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外周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都是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近100年来研究的热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进展缓慢,始于儿童时期,通常在中年或晚些时候临床上表现出来,患病人群中男性多于女性比例。虽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学尚未完全了解,但人们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是由各种危险因素在适当的遗传背景上造成的。许多危险因素,如高胆固醇血症、修饰性脂蛋白、高血压、糖尿病、感染和吸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被确认。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以针对危险因素的综合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严重者予以手术治疗,本文将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糖血脂变化情况,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我院选取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糖血脂作为试验组,8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血脂及各种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试验组组中血糖血脂水平均明显增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糖血脂变化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结论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糖血脂的变化进行分析,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作为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病情预后的标准,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血糖血脂水平 结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腰围长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相关性。方法选择50名腹透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评估采用颈动脉内膜厚度作为测量指标。测量并计算人体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重,BMI和腰围。对两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例腹透患者平均腰围为93.9±1.7cm;颈动脉内膜平均厚度0.70±0.02mm,腹透患者组腰围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呈正相关(P<0.001)。结论腹透患者腰围与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相关。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厚度 腹膜透析 腰围
  • 简介:摘要研究洋甘菊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实验通过高脂饲料建立大鼠AS模型来探究洋甘菊提取物对AS小鼠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对洋甘菊中黄酮、萜类等化合物进行提取,从洋甘菊的乙醇提取物(95%)中分离得到2个黄酮类化合物,其结构被确定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Ⅰ)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Ⅱ)1,测定此类化合物对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洋甘菊提取物有降低血脂含量的作用,表明洋甘菊提取物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标签: 洋甘菊 动脉粥样硬化 防治作用
  • 简介:摘要一氧化氮(NO)为无色无臭气体,能溶于水、醇和硫酸。在大气中很容易与氧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近来发现一氧化氮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特别是神经组织中。NO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生物自由基,分子小,结构简单,常温下为气体,微溶于水,具有脂溶性,可快速透过生物膜扩散,生物半衰期只有3~5s,其生成依赖于一氧化化氮合成酶并在心、脑血管调节、神经、免疫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的NO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本文从NO的代谢、NO的生物效应、NO与动脉硬化几方面浅谈预防动脉硬化(AS)的原理。

  • 标签: 一氧化氮 动脉硬化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P、Hcy、LDL、HDL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定义为研究组。收集同期我院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CRP、Hcy、LDL、HDL水平。根据研究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析不同狭窄患者CRP、Hcy、LDL、HDL水平。结果两组CRP、Hcy、LDL、HDL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不同狭窄患者CRP、Hcy、LDL、HDL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CRP、Hcy、LDL水平的增高及HDL含量下降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密切相关,通过控制CRP、Hcy、LDL、HDL水平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标签: CRP Hcy LDL HDL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236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60例,冠脉正常)、单支组(62例)、双支组(63例)、多支组(51例),比较四组患者的CRP水平。结果多支组患者的CRP水平(6.78±0.92)mg/L明显高于对照组(1.12±0.23)mg/L、单支组(2.34±0.45)mg/L、双支组(4.56±0.23)mg/L,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CRP水平,可有效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两者呈现正相关,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RP 表达水平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无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有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结果研究组患者年龄、病程、合并高血脂、合并糖尿病、合并IGR、合并高尿酸血症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但吸烟、肥胖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高危因素为年龄、合并高血脂、合并糖尿病、合并IGR、合并高尿酸血症。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与其年龄、病程、合并高血脂、合并糖尿病、合并IGR、合并高尿酸血症有关,因此在早期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改善生活习惯,预防不良预后。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对其展开早期准确的诊断意义重大。近几年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前,动脉弹性、形态学得到准确评估,这对于临床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超声无创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 无创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100例高血压患者,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僵硬度、膨大指数、弹性膜量、脉搏波传导速度较无硬化斑块组明显增高、顺应性明显减小。硬斑组较软斑组、扁平斑组明显增高。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简便、易行,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血管弹性和功能检测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硬化 粥样硬化斑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临床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对照组(非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每组各70例患者,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高血脂症、ICR、高尿酸血症、糖尿病(P<0.05)。结论为避免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出现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临床需重视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并及时采用相应护理对策进行干预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糖管理及护理。方法以2017年10月—2018年7月我院80例糖代谢异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血糖管理。对比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后FPG(4.37±0.52)mmol/L、2hPG(7.69±0.31)mmol/L,两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糖代谢异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糖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预防糖尿病、促进健康行为养成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糖代谢异常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糖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脑梗塞的相关性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塞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非脑梗塞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彩超的检查,我们发现,脑梗塞患者的病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相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越恶劣,引发脑梗塞的几率越高,脑梗塞的程度越高,通过彩超对颈动脉进行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早进行治疗,可以很好的预防脑梗塞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梗塞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入院的脑梗死患者60例及无明显心脑血管体检患者60例,对观察其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管腔狭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60例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CA-IMT)增厚48例,颈动脉狭窄程度<50%43例,50~70%12例,>70%5例。对照组60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CA-IMT)增厚20例,颈动脉狭窄程度<50%54例,50~70%4例,>70%2例。脑梗死组颈动脉中度及重度狭窄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常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且颈动脉狭窄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即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颈动脉狭窄。

  • 标签: 脑梗塞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病情及其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将患者分成斑块组(65例)和非斑块组(55)例,入院后比较两组患者NHISS评分,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出现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入院时、入院后7d、14d斑块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大于于非斑块组,随访后发现,斑块组患者复发率高于非斑块组,复发时间早于非斑块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病情及其复发的影响不良,会加重病情,提高复发率。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梗死 病情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B超结果,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A组,选择同期收治的非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B组,观察两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结果两组的IMT、颈动脉狭窄程度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软斑、混合斑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A组硬斑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关系密切,是预测急性脑梗死的一个重要指标,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脑梗死有重要意义,颈动脉B超是诊断颈动脉斑块性质、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一种简便、无创的方法,可为脑梗死防治提供客观、简便的依据。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脑梗死 B超 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65例于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进入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有无代谢综合征,分成两组,研究组(35例,存在代谢综合征),对比组(30例,没有代谢综合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是97.1%,与对比组的36.7%比对明显较高,且研究组斑块检出量、不稳定型斑块检出量、面积均明显较对比组大,(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的脑梗死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脑梗死患者发生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较高,脑梗死风险大,需提高警惕。

  • 标签: 脑梗死 代谢综合征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入组患者氯吡格雷用药相关基因、阿司匹林用药相关基因多态性,以便根据不同基因提出个体化用药方案,为探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方法经验。方法运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入组患者氯吡格雷用药相关基因、阿司匹林用药相关基因多态性。结果根据不同基因型及其意义提出个体化用药方案。结论本研究通过抗血小板药物相关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最终显示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组疗效优于传统治疗对照组。

  • 标签: 老年 动脉粥样硬化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探头观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形成的诊断价值及防治依据。方法使用高频超声对150例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的情况,并检查60例无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组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内径、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生率呈正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高频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