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肉豆蔻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去氢二异丁香酚为参照峰确定共有峰,建立肉豆蔻HPLC指纹;利用高分辨液质联用色谱法对共有峰进行分析,通过对特征峰一级质谱、二级质谱数据的计算及数据检索,指认共有峰的化学成分。结果建立了肉豆蔻的HPLC指纹,1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共建立11个共有峰,根据高分辨液质联用色谱分析结果,对11个共有峰进行成分指认,11个化合物分别是甲基丁香酚(峰1)、利卡灵A(峰2)、肉豆蔻醚(峰3)、Odoratisol A(峰4)、2-(3,4-Dimethoxyphenyl)butanoic acid(峰5)、malabaricone D(峰6)、5'-Methoxy dehydrodiisoeugenol(峰7)、去氢二异丁香酚(峰8)、Malabaricone C(峰9)、4-Methoxy-6-{(2S,3S)-7-methoxy-3-methyl-5-[(1E)-1-propen-1-yl]-2,3-dihydro-1-benzofuran-2-yl}-1,3-benzodioxole(峰10)、利卡灵B(峰11)。结论建立的肉豆蔻HPLC指纹可用于肉豆蔻药材的质量评价;利用高分辨液质联用色谱技术快速分析复杂成分的化学组成方法,对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剂化学成分的鉴别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肉豆蔻(中药) 指纹图谱 串联质谱法 去氢二异丁香酚 质量控制
  • 简介:【摘 要】中药成分比较复杂,容易受气候、土壤、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其性质不稳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季节、不同加工方法也会对中药的成分产生不同的影响。中药指纹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及药品查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重要查验方法,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依据和保证。本文将从中药指纹的概念、特点、目前发展状况和其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操作进行论述,并得出结论。

  • 标签: 中药指纹图谱 药品质量控制 应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指纹技术在香梨鉴定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采于新疆、西藏、海南三地的香梨果,经LAV及相关插件和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药质量标准的不断完善,作为传统医药重要组成的壮药也越受关注,越来越多的壮药被开发利用,其中不乏一些精品,然而壮药质量标准的定制也成为了壮药现代化任务之一。和中药类似,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壮药的高效液相指纹的研究解决了许多壮药质量控制的问题。本文就对近年来壮药高效液相指纹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壮药 高效液相指纹图谱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赤灵芝中三萜成分的HPLC指纹。方法:色谱柱Dikma Diamonsil C18 (5μm ,250mm×4.6mm,乙腈-0.5%乙酸的水溶液二元梯度洗脱模式,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47nm,进样量10μl。结果:建立了赤灵芝三萜成分的HPLC指纹质量控制方法,相似度为0.9~1.0。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全面评价灵芝的质量

  • 标签: 灵芝 指纹图谱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积雪草药材的HPLC指纹,并同时测定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苷和积雪草苷-B含量,比较不同月份积雪草的质量差异。方法色谱柱为岛津InertSustain C18(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2 mmol/L β环糊精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04 nm,建立积雪草药材的HPLC指纹。以湖南郴州产的不同月份积雪草为研究对象,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建立了不同月份的积雪草药材HPLC指纹,确定了9个共有峰;化学模式识别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月份的积雪草药材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7月份的积雪草药材质量最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和多成分定量方法稳定可靠,可为积雪草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积雪草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含量测定(中药)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黄连-厚朴药对配方颗粒HPLC指纹及不同配比下有效成分的差异,探讨不同比例药对配方颗粒关键成分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连-厚朴药对配方颗粒中黄连生物碱、厚朴总酚含量,建立指纹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10批黄连-厚朴药对配方颗粒指纹相似度>0.950,确定17个共有峰,指认出6个成分;与单味药比较,药对配方颗粒生物碱和总酚含量明显降低,不同比例黄连-厚朴药对配方颗粒中黄连多个生物碱及厚朴总酚含量有所差异,黄连-厚朴2∶1时生物碱和总酚含量较高。结论不同比例黄连-厚朴药对配方颗粒主要成分含量有所差异,为研究中药药对配伍机理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药对 黄连 厚朴 配方颗粒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复方麻黄止咳颗粒的指纹,并应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麻黄止咳颗粒中的麻黄、前胡、杏仁三味药进行定性鉴别,以有效控制复方麻黄止咳颗粒的质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250mm×4.6mm,5μm),以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A,乙睛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 1.0mL/min,检测波长 278nm,柱温28℃,进样量10μL结合中药色谱指纹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薄层色谱法利用硅胶G薄层板鉴别处方中麻黄、杏仁、前胡。结果:建立10个批次复方麻黄止咳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确定了24个共有峰,归属了8个已知峰,10批样品指纹相似度≥0.95。应用薄层色谱法检出复方麻黄止咳颗粒中麻黄、杏仁、前胡的特征斑点,而且斑点清晰、重现性佳。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复方麻黄止咳颗粒质量控制。

  • 标签: 复方麻黄止咳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短叶苏木酚、柯里拉京、老鹳草素、鞣花酸和芦丁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及指纹分析方法。方法叶下珠以50%甲醇超声提取,采用Phenonmenex Luna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 ℃,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270 nm。建立不同产地叶下珠HPLC指纹,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OPLS-DA)分析不同产地叶下珠化学成分的差异性。结果没食子酸、短叶苏木酚、柯里拉京、老鹳草素、鞣花酸和芦丁分别在0.042 8~0.641 6、0.033 4~0.501 4、0.142 2~2.133 1、0.383 1~5.746 5、0.063 1~0.946 2、0.019 2~0.287 8 µ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65%、96.39%、101.85%、95.04%、98.79%、98.33%。不同产地叶下珠HPLC指纹共有14个特征峰,鉴别指认其中6种化合物。PC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叶下珠所含化学成分具有差异性,OPLS-DA筛选出老鹳草素、鞣花酸和柯里拉京3个化合物为不同产地叶下珠的差异性成分。结论该方法高效、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叶下珠药材中上述6种成分含量的测定,建立的不同产地叶下珠HPLC指纹结合6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叶下珠的质量控制评价

  • 标签: 叶下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产地 含量测定(中药) 指纹图谱
  • 作者: 张雪影 李莉娅 蒲婧哲 张亚中 杨青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肥 230012,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合肥 230000,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肥 230012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合肥 230000,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肥 230012 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所,合肥 230012 安徽道地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皖贝母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的指纹及化学计量分析模式,为其质量评价及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ORTECS C18色谱柱(4.6 mm×150 mm,2.7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和10 mmol/L甲酸铵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进样量为2.0 μl。采用中药指纹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对9批皖贝母样品指纹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技术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最小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整体质量评价。结果建立了不同批次皖贝母的指纹,并确定了21个共有峰,初步指认出12个共有峰。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最小偏二乘-判别分析可将9批皖贝母聚为3类。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皖贝母指纹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较好体现皖贝母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从而为皖贝母的质量评价及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皖贝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指纹图谱 相似度 化学识别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丹参-当归药对配伍前后HPLC指纹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探讨丹参-当归配伍对主要化合物溶出的影响。方法制备丹参、当归单煎及共煎溶液,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0.1%磷酸水溶液-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 ℃,检测波长280 nm,建立丹参-当归药对配伍前后HPLC指纹,求取指纹共有模式,进行色谱峰归属;测定丹参素、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丹参酮ⅡA、阿魏酸、绿原酸、洋川芎内酯9种成分含量,分析配伍前后各成分溶出度变化。结果HPLC指纹及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良好,溶液中各待测成分在48 h内稳定,各色谱峰RSD值均<5.0%,9种成分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均符合相关规定,各样品指纹相似度均>0.9;丹参-当归药对配伍后共标定出17个共有峰,其中10个成分来自丹参,7个成分来自当归,该色谱条件下未发现有新化合物生成;丹参-当归药对配伍共煎后,丹参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及丹参素平均溶出度较丹参单煎组减少(P<0.05或P<0.01);丹参中咖啡酸平均溶出度较丹参单煎组增加(P<0.01);当归中绿原酸及阿魏酸平均溶出度较当归单煎组增加(P<0.05或P<0.01);当归中洋川芎内酯平均溶出度与单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当归药对配伍共煎后HPLC指纹特征峰均可归属于丹参与当归,该色谱条件下未发现新化合物生成,对指标性成分的溶出度有显著影响。

  • 标签: 丹参 当归 药对 中药配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溶出度
  • 简介:摘要中药配方颗粒是以饮片为原料,经现代生产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得到的单味颗粒剂,其成品已经失去了原有饮片的性状和显微特征,故而有必要使用薄层色谱、指纹/特征图谱、浸出物、含量测定等方法对其进行内在质量控制。本文在参考各官方发文、国家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各省区配方颗粒地方标准以及近年来关于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文献等基础上,重点对于配方颗粒标准中薄层鉴别和指纹/特征图谱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讨论,针对现行标准的先进性和待完善的内容进行探讨,并针对配方颗粒对照提取物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实例分析和探讨。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 薄层鉴别 指纹图谱 特征图谱 对照提取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赤芝菌发酵不同时间钩吻(赤芝钩吻)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与毒性的关系。方法用赤芝菌对钩吻进行双向固体发酵炮制,取发酵9、11、13、15、17、19、21、23、25、27 d(第27天取样2次)共10批次(批号S1~S10)赤芝钩吻,采用自行建立的HPLC法测定指纹。将10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ICR小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以发酵11 d赤芝钩吻对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为毒性测定给药浓度配制S1~S10赤芝钩吻溶液,分别给10组小鼠灌胃,观察各组小鼠的死亡情况。根据灰色关联度计算公式计算S1~S10赤芝钩吻指纹共有色谱峰与毒性(对小鼠的致死率)的关联度系数,分析赤芝钩吻毒性的主要贡献成分。结果S1~S10赤芝钩吻指纹共标定17个共有色谱峰;S1~S10赤芝钩吻对小鼠的致死率分别为1.00、1.00、0.80、0.70、0.60、0.60、0.50、0.40、0、0。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7、3、6、9、1、8、17、12号共有色谱峰与毒性的关联度系数分别为0.868、0.838、0.830、0.828、0.824、0.820、0.818和0.802,这8个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为赤芝钩吻毒性的主要贡献成分。结论赤芝钩吻随发酵时间延长毒性逐渐降低,发酵27 d时毒性最低。发酵后钩吻的毒性是多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毒性主要贡献成分的辨识可为发酵钩吻的质量控制和发酵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 标签: 钩吻属 发酵 动物实验 毒性试验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角药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肿瘤迁移侵袭能力影响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半枝、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组成的角药,分为中药角药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采取灌胃,氟尿嘧啶组腹腔注射,制备含药血清干扰人胃癌SGC7901细胞培氧;细胞划痕实验含药血清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血清干预培养缺氧诱导后各组细胞中HIF-1α、uPA、uPAR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划痕实验显示,氟尿嘧啶与角药血清干扰人胃癌SGC7901细胞后其细胞划痕愈合时间较慢,氟尿嘧啶与角药血清干扰人胃癌SGC7901细胞后的迁移距离较空白组干扰培养更短(p

  • 标签: HIF-1α/uPAR 中药角药 胃癌SGC7901细胞 迁移侵袭能力
  • 简介:【摘要】小学音乐教育属于艺术类培养学科,在实施小学音乐艺术教学课程中创造条件使广大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音乐、掌握音乐技能和提高音乐学习效率,是我国小学音乐艺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课程内容。音乐图谱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热情动力和主观积极性,同时带给学生良好的音乐知识学习与体验,本文就巧用“图谱”,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展开论述。

  • 标签: 巧用“图谱” 小学音乐
  • 简介: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知识图谱作为大数据时代的知识工程的产物,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基础。它具有强大的语义表达能力、存储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其关键技术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知识图谱的概念出发,分析其理论架构,以及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相关概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因为受到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求,招投标工作已经逐渐地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管理、政府采购项目推进的主要交易方式。在相关的企业招标采购工作之中,招标文书是所有文件的基础,也是最具有指导性的文件内容,因为招标的所有方面都是结合招标文书实现的,因此其就能直接影响采购的质量。为此本文结合面向政府以及大中型企业的招标采购基础流程,对采购物料集合、候选供应商集合、供应商所能提供的物料结合的背景下,寻求最佳的方案,以聚类分析的方式,对招投标方案选择进行梳理,以求帮助管理者做好工作任务推进,明确采购招标的各项流程。

  • 标签: 聚类分析 中国式 招标采购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热点及趋势,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文献,以知识图谱的形式,运用词频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从高频关键词角度探究其研究热点。借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 3.2和Excel表格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字段提取、词频统计;借助SPSS 20.0根据高频关键词共现相似矩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49篇文献,高频关键词33个,我国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热点分为4类: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应用、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方法、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探索、医学教学质量保障的管理。结论我国医学教育应完善保障措施,形成特色理论框架,探索尝试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的其他方法,建立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未来的研究应顺应国家"双一流"建设及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的发展趋势,强化内涵式质量保障研究。

  • 标签: 医学 教育质量保障 可视化 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