年.结果先天性桡骨连接患儿经尺骨中段截骨、桡骨远端栅栏状截骨治疗,左侧前臂可达旋后10°~20°、右侧前臂可达旋前10°~20°,无矫形丧失现象,日常生活达到功能要求.结论先天性桡骨连接采取桡骨远端栅栏状截骨及尺骨中段截骨治疗效果确实,操作可重复性强.

  • 标签: 桡骨 栅栏状截骨 尺骨 中段截骨 尺桡骨近端连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采用Henry入路显露并将干骺端接骨板置于桡骨外侧固定治疗桡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间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Henry入路显露并将干骺钢板置于桡骨外侧固定治疗的5例桡骨干骨折(桡骨干骨折定义为骨折累及范围位于桡骨粗隆至旋前圆肌止点之间)的患者资料。男2例,女3例;年龄16~59岁,平均41.4岁;左侧3例,右侧2例。术后规律随访和记录患者影像学资料、骨折愈合时间、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功能障碍评分(Quick-DASH)、Anderson标椎以及Grace和Eversmann标准评定疗效。结果5例患者术后获7~16个月(平均10.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6个月。肘关节屈曲平均146°,伸直平均-2°,旋前平均77°,旋后平均88°。术后VAS评分:4例为0分,1例为1分。末次随访时Quick-DASH评分平均4.1分;根据Anderson标准评估疗效:5例均为优;根据Grace和Eversmann标准评估疗效:优4例,良1例。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采用Henry切口显露并将干骺钢板置于桡骨外侧固定是治疗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前臂损伤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近端桡骨干骨折 Henry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肱骨解剖锁定板固定治疗桡骨下段长斜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臂中下段前正中切口入路暴露桡骨下段骨折,予以复位后采用肱骨解剖锁定板塑型后予以固定骨折断17例,术后随访时记录患侧和健侧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和桡偏偏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和力量,随访时拍摄患X线片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根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患儿肘关节功能。结果17例全部活动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3.5个月。根据Anderson前臂骨折术后功能评价标准,15例为优,1例良,1例可。结论桡骨下段长斜形骨折可采用切开复位后肱骨解剖锁定钢板塑型后予以固定,其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活动。

  • 标签: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转手法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年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儿童桡骨远端干骺骨折患儿,采用旋转手法进行治疗。结果一次复位成功者39例,二次复位成功者7例,40例达解剖或近似解剖复位,6例桡骨解剖复位,随访复查结果所有患者患肢外观无畸形,功能优35例,良11例。结论旋转手法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背侧移位骨折,配合骨折三期辩证内外用药,具有软组织创伤小,复位后骨位稳定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旋转手法 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的疗效问题及相应分析。方法 通过对 2015年 1月到 2017年 8月收治并随访的 40名肱骨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钢板治疗,然后再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对于这些肱骨骨折患者进行回访的时间一般都是在一年左右,其肱骨的骨折情况均得到了愈合,按照 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这些患者的肱骨情况进行了评分,其中达到优的有 24例,良 9例,合格 5例,差 2例,这其中优良率达到了 82.5%,并未出现断板、断钉这样的情况,也未发生骨头缺血坏死或者肩峰撞击综合征。结论 应用肱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的方式,骨缺损者取髂骨、人工骨植骨来进行治疗,并根据骨折类型及稳定性等指导功能锻炼可以使得患者的愈合情况更好,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肱骨近端 锁定钢板 治疗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桡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通过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或减轻疼痛感,维持有效的组织灌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并使患者在允许的限度内保持最大的活动量。

  • 标签: 尺桡骨骨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锁定钢板(LPHP)治疗复杂的肱骨骨折的价值。方法采用切开复位LPHP内固定治疗17例复杂的肱骨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3例,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4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定期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0.2个月,骨折均愈合,按照ConstantScoringSystem评分标准,观察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其中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8.9%,患者满意率为90%。结论LPHP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靠,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并且对骨和软组织损伤小,可使患肩早期安全活动,避免关节僵硬,是一种治疗肱骨复杂粉碎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复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锁定钢板(lockingproximalhumerusplate,LPHP)治疗老年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4月至2014年5月,应用LPHP治疗66例老年肱骨骨折,男30例,女36例,年龄60~84岁,依据Neer分型Ⅱ型骨折10例,Ⅲ型骨折48例,Ⅳ型骨折8例,合并肩关节脱位3例,致伤原因车祸13例,坠落或跌倒53例。通过随访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症状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临床功能。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2例肱骨头坏死,均为Ⅳ型骨折,肱骨头侧钢板下骨吸收2例,均未出现螺钉松动及钢板断裂,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8例肩关节活动受限,Neer功能评分优38例;良20例;可8例。优良率87.9%。无骨折不愈合,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或断裂等情况。结论LPHP治疗肱骨骨折创伤小,操作简便,骨折愈合快,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Neer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双结节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采用肱骨双结节锁定钢板治疗19例肱骨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12例;年龄(64.0±12.8)岁(范围,32~85岁);依据肱骨骨折Neer分型,其中两部分肱骨骨折1例,三部分肱骨骨折9例,四部分肱骨骨折9例;9例大、小结节均骨折,10例仅大结节骨折。记录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上肢功能障碍(disability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评分量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干角改变量、肱骨头高度改变量、患肢活动范围、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1个月(范围,12~18个月)。末次随访时19例患者骨折均已愈合,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为(84.2±11.0)分(范围,55~98分);DASH评分为(19.4±11.6)分(范围,2.3~47.8分);VAS评分为(1.6±1.3)分(范围,0~4分),其中轻微疼痛17例(89.5%,17/19)。19例患者术后第1天颈干角141.9°±9.8°(范围,132.17°~162.66°,肱骨头高度(18.0±5.9)mm(范围,7.45~27.12 mm);末次随访时颈干角148.6°±7.5°(范围,132.70°~159.39°),肱骨头高度(17.4±5.5)mm(范围,5.02~27.31 mm);颈干角改变量为3.29°(范围,0.68°~33.10°),肱骨头高度改变量0.68 mm(范围,1.32~6.56 mm),其中内固定失效4例。术后第1天,1例出现距螺钉穿出,该例患者术后第17天出现伤口感染,予以清创术治疗后感染控制。无一例出现大、小结节吸收或畸形愈合。结论肱骨双结节锁定钢板能够同时固定大、小结节骨折块,维持结节骨折块与肱骨干之间的相对位置,减少术后结节再移位或畸形愈合,术后疗效满意。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肱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31例肱骨骨折病人,男12例,女19例;年龄53-73岁,平均60.3岁。以上病例均采用肱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结果31例患者术后获得10—32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按照Neer功能评定疗效优19例,良9例,差3例,优良率为90.3%。结论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骨折有显著的疗效。

  • 标签: 肱骨骨折 近端 骨折固定术 内锁定加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度辅助下股骨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间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5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辅助应用角度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为(74.4±4.6)岁;骨折AO分型:31-A1型7例,31-A2型11例,31-A3型7例;采用角度辅助下PFNA固定。对照组29例,男9例,女20例;年龄为(74.4±3.9)岁;骨折AO分型:31-A1型9例,31-A2型16例,31-A3型4例;仅采用PFNA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前倾角矫正次数、术中X线透视次数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4.0±6.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72.7±3.9)min],前倾角矫正次数[(2.8±1.2)次]、X线透视次数[(7.0±1.2)次]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4.7±1.5)、(11.6±1.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4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1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按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定疗效:试验组优22例,良2例,可1例;对照组优23例,良4例,可1例,差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应用角度量化前倾角较不使用角度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前倾角矫正次数及X线透视次数方面有明显优势。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钉 角度尺
  • 简介:LPHP)内固定治疗25例肱骨骨折患者,是肱骨骨折内固定治疗优先选择的器材,肱骨锁定钢板是根据肱骨骨折特点设计的

  • 标签: 治疗肱骨 疗效分析 肱骨近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于我院实施诊治的 90 例肱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并根据抽签法单双数形式将所选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 n = 45 )与对照组( n = 45 ),两组分别应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 T 型钢板固定法,观察组患者予以肱骨锁定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结论:针对肱骨骨折患者予以肱骨锁定钢板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成效,同时还能避免患者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从而促 进肱骨加速恢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有效性,更适用于临床治疗肱骨骨折患者 。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常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