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纤维系统和金属铸造桩修复严重缺损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口内经完善根管治疗且单个牙牙体缺损严重需做桩冠修复患者85例,其中纤维桩患者44例,金属铸造桩患者41例,纤维桩患者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金属铸造桩患者行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患者8个月、16个月后复诊,观察牙周组织、冠边缘密合度、冠松动度及X线片情况。结果44例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患者3例出现冠边缘不密合、松动1度。41例钴铬合金桩冠修复患者6例出现牙龈缘变色,牙龈炎症,4例患者冠松动2度,2例患者根折。结论纤维桩修复严重缺损后牙效果较金属铸造桩修复效果好,牙齿根折率低、龈缘无染色,冠密合度高。

  • 标签: 纤维桩 金属铸造桩核 后牙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纤维桩和铸造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残根残冠患者70例(78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37颗患牙)采取镍铬合金铸造桩修复,观察组36例(41颗患牙)采取石英纤维桩增强复合树脂修复,对两组患者展开3年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统计修复失败原因。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修复失败原因为桩松动、脱落,牙根折断及牙龈着色,观察组修复失败原因为为桩松动、脱落及桩折断。结论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相较于纤维桩修复方法,铸造桩修复治疗成功率更高,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残根残冠 纤维桩核 铸造桩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0例符合ICD-10抑郁发作的门诊病人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艾司西酞普兰剂量10-20mg/d,氟西汀剂量20-40mg/d,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定。观察时间6周。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71.4%,治愈率51.4%,氟西汀组有效率65.7%,治愈率48.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艾司西酞普兰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食欲下降、头晕、乏力等,与氟西汀无差异。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病人安全有效,与氟西汀疗效相当,但起效快于氟西汀。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氟西汀 抑郁症
  • 简介: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5例少年抑郁症患儿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与氟西汀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少年抑郁症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少年抑郁症安全有效.

  • 标签: 抑郁症 艾司西酞普兰 治疗应用 氟西汀 治疗应用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儿肝豆状变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果儿童肝豆状变性以肝脏损害为主;本病首诊误诊率高,21例中首诊误诊8例。对患者进行正规治疗,19例患儿的症状完全缓解,2例患儿症状控制不佳,有效率达90.5%。结论肝豆状变性早期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详询病史及辅助检查可尽早诊断,及时采取正规治疗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诊治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患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从2011年8月到2012年6月共收治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共21例,其中以6个月到7岁为常见。其中高热惊厥17例,病毒性脑膜炎2例,颅内出血2例,结果经治疗护理后症状缓解,经抗生素控制感染对症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对高热惊厥的患儿及时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营养,作好基础护理。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相结合,加强安全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对减少其发病率和后遗症,促进患儿病愈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纤维桩树脂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病例80例,86个患牙,其中残根40个、残冠46个,经完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39个采用纤维桩树脂修复,47个采用铸造桩修复,两组均制作烤瓷冠粘结固定,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随访2年,纤维桩树脂组成功率为92.31%,铸造桩组成功率为91.49%。结论两组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在某些方面,纤维桩树脂更具优势。

  • 标签: 纤维桩 桩核 残根 残冠
  • 简介:目的:观察穴位放血配合雷火灸治疗梅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梅气患者采用双侧肝俞穴点刺放血,雷火灸条悬灸膻中、中脘穴治疗,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结果: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6例治愈,4例有效,治愈率80%,有效率100%。结论:穴位放血配合雷火灸治疗梅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梅核气 穴位放血 雷火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铸造桩冠修复体的适应症,牙体预备及制作方法,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7颗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的大面积缺损的短冠磨牙行整体铸造桩冠修复,随访2~3a。结果27颗经修复的短冠磨牙中,25颗使用良好。结论整体铸造桩冠能较好地解决大面积缺损的短冠磨牙的固位问题。

  • 标签: 整体铸造桩核冠 短冠磨牙 固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铸造桩修复老年人后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可保留的52例共68颗老年人后牙残根残冠,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行牙体预备、取模、灌注超硬石膏工作模、铸造金属桩制作、打磨、戴入口内粘固。结果通过1—4年的随访观察,其中2例2颗上颌双尖牙铸造桩烤瓷冠修复,在1.5—2年时间因根折而拔除。其余X检查无继发龋,冠周龈组织无异常及炎症、稳固、冠边缘密合。结论采用铸造桩进行修复不但提高修复体的支持力和稳固而获得咀嚼功能恢复正常的满意疗效。

  • 标签: 老年人 铸造桩核 后牙 残根残冠 义齿 固定 局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豆状变性(WD)患者脑干萎缩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W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神经影像学等资料,分析伴有脑干萎缩的WD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50例患者的头颅MRI或CT均提示颅内出现异常信号,主要累及双侧豆状、尾状、丘脑、小脑和脑干。12例伴有广泛大脑萎缩,6例伴有小脑萎缩,6例伴有脑干萎缩(均以桥脑为著),2例影像学符合桥脑小脑橄榄萎缩。伴有脑干萎缩的患者球麻痹(25%)、锥体束征(50%)、眼震(25%)的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而病程、铜蓝蛋白、血清铜与不伴有脑干萎缩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干萎缩在WD患者中并不罕见,此类患者较多伴有脑干损害的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易被误诊。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脑干萎缩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内镜治疗壳出血23例临床分析。方法对本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入院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23例壳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肿近完全清除者12例,血肿大部分清除者11例;随访1年23例患者预后情况(ADL分级)为Ⅰ级5例,Ⅱ级5例,Ⅲ级6例,Ⅳ级4例,Ⅴ级3例(均死亡),死亡率为13%。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清除壳出血具有微创、直视、止血确切、快速减压、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花费少等优点,是治疗壳出血病例的较为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神经内镜 壳核出血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实施度洛西汀对比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共64例,随机将其等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度洛西汀用药,观察组实施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参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估2组治疗前后的抑郁改善情况,同时对比其治疗安全性。结果相比治疗前,2组治疗2周、4周后的HAMD-17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数据对比相仿(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有头晕、出汗等不适,其中观察组的发生率是6.25%,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2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实施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取得与度洛西汀相当的疗效,但其用药安全性更佳,更适合临床普及。

  • 标签: 度洛西汀 艾司西酞普兰 精神分裂症 抑郁
  • 简介:目的分析一线核辐射应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方法根据核辐射应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的实际,结合实地演练经验开展理论分析。结果当前一线应急救援队伍还普遍存在宏观管理体系松散、专业救治人才缺乏、进修培训不连贯、救治药材更新配套缓慢等薄弱环节。结论通过科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强化应急救援实战演练、优化药材供应储备、完善应急救援信息化支撑等手段,可提高一线核医学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治能力。

  • 标签: 核辐射 应急救援 队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的临床应用新进展。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结果西咪替丁除抗酸作用外,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抗过敏、解痉、止痛等作用。结论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

  • 标签: 西咪替丁 儿科 新用途
  • 简介:摘要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一种伴有脂质代谢紊乱的慢性肝病,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种受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深入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病理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克隆编码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重组原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依据。方法PCR扩增人GM-CSF基因编码序列,定向克隆入融合蛋白原表达载体PET32a+获得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PCR和Western-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重组质粒经PCR、限制性内切酶及DNA测序证实构建成功;且诱导后能在大肠杆菌中稳定表达PET-GMCSF嵌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了PET-GMCSF蛋白,为进一步研究GM-CSF功能奠定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同时期62例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收集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疗效、毒副反应评价及随访观察。结果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45.2%;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具有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生存期延长,不良反应耐受可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西他赛 吉西他滨 乳腺癌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