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死刑复核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是法律的复位,不仅能妥善解决量刑不一的弊端,而且顺应国际发展趋势,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现刑罚的社会效益,加强了司法人权保护。为保障死刑复核权实施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检察机关应当构筑相应的法律监督制度。

  • 标签: 死刑复核 法律监督 听证 审限
  • 简介:死刑复核要真正发挥作用,核心是要在全社会树立"少杀、慎杀"司法理念。死刑复核改革应当对司法改革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裂变作用,带动一审、二审刑事程序乃至侦查程序的一连串变革,推动刑事诉讼全局性变革。

  • 标签: 死刑复核 慎杀 少杀 司法改革 司法理念 侦查程序
  • 简介:随着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决定收回死刑复核权。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一直以来关于死刑复核权的争议与质疑似乎尘埃落定。然则,收回是一句话,如何收回,复核程序又将如何完善,又是学界与司法界不得不直面的复杂问题。本文拟针对当前死刑复核程序之弊端提出完善死刑复核程序之构想。

  • 标签: 死刑复核权 死刑复核程序 缺陷 完善
  • 简介:我国目前之死刑复核程序实行书面审理主义,不仅缺乏外在权力监督机制,也不能满足死刑案件被告人权利保障的程序正义要求。基于程序参与性理论与检察监督原则,检察机关介入死刑复核程序具备形式合法性和实质合理性之标准,具有充分正当性。在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以后,检察机关应协调好在死刑复核程序中的监督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角色定位,设置相对应的法律监督机构,充分实现自身职能,遏止司法腐败,实现死刑复核之应有功能。

  • 标签: 死刑复核 程序参与 检察监督
  • 简介: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程序制度,死刑复核程序在严格适用死刑,防止错杀、滥杀,保障人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现实中死刑核准权的下放,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加以修改和完善.

  • 标签: 死刑复核程序 死刑核准权 现状 完善
  • 简介:根据地的特殊司法体制与控制死刑适用理念的偶然结合造就了死刑复核程序,也是死刑复核程序行政化特征的重要历史原因.审级制度建设的弱后,使得通过审判程序确保死刑准确适用的功能大打折扣,死刑复核程序作为审级制度的补充而被引入进来.源自人民司法制度中的实体正义观,否定了死刑复核程序的程序价值,确立死刑复核程序作为死刑监督程序的定位.这一定位随着辩护制度的发展以及程序正义理念的引入而被打破,死刑复核程序诉讼化改造迅速开展起来.

  • 标签: 死刑复核程序 行政化 审级制度 实体正义
  • 简介:非常高兴能够来到我们律师界的最高最神圣的讲坛.中国律师论坛这样的一个场台跟大家见面.并就关于死刑复核权的问题跟大家进行交流.我感到非常的荣幸.这次来天津给我一个非常大的感触.我始终感觉参加律师的会总是那么不顺畅.本来说要坐车来.后来说有大雾.不得不改坐火车。两年前来天津做巡回演讲的时候.也是遇到天津历史上少有恶劣的天气。

  • 标签: 律师业务 死刑复核制度 死刑复核权 巡回演讲 天津 感触
  • 简介:死刑复核权收回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完善中国的刑事法治具有重要意义,但死刑复核程序中检察机关的长期缺位已经成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程序性弊病。检察机关参与死刑复核程序有其历史延续性与历史合理性。死刑复核程序的性质及该程序所追求的价值决定了检察权应当参与死刑复核程序。

  • 标签: 死刑复核程序 法理基础 历史合理性
  • 简介:笔者在检案中做过大量涉及解剖的复核鉴定案件,发现许多案件是因解剖及其结论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案件复杂化.本文就几例典型案件对此进行讨论,以总结经验,提高办案质量.1案例简介案例1刘某,女,32岁,与丈夫争吵后自服农药中毒死亡,三日后行土葬.半月后娘家人对其"额部有擦伤是由于喝了农药后跌倒在门坎处摔伤所致"的解释发生怀疑,要求开棺验尸.首次解剖见颅骨前卤处矢状缝、冠状缝裂开,结论为因强大暴力致颅骨缝裂开骨折.其夫被判刑后不断申诉,否认使用过暴力.三年后再次开棺验尸,结合案情,初步判定:颅缝裂开是因刘某下葬时正值隆冬,下葬后脑组织因冰冻发生膨胀致颅缝崩裂,并依照当时当地气温条件行模拟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

  • 标签: 案例分析 复核鉴定 尸体解剖 法医学检验
  • 简介:死刑核准权被最高人民法院全面收回并行使,对于严格控制死刑具有特殊的意义。为保障死刑的正确适用,维护司法公正,根据宪法、法律和一般的诉讼理论,检察机关应当介入死刑复核程序,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检察机关介入死刑复核程序,是其行使法律监督权的必然要求,是其公诉权的必然延伸,能够帮助法院全面了解案件事实,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 标签: 检察机关 死刑复核 地位 职能
  • 简介:死刑是否具有威慑力是死刑存废争论中的核心议题。对死刑威慑力的实证研究存在反向因果和遗漏变量两个难题,因此需要引入"准实验设计"方法。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导致我国的死刑实际执行数量明显减少。通过比较死刑复核权收回前后的犯罪率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可以发现,死刑政策的限缩并未导致犯罪率上升,因此有效地质疑了死刑具有威慑力的观点。在犯罪学理论上,对理性犯罪人假说的质疑,犯罪人的主观刑罚感知与客观刑罚执行状态的鸿沟,死刑相对于最严厉自由刑有限的边际效用,刑罚威慑力产生的立体维度以及死刑所具有的"残忍化效应"都有效解释了死刑威慑力难以存在的原因。保留死刑可以有效控制犯罪的迷信应当破除。

  • 标签: 死刑 死刑复核权 刑罚威慑力 准实验设计 残忍化效应
  • 简介:(2007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14次会议通过2007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自2007年2月28日起施行)法释[2007]4号为确保死刑案件审判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现就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的若干

  • 标签: 复核死刑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 案件问题
  • 简介: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探索与建立,是检察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尤其是职务犯罪的监督制约,更多的依赖于检察机关内部的制约机制。经检察机关初查后作出不立案决定的职务犯罪线索,由于涉及的内部职能部门较少以及立法与执法上的因素,往往造成线索资源的利用不充分甚至浪费。为了打击职务犯罪,提高职务犯罪的威案率,并构建“举报、查处、预防”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 标签: 高职务犯罪 检察机关 犯罪线索 立案 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约谈
  • 简介:经过对最高院10例死刑复核样本的实证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我国恐怖活动组织尚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对此须确立“打早打小”的刑事政策,以最小的司法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恐怖组织的骨干成员均为少数民族,学历偏低,收入微薄,多在青少年时期开始接触恐怖主义思想,故国家应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注重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改进少数民族区域的扶贫开发政策,减小东西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主观目的上具有双重性,其直接目的是制造社会恐怖,引发社会恐慌,终极目的则是实现某种社会价值追求;客观上,其犯罪行为具有严重暴力性;攻击对象不特定或具有象征意义,危害结果往往不堪设想。

  • 标签: 国家安全 恐怖犯罪 恐怖活动组织 犯罪学特征
  • 简介:高检发诉二字[201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理死刑第二审案件和复核监督工作指引(试行)》已经2018年1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七十二次会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 标签: 最高人民检察院 监督工作 复核 案件 二审 死刑
  • 简介:<正>1.2013年9月18日国务院第24次常务会议通过2.2013年10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1号公布3.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的管理,保障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防治城镇水污染和内涝灾害,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保护环境,制定本条例。

  • 标签: 城镇排水 地方人民政府 设施维护 排水管网 污泥处理处置 城乡规划
  • 简介:目前司法领域对受审能力缺乏明确的立法规定,实践中也没有统一标准。本文就受审能力的适用于诉讼的范围、受审能力的二分法、评定程序等问题,从法律而非医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以纠正目前对受审能力的部分错误认识。

  • 标签: 受审能力 适用范围 二分法 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