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脂肪酸属于脂肪乳剂,将其用于逆转局麻心肌毒性,效果显著,为了提高其临床应用效果,本文综述了局麻心肌毒性的药理机制,重点探讨了脂肪酸逆转局麻心肌毒性的药理机制,旨在指导临床实践,增强局麻解毒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标签: 脂肪酸 局麻药 心肌毒性 药理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局麻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所有患者均需进行前臂与手部手术治疗,在超声的引导下给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并采用局麻物辅助手术治疗。依照信封随机分组方案进行分组,共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30例的A组、B组、C组,对应的麻醉药物剂量分别为32mL、24mL、16mL,分析三组手术治疗患者不同剂量药物的麻醉效果。结果C组患者的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麻醉见效时间分别为(12.82±4.11)min、(11.82±4.21)min、(14.16±6.08)min、(15.72±6.08)min,分别与其他两组患者相比较时间均较长,P<0.05;另外,A、B两组患者的麻醉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C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使得局部麻醉用药量明显减少,值得推荐采纳。

  • 标签: 腋路臂丛神经 麻醉阻滞效果 超声引导 不同剂量 局部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结束时,联合小剂量曲安奈德及局麻椎管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1月一2015年6月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射频消融、纤维环成形术的60例患者,所有患者美国麻醉协会(ASA)评分为I一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后生理盐水冲洗椎管,B组为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结束时注射小剂量曲安奈德及局麻组,各30例,记录手术前、术后1天,2天,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3个月等时段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伤口感染、伤口不愈合及延迟愈合,食欲增强、月经紊乱、痤疮、失眠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术后三个月时的直腿抬高试验度数,神经根粘连等情况。结果B组患者在术后1-2周内的VAS评分明显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食欲增强、月经紊乱、痤疮、失眠等激素不良反应方面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口感染,伤口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神经根粘连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联合椎管内注射小剂量曲安奈德及混合局麻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改善术后1-2周内的腰腿部疼痛等不适感,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曲安奈德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镇痛
  • 简介:目的:对眼科局部麻醉手术的患者采取术前访视的护理措施,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眼科收治的需行局部麻醉手术的患者共140例,依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70),观察组患者给予术前访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术前的基本指标变化,并评估其焦虑恐惧的程度以及术中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科局麻患者加强手术室专职护士的术前访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眼科 局部麻醉 术前访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局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5年3月~2015年6月共收治56例局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护理。结果56例患者中,术后声嘶完全消失51例,声嘶明显改善者5例,所有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可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强病人和家属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支撑喉镜 声带息肉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按照玻璃体切割术后护理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在原有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舒适护理组患者术后舒适程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显著增加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眼内填充术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剖宫产中全麻药物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能力NBNA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34例和乙组34例,对于甲组产妇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于乙组产妇采用咪达唑仑进行麻醉,比较两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及NBNA;结果甲乙两组产妇的新生儿出生1min、5min、10min的Apgar评分相差不大,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组产妇的新生儿10minApgar评分与1minApgar评分组内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组两产妇的新生儿出生后3天、7天的神经行为能力(NBNA)评分相差不大,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产妇的新生儿出生后7天的神经行为能力(NBNA)评分与3天的神经行为能力(NBNA)评分组内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时,只要应用合适的剂量的全麻药物就不会影响到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NBNA。

  • 标签: 剖宫产 全麻药物新生儿Apgar 评分及NBNA
  • 简介:马铃薯有毒成分是龙葵素,又叫马铃薯毒素、茄碱,正常的马铃薯肉和皮及马铃薯植物花、叶、茎等均含一定量的龙葵素,但正常马铃薯肉、皮及芽眼的龙葵素含量较低,食入后不至于引起中毒。而马铃薯植物花、叶、茎等龙葵素含量较高,特别是马铃薯贮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引起马铃薯发芽或阳光直射使马铃薯皮变绿,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当动物采食了较多的含龙葵素较高的马铃薯芽和变绿的马铃薯皮或马铃薯植物的花、茎、叶可引起马铃薯毒素中毒

  • 标签: 毒素中毒 龙葵素 植物花 茄碱 有毒成分 机能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麻醉方法下采用新型低温等离子微创手术切除痔疮的治疗效果,分析围手术期间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9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采用局麻低温等离子微创痔疮手术及人性化护理,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及护理方式,对比二组的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恢复较快,出院较早,没有并发症出现;对照组患者部分出现并发症和麻醉后的疼痛情况,住院时间久一些。从患者满意度来看,实验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麻下低温等离子微创痔疮切除术疗效好,人性化护理效果佳,有必要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局部麻醉 低温等离子 微创痔疮切除术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腹股沟疝(inguinalhernia)是当前临床常见病症类型,男女发病率为151,总体上以腹股沟斜疝多见。如果该病症未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将会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局麻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当前国内外医学界公认的治疗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鉴于此,本文此次针对局麻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进展做一综述,以为临床研究与应用提供帮助。

  • 标签: 局部麻醉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 临床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82例,遵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1例。对参照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研究组患者行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数据值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比较,组间差异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行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不仅效果确切,还可以减少麻醉、手术损害,促使患者实现早期恢复,临床应用极具可靠性、安全性,值得全面普及。

  • 标签: 局麻 无张力疝修补术 老年腹股沟斜疝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麻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的手术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08例行输卵管绝育术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并于术后1、3、6、12个月予以随访。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0分钟共13例,20-30分钟共38例,10-20分钟共153例,≤10分钟共204例;本组5(1.23%)例因盆腔粘连,患者输卵管被包裹,且暴露困难,未结扎;3(0.74%)例术后发生轻度皮下气肿;3(0.74%)例因举宫器造成穿孔;8(1.96%)例开放式置镜,5(1.23%)例术后感胸闷、头晕,但均获得好转。结论局麻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其具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推广。

  • 标签: 输卵管绝育术 局麻单孔腹腔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药材中天麻苷及天麻苷元含量。方法采用色谱柱为SpursilC18-EP(250mmX4.6mm),以甲醇-0.1%磷酸水(5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1mL/min,柱温为40℃。结果采用该色谱,能将天麻苷和天麻苷元进行有效分离,天麻苷和天麻苷元呈良好线性,准确性和重复性均良好。结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药材中天麻苷及天麻苷元含量,结果较为准确、可靠,是测量天麻药材质量的好办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天麻药材 天麻苷 天麻苷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青光眼患者接受局麻改进的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到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晚期青光眼患者36例(40眼)为研究对象,采用利多卡因对其进行表面麻醉和球结膜浸润麻醉,进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手术后眼压得到有效控制,视力恢复稳定良好,有4例患者的视力提高两行及以上,3例患者视野扩大(5-10)°。结论对晚期青光眼患者进行局麻改进的麻醉效果良好,使用安全可靠,行小梁切除术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晚期青光眼 局麻改进 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早期全身亚低温对中毒后心脏骤停患者脑损害的复苏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ICU抢救的78例中毒后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在心肺复苏后进行常规亚低温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诱导全身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达亚低温目标温度时间、心脏骤停后24h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预后。结果观察组亚低温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达标温度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心脏骤停后24h静脉血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0d后,有效率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8.46%(x2=6.211,P<0.05)。结论早期全身亚低温治疗可降低中毒后心脏骤停患者脑损害,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中毒性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脑损害 亚低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