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引风机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仪器设备中,在一些应用场景下,引风机需要具有能够随时刹车制动的能力,从而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但是从实际的使用情况来看,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引风机风道存在泄露或者多台风机同时启动,就可能会出现引风机反转的情况,该问题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设计以及制造引风机时,不仅需要注重提升设备的紧急刹车能力,同时也应加强风机的防反转设计,从而提升风机运行的稳定性。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主要提出了一种能够防止风机反转的刹车装置,希望该研究能够为风机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防风机反转装置 设计 优势
  • 简介:摘要反转型滤泡性淋巴瘤(reverse varia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RVFL)是滤泡性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组织学亚型,该亚型极为罕见,检索目前仅有4篇英文文献共8例报道。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50岁女性腋窝淋巴结的病例,形态学表现为肿瘤性滤泡中央深染、周围淡染,同时该病例得到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的证实。该形态学亚型多数病理医师不熟悉,所以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避免发生误诊;同时需要积累更多该亚型的病例,以明确其临床及预后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过多方咨询和反复试验验证,采用特殊印刷工艺的高光接装纸进行反打可以解决打孔合格率低和变异系数大等问题,而原打孔方式进行反打还需解决一些技术瓶颈问题,本文就激光打孔机采用机械原理设计安装纸张反打装置进行有益尝试。

  • 标签: 激光打孔 降焦 反转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艾滋病治疗中,将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作为临床方案的意义。方法:艾滋病患者选入研究。共计100例。时间:2020.01-2021.01。以抽签法为方案,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参照组:50例,行规律用药治疗。试验组:50例,采取规律相关高效抗反转录病毒干预方案。评析、研究各组机体免疫功能、机会感染情况。结果:(1)试验组各项免疫指标均更高,P<0.05。(2)试验组机会感染率更低,P<0.05。结论:治疗艾滋病,采取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所得效果理想。一方面,患者免疫功能提升。另一方面,患者机会感染发生概率降低,可有效改善其预后。

  • 标签: 艾滋病 体液免疫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盘上方造孔排液、内界膜瓣反转填塞及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性严重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高度近视黄斑孔严重视网膜脱离32例(32只眼),均接受玻璃体切除术。所有患眼均为广泛性视网膜脱离,眼轴长度为(30.20±1.70) mm,其中13只眼合并脉络膜脱离。手术中行视盘上方1~2 PD造孔,排出视网膜下液,制作黄斑孔周围内界膜瓣,并行内界膜瓣反转填塞黄斑孔,再联合硅油填充。观察患者视网膜复位情况、黄斑孔闭合及视力变化。硅油取出后随访4~24个月。结果术后黄斑孔U型闭合者71.88%(23/32),均成功实施了内界膜瓣反转填塞;W型闭合者25.00%(8/32),其中6只眼未成功剥离内界膜,2只眼未成功填塞内界膜。所有患眼一次硅油取出后视网膜在位,视网膜复位率为100.00%。视力(BCVA,logMAR)从术前2.14±0.27提高到1.48±0.34(t=11.37,P<0.001)。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盘上方造孔排液、内界膜瓣反转填塞及硅油填充治疗严重的高度近视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视网膜穿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术 硅油
  • 简介:摘要一些HIV感染者在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过程中体重会过度增加,甚至出现超重或肥胖。这一现象会增加非艾滋相关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加重家庭和社会的医疗与经济负担。本文概述了常用ART药物引起体重增加的可能机制及应对措施对HIV感染者ART后的体重增加问题进行阐述。

  • 标签: HIV感染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体重增加
  • 简介:摘要: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对后期电路的稳步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电路安装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国家电路技术水平的增长,还能够很好的提升国家收入,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通过对其研究,可以发现在对其安装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安装效果,因此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对此进行研究,不断地寻找促进电路良好安装的技术,为该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三相异步电动机 正反转控制电路 安装过程 方法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教学做一体化是提高操作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实施环节中需要把握关键知识点和技能点。本文通过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中常用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学中难点关键进行剖析,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 标签: 电力拖动  控制线路  技能培训
  • 简介:摘要:原油生产过程中,拉油井组产出液冬季拉运装完油后,现场装油泵正向装油,装油管线残留产出液容易冻堵,下次装油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使三相异步电动机实现正反转控制,将管线中残留液通过控制装油泵反转反向打回装油罐中,解决装油管线过长冬季残留液冻堵以及管线中残留损失和环境污染。另外在抽油机井井口调参时需要零时抽油机井反转,便于操作,正常操作时需要电工配合,利用该控制电路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完成。

  • 标签: 三相异步 电路 原油生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启动子在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RAIR-PTC)中的突变频率,探讨该基因突变对RAIR-PTC的摄碘特征及碘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进行放射性碘治疗的RAIR-PTC[37例,其中男15例,女22例,年龄(49.8±16.1)岁]和碘治疗有效[40例,其中男13例,女27例,年龄(39.8±10.9)岁]PTC患者的TERT启动子突变及B-Raf原癌基因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V600E突变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基因突变类型的摄碘特征及碘治疗疗效差异。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及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结果RAIR-PTC中,TERT启动子突变率为40.54%(15/37),高于碘治疗有效组(0,0/40;P<0.001),均为C228T位点突变,未发现C250T突变;而BRAFV600E突变率(64.86%,24/37)与碘治疗有效组(72.50%,29/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8)。TERT启动子突变患者年龄更大(t=3.76,P=0.001),远处转移灶不摄碘率更高(P=0.037)。启动靶向治疗者及死亡病例中TERT启动子突变患者分别占2/3和3/4。35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阴性患者中,11/14的TERT启动子突变者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升高,而无突变组该比例为57.1%(12/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7)。结论RAIR-PTC患者中TERT启动子突变率增高,临床工作中可将该基因突变作为预测碘难治的指标之一。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突变 转录启动子 端粒,末端转移酶 原癌基因蛋白质B-raf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接受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combinati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 c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风险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至2020年来自全国多中心的长期接受cART的HIV感染/AIDS患者队列的基线数据,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按年龄和性别匹配未接受过cART的HIV感染/AIDS患者作为对照。采用抗病毒药物不良事件的数据简化模型(data collection adverse events of anti-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drugs reduced model, D:A:D [R])评分、弗雷明汉风险评分(Framingham risk score, FRS)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风险评分,分别评估长期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患者的10年CVD风险。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10年CVD高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01例长期治疗的HIV感染/AIDS患者和300例未治疗的HIV感染/AIDS患者,平均年龄为39.8岁,男性患者490例(81.5%)。基于D:A:D[R]评分,长期治疗组和未治疗组10年CVD风险评估≥10%者分别占4.3%(13/301)和6.3%(19/300);基于FRS,长期治疗组和未治疗组10年CVD风险评估≥10%者分别占13.4%(36/269)和10.6%(28/264);基于ASCVD风险评分,长期治疗组和未治疗组10年CVD风险≥7.5%者分别占10.4%(14/135)和13.8%(17/123)。3种CVD风险评估模型均显示,长期治疗组和未治疗组的10年CVD高风险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A:D[R]评估10年CVD风险≥10%的危险因素为年龄≥50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106/L[调整后的比值比(adjusted odds ratio, AOR)=697.48、4 622.28、23.11、25.95、27.72、18.25,均P<0.010];FRS评估10年CVD风险≥10%的危险因素为年龄≥50岁、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AOR=53.51、4.52、36.93、36.77、6.15、3.84,均P<0.050);ASCVD风险评分评估10年CVD风险≥7.5%的危险因素为年龄≥50岁、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AOR=18.48、14.11、14.81、13.42、12.41,均P<0.050)。结论未发现长期接受cART对HIV感染/AIDS患者CVD风险产生影响。HIV感染/AIDS患者CVD高风险的影响因素为年龄≥50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传统CVD危险因素,以及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106/L。

  • 标签: HIV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心血管疾病 血脂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基于内耳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3D-FLAIR)静脉增强内耳膜迷路图像的3种定量评估方法对内淋巴积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单侧耳源性眩晕患者86例。入组患者均采取单倍剂量静脉增强,延迟8 h采集内耳3D-FLAIR图像。采用3种评价方法,分别为计算前庭内淋巴间隙面积与整个前庭内、外淋巴间隙总面积的比值、椭圆囊与球囊面积的比值和前庭内淋巴间隙体积与整个前庭内、外淋巴间隙总体积的比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侧与健侧耳前庭内淋巴/总淋巴面积比、球囊/椭圆囊面积比、前庭内淋巴/总淋巴体积比的差异。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种评估方法诊断内淋巴积水的效能。结果本组86例患者中临床确诊内淋巴积水65例。患侧耳与健侧耳前庭内淋巴/总淋巴面积比、球囊/椭圆囊面积比、前庭内淋巴/总淋巴体积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3、7.22、8.20,P均<0.001)。ROC曲线显示前庭内淋巴/总淋巴面积比、球囊/椭圆囊面积比、前庭内淋巴及总淋巴体积比诊断内淋巴积水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0.768、0.884(P均<0.001),两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前庭内淋巴/总淋巴面积比、球囊/椭圆囊面积比、前庭内淋巴/总淋巴体积比均可用于定量评估内淋巴积水,目前内淋巴/总淋巴面积比值法为最为简便易行的方法。

  • 标签: 内耳 球囊和椭圆囊 内淋巴积液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不匹配指导超过4.5 h时间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时间窗组与超时间窗组,记录并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主要转归指标为发病后90 d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估的临床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次要转归指标为有症状颅内出血。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4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146例(58.8%),年龄(61.4±8.47)岁,中位发病至溶栓时间为142 min,中位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为7分。36例(14.8%)患者超出4.5 h时间窗,69例(28.3%)患者转归不良。时间窗组转归良好率(71.2%对75.0%;χ2=0.224,P=0.636)、任何颅内出血(9.6%对13.9%;χ2=0.233,P=0.629)和有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5.3%对5.6%;χ2=0.000,P=1.000)与超时间窗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变量分析表明,转归不良组心房颤动和心源性栓塞患者的构成比以及NIHSS评分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P均<0.05),而超时间窗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构成比与转归不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基线NIHSS评分是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681,95%置信区间1.457~1.940;P<0.001)。结论与在发病后4.5 h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相比,利用DWI-FLAIR不匹配指导的超过4.5 h时间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能获得相似的临床转归,而且不会增高颅内出血发生率。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血栓溶解疗法 磁共振成像 颅内出血 治疗结果 时间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期间脱失找回再入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截至2018年12月31日随访状态为失访和停药的云南省接受ART的HIV感染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收集患者脱失状态、人口学资料等数据。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脱失找回再入组的影响因素。结果云南省共有6 075例脱失HIV感染者,其中真实发生脱失5 340例(87.9%),未及时上报数据发生假脱失540例(8.9%),无效问卷109例(1.8%),未上报调查结果86例(1.4%)。5 340例患者中,脱失找回再入组923例(17.3%),联系不到2 327例(43.6%),拒绝再入组1 443例(27.0%),死亡100例(1.9%),未找自行回来治疗39例(0.7%),羁押91例(1.7%),其他417例(7.8%)。参与脱失找回再入组工作的机构包括ART定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会组织。各机构对于ART后脱失患者找回方式包括电话、家访和面对面访谈等。不同性别、找回时年龄、感染途径、文化程度、入组至最后脱失时间的脱失找回再入组患者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4、21.26、8.24、17.69、12.75,均P<0.05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调整后的比值比(adjusted odds ratio,aOR)=1.3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2~1.61,P=0.002]、找回时年龄≤30岁(aOR=1.78,95%CI 1.25~2.55,P<0.001)和31~60岁(aOR=1.33,95%CI 1.01~1.76,P=0.043)、文化程度为小学至高中或中专(aOR=1.56,95%CI 1.21~2.01,P<0.001)、入组至最后脱失时间>24个月(aOR=1.37,95%CI 1.11~1.70,P=0.004)是患者脱失找回再入组的保护因素。结论云南省ART脱失找回再入组工作由多部门参与,投入资源较多,但脱失找回再入组成功率不高。女性、找回时年龄≤60岁、文化程度为小学至高中或中专、入组至最后脱失时间>24个月是HIV感染者脱失找回再入组的保护因素。

  • 标签: HIV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脱失 再入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不匹配的静脉溶栓在醒后卒中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发现症状的时间分为醒后卒中组与非醒后卒中组,记录并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有效性终点为发病后90 d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估的临床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主要安全性终点为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次要安全性终点为发病后90 d内死亡。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5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155例(60.5%),年龄(63.0±8.53)岁,发现症状至静脉溶栓的中位时间为130.5 min,中位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为7分。48例(18.7%)为WUS,208例(81.3%)为非WUS;186例(72.7%)转归良好,70例(27.3%)转归不良。醒后卒中组与非醒后卒中组90 d转归良好率(79.2%对71.2%;χ2=1.260,P =0.262)、sICH发生率(4.2%对5.3%;χ2=0.102,P =0.750)以及90 d病死率(2.1%对3.4%;χ2=0.000,P =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转归不良组基线NIHSS评分、发现症状至静脉溶栓时间以及心源性栓塞的患者构成比均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优势比1.670,95%置信区间1.453~1.919;P<0.001)以及发现症状到静脉溶栓时间(优势比1.007,95%置信区间1.000~1.015;P=0.043)是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WI-FLAIR不匹配的醒后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与时间窗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相当。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血栓溶解疗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弥散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治疗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