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现行刑法中规定的死刑罪名达70个之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地评价死刑功能,把少杀、慎杀政策落实到司法实践中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吃透死刑立法精神,严格掌握死刑的标准,做到慎杀,防止错杀;其次要坚持死缓制度,划清适用死刑适用死缓的界限,把可杀可不杀的犯罪分子判处死缓,做到少杀,防止滥杀。

  • 标签: 死刑 死刑缓期执行 死刑标准 慎杀 少杀
  • 简介:规定为"情节特别严重的"或适用"情节特别严重"的21个,2、"罪行极其严重"在分则死刑条款中规定的"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规定了该种犯罪达到"罪行特别严重"程度所表现的具体情节

  • 标签: 死刑适用
  • 简介:死刑具有自身的规律性,死刑规律是由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对犯罪的认知程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死刑自身的规律性要求既要反对人为地废除死刑,又要反对借"严打"滥用死刑死刑适用在客观上必须达到后果极其严重;人格上必须有极大的人身危险性;伦理上必须没有任何宽恕的余地。这三个方面各自具有独立的价值,但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适用死刑。只有分三步独立判断,应然的死刑制约因素才能转化为实然的死刑制约因素。

  • 标签: 死刑规律 死刑制约因素 法益侵害 规范违反 人身危险性
  • 简介:实现死刑适用标准的统一化,是死刑核准权收回最高人民法院之后,切实限制和减少死刑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措施有利于维护死刑适用的公正性。死刑适用标准的统一化主要包括对死刑适用标准的一致性认识,以及对死刑裁量情节的总结和归纳。最高人民法院在死刑适用标准统一化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死刑适用标准统一化的具体建构,需要从死刑适用标准一致化、情节的具体化、犯罪的类型化等几个方面入手。

  • 标签: 死刑适用标准 死刑裁量情节 死刑犯罪类型 统一化
  • 简介:近些年来,死刑问题一直备受法律学者们的关注。尽管关于死刑的话题已经在理论界讨论较多,然而我们却并不能因此抹煞死刑问题依然是个“热点问题”这一事实。本期热点笔谈特组织四篇文章从死刑与民意、死刑废止的根本动力、死刑与人道主义的关系等角度再次展开讨论,以飨读者。

  • 标签: 死刑废止 标准研究 司法适用 人道主义 理论界 法律
  • 简介:世界各地,死刑及其改革极为吸引眼球,极具热度。当前,废除死刑成为国际潮流,限制和减少死刑适用则是我国大趋势。[1]我国基于国情,保留死刑,但严格限制死刑。为了严格控制死刑,我国采取立法和司法并进,实体和程序协同的路径。比如,创制死缓制度、收回死刑复核权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等等。一方面,这些路径和措施对限制和减少死刑适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对限制和减少死刑

  • 标签: 控制路径 死刑适用 适用控制
  • 简介:死刑作为最严厉的刑罚,对于威慑犯罪、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树立法律权威,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在立法上采取了限制死刑适用的原则,在司法实践中一贯坚持少用和慎用死刑,尤其是修订后的刑法和刑诉法更加严格地规定了死刑适用条件、适用对象、死刑规格和特殊的法律...

  • 标签: 死刑适用 适用死刑 被告人 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案件 死刑立即执行
  • 简介:思考世界死刑命运,反观我国关于死刑的司法实践和传统理念,严格死刑适用标准成为必要.同时,展望未来,为了适应国际人权法的要求和实现我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应当从立法上限制死刑适用.

  • 标签: 死刑 理念 现状 展望
  • 简介:死刑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一)罪行极其严重是适用死刑的宏观标准任何被适用死刑的犯罪分子,在适用死刑刑罚中

  • 标签: 死刑限制 限制适用
  • 简介:刑罚执行中也有变更程序,但是比较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设置,比较少适用甚至不适用死刑的一些国家

  • 标签: 减少适用 死刑减少 适用前提
  • 简介:当前我国仍应保留毒品犯罪的死刑,并严格控制和慎用死刑。毒品犯罪的“罪行极其严重”具体有两类情形:一类是“毒品犯罪集团首要分子、武装掩护毒品犯罪、暴力抗拒检查、拘留或者逮捕、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等严重情节;另一类是在实际掌握的死刑数量的前提下,主观恶性极深的情形。在此基础上,如若具有法定、酌定从宽情节的,方能认定“不是必须立即执行”。以此准确把握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条件,合理评价毒品犯罪的罪行,实现毒品犯罪死刑的司法控制。

  • 标签: 毒品犯 死刑 罪行极其严重
  • 简介:而笔者认为废除对触犯刑律的老年人的死刑适用,笔者认为对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不适用死刑是昭彰刑法以人为本的终极目的,我国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了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 标签: 年龄上限 应规定 死刑适用
  • 简介:修订刑法中的死刑罪名则占罪名总数的16.9%,已废止了原刑法和原特别刑法中规定的部分死刑罪名和罪名的死刑,刑法修订后死刑适用的罪名、情节、方式有哪些变化

  • 标签: 中的死刑 作比较 具体适用
  • 简介:死刑适用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死刑适用标准不明确。从实体法上明确死刑适用标准是限制死刑的上策。两部刑法典对死刑适用对象都进行了限制,但仅规定了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刑法修正案(八)》将75周岁以上老年人一般纳入不适用死刑之列,但婴幼儿母亲、精神病人、生理上或心理上有重大缺陷的人并未被排除。应进一步扩大不适用死刑的对象范围,完善限制死刑适用对象的标准。

  • 标签: 死刑 死刑适用对象 死刑适用标准 《刑法修正案(八)》
  • 简介:民意虽然对死刑适用可能产生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十分有限,影响死刑适用的主要案外因素是媒体和政治决策层的意志。要注意区分真实的民意和因受误导而产生的民意。应当将民意作为检视死刑适用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标准之一,认真、慎重地加以对待。

  • 标签: 民意 媒体 政治决策层 死刑适刚
  • 简介:分别在死刑条件中适用'罪行极其严重',而在死缓条件中适用'应当判处死刑',这表明立法者是在有意识地区分'应当判处死刑'与'罪行极其严重'两者的不同。从'应当判处死刑'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两者的关系上来看,'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是'应当判处死刑'的适用结果。区别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的'故意犯罪'轻重,既缺少法律依据,同时也难以衡量死缓犯的主观恶性大小。

  • 标签: 死缓 应当判处死刑 罪行极其严重 不是必须立即执行 故意犯罪
  • 简介:一、引言死刑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杀人者偿命"这一理念在我国不仅由来已久,而且是深入人心.这种极刑常常视为替苦主申冤,为社会伸张正义,实现公正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一直被当作吓阻那些严重犯罪行为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无论如何,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层次,人类社会也日趋复杂,远非古代社会的社会状态那么简单.相应地,死刑作为处罚罪犯的刑罚就日益显得不人道,甚至残忍,在预防犯罪方面也并不比其它刑罚手段更有效.因此,取消死刑日渐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法学界通过限制死刑适用范围来逐步达到最终取消死刑,如把怀孕妇女,未成年人和老人排除出去,而且不断减少适用死刑的严重犯罪的种类①.近几年,我国也有一些学者开始了这方面的思考,呼吁取消死刑.特别是冤假错案时有发生,无辜公民被判处死刑,而真凶却逍遥法外,"人死不能复生",为许多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痛和损失.死刑的种种弊端使它有时成为损害人权的工具了.

  • 标签: 国际法 死刑 法律适用 存废问题
  • 简介:我国刑法没有采用绝对确定法定刑的模式规定毒品犯罪的死刑,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法定标准是刑法总则第48条规定的"罪行极其严重"。何谓毒品犯罪的"罪行极其严重",如何在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中实现罪刑均衡,并且使死刑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通过对毒品犯罪的量刑情节进行分析考虑。

  • 标签: 毒品犯罪 死刑适用 量刑情节
  • 简介:<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一、引论:问题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第48条第1款规定:死刑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

  • 标签: 死刑案件 死刑立即执行 缓期两年执行 犯罪分子 司法问题 判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