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复苏治疗新生儿窒息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11月到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试验组(n=45),对照组予以21%的进行复苏治疗,试验组予以40%的进行复苏治疗,观察两组新生儿的复苏成功率、病死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率、心功能损害发生率,PO2、PC02、复苏5min的Apgar评分情况及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出生5min的心率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复苏成功率、病死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率、心功能损害发生率,PO2、PC02、复苏5min的Apgar评分情况及NBNA评分、出生5min的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21%与40%的浓度复苏治疗新生儿窒息的效果无显著差异,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不同氧浓度 复苏治疗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适宜的吸氧浓度及对中毒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4月-2013年12月实施心肺复苏后在疗过程中发生中毒的患者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对发生的中毒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及压、浓度等调整措施,经治疗后,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得以缓解,患者全部转危为安。结论对心肺复苏后需要进行疗的患者,在进行疗前,需要对给时间、给压力、氧气浓度等进行控制;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确保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适宜 吸氧浓度 氧中毒 给氧时间 给氧压力
  • 简介:目的 探讨窒息时复苏浓度复苏效果的关系,找出较佳复苏浓度,改善窒息新生儿预后。方法 将56只胎龄为20d的SD大鼠胎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对照组)11只,空气复苏组(复苏组)10只,给予不同浓度和在不同时间内复苏的Ox1组14只,Ox2组11只和Ox3组10只。监测各组胎鼠脑细胞内外钙、钠、钾含量的变化。结果 复苏组与Ox1组(浓度92.8%)的脑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分别为(552.08±93.50)nmol/L和(520.61±79.08)nmol/L,两者相近(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15.27±86.88)nmol/L(P<0.01)。应用65%复苏时,在窒息缺氧前(Ox2组)和在窒息缺氧的同时(Ox3组)复苏者,其脑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分别为(441.46±47.93)nmol/L和(452.93±36.38)nmol/L,虽仍高于对照组,但明显低于空气复苏组(P<0.01)和Ox1组(P<0.05)。各组脑组织总钙、钠、钾含量基本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浓度复苏,其效果不一样:应用92.8%或空气复苏,其复苏效果相似,提示临床上可考虑应用空气代替纯氧对窒息新生儿进行复苏;采用65%复苏,其复苏效果可能较纯氧或空气复苏更佳。

  • 标签: 复苏氧浓度 脑损害 宫内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窒息采用不同浓度进行复苏的护理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9例足月新生儿窒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复苏通气治疗给浓度不同将所有入组新生儿分为低氧组(21%浓度氧气)、中组(40%浓度氧气)、高组(100%浓度氧气)各33例。记录三组患儿首次啼哭时间、建立自主呼吸时间、出生5min心率、出生后6h的动脉血气指标(pH值、PO2、PCO2)及出生后1min、5min、10min的Apgar评分。结果 中组患儿首次啼哭时间、建立自主呼吸时间均较低氧组、高组明显缩短,出生5min心率明显高于低氧组、高组(P均

  • 标签: [] 足月新生儿窒息 氧复苏 不同氧浓度 护理效果 观察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苏治疗新生儿窒息的浓度选择及对脑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出生且无脑损伤的窒息新生儿81例纳入试验序列,随机分为低氧组(浓度21%)、中组(浓度40%)和高组(浓度100%),每组27例,复苏治疗周期为2周。观察临床总有效率、患儿啼哭时间、建立自主呼吸时间及出生后14d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出生5min的心率,另外对新生儿进行血气分析,统计中毒发生率。结果低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开始啼哭时间、建立自主呼吸时间、NBNA评分、出生5min的心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而另外两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值及CO2分压(P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氧分压(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组患儿的PO2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两组患儿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组和中组患儿均未出现中毒现象,而高中毒现象发生率为3.70%(1/2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5,P=0.363)。结论不同水平的氧气浓度对于临床总有效率无显著影响,而中等浓度对于新生儿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且可有效预防窒息新生儿脑损伤。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复苏 氧浓度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复苏对新生儿窒息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入本院于2018年8月—2020年8月间,接收的窒息新生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一组40例。研究组行40.00%浓度复苏,对照组行空气浓度复苏。统计两组复苏效果、Apgar评分、脑损伤、中毒发生率。结果:两组成功复苏。研究组新生儿啼哭时间、自主呼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生后5、10min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氧复苏 新生儿窒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临床有慢性缺氧症状的120例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观察,探讨海拔对病人呼吸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尤其是对病人的给浓度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通过分析海拔与含量的关系,阐述了海拔与呼吸困难的关系,在不考虑疾病本身和药物及其他治疗的前提下单纯给,通过用效果的观察分析,证实了居住在不同海拔地区的慢性缺氧病人对浓度的需求是不同的。

  • 标签: 氧疗 海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复苏治疗方法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脑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儿给予21%浓度进行复苏治疗,作为A组,30例患儿给予40%浓度进行复苏治疗,作为B组,30例患儿给予100%浓度进行复苏治疗,作为C组,比较三组患儿新生儿窒息治疗效果、开始啼哭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出生后5min心率和出生后14d新生儿神经行为情况。结果A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3.33%,B组为96.67%;C组为86.67%,B组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儿的开始啼哭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出生后5min心率和出生后14d新生儿神经行为情况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使用40%的氧气浓度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治疗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儿新生儿窒息症状、预防新生儿脑损伤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氧复苏 浓度 脑损伤
  • 简介:通过瞬态测试方法,结合理论分析,依据空气/氧气同样条件下的动态负载试验对比,分析阴极浓度对PEMFC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化学计量比为1.2时,氧气的低调几乎没有随着电流密度阶跃增大而增大,而空气测试时低调和响应时间随电流阶跃增加呈现明显的线性增加;当空气和氧气流速相同时,氧气低调变化很小,但是过量的氧气破坏了电池的水平衡,导致响应时间大大增加;随浓度增加,PEMFC动态响应的低调和响应时间线性减少。

  • 标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动态响应 响应时间 低调
  • 简介: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中使用复苏囊面罩加压给进行通气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对90例心跳骤停的患者随机分为复苏囊面罩加压给组(42例)和气管内插管给组(48例),均使用带储袋的气囊连接高流量(10L/min)中心供系统,并分别连接于面罩加压手法控制给和气管插管给,并在心肺复苏开始及复苏后2min、5min、10min分别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复苏开始及复苏后2min、5min和10min的动脉血PaO2均明显提高,PaO2明显下降,两组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抢救心跳骤停患者早期,可以使用带储袋的复苏囊面罩加压给代替气管内插管给快速建立通气支持治疗。

  • 标签: 复苏囊面罩 加压给氧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浓度对剖宫产新生儿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产科在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患者50例,随机分为空气(A)组和氧气(0)组,记录麻醉前及从吸氧到娩出时间段的母体动脉血气值、SOD和LPO值;以及胎儿首次呼吸前的脐动、静脉血气和LPO、SOD值,分析不同吸入浓度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母体术中及娩出时血P02及脐静脉血P02氧气(0)组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1);胎儿娩出时母体动脉及脐静脉LPO值氧气组均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5);但SOD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实施剖宫产期间给予患者高浓度,改善新生儿的合的同时,显著增加了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

  • 标签: 氧浓度 剖宫产 氧合 新生儿
  • 简介:摘要:利用会昌县两套负离子监测站2021年6月~2022年5月的大气负离子浓度资料和同站点同期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会昌县大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及负离子浓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汉仙岩风景区大气负离子浓度的四季变化不大,呈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分布;会昌县城郊大气负离子浓度四季变化较大,呈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分布,汉仙岩景区的大气负离子浓度在夏季和春季相对城郊更高;汉仙岩风景区大气负离子浓度逐月波动起伏比城郊小;两个地点的负离子浓度在一天的不同时次均表现为两峰两谷的形势,城郊早晨的负离子浓度最高,汉仙岩风景区傍晚前后的负离子浓度最高,冬季的日变化波动最小;在长时间序列下大气负离子浓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表现不太明显,但是降水强度对大气负离子浓度有明显的影响,出现短时强降水时负离子浓度能够快速增加,随着降水的停止也会快速降低。

  • 标签: 负氧离子 汉仙岩风景区 气象因素 短时强降水
  • 简介:在我国,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窒息发生率较高。近年高血症对新生儿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产房复苏中如何合理用的观点亦发生了巨大改变。目前多数研究资料及相关指南仅局限于足月儿产房复苏中如何合理用,将足月儿研究的结论应用于早产儿并不适合。早产儿产房复苏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对提高窒息早产儿存活率和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有极大帮助。将早产儿窒息复苏治疗中新的研究成果进行及时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 标签: 婴儿 早产 窒息 复苏术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COPD患者在进行吸入治疗的过程中按照不同吸入浓度进行治疗对于患者合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结合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展开探究,选入在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期间本院进行吸入治疗COPD患者70例为对象,双盲法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35例,进行100%浓度吸入)和观察组(35例,50%浓度吸入)。对比两组合及氧化应激反应。结果 结合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合指数以及应激反应发生率上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不同吸入浓度氧 COPD 氧合 氧化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空气复苏复苏在新生儿窒息治疗效果。方法:于2021年3月-2023年1月时间段内,选择112例我院接收的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划分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获得研究结果。结果:研究组新生儿进行空气复苏,成功55例,成功率为98.21%,另外1例转为纯氧复苏治疗。对照组纯氧复苏治疗全部成功。两组患儿的脐动脉血气指标结果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儿分娩5min时的心率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的首次呼吸时间与首次啼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新生儿窒息采用空气复苏治疗法,可增强治疗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空气复苏 氧复苏 新生儿 窒息治疗
  • 简介:摘要:结合机组在给水加处理方式下以自动控制形式进行的工作模式,介绍了造成水中含量波动的几个主要因素,分析导致波动的主要原因和影响范围大小,并以此为基础引入相应的改善措施,以达到稳定水中含量和减小波动幅度及范围的目的,从而提高自动控制加的精确性及稳定性,最终提高机组汽水品质,降低热力系统内腐蚀的发生。

  • 标签: 给水 加氧 自动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不同按压手法及流量下的新生儿自动充气式气囊浓度,旨在探索在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浓度的影响因素,尽可能减少损伤。方法⑴研究对象新生儿自动充气式气囊(280mL)1个,实验前去除储气囊。⑵分组和气囊按压手法4种气囊按压手法分别为1指法拇指对食指,2指法拇指对食指和中指,3指法拇指对食指、中指和无名指,4指法拇指对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依据所提供的流量(FiO2)不同分为A组(5L/min)、B组(4L/min)、C组(3L/min)、D组(2L/min)和E组(1L/min)共5组,每组分别以60次/分和40次/分的频率(分别表示为R60bpm和R40bpm)进行气囊按压并再分为2个小组,即A1组(FiO25L/min,R60bpm)、A2组(FiO25L/min,R40bpm)、B1组(FiO24L/min,R60bpm)、B2组(FiO24L/min,R40bpm)、C1组(FiO23L/min,R60bpm)、C2组(FiO23L/min,R40bpm)、D1组(FiO22L/min,R60bpm)、D2组(FiO22L/min,R40bpm)、E1组(FiO21L/min,R60bpm)和E2组(FiO21L/min,R40bpm)。每个小组均分别用1指法、2指法、3指法和4指法进行气囊按压,每种手法测定8次浓度。⑶浓度测定测定方法制造一个有活瓣效应的容器,使用OxytrueOA浓度检测仪测定其稳定状态下的浓度。结果浓度A1、A2、B1、B2、C1、C2、D1、D2、E1和E2组的浓度(%)均值分别为49.77、54.25、47.55、51.33、42.68、48.35、36.20、38.41、28.80和31.94,范围56.39~28.50%,其中一指法输出的浓度为56.39-29.15%。结论⑴去除储气囊的自动充气式气囊一指法,在流量1-5L/min范围内输出的浓度为29.15~56.39%,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复苏时的参考依据之一。⑵在相同流量下输出浓度与按压频率和按压手指数成负相关。

  • 标签: 自动充气式球囊 氧浓度 氧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过程中给产妇不同吸入杨浓度对于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在腰麻下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单胎足月产妇72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A组、B组各36例,A组产妇吸入空气、B组产妇吸入体积分数为30%的氧气。观察两组产妇产程中心率、血压以及血饱和度的变化,对比两组新生儿在1min和5min时的Apgar评分、动脉氧分压等变化值,同时对新生儿的出生体重等进行检查研究。结果两组产妇的心率、血压值的差异较小,同时两组新生的出生体重之间的差异也较小,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在1min和5min时的Apgar评分;B组新生儿的脐带血乳酸值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的产妇给予一定浓度的氧气可以改善产妇和新生儿的合量,改善胎儿宫内窘迫的症状,所以在剖宫产期间的要根据产妇的体征变化情况选择适宜的氧气浓度

  • 标签: 吸入氧浓度 剖宫产 新生儿 Apgar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