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曲度牵引结合中频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颈椎病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曲度牵引联合中频治疗,对照组给予拔罐联合中频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颈部疼痛、压痛、颈椎活动度、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各100例,临床治愈、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67例(67%)、99%;对照组31例(31%)、86%。总有效率比较p=0.007。结论曲度牵引组在恢复颈椎功能方面有明显优势。

  • 标签: 颈椎病 曲度牵引 中频 拔罐
  • 简介:目的:评价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给药对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缓解作用及其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咪达唑仑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给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为75.56%(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为22.22%(P〈0.05)。结论:采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给药并辅于系统护理干预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可以缓解癫痫症状的持续状态;此给药方法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咪达唑仑 护理 小儿 癫痫 静脉泵入
  • 简介:基于2014年国际药学联合会(FIP)对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药师持续职业发展(CPD)收集的数据,分析全球药师持续职业发展的趋势,比较6个国家药师持续职业发展实施现状,总结全球药师持续职业发展现状。

  • 标签: 药师 持续职业发展 继续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建昌县康复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中频电治疗和牵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临床疗效及主观状况、客观症状、活动能力受限情况及膀胱功能状况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1周、1个月VAS评分及主观状况、客观症状、活动能力受限情况膀胱功能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预后效果佳,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针灸疗法 牵引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对比急诊科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前后患者护理结果;结果急诊科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调动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ADR监测工作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得以持续改进。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2~2014年ADR报送情况,运用PDCA循环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法,对我院ADR监测工作进行持续改进。结果:3年来,我院共上报ADR328例次,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均呈现逐年提高趋势,医务人员初步树立了用药安全及报告意识。结论:通过PDCA循环管理可以有效地改进医院ADR监测工作,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PDCA循环 持续改进 用药安全
  • 简介:目的: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改进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68例,按照护理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品管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2.38%(2/84)低于对照组14.29%(12/84),满意率观察组96.43%(81/84)高于对照组82.14%(69/84),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中,品管圈护理模式的应用,对护理质量的改进可起到突出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护理 品管圈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的常规扩张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治疗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费用、治疗后心率、血压以及脉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肺动脉压下降迅速,且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常频机械通气 新生儿 持续肺动脉高压
  • 简介: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高频通气治疗早期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早期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治疗及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对照组予常频机械通气。比较2组疗效、肺动脉收缩压(PASP)、吸氧浓度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总的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58.6%(P<0.05)。治疗前2组PASP水平、吸氧浓度、PaO2、PaCO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SP水平、吸氧浓度和PaCO2均降低,PaO2水平升高,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高频通气治疗早期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患儿PASP,改善呼吸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米力农 高频通气 持续肺动脉高压
  • 简介:目的规范医院病区药品管理,促进病区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的要求条款,从病区药品目录制订、药品基数管理、药品贮存与养护、高危药品管理、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及急救药品管理等方面实行统一的管理,制订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并进行分析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药剂科直接干预和护理部的密切配合,规范了病区备用药物管理,提高了病区护理人员管理意识,各病区高危药品、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合格率达90%以上,各病区药品管理更加符合等级医院评审中的要求。结论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措施,用于该院病区药品的管理,成效显著。

  • 标签: 病区 药品管理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落定痫汤联合苯巴比妥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6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苯巴比妥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期加用通落定痫汤治疗,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15d)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论2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癫痫控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72h内意识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O、Ca+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O、C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细胞凋亡数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和观察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落定痫汤联合苯巴比妥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控制癫痫,促进患者意识恢复,并且对脑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通落定痫汤 苯巴比妥 癫痫持续状态 脑保护作用
  • 简介:在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常出现肝功能、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均已恢复正常,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却持续高值的状况。由于目前还无有效降低GGT的特效药物,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将慢性乙型肝炎GGT持续高值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熊去氧胆酸)和对照组(单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14年1~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乙型肝炎 复方甘草酸苷 直接胆红素 活动性肝炎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DuoPAP)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胎龄30~37周之间,生后24h内,确诊为RDS患儿60例,全部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分为DuoPAP组及NCPAP组,并予以PS替代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结果两种通气方式均可改善Pa02,PaCO2,OI,但DuoPAP较NCPAP能迅速改善氧和提高PaO2,降低PaCO2,减少二氧化碳潴留。DuoPAP组再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及气胸发生率低于NCPAP组,DuoPAP可减少用氧时间,呼吸支持时间及医疗花费,减轻了患儿的家庭经济负担,减少了患儿氧暴露时间。结论两种通气方式治疗RDS均有效,但DuoPAP较NCPAP相比可迅速改善氧合,减少用氧时间及降低再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剂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间歇正压呼吸 间歇正压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