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5 个结果
  • 简介:<正>让我们来看一个常见的镜头,一个器乐教师指导学生看一首乐谱,并且指定了调子,规定了音长、指法和在键盘上的位置,也许还做了示范,然后让学生弹奏曲子中的一段。“声音”发出来了,我们说,这个学生在演奏。实际上,这个学生也许根本不在演奏,而是在有老师看着、听着的情况下,把手指按在了告诉他的地方。

  • 标签: 听力 教师指导 手指 键盘 乐谱 器乐
  • 简介:中国文字记谱法的内在矛盾就是实记与所记的矛盾。汉初为何出现“声曲折”乐符体系?一为乐府音乐的客观需求,二为节省字符量,且取“图十释文”的格式为战国汉初文化时尚。到一弦多音的定制琴阶段,乐符渐不合时宜。三务路子,一是寻求新的乐符,二是重走先汉字谱之路。分析《碣石调?幽兰》的字词关系。琴谱的特点是庞大的字词量和低微的汉字量并存,和字量与汉字量成反比。三是创造古琴减字谱。曹植首创减字的贡献。分析琴谱与减

  • 标签: 中国文字记谱法 实记 所记 琴谱 减字谱
  • 简介:音乐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并不是两个独立或矛盾的实体,也是孕育于音乐教育的各种"关系",成长于音乐教育的实践,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同时呈现,并作为音乐教育价值理论形态的两个方面,辩证地统一于音乐教育实践之中。音乐教育的价值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即"三重关系"体系,其呈现形态就是围绕人之音乐的生成与和谐,从无序向有序,从混乱向和谐的不断生成过程。

  • 标签: 音乐教育 哲学 价值关系
  • 简介:演奏活动是解释作品。把一首音乐作品解释得好,能使听众和作曲家的心灵发生共鸣,把作曲家心理要说的话传达给听众,这是我们最希望达到的艺术目的,最希望得到的成功。为此,演奏者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深入了解这首作品,引起自己和这个作品之间的情感共鸣。这是不可缺少的“内在基础”。

  • 标签: 内在基础 音乐作品 人物形象 启蒙主义 美学理想 回过头
  • 简介:采风中,无论走到哪里,听到何种音乐,总能感觉到一种属于"中国"的元素和音乐品性,在这称此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在精神"。它具有跨地域性质,具有属于"中国"的"国"。然而,这种"内在精神"和"国"是什么呢?文章将从四种关系来回答这一问题。

  • 标签: 中国传统器乐 乐种的内在精神 音乐品性
  • 简介:文章指出“宫角大三度”单一标准在音级与调式判断上的局限性,取全方位的观察角度,对无大三度音程的三声音列、四声音列的音级与调式属性判断提出新的分析方法,并兼及具有三个大三度的七声音列的音阶判断。此外,对音阶音级数为何普遍以“七声”为限及中国音乐的偏音特性作出理论逻辑上的解释。

  • 标签: 宫角大三度 音群体 逻辑关系 调式色彩音程
  • 简介:人类正处在两次文明之间,上一次文明的基础已在崩溃、而下一次文明的前奏尚未到来……印象主义,这个模糊而清晰的术语,现在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词汇了。而我们想要系统地阐述一个完整的艺术现象及其理论体系,却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困难,这是由现代纷繁的多元化特点决定的.做一点尝试吧,这是我的目的和希望。——写在前面的话

  • 标签: 印象主义 艺术现象 印象派画家 多元化特点 莫奈 德彪西
  • 简介:音乐作品中作为精神内涵的形而上意义,既不是音响实体,也不是音乐的形式结构。如果仅仅从形式结构本身去追究音乐的意义,几乎难以企及。问题是,如何才能"听"见那些由声音引发的形而上意义?本文试图以不同观念与概念的"听"作为理论基础,并创用专门针对音乐形而上意义的新概念"内在谛听"为研究重点,辅以三部不同体裁的西方音乐作品为例,来阐明如何透过在场的声音"听"见到不在场声音。

  • 标签: 内在谛听 音乐作品 《哥德堡变奏曲》
  • 简介:歌剧作为舞台音乐的特殊之一在于,其表演需要一个“舞台制作”环节。21世纪以来,歌剧的制作无论在手段还是观念上较之以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导演不再束囿于“忠于原作”的信条,开始在“视域融合”这一潜在理念的支持下广泛试验全新的、个性化的甚至颠覆的诠释方案,歌剧制作俨然已成为歌剧表演的重大“看点”。本文梳理了对经典歌剧采用“现代制作”的四种代表方式(抽象化、现代化、本土化、简约化),并以若干实例举证并剖析了“现代制作”背后的人格声音与心理诉求。

  • 标签: 歌剧 经典 本土化 现代版 人格声音
  • 简介:在宋代俗字谱体系中,"一唱字对应一谱字",即"一字一音"的外在特征是鲜明的,该记谱方式可以从《白石道人歌曲》《小品谱》中直观归纳,也可以从《愿成双》谱词曲组合中间接推定。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宋代俗字谱"一字一音"记谱法隐含着更为具体的旋律、节拍节奏信息,其内在含义并非"一唱字配唱一音符""每一唱字时值皆为一拍"那么简单。宋代俗字谱"一字一音"记谱法的确立及其隐含信息的找寻,是再现宋代音响的一项基础研究。

  • 标签: 宋代音乐 俗字谱 一字一音 词曲组合 明拍 暗拍
  • 简介:作为一名作曲者,自然少不了和歌词打交道,歌词的创作我也偶有涉猎。我见过很多书面看起来相当完美、文字功底也相当扎实的歌词,读起来非常唯美,但是因为过多的使用了一些拗口的文学用词和一些生僻的字,导致听歌的时候,如果不对照歌词,根本不知道是在唱什么,这样的歌就很难流行和传唱。我曾经写过一句词"大鼓擂沸长江水",书面看文字一点没有问题,而且看着万分激动,热血沸腾!

  • 标签: 文学性 歌词 音乐性 随笔 文字功底 词的创作
  • 简介:大学音乐教学不仅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髙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为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音乐知识体系。综合大学主要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其在教学模式方面与专业的音乐院校存在较大的区别。将创新理念融合进综合大学音乐教学当中已经成为了大学音乐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综合大学的音乐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要,并将其创新理念实标渗透进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

  • 标签: 音乐教学模式 综合性大学 创新性研究 创新理念 审美素养 知识体系
  • 简介:<正>传统曲式学以“动机—乐节—乐句—乐段”的层层递进作为乐段的结构原则,所以乐段的类别除了由两乐句、三乐句、四乐句或乐句群组成的乐段,就是单乐句或不分乐句的乐段。其实,古典派和浪漫派作曲家笔下的乐段,还有另一种常为音乐学者所忽视的重要结构原则,即由一个比较简短的主题核心发展成为乐段。例如贝多芬第一首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例1):

  • 标签: 主题 复乐段 钢琴奏鸣曲 核心 结构原则 贝多芬
  • 简介:民间音乐的任何一种地域特色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外域”音乐相联系、相对立而存在,是“一与多”之关系的存在。地域关系的复杂,决定着“特色”的相对、不确定性(即模糊),因而决定了我们对于“特色”的认识之相对地清晰,绝对地模糊。

  • 标签: 音乐风格 模糊性
  • 简介:试论音乐审美教育的阶段与长期蒋锐林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它有什么规律?可否将它分为几个阶段?我们可否根据音乐教育的阶段和长期来调整布局和改进教学法?笔者试着从这一方面作一些粗浅的研究。一音乐审美教育及其目的音乐审美教育是指在音乐教育中,通...

  • 标签: 音乐审美教育 音乐教育 阶段性 艺术教育 儿童 运动觉
  • 简介:“功能”与“色彩”是歌曲创作中两个常用的术语。功能即主流、规律;色彩即临时、装饰。在歌曲旋律写作中,如果只体现功能,那么旋律发展一定是逻辑强,功能特点明显的,但可能会缺少曲趣;如果只体现色彩,那曲调一定是不落俗套,出人意料的,但可能会章法混乱。有经验的作曲者总恰到好处地把握好这两者关系,使旋律总体能体现出某种功能的特点、局部却体现出规律以外的色彩

  • 标签: 色彩性 歌曲创作 旋律写作 功能性 旋律发展 逻辑性
  • 简介:本文就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问题作了探析,通过选用各科教材与之产生横向联系,使视唱教学具有辅助及实用,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更牢固地掌握知识,为以后承担教学任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常规计划 应变计划 同步练习 预练 随练 要素
  • 简介:根据以往民族学的认定,湘桂粤交界和大瑶山地区或是相隔遥远不同居地的瑶族可能同属一个集团,或分属不同集团;而同居一地者却可能被认为分属不同集团。本文对其各自所唱的同一民歌音调所做的归纳和举证,可为瑶族中同一集团构成甚或不同集团构成提供其文化认同的音乐依据。文中有关居住地相距遥远、已被认定分属瑶族不同集团但其音乐在本文却被证明保留有相同的古老成分者,尤其可以提供作为民族学等其它相关学科对瑶族不同集团(支系)今后重新审视和认定其成分划分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湘桂粤交界 大瑶山 民族集团 曲调家族 族性 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