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例肾移植受者腺病毒尿道的临床资料和诊疗过程。此2例受者均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均有尿道口血性分泌物,病变部位均集中在前尿道,使用西多福韦治疗后尿道均治愈,但其中1例因西多福韦的肾毒性导致移植肾功能衰竭。

  • 标签: 肾移植 腺病毒 尿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切口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C-NDL)与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接受C-NDL与TVT-O治疗的女性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7例患者纳入研究,C-NDL组51例,TVT-O组56例,年龄分别为(58.8±9.3)岁(范围:43~81岁)和(56.9±11.4)岁(范围:32~87岁),咳嗽漏尿点压力[M(QR)]分别为70(20)cmH2O(1 cmH2O=0.098 kPa)和80(25)cmH2O。比较两种术式患者围手术期结果、客观治愈率、主观治愈率、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尿失禁影响问卷简表(IIQ-7)中文问卷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NDL组和TVT-O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30(10)min和40(30)min(Z=-3.73,P<0.01)。术后两组分别随访32.0(17.4)个月和41.0(23.2)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客观治愈率分别为48/51和54/56(χ2=0.01,P=0.94),主观治愈率分别为43/51和50/56(χ2=0.03,P=0.86),ICIQ-SF评分分别为2.29±4.02(范围:0~13)和1.71±3.67(范围:0~18),IIQ-7评分分别为1.12±1.85(范围:0~7)和0.70±1.70(范围:0~6),两组整体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术后C-NDL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0(1.5)分,低于TVT-O组的1.0(1.0)分(Z=3.41,P<0.01)。两组各有排尿困难2例,C-NDL组还发生阴道切口疼痛1例,TVT-O组发生大腿内侧轻度疼痛2例、新发尿急3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1比7/51,P=0.325)。结论C-NDL与TVT-O两种术式均能有效治疗女性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长期疗效稳定。

  • 标签: 尿失禁,压力性 尿道下悬吊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回顾性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于北京朝阳医院因下尿路症状(LUTS)行静态尿道压力测定(RUPP)的患者共53例(男9例,女44例);年龄(55±16)(25~76)岁。纳入患者的LUTS初步临床诊断分类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9例,间质性膀胱1例,压力性尿失禁11例,非梗阻性排尿困难32例。全套尿动力学检查由充盈期膀胱测压+压力-流率测定(PFS)+RUPP三部分组成,所有尿动力检查均采用气态测压导管(ACC)及相应设备完成。所有患者均进行两次RUPP测定,膀胱压(Pves)分别为(35.30±6.15)、(35.81±5.91)cmH2O(1 cmH2O=0.098 kPa);最大尿道压(Pura@max)分别为(141.91±36.53)、(145.02±38.85)cmH2O;功能尿道长度(FUL)分别为(41.70±16.34)、(42.55±16.40)mm;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分别为(106.57±36.44)、(109.41±39.27)cmH2O,两次RUPP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CC所得RUPP测定数据的可重复性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尿道 尿道压力分布描记 气态测压导管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诊治急性面神经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面神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理疗、针灸、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抗病毒、激素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80.0%,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抗病毒、激素治疗急性面神经,效果好,方法便于掌握,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急性面神经炎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间质性膀胱(IC)是一种基于尿频、尿急、膀胱或盆底疼痛的慢性顽固性泌尿系统疾病,通常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关于IC的干预方法种类繁多,但大多数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共存且疗效不确定,同时国内外缺乏大样本量以及高级别的证据支持,因此关于IC的外科治疗一直未达成最终共识。本文旨在对IC的常见外科治疗手段进行详细介绍,为IC患者的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膀胱炎,间质性 尿流改道术 药物疗法 膀胱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特发性关节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22.11-2023.7之间,所接收入院的特发性关节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序号的奇偶性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的50例患儿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50例患儿应用延续性护理,评价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结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显然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的健康状态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健康状态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特发性关节患儿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疼痛情况,将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患儿的健康状态恢复。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特发性关节炎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巴韦林联合喜平与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疗效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114例病毒性腹泻患儿。对照组(72例)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7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喜平与双歧杆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讨论。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0.28%)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喜平与双歧杆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腹泻,具有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喜炎平 双歧杆菌 利巴韦林 病毒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急性胰腺并发器官损伤治疗中,糖皮质激素早期用药的效果观察。方法:以接诊34例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常规用药、早期糖皮质激素用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68%、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早期用药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早期干预 重症急性胰腺炎 器官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PEP)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ERCP的220例患者,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对ERCP术后并发PEP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接受ERCP的220例患者中,有39例患者ERCP术后并发PEP,发病率为17.73%;Pearson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既往有胰腺病史、多次胰管插管、多次胰管显影、胆总管直径偏小、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SOD)与ERCP术后并发PEP有关(P<0.05)。结论既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既往有胰腺病史、患者胰管插管>3次、胆总管直径<10mm、有SOD与ERCP术后并发PEP有关。

  • 标签: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腺炎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临床常用的改良NIH分级对于部分中高危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评估仍存在不足。本文通过探讨中高危GIST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构建更为方便、准确的中高危GIST术后复发预测模型,以更好地指导中高危GIST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完整切除术、且术前未行靶向治疗、术后病理诊断按照改良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危险度分级为中度及高度复发风险的432例GIS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中高危GIST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复发风险评分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一致性指数(C-index)及校准曲线,对评分模型预测中高危GIST术后复发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432例中高危GIST患者中,高危组332例,中危组100例。男性237例,女性195例;年龄(57.4±12.4)岁。其中纤维蛋白原(FIB)>3.5 g/L者211例(48.8%),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PLR)>272.5者85例(19.7%),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NLR)>4.2者122例(28.2%),全身性反应指数(SIRI)>2.7者102例(23.6%),肿瘤长径>8 cm者198例(45.8%)及核分裂象计数>8/50高倍视野者108例(25.0%)。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B(HR=1.789,95% CI:1.058~3.027,P=0.030)、PLR(HR=1.862,95% CI:1.067~3.249,P=0.029)、SIRI(HR=1.790,95% CI:1.039~3.084,P=0.036)、肿瘤长径(HR=1.970,95% CI:1.105~2.925,P=0.017)及核分裂象(HR=2.187,95% CI:1.211~3.950,P=0.009)为中高危GIST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将上述指标纳入危险评分模型,分别赋予58分、62分、58分、63分及78分的权重。其中总分≤78分判定为中复发风险(Ⅰ组),>78且≤136分为高复发风险(Ⅱ组)及>136分为极高复发风险(Ⅲ组)。ROC曲线显示,评分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30,C-index为0.724(95% CI:0.687~0.787),校准曲线及Ⅰ、Ⅱ、Ⅲ组人群Kaplan-Meier曲线均提示模型预测准确性良好。结论FIB、PLR、SIRI联合肿瘤长径和核分裂象计数建立的复发风险评分模型可有效预测中高危GIST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复发 预测模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疗效研究。方法: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7月收治的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将这40例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患者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患者,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实施非手术治疗,两组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的社会功能、生理机能、生理功能、活力以及精神状态都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后的社会功能、生理机能、生理功能、活力以及精神状态,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采用非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在治疗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中能够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髋臼骨折内固定术 继发创伤性 髋关节炎 全髋关节置换术 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