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以牛乳为培养基,分别接种歧杆菌工作发酵剂、乳酸工作发酵剂,进行单一发酵,而后将其混合,以1:1的比例添加牛乳、脱脂奶粉、奶油、鲜鸡蛋、增稠剂等,经混合、老化、硬化、制得含有岐杆菌活菌的保健冰淇淋。

  • 标签: 双歧杆菌 乳酸菌 活菌 冰淇淋 保健 生产工艺
  • 简介:目的了解山东地区肉鸡养殖环节大肠杆菌的分布情况,初步揭示山东地区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规律和特征,为该菌的分子溯源及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山东地区2000—2012年肉鸡养殖场分离的42株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用13种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型(MLST)两种型方法对菌株进行分析。结果PFGE方法可分为34个带型,菌株之间的相似系数为60%~100%,带型比较分散,未发现绝对优势的带型;MLST方法得到18个序列型(ST),菌株的7个管家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耐药性结果显示,42株菌均为多重耐药,对氨苄西林(AM)、复方新诺明(SXT)和氧氟沙星(NOR)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7.62%、92.86%和90.48%。结论山东省部分地区肉鸡养殖场中大肠杆菌耐药谱较广,耐药现象比较严重,菌株基因呈多态性,菌株分布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地区性。

  • 标签: 大肠杆菌 耐药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 食源性致病菌
  • 简介:以豆浆为培养基,分别接种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工作发酵剂,分别培养,然后按质量比为1:1:0.5进行混合发酵,再将富含活性歧杆菌的发酵豆乳,按比例替代冰淇淋中的乳制品,经过老化、凝冻、速冻成形、冷藏制成具有营养、保健、消暑3大功效的保健型发酵豆乳冰淇淋。

  • 标签: 双歧杆菌 乳酸菌 发酵豆乳 冰淇淋 保健食品 生产工艺
  • 简介:目的探讨香港海鸥菌分子型方法,了解广西水产品监测所分离的香港海鸥菌的相关性。方法以NotⅠ限制性内切酶对2005年离的香港海鸥菌酶切后进行脉冲电泳,用BioNumerics5.1聚类分析获得电泳图谱。结果7株香港海鸥菌分为6个分子型,其中从南宁分离的与从河池分离的2株香港海鸥菌高度同源,相似度达100%。结论PFGE可应用于香港海鸥菌分子型,有助于发现香港海鸥菌流行规律和传播途径,水鸟可能是香港海鸥菌传播环节的一种重要媒介。

  • 标签: 香港海鸥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食源性病原菌 媒介
  • 简介:目的对2006—2009年上海市Staphylococcusaureus(S.aureus)食品分离株进行肠毒素基因检测和基因型研究,以了解肠毒素基因的分布规律及S.aureus的流行特点。方法利用PCR方法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包括5种传统肠毒素基因(SEA-SEE)和4种新型肠毒素基因(SEG-SEJ);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对49株食品分离株进行基因型。结果本研究发现49株食品分离株中有19株含有肠毒素基因,16株含有传统肠毒素SEA和SEC,且SEC占93.8%,并检测到新型肠毒素SEG、SEI、SEJ和SEH。PFGE法基因型显示5株菌不能被型,其余44株可分为28个基因型,表现为基因型的多样性,且分离自不同时间的菌株具有相同的带型。结论应加强食品中S.aureus的监测分析,为其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食源性致病菌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食品中分离的110株大肠埃希菌O157的耐药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型特征,完善我国食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菌株特征的基础信息,为该菌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琼脂稀释法对确认的110株大肠埃希菌O157进行药敏试验,完成耐药特征的分析。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ulseNet试验方法,对110株大肠埃希菌O157,运用XbaⅠ酶进行酶切并完成PFGE分析,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分离株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110株菌中,43株菌至少对一种抗生素有抗性。耐药率最多的前三种抗生素依次是四环素(30.0%,33/110),磺胺甲恶唑(29.1%,32/110),萘啶酸(26.4%,29/110);2一共有24个耐药谱,耐两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有34株,耐3种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株有32株。最常见的三种耐药谱依次是SMX(6),AMP-NAL-SMX-SXT-TET(6),AMP-CHL-NAL-SMX-SXT-TET(4)/AMP-SMX-SXT-TET(4)/TET(4);3大肠埃希菌O157非H7(O157∶hund)对所测试的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O157∶H7(χ2=72.010P〈0.05)。其中37株携带了志贺毒素基因的大肠埃希菌O157∶H7仅对磺胺甲恶唑(2.7%,1/37)、萘碇酸(2.7%,1/37)有耐药,没有多重耐药菌株;4通过不同种类食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菌株耐药率比较发现,从生猪肉、生禽肉中分离的菌株耐药率相对高于其他食品种类;5PFGE分子型研究显示菌株具有基因多态性,且可以很好将大肠埃希菌O157非H7和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区分开。结论我国食品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O157耐药现象严重。我们应加强养殖环节和零售环节食源性致病菌,特别是大肠埃希菌O157(包括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菌株药敏特征的监测,探明食品与养殖环节菌株耐药的传播关系,并为国家制定科学的养殖业抗生素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大肠埃希菌O157 药敏试验 脉冲场凝胶电泳 耐药 分子分型
  • 简介:目的建立及优化爆米花中乙酰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潍坊地区市售爆米花中乙酰含量进行检测。方法从爆米花预处理方法、料液比、蒸馏提取时间、显色时间及最佳检测波长等方面,建立并优化爆米花中乙酰含量的检测方法,运用所建立的方法对6种市售爆米花中乙酰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通过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爆米花样品粉碎目数40目,料液比1∶5,蒸馏提取时间30min,显色时间20min,最佳检测波长335nm,利用该方法测定6种市售爆米花中乙酰的含量分别为7.15、10.85、5.05、7.50、7.40、6.25mg/kg。结论试验建立的乙酰含量的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有良好的回归性和可再现性,方法检出限为0.0687μg/L。试验测得的潍坊地区6种市售爆米花中乙酰含量均在美国香料和香精制造者协会(FEMA)规定范围内。

  • 标签: 爆米花 双乙酰 邻苯二胺比色法 食品添加剂 检测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2009—2011年旺兹沃斯沙门菌的耐药及分子型特点。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6株旺兹沃斯沙门菌进行10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CLSI2010年版标准判断结果;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6株旺兹沃斯沙门菌进行分子型分析。结果6株旺兹沃斯沙门菌中只有1株对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甲氧苄啶和四环素耐药,其他菌株对这10种抗生素均敏感;6株旺兹沃斯沙门菌共产生5种PFGE带型,其中2株表现为同一PFGE型别。结论2009—2011年旺兹沃斯沙门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高;部分菌株之间有较高的同源性。

  • 标签: 旺兹沃斯沙门菌 药物敏感试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食品安全
  • 简介:本文分别采用碘滴定法和邻苯二胺比色法测定发酵乳中的乙醛和乙酰含量,试验显示这两种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和重复性好。通过在鲜奶中添加不同浓度外源性乙醛和乙酰,经组织感官评价小组品尝和统计,结果显示乙醛能赋予酸奶清爽的芳香味,乙酰能带来较重的奶油香味,两者可品尝到的最低阈值均为5mg/L,质量含量超过30mg/L时,会使酸奶产生不愉快的风味。当酸奶中乙醛和乙酰质量含量比例为2.5:1时,酸奶香气最佳。

  • 标签: 乙醛 双乙酰 风味
  • 简介:罗汉果甙是一种天然的甜味剂,为提高罗汉果中罗汉果甙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并简化提取过程,本文利用酶解法并辅以超声波提取罗汉果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以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添加量五个因素对罗汉果甙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对罗汉果甙提取率有显著影响的料液比、超声温度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添加量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比为20∶1,超声温度为60℃,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添加量分别为4U/g和100U/g,在此条件下固定超声功率20kHz,超声2h,所得罗汉果甙的提取率可达3.482%。

  • 标签: 罗汉果 罗汉果甙 双酶 超声波
  • 简介:以红小豆为主要原料,经淀粉糖化后进行调制,接种源自婴儿体内的歧杆菌进行前发酵,然后再用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混合发酵剂进行后发酵,配合调配后获得发酵饮料.在实验中,通过正交试验等方法进行优化,确定出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

  • 标签: 双歧杆菌 红小豆 糖化 发酵
  • 简介:甲脒[amitraz:N-甲基--(2,4-二甲苯亚氨基甲基)胺,商品名Mitac]属中等毒农药,是一种广谱性杀螨剂,用于防治果树、蔬菜等作物上多种害螨,也可用于防治牛、羊等畜牧体外蜱螨.目前,该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1-3]在本工作中,我们分别对从蔬菜、水果、油脂类中选择的白菜、油菜、苹果、梨、豆油、菜籽油进行提取时间试验和衍生反应时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良好.

  • 标签: 食品 双甲脒 农药残留量 气相色谱法 测定方法
  • 简介:目的建立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荧光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FAFLP)型方法,并对4株模式菌株和19株分离菌株进行型。方法选用4种低频限制性内切酶(ApaⅠ、EcoRⅠ、HindⅢ和PstⅠ)和2种高频限制性内切酶(MseⅠ和TaqⅠ)进行组合,对FAFLP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体系进行优化,用BioNumerics软件对分离株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并与VITEK2GN生化结果和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比较。结果ApaⅠ-G/TaqⅠ-G组合将19株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分为7个群,菌株间最低相似度为80.85%,最高相似度为98.77%。PstⅠ-T/TaqⅠ-G组合将19株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分为10个群,菌株间最低相似度为48.68%,最高相似度为99.67%。两种FAFLP组合均能将菌株进行完全区分,而VITEK2GN和16SrDNA序列分析无法将菌株进行完全区分。结论ApaⅠ-G/TaqⅠ-G组合与PstⅠ-T/TaqⅠ-G组合FAFLP对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具有足够的分辨率,本研究建立的FAFLP型方法可应用于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分子型和溯源。

  • 标签: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荧光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FAFLP) 分子分型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研究两种来源的低聚果糖对歧杆菌的体外增殖效果。方法:配制以两种低聚果糖为碳源的培养基,对两种歧杆菌进行体外培养,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吸光度(OD值)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通过对比吸光度(OD值)反馈歧杆菌的增殖情况,进而评价两种低聚果糖对歧杆菌的增殖效果。结果:从歧杆菌Ⅰ(BI-07)的生长曲线看出,两种低聚果糖均能促进歧杆菌Ⅰ(BI-07)的生长,从对数期到稳定期,菊粉低聚果糖的吸光度(OD值)值始终高于蔗糖低聚果糖;从歧杆菌Ⅱ(BB-12)的生长曲线看出,两种低聚果糖均能促进歧杆菌Ⅱ(BB-12)的生长,当歧杆菌处于对数期时,初期蔗糖低聚果糖的吸光度(OD值)高于菊粉低聚果糖,但在24h后,菊粉低聚果糖的吸光度(OD值)逐渐高于蔗糖低聚果糖,最终是菊粉低聚果糖的吸光度(OD值)高于蔗糖低聚果糖。结论:两种低聚果糖均能促进歧杆菌的体外增殖,但菊粉来源的低聚果糖对歧杆菌的体外促生长作用优于蔗糖来源的低聚果糖。

  • 标签: 低聚果糖 菊粉 蔗糖 双歧杆菌 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