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气道表面衬液(ASL)是呼吸系统对吸入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气道微环境稳态主要体现在ASL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ASL的酸碱度、离子强度、渗透压、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含量的正常状态对发挥气道正常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及抗菌效应至关重要。当气道表面环境稳态被破坏,呼吸道局部对病原微生物易感是导致肺部感染发生、慢性感染迁延不愈、反复病情加重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口腔黏膜表面麻醉及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0年 1 月的 60 例口腔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随机数表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提卡因肾上腺素局部麻醉药物,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药方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在使用相应的麻醉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于对照组患者( p< 0.05),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采用中药药方对口腔疾病患者进行麻醉,可减少麻醉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且具有损伤小、经济负担少的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中药 口腔黏膜 表面麻醉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健康人群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指标测定状况。方法:这次报告中针对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在本疾控中心接受乙肝抗体检测的 150名中小学生予以详细研究,其中,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各有 50名,都实施乙肝抗体指标检测,针对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测阴性中小学生增加乙肝三系统检测,调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测所得结果、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测阴性中小学生乙肝三系统检测所得结果。结果:小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测阳性占据百分值对比中学生对应检测结果提升( P<0.05),高中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测阳性占据百分值对比小学生、中学生对应检测结果差距较小( P>0.05);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测阴性中小学生虽其HBsAg检测结果和抗 -HBs检测结果均阴性,不过抗 -HBs加抗 -HBc检测阳性情况、 HBsAg加抗 -HBc检测阳性情况、 HBsAg加 HbeAg检测阳性情况、 HBsAg加 HbeAg加抗 -HBc检测阳性情况、 HBsAg加抗 -Hbe加抗 -HBc检测阳性情况各 1例。结论:为健康人群开展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指标测定存在重要性,中小学生乙肝抗体指标良好。

  • 标签: 健康人群 小学生 中学生 高中生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 作者: 李益行 张勇 吉琳 吝怡 樊茜 刘培楠 赵旭燕 武洋 马锋 吕毅 严小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 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 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自行研发设计的腔镜磁锚定装置辅助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的可行性。方法以6只健康Beagle犬为动物模型,全身麻醉后实施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以磁锚定装置来替代肺钳,完成肺叶的牵拉暴露。记录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者对磁锚定牵拉装置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的评价。结果6只Beagle犬在磁锚定装置的辅助下,成功完成了肺楔形切除,术中借助磁锚定装置可完全替代肺钳的暴露功能,有效消除了术中单孔胸腔镜操作时器械之间的"筷子效应"。磁锚定装置能够为手术提供足够的牵拉力,术野暴露清晰。术中未出现组织损伤、锚定抓钳滑脱等现象。手术时间(22.67±3.25)min(18~26 min),术中出血量均小于10 ml。术后实验动物存活良好。结论磁锚定装置用于胸腔镜肺楔形切除安全有效,可消除操作器械间的相互干扰,具备临床应用潜力。

  • 标签: 磁锚定技术 胸腔镜 肺楔形切除 磁外科 比格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盆底表面肌电变化特征。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根据其下肢Brunnstrom分期结果将其分为卧床组(≤3期)及对照组(>3期),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经颅磁刺激、功能性电刺激、针灸及分阶段运动训练等,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分别采用AM1000B型生物反馈系统对2组患者进行盆底肌表面肌电检测。结果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2组患者在放松阶段、后基线阶段其盆底肌电波幅及变异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发现对照组患者在快速收缩阶段、连续收缩阶段及耐力收缩阶段其Ⅱ类(快型)肌纤维、Ⅱ类(快型)&Ⅰ类(慢型)肌纤维、Ⅰ类(慢型)肌纤维波幅均显著高于卧床组水平(P<0.05),变异性均明显低于卧床组水平(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在快速收缩阶段、连续收缩阶段及耐力收缩阶段其Ⅰ类、Ⅱ类肌纤维波幅均低于正常值范围,其中卧床组盆底肌纤维波幅与正常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盆底肌纤维收缩时变异性均与正常值范围较接近,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发病早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盆底肌功能障碍,且长期卧床能加重患者盆底肌功能障碍程度。

  • 标签: 长期卧床 脑卒中 盆底肌肌力 表面肌电
  • 简介:摘要氧化锆材料颜色与人天然牙较接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成为制作口腔种植体的一种较理想的材料。为提高氧化锆种植体的成骨性能,各种表面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可主要分为两大类:非涂层法和涂层法,而不同的表面处理技术有其优势也有不足。本文就氧化锆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牙种植体 陶瓷制品 骨整合 氧化锆 表面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诺如病毒原型株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NV)P蛋白细菌细胞表面展示体系,并对其进行功能评价。方法构建pET28a-inaQn-TB-P(GI.1)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建立升级版假NV。以猪胃粘膜提取物中已知NV受体组织血型抗原(human 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为对象,验证假病毒特异性识别、捕获HBGAs的能力;以生菜叶中类HBGAs为对象,验证升级版假NV捕获生菜叶中NV配体的特性,并对所捕获的配体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获得可高效捕获NV受体/配体的假病毒体系,该体系可特异性识别并捕获猪胃粘膜提取物中A型HBGA和生菜中类HBGAs。另外,所捕获生菜中类HBGAs可以分别被A、H和Lewis a型HBGA单克隆抗体识别,且以H型HBGA抗原位点暴露最多。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NV的P蛋白细菌细胞表面展示体系,可以识别并捕获HBGAs及其类似物,为解析NV与配体互作机制提供技术平台。

  • 标签: 诺瓦克病毒 细胞表面展示体系 P蛋白 生菜 配体
  • 简介:摘要:通过对玻璃纤维桩经不同表面处理对比牙体缺损修复的效果。选择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我院收治的 200例牙体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四个组,每组 50例,第一组不作相对应的处理;第二组患者纤维桩粘接前使用氧化铝喷砂处理;第三组患者纤维桩粘接前经过氧化氢溶液处理;第四组纤维桩粘接前经硅烷剂涂布处理。对比四组愈后效果。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牙体缺损 修复牙体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针对膝关节表面置换外来手术器械配备过多的现象,运用品管圈(QCC)管理提升配包精准率,提高手供工作效率。方法2018年7~1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骨关节外科和器械商多方联合开展QCC活动。回顾分析2018年1~6月骨科膝关节表面置换外来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产生的管理问题,制定的整改方案有:培训和考核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识别膝关节表面置换外来器械,并制成器械图谱作为工作指引;规范医生通知器械商手术信息的方式;规范器械商按手术信息准确配置。结果膝关节表面置换外来手术器械配置精准率由改善前的10.42%上升到改善后的96.72%,较活动前提升了86.30%,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0.000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目标达标率146.62%。并在多方合作下促成了器械商配备备用包,应急情况得到保障,更好地保障了患者安全。结论对骨科膝关节表面置换外来器械管理采用QCC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较好地提升膝关节表面置换外来器械配置精准率,致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和骨科医生的手术效率均有提高,规范了器械商对膝关节表面置换外来器械的配置流程。

  • 标签: 外来器械 膝关节表面置换 消毒供应中心 品管圈 精准率
  • 简介:摘要骨组织工程的发展对支架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再生医学的完全再生理论,要求骨移植替代物具备骨诱导性的同时,还能被破骨细胞降解并替换为新生骨组织。可吸收支架材料能被破骨细胞降解,且材料的理化性质也影响着破骨细胞的行为。其中材料表面微结构是启动骨诱导性的关键,对破骨细胞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此外,材料表面粗糙度在一定范围内可增强破骨细胞的功能活性。就材料表面微结构对破骨细胞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制备性能更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提供参考。

  • 标签: 组织支架 生物相容性材料 破骨细胞 表面微结构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踝足矫形器对中风患者平衡功能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 80例中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踝足矫形器治疗,共治疗 8周。采用 BBS评分、胫骨前肌及腓肠肌 iEMG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 BBS评分、胫骨前肌及腓肠肌 iEMG均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0.05)。结论 踝足矫形器可以改善中风患者的平衡功能,促进腓肠肌及胫骨前肌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踝足矫形器 中风 平衡功能 表面肌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优势。方法:抽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案例作为对象,结合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的44例案例进行的是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两组案例治疗后对数据分析。结果:研究和分析分析两组案例的NBNA评分,治疗前差异不明显,治疗后治疗组的评分低。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各项时间值,治疗组的各项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5.4%和72.7%,高于对照组将近20%,治疗组的优势明显。结论:对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案例实施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可行性高,符合当前临床具体治疗要求,值得实施推广。

  • 标签: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
  • 简介:摘要白内障是目前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临床上通常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对其进行治疗。该手术术后视力恢复良好。但是所植入的IOL是一种外来性异物,术后除了急性炎症反应之外,存在着远期的体内生物相容性问题,即后发性白内障,严重影响术后的视觉质量。虽然手术方式改进、IOL设计加工改良等能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但由于材料本身的相容性问题并未获得改善,仍能导致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笔者从材料学的角度对材料表面性能改性抑制后发性白内障作一综述。

  • 标签: 人工晶状体 表面改性 后发性白内障 生物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氏烧山火"手法对寒湿痹证患者的局部及循经远端穴位皮肤表面温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0月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寒湿痹证患者,在固定室温条件下,行"金氏烧山火"针刺治疗,分别于针刺前、针刺即刻、留针15 min、留针30 min后采用非接触式红外线人体测温仪、红外线热成像技术观察曲池与合谷穴,足三里与冲阳穴局部皮肤表面温度变化。结果行"金氏烧山火"针刺手法后,上下肢穴位局部皮肤表面温度均不同程度升高,且留针15 min时皮肤表面温度最高。①上肢:曲池针刺即刻、留针15 min、留针30 min时皮肤表面温度分别高于针刺前(P<0.05),合谷留针15 min、留针30 min时皮肤表面温度分别高于针刺前、针刺即刻(P<0.05);曲池针刺即刻皮肤表面温度高于合谷穴(t=3.793,P=0.034)。②下肢:足三里针刺即刻、留针15 min、留针30 min时皮肤表面温度分别高于针刺前(P<0.05),冲阳留针15 min、留针30 min时皮肤表面温度分别高于针刺前、针刺即刻(P<0.05);足三里针刺即刻皮肤表面温度高于冲阳穴(t=3.794,P=0.034)。结论"金氏烧山火"手法可升高寒湿痹证患者局部及循经远端穴位的皮肤表面温度,具有明确的临床热效应。

  • 标签: 烧山火 寒湿痹证 热感 穴,曲池 穴,合谷 穴,足三里 穴,冲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隔离技术辅助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腺外科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行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24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2例,女性64例,年龄(56.7±9.2)岁。246例患者中131例采用水隔离技术辅助射频消融治疗纳入水隔离组,115例采用常规射频消融纳入常规治疗组。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一次性完全消融率及无进展生存率等。结果水隔离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21.4%(28/131),常规治疗组20.9%(24/1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隔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6%(27/131),低于常规治疗组33.9%(39/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隔离组术后疼痛发生率6.1%(8/131),低于常规治疗组15.6%(18/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隔离组131例患者邻近肝表面肿瘤183个,常规治疗组115例患者邻近肝表面肿瘤142个。水隔离组一次完全消融率94.0%(172/183),高于常规治疗组75.4%(10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隔离组无进展生存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隔离技术可增加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射频消融的一次完全消融率,降低术后并发生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超声检查 射频消融 癌,肝细胞 邻近肝表面 水隔离 人工腹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口腔科门诊牙椅旁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污染程度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口腔科门诊椅旁物表消毒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牙周科、口腔全科、正畸科的椅旁操作小桌和治疗车台面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在消毒后即刻和消毒后1、2、3 h使用生物荧光检测仪对指定区域进行涂抹采样,每个位点连续采集观察5个工作日。结果受检物体表面消毒后即刻采样合格率100%,消毒后1、2、3 h的采样合格率依次为26.7%(8/30)、23.3%(7/30)、13.3%(4/30),均污染超标且各时间点采样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9.155,P<0.05)。消毒后1、2、3 h,椅旁桌采样合格率依次为26.7%(4/15)、20.0%(3/15)、13.3%(2/15),治疗车采样合格率依次为26.7%(4/15)、26.7%(4/15)、13.3%(2/15),均污染超标且各位点采样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034,P>0.05)。结论口腔科门诊应重视椅旁高频操作台面的物表消毒管理,并根据污染变化情况合理调整消毒频率,以确保椅旁操作台面的物表卫生符合规范要求。

  • 标签: 口腔门诊 物体表面 污染 擦拭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5例新生儿重症肺炎病例分为对照组 (13例 )与实验组 (12例 ),两组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用 PS,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 OI、 a/A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 24h时实验组 OI、 a/AP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实验组治疗后24h、 48h、 72h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 SP-B浓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效果
  • 简介:摘要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影响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病例临床上较罕见,容易给临床和家属带来困惑。本院收治1例接种乙肝疫苗出现表面抗原阳性的病例,1周后复查HBsAg为0.00 IU/ml,表面抗体强阳性。

  • 标签: 新生儿 乙肝疫苗 表面抗原
  • 作者: 张超 杨斌 王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基础医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口腔生物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30079 ,College of Dentistr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IL 60612, U S A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 10005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自固化树脂充填Ⅴ类洞后充填体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方法选用因正畸需要拔除的无龋人上颌前磨牙56颗(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提供),制备Ⅴ类洞,分为2组(每组28颗)。实验组用预处理剂(Tooth primer)和新型自固化树脂(Bondfill SB)充填,对照组用自酸蚀粘接剂(Scotchbond Universal)和光固化复合树脂(Z100)充填。充填后样本牙进行疲劳实验:机械循环加载(49 N、1 Hz频率120万次)和冷热循环加载(5和55 ℃的水中分别浸泡1 min,共3 000次),模拟口腔环境的咀嚼负荷和温度变化。疲劳实验前后样本牙浸入50%氨化硝酸银溶液并还原银离子。用扫描电镜检测分析充填体表面完整边缘百分率和内部界面银沉淀物长度。用透射电镜观察牙本质界面超微结构。结果扫描电镜显示,疲劳实验前实验组牙本质表面边缘间隙较对照组小。疲劳实验前对照组牙釉质界面银沉淀物长度[(0.67±0.15)μm]显著小于实验组[(33.54±10.27)μm](P<0.05)。疲劳实验后对照组牙釉质表面完整边缘百分率[(55.08±15.20)%]显著大于实验组[(25.15±12.47)%](P<0.05)。疲劳实验后实验组充填体表面和内部更易观察到内聚破坏。透射电镜显示,疲劳实验前对照组牙本质界面比实验组有更多的银沉淀物;疲劳实验后对照组牙本质界面破坏主要发生于混合层下方;实验组牙本质界面破坏主要发生于混合层下方和充填体内部。结论充填Ⅴ类洞时本项研究所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在牙釉质界面有较好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而新型自固化复合树脂在牙本质界面有良好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

  • 标签: 复合树脂类 牙修复体修复 Ⅴ类洞 界面适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