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8~10岁儿童甲状腺线与容积特征,为规范儿童甲状腺容积B超检查和制定儿童甲状腺容积正常参考值提供基础依据。方法甘肃省8~10岁儿童甲状腺B超检查与尿碘测定资料来自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以甲状腺B超测量数据为基础,非参数检验法分析甲状腺各线与容积的特征及关系。结果8、9、10岁儿童(n = 500、503、496)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66.62、167.16、178.78 μg/L。儿童甲状腺左右叶长、宽、厚以及容积均属偏态分布,左右叶间长、宽、厚以及容积各测量值均呈正相关(r = 0.76、0.85、0.72、0.88,P均< 0.001);甲状腺6条线及容积值,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年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01);8、9、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均值分别为2.6、2.9、3.2 ml,中位数分别为2.5、2.7、3.0 ml,第97百分位数(P97)分别为4.4、4.9、6.5 ml,10岁组高于国家现行标准(6.0 ml);县级8、9、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中位数范围分别为1.8~4.1、1.8~4.3、1.9~4.4 ml,各年龄组县级儿童甲状腺容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甘肃省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P97值较国家标准相比略有变化;甲状腺容积参考值应依年龄制定,同一年龄不同性别可使用统一参考值。

  • 标签: 儿童 甲状腺容积 B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房前后(LAD-ap)对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入选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因心衰在北京医院住院并有随访记录的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测量的LAD-ap中位数将患者分为LAD-ap较大组和LAD-ap较小组,收集其临床资料,记录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ACD)和心血管原因死亡(CVD)。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心衰患者558例,年龄(74±12)岁,女性220 例(39.4%)。LAD-ap中位数为44 mm,其中,LAD-ap>44 mm组265例(47.5%),LAD-ap≤44 mm组293例(52.5%)。与LAD-ap≤44 mm组比较,LAD-ap>44 mm组体质量指数较大,收缩压较低,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较多;新发心衰和冠心病比例较低,心房颤动比例较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大,肺动脉高压比例较高,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比例较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较高。随访28(14,60)月,203例(36.4%)患者发生ACD,131例(23.5%)患者发生CVD。LAD-ap>44 mm组ACD(44.2%比29.4%,log-rank P<0.001)和CVD(29.4%比18.1%,log-rank P=0.002)的发生率均高于LAD-ap≤44 mm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其他协变量后,LAD-ap仍是ACD(调整的风险比HR=1.035,95%可信区间CI 1.013~1.056,P=0.001)和CVD(HR=1.043,95%CI 1.017~1.069,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AD-ap是心衰住院患者ACD和CVD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有助于这些患者的危险分层。

  • 标签: 心力衰竭 左心房前后径 预后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收治的48例胆囊结石合并细胆总管小结石并单纯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其出院后胆总管结石排出情况。6例失访。42例获得随访患者中女26例,男16例,年龄(52.69±13.44)岁。出院后复查MRI证实胆总管结石自行排出者34例(81%)。未自行排出者6例(14.2%),术前均存在黄疸症状。其中出院后再发腹痛伴黄疸的患者3例,予以内镜逆行胆道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干预,预后良好。2例无不适症状,但出院后1个月复查MRI证实未排石,遂予以ERCP干预,预后良好。拒绝有创干预的患者1例,截至目前出院4个月间断有轻度发作性腹痛,可耐受,复查MRI提示胆总管内有小结石,肝功能等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另有2例(4.8%)患者出院后分别于2周和3周内间断出现发作性腹痛,之后再未发作,拒绝复查,迄今为止超过6个月无胆道相关不适症状,考虑结石已排出。以上所有患者均无严重胆道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本研究提示胆囊结石合并细胆总管小结石的患者,在严格把握适应证后单纯行LC术的治疗方式,可减少临床上不必要的对胆总管的有创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手术切除的最大≤4 cm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MRI征象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最大≤4 cm的112例AML患者,其中5例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根据MRI上能否观察到脂肪成分,分为含脂肪AML和乏脂肪AML。评估MRI征象,包括肿瘤最大、肿瘤位置、生长方式、形状、鸟嘴征、劈裂征、假包膜、出血、囊变、坏死、血管流空影、T2WI及DWI信号强度及均匀性、强化峰值所在期相。含脂肪和乏脂肪AML病灶最大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MRI征象的差异。结果112例患者共123个病灶,其中96个为含脂肪AML,27个为乏脂肪AML。82个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112个为外生性生长,71个强化峰值位于皮髓质期,出现劈裂征、鸟嘴征、囊变、假包膜、出血的病灶数分别为30、49、1、1、1个,未见坏死征象。乏脂肪AML均为单发,含脂肪AML与乏脂肪AML病灶最大分别为2.5(1.7,3.5)、1.8(1.4,2.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0,P=0.005)。含脂肪与乏脂肪AML中,分别有65、12个T2WI呈不均匀信号,鸟嘴征、劈裂征的个数分别为44、5和26、4个,DWI上分别有57、10个信号不均匀,在生长方式上完全内生、部分外生、完全外生的个数分别为5、44、47和6、8、13个。2组间鸟嘴征、T2WI和DWI均匀性、生长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征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例EAML患者共8个病灶,其中1例多发为4个含脂肪病灶。另外4例均为单发,其中2个为含脂肪病灶,2个为乏脂肪病灶。1个乏脂肪病灶中可见出血。结论手术切除的≤4 cm的AML常表现为外生性生长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强化峰值多位于皮髓质期,可出现劈裂征及鸟嘴征,少见囊变、假包膜、出血征象,无坏死征象。相对于含脂肪AML,乏脂肪AML常为单发直径较小的肿瘤,更易内生性生长,多无鸟嘴征。EAML可表现为乏脂肪伴出血或多发含脂肪病灶两种模式。

  • 标签: 肾脏肿瘤 血管肌脂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 要:进入新时代以后,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结合这些新变化,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教育的做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党史教育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这些成果和新思想又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与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的相关论述,为更好地在高校开展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拓宽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入研究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与路径,可以更好发挥党史教育在塑造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作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继续创新。

  • 标签: 党史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红色文化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初步研究腮腺线与腮腺体积的相关性,以期用腮腺线替代体积评价腮腺形态学变化。材料与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90名,测量双侧腮腺相关线及体积,分析其相关性,得出回归方程。同时测量10名2型糖尿病患者腮腺的相关线,将其值代入回归方程得出体积。结果健康受试者腮腺前后、上下与体积呈明显的正相关(前后相关系数r=0.728,上下相关系数r=0.720),得出回归方程V=9.506+4.144X+2.190Y (X=前后,Y=上下)。受试者腮腺通过回归方程计算所得体积与实测体积比较,总体相符。结论腮腺线与体积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特别是前后、上下能够基本反映腮腺的体积变化,从而代替体积测量用于腮腺形态学的初步评估。

  • 标签: 腮腺 体积测量 径线测量 磁共振成像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无头变空心螺钉结合微型钢板治疗中青年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我们共收治21例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无头变空心螺钉结合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率,并测量术后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术后17例获得完整随访,时间为11~38个月,平均23.9个月。根据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8例,良7例,可2例。术后未发生桡神经损伤、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无头空心螺钉结合微型钢板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但术中仍需重视侧副韧带的修复。

  • 标签: 骨折固定术,内 治疗结果 桡骨头骨折 无头变径空心螺钉 微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闭式引流术(CTD)中所用引流管大小与胸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7年4月—2021年6月因胸外伤至海军第971医院就诊并接受CTD的1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96)和预后不良组(n=5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临床疗效、一般资料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引流管大小与胸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CTD临床疗效较好,总有效率为87.67%;且术后3周,患者预后较好,预后良好率为65.7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501,95%CI:1.105~2.177)、引流口辅料2~3 d更换(OR=2.543,95%CI:1.729~3.168)、引流瓶高于胸腔(OR=1.692,95%CI:1.314~2.482)、伤口愈合时间长(OR=1.971,95%CI:1.479~2.720)、频繁咳嗽(OR=2.259,95%CI:1.564~2.924)、引流管直径16 F(OR=3.087,95%CI:2.074~3.793)均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引流管大小与住院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疼痛VAS均呈正相关(P<0.05),与Barthel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引流管直径16 F为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引流管越小,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越短,伤口愈合更快,疼痛更轻,生活活动能力更强。

  • 标签: 引流术 预后 危险因素 胸腔闭式引流术 引流管 胸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容积调强放疗(VMAT)和断层照(TD)在左侧乳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推量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提供更多剂量学参考。方法选取云南省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2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已行同步推量放疗患者的定位CT影像和靶区危及器官等结构资料,针对同一患者分别设计VMAT和TD两种放疗计划,对两种放疗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靶区剂量学方面,VMAT和TD两种放疗计划瘤床计划靶区(PGTV)的D2%分别为(59.99±0.19)Gy、(59.55±0.51)Gy,D98%分别为(57.19±0.08)Gy、(57.46±0.22)Gy,适形指数(CI)分别为0.76±0.05、0.58±0.13,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05±0.00、0.04±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9,P<0.001;t=-5.10,P<0.001;t=8.19,P<0.001;t=4.89,P<0.001);D50%分别为(58.73±0.10)Gy、(58.73±0.24)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P=0.974)。两种放疗计划计划靶区(PTV)的D50%分别为(52.21±0.33)Gy、(53.00±0.72)Gy,D98%分别为(48.44±0.43)Gy、(49.09±0.21)Gy,CI分别为0.83±0.06、0.67±0.06,HI分别为0.20±0.01、0.19±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1,P<0.001;t=-6.80,P<0.001;t=10.52,P<0.001;t=8.75,P<0.001);D2%分别为(59.01±0.45)Gy、(59.00±0.48)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P=0.830)。危及器官剂量学方面,VMAT和TD两种放疗计划左肺V20分别为(18.81±2.86)%、(22.03±1.91)%,Dmean分别为(11.66±1.32)Gy、(12.85±1.46)Gy;右肺V5分别为(5.70±2.90)%、(0.30±0.13)%,Dmean分别为(2.45±0.29)Gy、(0.43±0.14)Gy;右侧乳腺Dmean分别为(3.22±0.72)Gy、(1.69±0.80)Gy;脊髓D2%分别为(5.37±1.97)Gy、(0.46±0.09)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6,P<0.001;t=-4.10,P=0.007;t=16.44,P<0.001;t=9.09,P<0.001;t=5.41,P<0.001;t=11.75,P<0.001)。左肺V5分别为(53.00±5.99)%、(50.00±7.69)%,右侧乳腺V5分别为(11.51±4.60)%、(8.06±3.49)%,心脏V30分别为(1.49±0.69)%、(1.51±0.71)%,Dmean分别为(3.99±0.97)Gy、(3.90±1.03)Gy,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1,P=0.061;t=1.59,P=0.120;t=-0.06,P=0.952;t=0.56,P=0.581)。结论左侧乳癌保乳术后同步推量VMAT和TD均能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但两种技术各有特点,VMAT适形性较优,TD均匀性较优;TD对健侧危及器官右肺、右侧乳腺、脊髓的保护明显优于VMAT;VMAT对患侧左肺的保护较优;对心脏的保护两者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单侧乳腺肿瘤 保乳术后 容积调强放疗 断层径照 剂量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冷圈套切除术治疗10mm以下直肠息肉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20.1-2021.12期间接受直肠息肉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冷圈套切除术(CSP组)和热圈套切除术(HSP组)两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息肉大小及数量、术后出血率、穿孔率、标本回收率、完整切除率。结论:两组患者息肉大小和数量、术后穿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患者术后出血率、手术时间小于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完整切除率高于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标本回收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治疗直径10mm以下直肠息肉术后出血和穿孔风险小,切除完整率高且手术时间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冷圈套切除术 结肠息肉 热圈套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冷圈套切除术治疗10mm以下直肠息肉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20.1-2021.12期间接受直肠息肉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冷圈套切除术(CSP组)和热圈套切除术(HSP组)两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息肉大小及数量、术后出血率、穿孔率、标本回收率、完整切除率。结论:两组患者息肉大小和数量、术后穿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患者术后出血率、手术时间小于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完整切除率高于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标本回收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治疗直径10mm以下直肠息肉术后出血和穿孔风险小,切除完整率高且手术时间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冷圈套切除术 结肠息肉 热圈套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B超测量环状软骨水平气道横(minimal transverse diameter of the subglottic airway, MTDSA)法、年龄公式法和身高公式法对加强型带套囊气管导管型号选择的预判价值。方法选取睢宁县人民医院外科2021年1月—2021年12月择期手术行全麻气管插管患儿120例(排除失访及资料不全样本7例,删失率5.83%),按照分层随机区组的方式将研究样本分为年龄公式组(36例)、身高公式组(39例)和MTDSA组(38例)。气管导管选择加强型带套囊气管导管,3组分别以年龄公式法、身高公式法和B超测量MTDSA法行气管导管型号预评估,以插管成功最适气管导管型号为标准,判定3种方法的预评估准确率;比较组间换管率,插管后即刻MAP、心率,并发症情况。结果B超测量MTDSA法对首次气管导管型号评估的准确率为86.84%,高于年龄公式法的55.56%、身高公式法的46.15%(P<0.05)。MTDSA组换管率为5.26%、换管例次率为10.53%,均低于年龄公式组的33.33%、44.44%和身高公式组的43.59%、58.97%(P<0.05)。MTDSA组并发症中声音嘶哑(2.63%)、喉头水肿(0)发生率低于身高公式组(28.21%,20.51%)(P<0.05);年龄公式组与MTDSA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测量MTDSA法指导加强型带套囊气管导管型号的选择具有较高的导管型号预测准确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B型超声 环状软骨 气管 横径 气管插管 加强型带套囊气管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和胆道镜双镜联合一期手术与经典的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分期手术治疗细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4月—2020年8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细胆总管(直径≤0.8 cm)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121例,其中男80例、女41例,年龄18~84岁。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ERCP+LC组59例,采用十二指肠镜胆总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期方案治疗;LC+LCBDE组62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取石术一期治疗。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肝功能指标、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ERCP+LC组和LC+LCBDE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及胆总管直径和结石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C+LCBDE组住院时间(9.32±5.20)d,少于ERCP+LC组的(13.35±8.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02)。出院前1天:LC+LCBDE组丙氨酸转氨酶为(36.5±15.2)U/L、天冬氨酸转氨酶为(36.3±11.2)U/L,明显低于ERCP+LC组的丙氨酸转氨酶(73.1±53.7)U/L、天冬氨酸转氨酶(55.5±40.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6、3.61,P值均<0.001);而2组患者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5、1.29,P值均>0.05)。ERCP+LC组有2例(3.3%)术后血淀粉酶水平升高,LC+LCBDE组有1例(1.6%)术后出现胆漏,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P=0.529)。结论与ERCP+LC组相比,LC+LCBDE方案治疗的细胆总管结石患者住院时间更短,肝功能恢复更快,避免了对乳头括约肌的切开,LC+LCBDE方案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更好。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经胆囊管取石 胆道镜 十二指肠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分期手术以及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一期手术治疗细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选该院2020.2-2022.2期间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为ERCP+LC组,另外30例为LCBDE+LC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LCBDE+LC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ALT、AST水平低于ERCP+LC组,P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十二指肠镜 细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最大≥4 cm的局部进展期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行脾门淋巴结清扫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489例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接受根治性切除的肿瘤最大≥4 cm的局部进展期Siewert Ⅱ、Ⅲ型AEG患者的资料。男性383例,女性106例,年龄≥65岁者225例,<65岁者264例。接受脾门淋巴结清扫270例(清扫组),未接受脾门淋巴结清扫219例(未清扫组)。组间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χ2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脾门清扫与术后总体生存的关系,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组间总体生存率的差异。结果随访截至2021年4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8.0个月(范围:74.0~85.0个月),随访率为95.5%(467/489)。清扫组患者脾门淋巴结转移率为12.6%(34/270)。与未清扫组相比,清扫组年龄<65岁比例更高、术前合并症更少,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比例更高(χ2∶5.644~6.744,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脾门淋巴结清扫是此类型AEG患者总体生存的预后因素(HR=0.68,95%CI:0.52~0.88,P=0.004),术前CA19-9、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辅助化疗和术后并发症亦是该类患者总体生存的预后因素(P值均˂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Siewert Ⅱ型患者中,清扫组与未清扫组的5年总体生存率相当(57.3%比53.7%,χ2=3.031,P=0.805);Siewert Ⅲ型患者中,清扫组优于未清扫组(62.4%比39.2%,χ2=17.983,P=0.006)。结论在腹腔镜手术经验成熟的中心,对肿瘤最大≥4 cm的局部进展期Siewert Ⅲ型AEG行脾门淋巴结清扫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 标签: 食管胃接合处 腺癌 胃肿瘤 脾门淋巴结清扫 肿瘤最大径 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