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文心雕龙·原道》释读标点有多种版本,说明有探讨的余地和必要。根据上下文语义分析,“精义坚深”的“精”当校勘为“情”,“坚”为衍讹,“重以公旦多材”的“重”当上属,“精义坚深,重”当为“情义深重”;“爰自风姓”当校勘为“爰自《风》兴”,意为《诗经·风》兴起。两处校勘,对释读有一定影响。根据校勘,对相关标点作了适当调整,在此基础上作了标点标点后能够更准确领会原文意思,进一步领略“原著的修辞之美”,领会刘勰的历史观。

  • 标签: 《文心雕龙·原道》 释读 文本分析 情义深重 爰自《风》兴 再标点
  • 简介:<正>对标点与停顿的关系,古人早有研究,沿用了二千多年的传统句读法和马建忠的新句读法,就是我国古人用以点断句子的方法。标点与停顿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有多种多样,写成文章,重要的停顿处就要加标点符号……但也有不必加标点符号而实际停顿的”。随着语言本身的发展和语言的精密化,人们运用标点表示停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作为来自书面语的艺术语言,它“停顿的长短和声态的高低,有时和生活语言不同,与书面语里的标点符号有时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不能完全以生活语言的停顿或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为准。”

  • 标签: 加标点符号 逗号 海洛斯 语法停顿 句子 生活语言
  • 简介:《汉书》标点疑误袁庆述因工作关系,最近细细地读了《汉书)九十四卷(匈奴传)至一百卷(叙传),发现很有一些地方的标点值得推敲,故随手作记,写成数十条。不敢说自己的看法一定正确,所以只敢称之为疑误。我所用《汉书》的版本是中华书局1963年版,条目虽大致分...

  • 标签: 《汉书》 标点 匈奴 戊己校尉 动宾结构 西南夷
  • 简介:<正>《资治通鉴》一书,1956年由古籍出版社据胡克家翻刻元刊胡三省注本校勘标点出版,后又经吕叔湘先生等专家全面校阅,对标点、排校之错误,多所是正。吕先生又撰《(通鉴)标点琐议》一文,给读史者极大启发。然洋洋六百万言之巨著,偶疏之处,亦或有之,今读中华书局第5次重印本,仅秦、汉二纪,得标点疑误处凡数十例,今抽取二十八例,依次排列,就正于方家。

  • 标签: 《资治通鉴》 标点 胡三省 中华书局 古籍 吕叔湘
  • 简介:<正>《汉书·儒林·梁丘贺传》:会八月,饮酎,行祠孝昭庙。先驱旄头剑挺堕地,首垂泥中,刃乡乘舆车,马惊。中华书局出版的二十四史标点本以及目前流行的其他选本均如此断句,大抵是受了《汉书》颜师古《注》的影响。窃以为“车”字宜属下句,而上句则当绝于“舆”字。

  • 标签: 《汉书》 乘舆 标点本 二十四史 颜师古 词语重复
  • 简介:<正>近读中华书局本《汉书》数过,此书博取前贤研究成果,经专家整理校点,条理分明,几臻完善。然因卷帙浩繁,间或亦有疏略之处,笔者不揣浅陋,于披读之时,随笔勾志,今选录十余则,缀成一篇以俟教。(1)文帝纪:“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篆书,第一至第五。”(118)按:铜虎符为古时兵符,乃调兵遣将之信物。铜铸,虎形,分为两半,右半留中,左半授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调兵时由使者持符验合,方听差遣。故应劭注“国家当发兵遣使

  • 标签: 举误 校点本 标点 《汉书》 将军 九卿
  • 简介:<正>中华书局版《三国志》中的标点问题,经吴金华、钱剑夫诸先生提出商榷,已经多半解决。笔者近来重读此书,又发现可商榷者约四、五事,爰为小文,以就正于方家。1.《三国志》卷13《钟繇传》:“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也。尝与族父瑜俱至洛阳,道遇相者,曰:‘此童有贵相,然当厄于水,努力慎之!’”(册二,391页)按:此文最后一句当标点为:“努力!慎之!”“努力”之义犹言“保重”、“自爱”,是古人告别时的一种套语,其本身自为义,并非“慎之”的状语。故应于“努

  • 标签: 三国志 标点 商榷 中华书局 金华 努力
  • 简介:<正>今本《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大部分。《易经》内容为六十四卦及其所系的卦辞爻辞,大约完成于周初武王时代;《易传》包括所谓“十翼”,不是一时一人的作品,大约创作于春秋至战国(也可能延续至秦汉)的几百年间。《周易》作为上古时代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有许多值得探讨的文献和文化问题。本文拟就文献方面,谈谈《周易》所涉及到的有关标点的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带有普遍的原则的性质,不纠缠具体句子的如何点断,也许能获得《周易》研究者的共同关注。一、易卦的书名号问题易卦分单卦重卦,单卦由三爻构成,重卦由六爻构成。由于爻分阴阳,根据三爻或六爻的不同的排列

  • 标签: 卦辞 《周易》 书名号 易卦 标点 爻辞
  • 简介: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论纲管锡华1919年11月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刘复、周作人、胡适六人向教育部提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1920年2月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新式标点符号正式颁行。但是,从殷商甲骨文最早使用标点符号...

  • 标签: 古代标点符号 语言层次 新式标点 《睡虎地秦墓竹简》 周遍性 斜线号
  • 简介:公文中的标点符号是公文语句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在实际的公文写作中,标点符号常常出现重复多余的现象,即在不该标点的地方用了标点符号。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标签: 公文 标点符号 应用文 写作指导
  • 简介:文章通过对韩国留学生汉语书面语中标点符号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显示,韩国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具有种类集中、偏误范围广、使用频率高的特点。这使得韩国留学生的汉语书面表达普遍存在短句累加、结构凌乱的状况。文章分析了上述特点产生的原因,并就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调整标点符号教学的顺序、明确标点符号教学内容的阶段性要求;把握留学生在习得汉语标点符号时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应确立重点、突破难点。

  • 标签: 韩国留学生 标点符号 功能使用 偏误分析
  • 简介:1995年12月13日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并于1996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用法》),是目前全国采用的最权威的标点符号使用标准。该标准对汉语书面语中常见的16种标点符号用法做了规定和说明。目的是使人们正确掌握标点符号用法,以准确表达文意,推动汉语书面语言的规范化。在标准实施了11年后的今天,执行标准的情况如何呢?我们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 标签: 《标点符号用法》 语文教材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教育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 简介:新闻标题中的标点符号,除却其基本功能外,还有一些特殊功能,它们对于报纸新闻标题的出新,无疑都起到了其它因素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报纸新闻标题中标点符号的特殊功能作了—些尝试性的探讨。一、赋予相同的词语以不同意义用标点符号能将标题中的相同词语予以区别,赋予它们以不同的意义,从而达到巧妙地涵括主旨和表现语趣的目的。例如下面几题:①《子夜》在子夜拍摄

  • 标签: 标点符号 报纸 新闻标题 功能 主题 感情色彩
  • 简介:古籍整理与辞书编纂中关于典故溯源所出现的问题是:典作非典;非典作典;是典而非其源。本文论述了上三类问题的出现原因及解决方法。

  • 标签: 典故 溯源
  • 简介:本文根据“句式语法”理论,采用“双宾语结构”的核心语义是“有意的给予性转移”这一观点,从“与者”、“受者”、“给予物”和结构中的动词四个方面研究“玩它个痛快”,即“V+ta+ge+~”结构,认为这一结构利用双宾语结构的形式特征,用虚化的“ta”填充间接宾语的句法空位,用“个”将后面的结构体词化,充当直接宾语,表达了自身特有的句式语义:能动地赋予(某物一个状态)+将来时态,该句式语义可以分析为处置性、非现实性、施动性三个语义特征。

  • 标签: 句式语法 双宾语结构 给予义
  • 简介:标点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略的细节,若能结合文本内容,不失时机地引导点拨,深层解读,对于我们理解文字、体验情感,发散想象、启迪审美等方面都大有益处。

  • 标签: 标点符号 细节 解读文本 释放性灵
  • 简介:本文对"来"的"代动"用法进行了考察,认为其"代动"用法是对移动动词"来"原有语义的引申,其核心语义表现为[+接收性],这一语义贯穿于动词"来"的整个发展过程。"来"并不能替代所有的动词,且对原有的具体动词不是等义的替代,"来"强调了动作行为对"接收者"所产生的影响,具有系联作用,表达了说话人主观识解的"言者视角"。

  • 标签: “来” 代动用法 接收性 言者视角 系联动词
  • 简介:<正>本文拟重新解释敦煌西魏文书残卷反映出的“均田规格”。敦煌发现的西魏文书(残缺),一部分显然是以户籍作为计算基础的“计帐”,可以称之为“户籍计帐”。它们不仅可以使我们具体地了解西魏推行的“计帐之法”,而且提供了当时户籍编制的实物品样:每户的土地都登记在户籍上并按均田令规定的“均田规格”分别

  • 标签: 均田令 均田规格 北魏 西魏 残卷 敦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