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如果没有朋友,我们会怎么办?这个问题许多人都不能马上回答,因为我们从来不曾碰到这样的问题。老实说,我们总认为,拥有朋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你有没有认真想过,如果没有那些关爱的聆听,没有那些随时让我们依靠的臂膀,你会怎么样?

  • 标签: 高中 英语 双语阅读 英汉对照
  • 简介:校园中的欺负现象是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攻击行为,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世界上众多的国家和心理学者对该现象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我国现行研究的关注点多为欺负者和消极的受欺负者,而对欺负/受欺负者的心理特点和旁观者在欺负现象中的作用未给予太多的重视.该文拟从欺负\受欺负者和旁观者这两个群体入手进行分析,以期引起相关学者对这方面的关注.

  • 标签: 受欺负者 旁观者 心理学 欺负现象 中小学 行为特征
  • 简介:水坝的建造会改变局部的环境,这种改变最终会形成一种新的平衡环境,它带给人们的变化有时是有益的,有时是有害的。建坝时要对所有影响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从而作出趋利避害的最佳选择。

  • 标签: 水坝 水库 频危物种 水库淤积 环境 水土流失
  • 简介:一天早上,林键彬妈妈走过来跟我说:“老师,昨天晚上孩子说老师您欺负他。”“欺负?”我一愣,连忙回忆昨天键彬在园的情况,想了好久,好像也没有与“欺负”这字眼扯得上关系的事情。

  • 标签: 幼儿 老师 脱衣服 回忆 教育 解释
  • 简介:采用修订的Olweus欺负问卷,对中国和英国近万名(中国8937名,英国1035名)中小学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国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比英国儿童积极。(2)儿童对待欺负问题的态度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女孩比男孩对待欺负的态度较积极;小学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比初中儿童积极。(3)儿童在欺负/受欺负关系中的角色与其对待欺负问题的态度有联系。未参与者对欺负的态度最积极,其次是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而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最消极;(4)儿童对受欺负者的同情多,而去帮助受欺负者的行为倾向少。

  • 标签: 欺负 受欺负 态度
  • 简介:袁胖写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等着!"我禁不住浑身直冒冷汗,见我吃惊的模样,他便说道:"你放心,我和你开玩笑的,我是好男不和女斗!"

  • 标签: 女生 君子 报仇 文具盒 模样 冷汗
  • 简介:在集体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友爱相处。一个人生活在团结友爱的环境中,与同学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其智力、个性和道德品质均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集体生活中,人人都要想到别人,与同学友爱互相讲谦让,不允许打架、骂人、欺负人的不良行为存在。做人要自尊自爱,不能容忍别人歧视和欺负自己。如果同学欺负你,要学会保护自己,决不要害怕、软弱,任人摆布。首先要据理抗争,对别人的蛮横无理的行为敢于说“不!”提出大声批评和警告,以无畏的气势镇住对方。“邪恶总是害怕正义的”。同时,要设法争取周围同学的帮助,让大家了解事情的真

  • 标签: 互相尊重 人与人 不良行为 同学 道德品质 自尊自爱
  • 简介:文章讨论了欺负的概念、研究意义、影响因素等同题。欺负是指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另一方施加的攻击行为。它有三种类型: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和间接欺负。儿童对欺负的态度随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女孩比男孩、低年级比高年级儿童更为同情和支持受欺负者,但同情多而实际帮助少。人格倾向、人际冲突解决策略都与欺负行为的发生有关。提出了欺负行为的心理干预,阐述了欺负行为的发展趋势,欺负研究的生态化和跨文化研究将成为欺负研究的趋向。

  • 标签: 儿童 欺负行为 身心健康 个性特征 社交能力 自我效能感
  • 简介:目的探求足癣彻底治愈的最佳途径。方法将临床已确诊的足癣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①特比萘芬试验组。②伊曲康唑试验组。③氟康唑试验组。④咪康唑霜试验组。每组分别设对照组。试验组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求从治疗之日起采取预防真菌再感染的措施,如更换新鞋、袜及鞋垫,不与他人共用浴具等生活用品。对照组除应用抗真菌药物外,其他无特殊要求。结果4个试验组的治愈率(停药2周后)分别比4个对照组的治愈率(停药2周后)各提高27.1%、24.8%、26.6%、25.5%,经统计学处理,各组的x^2值均〉3.841,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同时,改变皮损周围真菌的生存环境,是足癣彻底治愈的关键所在。

  • 标签: 足癣 治疗 环境
  • 简介:运用自编问卷在广西5所中小学选取792名中小学儿童进行调查,考察中小学儿童在学校和家庭中受同学、教师和家长欺负的原因。结果发现:中小学儿童很多情况下是无缘无故受同学欺负的,此外,儿童个性懦弱、被欺负者看不顺眼、口误说错话、遭人嫉妒也是儿童受同学欺负的原因;中小学儿童由于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学习成绩差、口误说错话等原因而受到家长的欺负;中小学儿童由于没有达到教师的要求、学习成绩差、口误说错话、不服从教师的安排和教师心情不好等而受到教师的欺负

  • 标签: 中小学儿童 受欺负 受欺负原因
  • 简介:欺负行为是儿童,尤其是中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侵犯现象.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学习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从儿童欺负行为的概念、危害、研究方法、行为特点以及如何干预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以期对正在开展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帮助.

  • 标签: 欺负行为 研究 干预
  • 简介:本研究采用Olweus欺负问卷中文修订版对我国6471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现:(1)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直接言语欺负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欺负,间接欺负的发生率最低.(2)小学和初中男生受直接身体欺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直接言语欺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3)小学阶段三类欺负行为的发生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三年级儿童受直接身体欺负的比例极显著地高于四、五年级,受直接言语欺负的比例总体上随儿童年级升高而上升,受间接欺负的比例在2-4年级之间相对稳定,5年级出现极显著的下降;在初中阶段三类欺负行为的发生率相对稳定.(4)欺负者大多与受欺负者同龄或年长于受欺负者,初中学生的欺负呈现出明显的'团体化'特点.

  • 标签: 儿童欺负行为 类型 攻击行为 性别差异 直接身体欺负 直接言语欺负
  • 简介:本文采用修订的欺负行为问卷对333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上随年级增高而减少,并存在起伏现象,男女间和重点校与普通校之间差异显著;在欺负的类型上,随年级增高,男生由直接的身体欺负为主转化为直接的言语欺负为主;女生由直接的言语欺负为主转化为间接的言语欺负为主。欺负的方式男孩多是被一个男孩或多个男孩所欺负;女孩则是被一个男孩或多个男孩,或一个女孩或多个男女孩所欺负。并且表明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被老师、家长和同学所忽视,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 标签: 中小学生 欺负行为 调查研究 身体欺负 言语欺负 性别差异
  • 简介:本研究对挪威著名心理学家DanOlweus编制的欺负问卷(Buly/VictimQuestionnaire)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中文版包括两个版本,一个适于小学儿童(二年级以上);另一个适于初中儿童(初中一年级以上)。对问卷的测量学分析发现:(1)小学版4个分量表的Cronbach系数在0.59-0.78之间,分半信度在0.56-0.79之间;初中版4个分量表的Cronbach系数在0.61-0.82之间,分半信度在0.62-0.80之间;(2)间隔两周的重测信度系数,小学版的4个分量表在0.64-0.77之间,初中版的4个分量表分别在0.55-0.78之间。表明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各分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标签: Olweus欺负问卷 中文版 信度分析
  • 简介:据对寄宿制初中校园学生欺负干预现状的调查发现,儿童受欺负后告诉同学或朋友的比例最高,告诉老师的比例最低;儿童受欺负时老师进行阻止的比例最高,但主动找受欺负学生谈心的比例最低。这说明学校的反欺负工作还处于自发状态。为此,学校在欺负干预工作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制定全校性的反欺负政策}加大反欺负政策和干预策略的宣传力度;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欺负干预策略专门培训;建立受欺负者的同伴支持交流并对同伴进行应对欺负策略训练;建立定期的检查、监控、总结、表彰制度。

  • 标签: 寄宿制初中 欺负干预现状 调查
  • 简介:新加坡《联合早报》最近发表文章:世界改变中国中国改变世界。文章指出,如果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在这三个阶段中,开放政策始终不变,

  • 标签: 改变世界 《联合早报》 中国经济发展 对外开放 走向世界 开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