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近来,有的高级人民法院请示,对于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的案件.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未提出上诉.但共同犯罪的部分被告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上诉的,应当适用何种程序审理。经研究,批复如下:

  • 标签: 附带民事诉讼 共同犯罪 被告人 最高人民法院 原告人 上诉
  • 简介:我国死刑立法技术,实质上扩张死刑,形式上却隐藏死刑:总则以貌似限制死刑的法文,放宽死刑适用条件;分则以罪名变更、罪状重组的方式,使死罪数量明减实增;死刑个罪或扩大罪状外延、缩小其内涵,以扩大覆盖面,或以援引、分割、转化、竞合的方式隐藏死刑。扩张死刑源于对刑罚效益规律的误读,降低了刑罚配置的整体效益;隐藏死刑源于轻刑化的外围压力,降低了死刑自身的效益,最终陷入死刑"越限制越泛滥"的怪圈。

  • 标签: 死刑立法技术 实证研究 限制死刑 扩张死刑 刑罚效益
  • 简介:滥施极刑从来没有使人改恶从善。这促使我去研究,在一个组织优良的管理体制中,死刑是否真的有益和公正。人们可以凭借怎样的权利来杀死自己的同类呢?这当然不是造就君权和法律的那种权利。君权和法律,它们仅仅是一份份少量私人自由的总和,它们代表的是作为个人利益结合体的普遍意志。然而,有谁愿意把对自己的生死予夺大权奉予别人操使呢?每个人在对自己做出最小牺牲时,怎么会把冠于一切财富之首的生命也搭进去呢?如果说这已成为事实的话,它同人无权自杀的原则怎么协调呢?要是他可以把这种权利交给他人或者交给整个社会,他岂不本来就应该有这种权利吗?

  • 标签: 死刑 个人利益 管理体制 普遍意志 权利 结合体
  • 简介:死刑具有自身的规律性,死刑规律是由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对犯罪的认知程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死刑自身的规律性要求既要反对人为地废除死刑,又要反对借"严打"滥用死刑死刑适用在客观上必须达到后果极其严重;人格上必须有极大的人身危险性;伦理上必须没有任何宽恕的余地。这三个方面各自具有独立的价值,但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适用死刑。只有分三步独立判断,应然的死刑制约因素才能转化为实然的死刑制约因素。

  • 标签: 死刑规律 死刑制约因素 法益侵害 规范违反 人身危险性
  • 简介:中国不发达的现实距离废除死刑的那一天还相当遥远,但终究是要走向那一天的。某种意义上,今天的中国也确实还需要死刑,那么,是否应该减少社会对死刑的依赖程度,对死刑加以最大的限制呢?

  • 标签: 《死刑报告》 “报告” 废除死刑 依赖程度 不发达 中国
  • 简介:近些年来,死刑问题一直备受法律学者们的关注。尽管关于死刑的话题已经在理论界讨论较多,然而我们却并不能因此抹煞死刑问题依然是个“热点问题”这一事实。本期热点笔谈特组织四篇文章从死刑与民意、死刑废止的根本动力、死刑与人道主义的关系等角度再次展开讨论,以飨读者。

  • 标签: 死刑废止 标准研究 司法适用 人道主义 理论界 法律
  • 简介:<正>一、前言今日与会的诸位,大家都关注死刑的问题,但是对于死刑之存废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既然是专为出席此次公听会而来,我估计死刑废止论者会多一些。当然,反对方一定也有前来听讲的。至于对死刑存废一事尚存疑虑而难以决断者,那也势必不在少数。这样的话,我就打算针对这样的状况来进行今天的发言。

  • 标签: 死刑案件 死刑存废 最高裁判所 死刑执行 事实认定 反对方
  • 简介:越来越多的贪污贿赂犯罪官员因被处以死缓而暂留一命;以致有人质疑死缓判决成了贪官的“免死牌”。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修正案草案的讨论中,牟新生委员认为贪污贿赂罪以不涉及死刑为好,徐显明委员认为废除死刑应慎重。(人民网8月30日)

  • 标签: 废除死刑 贪官 全国人大常委会 贪污贿赂犯罪 刑法修正案 贪污贿赂罪
  • 简介:当一天中路过这个地段的最后一列火车将要驶入这里的轨道时,一名道检工意外地发现了坐在铁轨上的等待死神的青年女子阿玉。他救了阿玉,也因此而引出了阿玉的故事——一个苍凉凄惨令人痛心的故事。阿玉曾是个好女孩阿玉出生在西部一座古城里。她的母亲是这个古城里一位小有名

  • 标签: 死刑 强制戒毒 母亲 染色体异常 青年女子 可卡因
  • 简介:<正>一、引言2004年4月16日,我收到一封寄自上海的来信,写信人名叫蔡翔,一个公民,也是我主编的《中国死刑检讨》一书的读者。在这封信中,蔡翔系统地陈述了他对死刑的一些观点,并自称是一名坚定的"严格限制死刑论"的支持者。2003年11月,我曾经收到一位名叫李倬才的死囚来信,信中李倬才谈了他对死刑的亲身感受,尤其是对死刑核准程序的看法。作为死刑的适用对象,李倬

  • 标签: 适用死刑 废除死刑 限制死刑 罗伯斯比尔 死刑报告 死刑问题
  • 简介:我国现行刑法中规定的死刑罪名达70个之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地评价死刑功能,把少杀、慎杀政策落实到司法实践中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吃透死刑立法精神,严格掌握死刑的标准,做到慎杀,防止错杀;其次要坚持死缓制度,划清适用死刑与适用死缓的界限,把可杀可不杀的犯罪分子判处缓,做到少杀,防止滥杀。

  • 标签: 死刑 死刑缓期执行 死刑标准 慎杀 少杀
  • 简介:毛泽东的死刑思想高格关于刑罚的论述,是毛泽东刑法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关于死刑的论述又是毛泽东关于刑罚论述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刑法学史上,对于死刑制度存废与适用范围大小问题,存在着各种争议。在我国尚未公开产生死刑存废之争,但在理论界与实务界是存在...

  • 标签: 毛泽东 判处死刑 适用死刑 死刑立即执行 国家利益 革命分子
  • 简介:死刑程序正当化的要求应高于非死刑案件,主要表现在对死刑的适用应有更严格的程序,对于面对死刑的人应赋予更多的诉讼权利.以及从审判程序、诉讼权利、证明标准等方面确立了死刑案件程序正当化的最低标准.参照这一标准,并针对我国有关死刑程序的立法与司法现状,应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即死刑案件的审理程序可分为定罪程序和量刑程序,应完善死刑复核程序和执行程序,应区分死刑案件和非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还要加强面对死刑的人强制辩护权的保护.

  • 标签: 正当化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死刑案件 死刑复核程序 诉讼权利 证明标准
  • 简介:世界各地,死刑及其改革极为吸引眼球,极具热度。当前,废除死刑成为国际潮流,限制和减少死刑适用则是我国大趋势。[1]我国基于国情,保留死刑,但严格限制死刑。为了严格控制死刑,我国采取立法和司法并进,实体和程序协同的路径。比如,创制死缓制度、收回死刑复核权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等等。一方面,这些路径和措施对限制和减少死刑适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对限制和减少死刑

  • 标签: 控制路径 死刑适用 适用控制
  • 简介:自从贝卡里亚对死刑的正当性提出质疑以来,死刑即成为近现代刑事政策和刑法理论中最具争论性的问题。针对死刑废止论者的各种论证理由,死刑保留论者也总是能够提出同样多的理由加以反驳,但是在人道主义凯歌被纵情高奏,人性尊严成为人类社会普适价值追求的现代社会,死刑保留论者虽然并不缺少说辞,然而面对死刑废止论的道德优势,死刑保留论似乎难脱强词夺理之嫌。这意味着,要试图证明中国保留死刑的正当性将会比较困难,且需要承担相当大的道德风险。笔者认为,中国选择保留死刑在目前看来有着无可指摘的理由。

  • 标签: “中国问题” 死刑废止 死刑保留 贝卡里亚 刑法理论 刑事政策
  • 简介:死刑作为最严厉的刑罚,对于威慑犯罪、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树立法律权威,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在立法上采取了限制死刑适用的原则,在司法实践中一贯坚持少用和慎用死刑,尤其是修订后的刑法和刑诉法更加严格地规定了死刑的适用条件、适用对象、死刑规格和特殊的法律...

  • 标签: 死刑适用 适用死刑 被告人 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案件 死刑立即执行
  • 简介:思考世界死刑命运,反观我国关于死刑的司法实践和传统理念,严格死刑的适用标准成为必要.同时,展望未来,为了适应国际人权法的要求和实现我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应当从立法上限制死刑的适用.

  • 标签: 死刑 理念 现状 展望
  • 简介:死刑废除论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刑法学界的主流意识.流行的观点不一定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死刑废除论这座炫目的大厦竟然矗立在薄冰之上,其理论基础存在许多误区.

  • 标签: 死刑废除 主流意识 中国当代 理论基础 法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