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软组织损伤在临床十分常见,对于损伤后的创面处理,传统的引流方法存在着换药频次多、愈合时间长,增加感染机会及患者痛苦等诸多弊端。近年来,VSD即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我院骨科在2006年4月-2008年3月应用VSD技术治疗38例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VSD 护理 软组织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皮瓣桥式移植修复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7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且受区无可供吻合血管的患者资料。针对不同情况采用背阔肌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或胸脐皮瓣修复缺损,通过同侧或对侧肢体动静脉血管为游离组织瓣提供临时血供,即游离皮瓣桥式供血。修复头面部和躯干缺损时桥接同侧前臂桡动脉、头静脉,修复小腿及足部缺损时桥接对侧胫后或胫前动静脉,皮瓣供区拉拢缝合或移植中厚皮片覆盖。待移植的组织瓣与受区充分建立侧支循环后(一般为术后5周),行血管断蒂。术后对皮瓣和皮片的成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18~59岁,头面部4例,臀部1例,小腿6例,足背1例,缺损面积为18.0 cm×7.0 cm~23.5 cm×13.0 cm,切取皮瓣面积20.0 cm×8.0 cm~25.0 cm×15.0 cm,其中应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10例,胸脐皮瓣修复1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1例。术后1例出现血管危象,及时行血管探查发现为静脉血栓形成,清除血栓、重新吻合血管后移植物成活;1例背部供区所植皮片部分坏死,湿敷换药后愈合;其余病例移植物成活良好,供区亦恢复较好。有2例面部移植皮瓣较为臃肿,术后半年行皮瓣去脂修薄后外观得以改善。随访1~1.5年,所有病例转移皮瓣外形较为满意,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有一定差异,前臂及小腿血管供区无畸形及功能障碍,大腿皮片供区有色素沉着,部分伴浅表瘢痕。结论对于软组织缺损较大、损伤严重、无可供吻合血管的创面,应用游离皮瓣桥式移植修复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桥式移植 游离皮瓣 软组织缺损
  • 简介:临床上复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并发感染,多见于深度烧伤、撕脱伤等严重外伤后或伴有较复杂全身性疾病患者。感染初期局部症状较重,严重者危及生命;感染控制后创面有时较大、受累组织种类多,修复困难。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对21例复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创面严重感染的烧(创)伤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皮肤软组织缺损 感染创面 综合治疗 并发感染 全身性疾病 2009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对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成效。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本组研究,分析对其实施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后的效果情况。结果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的股前外皮瓣发生坏死,有6例患者的皮瓣远端组织坏死,经过换药后创面得以愈合,有5例患者在皮瓣术后出现血管危象,及时探查并处理后其皮瓣成活较好。术后对患者随访3个月~2年,所有骨折患者皆顺利愈合,其肢体功能和外观恢复情况满意。结论对于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中显微外科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继续拧治疗的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患者88例,对其进行早期的清创治疗后重建肢体血运,然后采用髓内钉、钢板固定以及外固定支架对患者的骨折部位以及缺损软组织及你想过相应的小腿创伤修复。结果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并且术后成活,患者在出院后六个月进行病情随访,患者的皮瓣外形以及肢体的功能恢复均较为良好。结论在小腿骨折伴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治疗中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临床患者的截肢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腿骨折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治疗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6例创伤性小腿骨折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创面进行护理观察。结果36例患者中所有创面肉芽生长良好,经植皮创面均愈合。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而术后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有效的负压吸引、达到治疗目的的关键。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骨折 皮肤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瓣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皮瓣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术的158例患者,给予其进行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158例患者经过护理后,142例患者一期愈合,1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有所改善或者是愈合,6例患者的移植皮瓣坏死。结论皮瓣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术患者行临床护理后疗效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良好。

  • 标签: 皮瓣移植修复 下肢软组织缺损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移植结合Ilizarov骨牵张技术重建下肢解剖结构、恢复下肢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9年4月,应用组织移植结合Ilizarov骨牵张技术重建患肢解剖结构及功能治疗51例,其中胫骨近端缺损17例、胫骨远端缺损27例、跟骨部分缺损4例、前足跖骨缺损3例。手术分期进行,一期组织瓣移植覆盖创面,切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33例、腹股沟皮瓣8例、股前内侧皮瓣5例、胸脐皮瓣3例、背阔肌皮瓣2例,切取面积3.5 cm×15.0 cm~8.0 cm×25.0 cm;二期安装Ilizarov环形架或自行设计的牵张器,采用Ilizarov环形架44例、自行设计牵张器7例。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例股前外侧皮瓣部分坏死,3例皮瓣术后感染,其余47例皮瓣全部成活。36例胫骨采用骨搬运方法修复骨缺损,8例采用骨搬运与肢体延长结合恢复长度,4例跟骨采用横行或纵向牵张恢复跟骨外形,3例前足跖骨缺损采用纵向或横行牵张恢复足弓。随访9个月~2年,无骨髓炎复发,骨搬运对合端及延长区均获骨性愈合。按Paley骨性评分标准评定,结果优良率为98.0%,按生活质量评价表SF-36评分平均88.9分,按美国踝关节外科协会(AOFAS)评分平均79.5分。结论组织移植结合Ilizarov技术可重建下肢骨与软组织缺损,最大程度恢复患肢功能。

  • 标签: 下肢 Ilizarov骨牵张技术 骨缺损 外科皮瓣 重建
  • 简介:目的:对密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对下肢开放性创伤治疗护理的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36例下肢开放性创伤行VSD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36例行VSD术治疗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细心地观察与护理是创面引流顺利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闭式负压引流 开放性创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在修复下肢复杂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修复下肢复杂软组织缺损76例,其中小腿29例,足踝部47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感染、深部组织缺损及骨科植入物外露。创面大小为15 cm×8 cm~35 cm×20 cm,其中45例合并死腔形成,62例合并同一部位骨折,38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或其他系统损伤。创面经彻底清创及VSD治疗,待肉芽生长良好、感染控制后,设计并切取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其中穿支皮瓣修复大部分深部组织裸露的创面,肌瓣填塞死腔和(或)覆盖部分皮瓣周围的创面,在肌瓣上一期或二期游离皮片植皮,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74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术后72 h内出现血管危象,经及时手术探查处理后好转。1例皮瓣术后渗血过多,予手术止血。4例皮瓣远端或肌瓣上植皮区部分坏死,2例经再次植皮,2例经积极换药后均完全消灭创面。另16例外伤后骨髓炎伴骨缺损,于伤口愈合后3~6个月采用植骨、骨搬运或Masquelet技术进行修复。术后伤口一期愈合68例,延期愈合8例。除5例失访外,71例随访9~24(平均16)个月,患肢外观与功能恢复满意,未出现感染复发。结论采用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移植时,可以利用穿支皮瓣修复深部组织外露的创面,肌瓣填塞深部死腔和(或)创面并在肌瓣上植皮,仅需吻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即可实现肢体复杂创面的三维立体有效修复与重建,是修复下肢复杂创面安全有效的技术方法,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嵌合穿支皮瓣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创面修复 深部死腔
  • 简介: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它不同于外科临床上传统的负压引流法,除使用负压引流外,还要将伤口封闭,创面用生物透明膜封闭,形成一个密闭引流系统,从而防止外界细菌入侵,改善创面血运循环。达到创面快速愈合的效果,此方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省材料,且病人痛苦小。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负压封闭 下肢软组织缺损 护理 治疗 负压引流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负压封闭技术对患者完成严重软组织缺损断肢再植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3月~2018年02月收治的20例严重软组织缺失型肢体离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于所有患者于临床展开常规肢体再植手术治疗;手术后一期,选择负压封闭技术对再植创面进行覆盖;手术后二期,选择常规植皮方法对创面进行修复治疗;最终就严重软组织缺失型肢体离断患者治疗结果加以观察记录。结果所有患者负压引流平均时间为(12.83±1.39)d;创面肉芽表现出良好生长状态的患者18例,成功完成断肢再植手术治疗;2例患者在疾病恢复期间,表现出感染现象,主要因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造成,临床对其施以抗菌治疗后,最终获得痊愈;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9.39±2.82)d。结论对于严重软组织缺失型肢体离断患者选择负压封闭技术展开断肢再植治疗,最终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为二期植皮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负压封闭技术 严重软组织缺损断肢再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SD负压引流治疗肢体损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要点,为二期皮瓣或植皮手术做好准备。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对46例应用VSD治疗肢体损伤后创面污染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的VSD专科护理、疼痛护理、感染护理方面进行观察。结果46例应用VSD治疗的患者,创面感染控制,肉芽生长良好,二期手术皮瓣或植皮全部成活,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密切的护理观察和严格的引流管理,是护理的关键环节,为二期皮瓣或植皮手术创造了有利条件。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肢体损伤 创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多种皮瓣修复足跟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因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的50例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7~76岁,采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治疗;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25~75岁,采用游离皮瓣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两组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为87.6%,进行皮瓣修复的患者的软组织的平均成活面积为10cm×11cm;对照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为90.1%,进行手术的患者的平均成活面积为14cm×27cm。所有数据经统计分析后得出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皮瓣存活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若患者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可选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进行修复,但如果涉及前足,宜选择游离皮瓣.

  • 标签: 皮瓣 足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显微外科手术对于治疗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 60例,将其随机分为 2组,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外固定支架治疗,试验组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小腿骨折 严重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显微外科手术对于治疗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外固定支架治疗,试验组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小腿骨折 严重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面积、不同深度足跟后软组织缺损的新的、简便、有效的修复方法。方法根据跟后缺损面积及病变性质,设计两种简便方法对其进行修复。设计带薄层肌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岛状皮瓣修复大面积足跟后深度软组织缺损,修复最大缺损面积12cm×9cm;另于小腿下段,设计腓骨肌腱鞘筋膜瓣与脂肪筋膜瓣联合转移覆盖中、小面积跟后软组织缺损,在其上移植全厚皮片或中厚断层皮片,修复最大缺损面积6cm×4cm。结果⑴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以来,在传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岛状皮瓣设计的基础上,切取携带薄层(0.5~1.5cm)厚度,且小于皮瓣表面积的肌肉瓣,临床应用5例,修复足跟后、底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皮瓣最大18cm×12cm,最小12cm×7cm。带薄层肌肉皮瓣血运丰富,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经2~24个月随访,足跟功能、外形恢复满意;⑵自2004年1月~2007年4月,应用腓骨肌腱鞘筋膜与脂肪筋膜联合瓣修复跟后软组织缺损7例,最大筋膜瓣6cm×13cm。术后转移筋膜瓣及移植皮片完全存活。随访3~13个月,供受区稳定愈合,功能、形态恢复满意。结论带薄层肌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岛状皮瓣,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皮瓣修复面积大,且能增加足底软组织骨垫厚度,增强耐磨性,是大面积足跟后、底部深度软组织缺损较为的理想选择方法。腓骨肌腱鞘筋膜瓣或与脂肪筋膜瓣联合转移加皮片移植法,就近取材,供区病损小,鞘筋膜瓣柔韧滑润,覆盖跟腱与组织层厚度相似,是跟后中﹑小面积缺损的可靠修复方法。两种新手术方法均操作简便,术时短,安全可靠。

  • 标签: 跟后 缺损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