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大连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从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肠杆菌及非发酵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从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分离到1785株革兰阴性菌。结果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为铜绿假单胞菌526株,占29.5%,肺炎克雷伯杆菌484株,占27.1%,鲍曼不动杆菌245株,占13.7%,大肠埃希菌205株,占11.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5株,占5.3%。10年中,对所有革兰阴性菌活性最高的是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病原菌检出首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其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8.7%,62%,产ESBL菌株检出率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增高。结论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阴性菌保持很高的敏感性,但其它抗生素的活性根据临床情况有升有降。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明显,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是减缓耐药菌产生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革兰阴性菌耐药监测肠杆菌及非发酵菌抗药性微生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莫西沙是广谱和具有抗菌活性的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莫西沙在体外显示出对革兰阳性细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抗酸菌和非典型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有广谱抗菌活性。目的讨论莫西沙药学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患有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成人(年龄≥18岁),如急性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 标签: 莫西沙星 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诺米药学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本品主要用于大肠埃希菌、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沙雷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腹腔及外伤感染,也可用于败血症。用于敏感菌引起的痢疾、肠炎等肠道感染性疾病,也可用于肠道手术前清洁肠道。

  • 标签: 小诺米星 药学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连市区1991~2005年胃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胃癌新发病例资料,计算粗发病率、世界人口调整发病率、截缩率、累积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应用模型选择对数线性分析筛选显著的因素效应并获得最佳模型,作年龄-时期-队列发病分析。结果⑴流行趋势概况男女性35~64岁截缩率分别为190.41/10万和81.15/10万,男女0~74岁累积率分别为0~64岁的2.48倍(4.29/1.73)和2.33倍(1.82/0.78);⑵时间趋势分析男女性粗发病率分别为42.8/10万和19.5/10万,其APC为+2.12%(P<0.001)和+1.21%(P<0.05);世界人口调整发病率分别为34.8/10万和14.4/10万,其APC为-1.00%(P>0.05)和-1.78%(P<0.05);⑶流行趋势分析与30-34岁相比,35-39岁男女的RR已分别升至2.513倍和1.656倍(P<0.01);1936年出生队列的RR,男女分别降为1911年的0.460和0.505(P<0.001),其后逐渐降低。结论大连市区男女性胃癌的发病风险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女性1936年以后出生队列的发病风险逐渐降低,这些均提示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影响。

  • 标签: 胃癌 趋势 年龄-时期-队列 对数线性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医疗机构空气消毒效果现状,分析医院空气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消毒管理措施为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和微生物检验方法,对医院环境空气进行了监测。结果部队医院要高于地方医院,专科医院高于综合性医院,传染病房要高于其他病房,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市空气消毒效果不容乐观,应加强监督监测。

  • 标签: 空气 医院 消毒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大连市猩红热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11年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大连市共报告猩红热1276例,发病率为19.07/10万。城区发病高于农村(P<0.001);最大年龄21岁,最小年龄10月龄,3~7岁发病最多,占82.37%;男性发病高于女性(P<0.001);职业以幼托儿童、学生为主;5-7月、11-12月发病较高。结论2011年大连市猩红热发病率较高,托幼儿童、学生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 标签: 猩红热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注射用苄青霉素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风湿热复发和梅毒的治疗,通常是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3-4周。此药是白色结晶性粉末,颗粒大,难溶于水,溶解后为白色浑浊状,如针头部分内有苄青霉素药液,针头进入肌肉内受热,针头内的药液受热凝固堵塞针头而致一次注射失败,造成药物浪费和增加患者的痛苦。通过临床实践,调整注射程序,使针头内为注射用水而非药液,大大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肌肉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查明食物中毒的原因,找出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方法对2011年食物中毒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细菌性食物中毒多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结论沿海地区应重点防控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 标签: 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 副溶血性弧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以及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卫生人力总量充足,但医护人员比例配置不当,卫生人力资源地区分布不合理,县区缺乏高学历卫生技术人员。结论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协调发展。

  • 标签: 卫生人力资源 卫生人才 分布 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表柔比的不良反应(ADR)发生一般情况。方法对我院使用表柔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不良反应的一般情况。结果发生不良反应90例,男、女性比为1773;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合并用药情况有关,以表柔比合并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较高(p<0.05)。发生部位以骨髓抑制为最高,达62.2%。

  • 标签: 表柔比星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地区减压病的发病情况,为保护潜水员的身体健康和预防并控制减压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668名潜水员进行急性减压病的问卷调查,并结合2008-2010年大连地区海产品捕捞作业人员健康检查资料,分析减压病发生的原因。结果急性减压病的发生率平均为0.13%,减压性骨坏死的检出率平均为0.24%。结论大连地区海产品捕捞业的减压病发病情况不可忽视,亟待加大职业健康的监督执法力度,提出了预防减压病发生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海产品捕捞 减压病 健康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找出医院在感染控制工作方面的不足,以便改进消毒方法,提高消毒质量。方法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医院开展消毒效果监测。结果热力灭菌设备、使用中的消毒剂和灭后物品的合格率均为100%,内窥镜合格率为87.1%,室内空气合格率为79.5%,手和皮肤粘膜合格率为83%;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1.2%;透析用水、冲洗水和湿化水等合格率为71%。结论大连市医疗机构卫生消毒整体质量有待提高,尤其是医护人员手和手术室内空气合格率较低。

  • 标签: 公共设施 医疗机构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连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本院妇科门诊的14-80岁女性进行生殖道21种HPV感染基因亚型筛查。结果6604例受检者中,HPV阳性1882例,总体检出率为28.5%,HPV感染的年龄分布<25岁年龄组感染率较高,55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大感染率降低,低危亚型感染随年龄增大感染率呈下降趋势。HPV感染的型别分布高危亚型以16型最多,45型最低;无论是单一感染还是多重感染,低危亚型均以11型6型为主,感染率最低的型是43。在多重感染中,高危亚型参与频率前两位的是16型和52型。而单一感染前两位是16和58型。结论与国内同类研究比较,本研究人群的HP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HPV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前5位的HPV亚型是16、52.58、33.53,型,不同于其他文献报道的16/18为主要亚型。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的药理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对药物的药理特点以及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莫西沙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较广的抗菌谱、较低的耐药性,在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眼部感染以及腹膜炎、盆腔炎、强制性脊椎炎的治疗中有着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无光毒性。结论莫西沙是一种安全有效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莫西沙星 药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加替沙在兔眼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兔眼局部给加替沙,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眼内各组织中药物浓度,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加替沙在角膜、房水、虹膜-睫状体、晶状体和玻璃体组织中Cmax分别为(16.49±1.78)μg?g-1、(1.94±0.14)μg?mL-1、(8.57±0.29)μg?g-1、(0.89±0.09)μg?g-1和(0.73±0.03)μg?g-1;各组织中Tmax分别为(0.47±0.05)h、(0.66±0.08)h、(0.61±0.08)h、(1.10±0.09)h和(0.83±0.06)h;AUC0~t分别为(51.31±3.04)μg?h?g-1、(6.55±0.45)μg?h?mL-1、(51.99±25.66)μg?h?g-1、(4.91±0.41)μg?h?g-1、(3.25±0.13)μg?h?g-1。结论加替沙在眼内各组织中渗透性好,浓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 标签: 加替沙星 组织分布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分析加替沙所致临床不良反应及特点,探讨防治措施,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69例加替沙使用不良反应(ARD)报告。结果加替沙星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其他还包括皮肤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糖代谢异常甚至休克等。结论医务人员临床应用加替沙应当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加强对其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不良反应的监测,采取完善防治措施,确保药物使用安全有效。

  • 标签: 加替沙星 不良反应 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