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标准预防应用现状做一综述,分析医务人员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出应对措施,为做好标准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标准预防 应用 影响因素 健康信念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规范儿科急诊的急救护理行为,保障患儿安全并提高急救质量,现分析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入组样本选自2020年1月初-2022年1月底在我院急救科就诊的160例患儿,对比两组患儿抢救成功率、分诊评估、急诊停留、急救和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标准化急救组抢救成功率97.50%,护理满意率96.25%,以及急救情况均优于常规急救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在儿科急诊护理中,通过对患儿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模式,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儿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 儿科 护理行为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护理行为中的应用,促进护理质量提升。方法:从2020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儿科急诊室收治的患儿中选取398例用于本次研究,其中2020年下半年接收的199例患儿纳入a组作为对照,2021年上半年接收的199例患儿纳入b组作为试验,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急救护理,对b组患者进行儿科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下的急救护理,观察、记录并分析比较a、b两组患者的抢救处置行为正确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a、b两组患者的抢救处置行为正确率分别为90.95%与97.49%,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05%与2.01%,患儿家属满意率为92.46%与98.99%,均有P<0.05。结论:儿科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护理行为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抢救处置行为正确率与患儿家属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救护理 儿科 护理行为 标准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强化护理管理对感染科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抽取我院感染科在 2018 年 4 月 -2018 年 10 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 44 例为对照组; 抽取我院感染科在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4 月实施 强化护理管理的患者 44 例为观察组。观察指标选择护理满意度和 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等两个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和 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较为优异,较之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医院感染科室内实施强化护理管理措施,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 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强化护理管理 感染科 护理人员 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护理管理对感染科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48例感染科护理人员为对象,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组为参照组,实施强化护理管理组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士标准预防行为知识掌握评分、实践操作能力评分更高,P

  • 标签: 强化护理管理 标准预防行为 感染科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规范儿科急诊护士的急救护理行为,提高抢救质量,保障患儿安全。方法:将 2019 年 7-12月在我院儿科急诊实施急救的患儿 402例设为对照组, 2020 年 1-5 月在我院儿科急诊实施急救的患儿 396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制定并应用标准化的急救护理流程,并对急救护理工作进行持续的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儿的抢救室滞留率、护士的抢救医嘱延迟执行率、护士的急救处置行为正确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抢救室滞留率、抢救医嘱延迟执行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的护士急救处置行为正确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能有效规范护士的急救护理行为,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 标签: 救护理 儿科 急救护理流程 抢救室滞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儿科急诊患者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对忽视急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均为院内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收录的452例儿科急诊患者,采取抽签分组,实验组以标准化急诊护理流程分析,对照组开展传统急救护理,指标评估包括不良事件、护理人员急救处理行为正确率、护理人员医嘱抢救延迟率、儿科患者抢救室滞留率等数据。结果:实验组、对照组医嘱执行延迟率、抢救室滞留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处置行为正确率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急诊救治期间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管理有效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提升救治成功率,保证救治效率,缩短救治时间,改善急救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 儿科急诊 护士急救护理行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规范儿科急救急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为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急救科就诊的30名患儿,均给予常规急救治疗。实验组由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急救儿科收治的40例患儿组成,对患儿制定规范的儿科急救护理流程,并持续做好急救工作的质量控制。比较两组在急救室滞留率、护士抢救命令延迟执行率、护士紧急行为准确程度、负面事件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急救室滞留率、抢救医嘱的延迟执行、抢救治疗的正确实施、负面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救护理 儿科 急救护理流程 抢救室滞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规范儿科急诊时的急救护理行为,将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应用至儿科急诊护士急救护理行为中,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并提高抢救效率。方法:选取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急诊实施急救的10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儿采取标准化的急救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实施急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男30例,女20例,对照组患儿男28例,女22例,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抢救室滞留、抢救医嘱延迟执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护士急救处置行为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能够规范护士的急救行为,提高急救护理的质量。

  • 标签: 急救护理 儿科 急救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标准化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7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行常规护理与标准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遵医行为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胃溃疡 标准化综合护理 不良情绪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化综合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不良情绪和遵医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采集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7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标准化综合护理)与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比较不良情绪(SAS、SDS)、遵医行为。结果:SAS、SDS评分比对护理前2组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依从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行标准化综合护理,能改善不良情绪、遵医行为,可应用。

  • 标签: 慢性胃溃疡 标准化综合护理 不良情绪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用标准化综合护理对其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选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综合护理。对比遵医行为、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标准化综合护理,运用到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能够提升生活质量以及遵医行为,达到护理目的,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综合护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 简介:行为是患者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就诊时很少论及。虽然性行为不易研究,但自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了一些大规模的调查,这为健康服务计划,流行病学和对性行为的认识都提供了很重要的资源。

  • 标签: 行为 20世纪 服务计划 流行病学
  • 简介:品行障碍的特征是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的反复发作的反社会行为。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临床主要表现为明显超出其年龄范围的显著的反抗行为如挑衅、敌意和破坏行为。在年龄稍大的儿童中则可见偷窃、逃学、打架、撒谎和离家出走等行为。最严重的病例还有纵火或虐待动物或其他儿童的行为。品行障碍患者通常与同龄人关系差有关,但有时也见于平常与同龄人相处和谐的儿童。

  • 标签: 儿童 行为障碍 品行障碍 多动障碍 混合障碍
  • 简介:不少疾病与不良的心理状态、工作及生活压力过重有关,而释放压力的生理行为、艺术活动、运动锻炼等,都能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最终达到康复的效果。

  • 标签: 行为处方 治病 心理状态 患者 运动锻炼 康复
  • 简介:摘要"健康中国行动:2030"是未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工作,其中行为危险因素控制与不良行为方式改变与行为医学的工作密不可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饮酒、吸烟、不健康饮食习惯、缺少运动。"行为决定健康"是行为医学过去、现在,乃至将来一以贯之的宣传、普及和实践的主题,具体实施的内容可围绕睡眠、运动与体质量控制、烟草与有害饮酒控制、饮食均衡与情绪调节等几方面的行为干预和教育,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预期寿命作出行为医学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 标签: 行为 健康 生活方式 生活质量 健康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中西思想文化的碰撞中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婚前性行为的认知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而由于受到认知程度的影响,大学生群体非婚受孕、人流现象屡现,给女青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损害。同时由于没有安全的防护措施,感染性疾病、妇科疾病甚至艾滋病。对此,本文就在校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及避孕行为进行简单的研究,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与措施。

  • 标签: 大学生 婚前性行为 避孕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行为关怀行为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ICU重症患者60例作为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其分为两组,护理行为关怀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患者。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性的基础护理治疗,护理行为关怀组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关怀行为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状态进行评分,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行为关怀组患者的状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行为关怀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66.6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行为关怀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好,能够缓解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行为 关怀行为 ICU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