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78例婴儿疥疮的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郑州儿童医院、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且最后确诊的婴儿(年龄< 6个月)疥疮,分析婴儿疥疮的流行病学特点、皮损特征、治疗情况和误诊原因。结果共收集78例婴儿疥疮,发病年龄和发病至确诊时间[M(P25,P75)]分别为8.5(7,12)周和4(3.5,5)周。确诊时,45例(57.7%)患儿体重低于正常同性别、同龄儿平均体重的第25百分位水平,40例(47.4%)出现易激怒、急躁变化,68例(87.2%)夜间哭闹及易醒次数增多。秋、冬季发病患儿最多,分别为30例(38.5%)、22例(28.2%),夏季最少[8例(10.3%)]。58例患儿家庭内同时有长期居住人员感染疥疮;12例是既往临时居住成员曾患有疥疮。皮损分布以胸腹部(80.8%)和四肢(76.9%)最常见;皮疹呈多形性,不同时期皮疹同时存在,表现为水肿性红色和非水肿性棕褐色丘疹、水疱、丘疱疹和结节,隧道可呈特征性卵圆形、逗点、线状、匍形和J形。患儿平均诊疗2.48次,48例(61.5%)患儿首诊医疗机构为非皮肤科专科门诊,30例(38.5%)为皮肤专科门诊,曾被误诊为婴儿湿疹、丘疹性荨麻疹、脓疱疮、痱、痒疹、色素性荨麻疹、婴儿肢端脓疱病、单纯疱疹和水痘。给予患儿外用5%硫黄软膏治疗,9例(11.5%)出现皮疹突然加重,20例(25.6%)需要多次治疗。20例(25.6%)需要治疗2 ~ 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2、4、8周随访,所有患儿无复发。结论婴儿疥疮皮疹呈多形性,分布广泛,容易误诊;诊断时需要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检,同时要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提高早期诊断率。

  • 标签: 疥疮 婴儿 误诊 皮肤表现 疾病传播,传染性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例经典型枫糖尿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特点。患儿,男,出生7 d出现不明原因拒奶,反应差,口吐白沫,同时出现脑病症状。血串联质谱提示总亮氨酸浓度异常升高,尿气相色谱/质谱结果提示2-羟基异戊酸、2-酮-异戊酸、2-酮-3-甲基戊酸、2-酮-异己酸均明显增高,基因检测结果显示BCKDHB基因c.1028delC(p.S343Lfs*9)纯合突变。了解该病的临床症状及基因突变特点,有助于该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以最大程度改善该疾病的预后。

  • 标签: 枫糖尿症 基因突变分析 BCKDHB基因 遗传代谢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研究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 , 为老年人口腔修复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治疗的 9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在 90例老年患者中 , 固定义齿修复 36例 , 所占比例为 40%, 其中 , 女 16例 , 占 44.4%, 男 20例 , 占 55.6%;活动义齿修复 54例 , 占总数 60%, 女 32例 , 占 59.3%, 男 22例 , 占 40.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老年人口腔修复主要以活动义齿修复居多 , 具有价格适中 , 容易修正、易清洁等优势 , 但缺点在于机械性差、佩戴有不适感等。而相比较而言 , 固定义齿的价格较高 , 难以清洁 , 适合基牙保存比较完整的患者 , 但具有体积小、佩戴舒适、方便等优点。因此 , 应该根据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特点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 , 选择合适的口腔修复治疗方式。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修复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综合对老年精神科患者在临床上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老年精神科住院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全部患者其自身的基础情况和出现的临床症状以及合并症等,然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有精神分裂症为38例(63.3%)、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有10例(16.7%),双相情感障碍7例(11.7%),抑郁症5例(8.3%)。患者阳性症状为主,同时合并抑郁、焦虑、睡眠障碍,以及孤独陌生心理等多种症状。结论:老年精神科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在对其进行诊断以及治疗的时候,应该整合多方面的数据去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还应加强健康教育,给予心理支持以及精神上的引导,让患者能尽快康复。

  • 标签:   老年 精神科患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肝细胞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本文回顾性分析15例肝细胞腺瘤以探讨其临床特点与诊疗经验。肝细胞腺瘤有时很难与肝脏恶性肿瘤及其他良性肿瘤相鉴别,而MRI扫描有助于本病的术前诊断。本文所有病例均实施不规则性肝切除术,除癌变1例术后死于癌瘤复发转移外,其他均健在无肿瘤复发及转移,证实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韩国舍岩针法理论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情况。朝鲜王朝中期的舍岩道人创制此针法,并著有《舍岩道人针灸要诀》。朝医舍岩针法以传统中医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经络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发展了《内经》《难经》的针灸补泻原则,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理论体系,在韩国针灸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医学,朝鲜传统 舍岩针法 韩国 临床应用 中外交流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存留的眼内金属异物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眼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长期存留的眼内金属异物7例(7只眼)的临床资料。记录异物存留时间,异物大小、位置、并发症、最佳矫正视力和视网膜情况。结果7例均行玻璃体切除术及晶状体手术并眼内异物摘出术。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视网膜均平伏,末次随访视力提高3眼,视力不变4眼,无视力下降者。异物存留时间为2个月~20年,平均为(7.66±9.12)年。异物均较小,多位于眼底周边部。并发症包括外伤性白内障者7例,继发性青光眼者2例和葡萄膜炎者1例。结论长期存留眼内金属异物位于眼底周边部者无视网膜脱离,易于漏诊。眼外伤患者均应进行X线检查,最好是CT检查,以免漏诊。

  • 标签: 眼异物,金属性,长期存留 摘出术,异物,眼内 并发症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新型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并探讨PCR及高通量基因分析在新型隐球菌感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新型隐球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发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测方法、治疗及预后。结果共计10例患儿入选本次调查,其中男女各5例,中位年龄6.28(4.08,12.02)岁;4例患儿有家禽/土壤/腐物接触史;7例患儿诊断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例诊断为播散性新型隐球菌病;5例患儿存在基础疾病,其中2例通过高通量基因分析发现存在原发性免疫缺陷;头痛伴发热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3例播散性新型隐球菌病患儿均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治疗均采用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诱导治疗,氟康唑巩固治疗;其中2例患儿诱导治疗期间出现低钾;1例患儿巩固治疗期间出现轻度肾功能损害。治愈5例,放弃3例,复发1例,死亡1例。结论既往被认为免疫功能正常的新型隐球菌病患儿可能存在基因微突变所致的原发性免疫缺陷;PCR检测可提高新型隐球菌的检出率并缩短检测时间;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可能提示感染播散;水化及常规补钾可能减轻两性霉素B的毒性;控制颅内高压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播散性新型隐球菌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 继发性免疫缺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皮肤脂肪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癫痫中心就诊的5例颅脑皮肤脂肪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脑电图改变,并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出现眼部、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改变。5例均有角膜异常,3例有眼睑缺损,2例有眼球钙化,1例有眼部迷芽瘤。5例患者均出现特征性头皮光滑无毛发的脂肪痣,3例患者眼睑有小结节皮赘,3例患者躯干有咖啡斑。5例患者均出现右侧大脑半球发育不良,4例伴有右侧脑室扩大,3例伴有蛛网膜囊肿,1例有胼胝体发育不良。5例患者的癫痫发作均在1岁以内起病,均出现过痉挛发作,3例有部分性发作,1例有强直发作。5例患者均对抗癫痫药物效果不佳,1例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发作明显减少,1例经手术发作得到控制,1例胼胝体切开后仅无发作4个月,之后再发,3例患者行生酮饮食治疗,1例癫痫发作减少,1例生酮饮食后发育进步。5例患者均存在发育落后。4例患者血液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未见异常。1例患者脑组织基因检测发现KRAS基因突变。结论颅脑皮肤脂肪增多症为临床罕见疾病,常累及神经系统、皮肤及眼部,患者的癫痫发作常常难以控制,存在发育落后,可能需要手术控制癫痫发作。该病被认为是体细胞突变,血液中难以检测到基因突变,脑组织可发现基因突变。

  • 标签: 颅脑皮肤脂肪增多症 脂肪痣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苗医肺家咳嗽临床用药特点。方法:统计分析《苗药方剂学》、《苗族医学》中有关肺家咳嗽的相关方药。结果:经统计两书共有26首肺家咳嗽方,106味药物,分型包括热经风热型、热经热毒型、风邪热毒型、热证、冷经风寒型、冷病内损型、痰湿寒毒型、寒毒咳嗽型。苗医肺家咳嗽以甜性、辣性、苦性咳嗽为主,常见为4-5味药处方,用药数量精简。结论:苗医肺家咳嗽与中医部分雷同,而临床用药方面独具特色,但也存在描述不全面、药物记载遗失等缺陷。

  • 标签: 苗医 肺家咳嗽 用药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19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4例垂体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鼻蝶窦入路脓肿清除术,术中均留取脓液和脓壁组织以备病原学检查,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术后2周复查头颅MRI和抽血行实验室检查。出院后定期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判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脓肿复发情况。结果1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痛(13/14)、视力下降(10/14)、垂体功能减退(8/14)、尿崩(6/14);8例有感染史,其中7例为鼻窦炎。头颅CT和MRI均可见鞍区或鞍区及鞍上病变,MRI平扫呈中心囊性改变(14/14),增强扫描可见环形强化(11/14)或不规则增强影(3/14)。术后无一例死亡或发生感染。术后2周复查,所有患者的脓肿均消失。14例患者的脓液涂片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或坏死组织;其中3例检出致病菌,2例为革兰阳性菌,1例为革兰阴性杆菌。14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4.5±1.2)个月(3~6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的体温正常;术前存在头痛、视力下降的患者症状均改善;存在垂体功能减退的8例患者中,7例好转,1例继续予以药物替代治疗;存在尿崩症的6例患者中,4例恢复正常,2例未恢复,但尿量较术前减少。至末次随访,14例患者复查鞍区增强MRI,均未见脓肿复发。结论垂体脓肿的临床特点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当患者有感染史、存在尿崩症或垂体功能减退,影像学提示鞍区有囊性病变,则考虑垂体脓肿的可能。采用经鼻蝶窦入路脓肿清除术和术后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 标签: 脓肿 垂体 诊断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湘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 湘潭 411400 【摘要】目的:评析偏头痛患者脑电图的特征以及相关研究。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我院确诊为偏头痛的患者 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我院健康体检者 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数据,总结并且分析偏头痛患者脑电图的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正常率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观察组患者的轻度异常率高于健康体检者,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边缘率相比, P> 0.05无统计学意义。偏头痛患者脑电图特点:具有相对特异性,表现为局灶性慢波,偶可见低幅尖波,无明显的尖慢波以及棘慢复合波,且在疼痛位置高发。结论:偏头痛患者的脑电图具有相对特异性,通过脑电图可以对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偏头痛 脑电图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8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腹茧症患者中25例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其中17例为反复发作的慢性肠梗阻,7例伴有腹部包块。25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均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肠梗阻。CT或MRI检查显示肠管排列紊乱,聚集成团,管壁增厚,可见包膜。术中见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的纤维膜包裹,行包膜切除、肠粘连松解术,必要时可切除部分肠管。6例患者术后出现肠梗阻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患者反复出现肠梗阻症状,无其他原因解释,又或合并腹部包块者,应考虑存在腹茧症的可能。术前CT或MRI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

  • 标签: 腹茧症 肠梗阻 外科手术
  • 简介:  【摘 要】目的:研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本次纳入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的 8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43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 43例加用溶栓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 90.70%)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为意识障碍、侧视障碍、偏瘫、颅内高压等,在时间窗内为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 ;特点 ;溶栓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8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3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43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rombolytic therap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90.70%)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large area cerebral infarction are mainly consciousness disturbance, side vision disorder, hemiplegia,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etc.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in the time window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efficacy.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患病危险因素、症状严重程度、急性加重风险及肺功能的临床特点。方法调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COPD患者4 204例,其中女性COPD患者533例,男性COPD患者3 671例,对患病危险因素、症状严重程度、急性加重风险及肺功能临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男、女COPD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职业暴露史、生物燃料暴露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吸烟史、职业暴露史方面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01),生物燃料暴露史方面女性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01)。男、女COPD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CAT评分均值高于男性。男女COPD患者的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分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mMRC分级高于男性。男、女患者在急性加重风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COPD患者在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女性的FEV1%预计值、FEV1/FVC均优于男性。结论女性COPD的患病危险因素、症状严重程度及肺功能的临床特点有异于男性,为女性COPD患者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观察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方法: 选取本院在 2020 年 1 月 -2020 年 5 月内收治腹透患者 10 例,所有患者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采用临床观察的方式分析临床特点并且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 结果: 腹膜透析方式对比血液透析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具有持续性,同时有效的保护了参肾功能,患者的饮食限制较小,且应用更为广泛,减少了促红素的使用,为提高腹膜透析的效果,还可以采用针对性有效的护理方式。 结论: 腹膜透析应用于肾脏危重症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治疗效果,为保证治疗效果,可以采用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腹膜透析 临床特点 护理对策 效果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至2月4日经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患者11例,对其流行病学特征、首发症状、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为普通型,平均发病时间为(3.8±2.4) d,其中8例发病前14 d内有湖北旅居史或接触史;9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发热,1例为咽痛,1例无任何临床表现。11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正常,淋巴细胞计数3例减少;11例患者中9例SAA升高,6例CRP轻度升高,PCT均表现为正常。影像学主要表现为斑片状、间质性改变。所有患者均以干扰素α及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口服为基础治疗方案,3例患者予抗菌药物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病情控制良好。2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本研究中COVID-19患者均为输入性病例,均为普通型,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改变,治疗后均病情稳定。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