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人们对医疗服务更加关注。然而医疗服务中的问题还是存在,特别是涉及到医疗设备方面,主要表现在医疗设备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以及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医疗设备质量问题等方面。本文通过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几个案例,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 标签: 医疗设备 管理 问题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文登区艾滋病的疫情流行规律基本符合国家艾滋病总体流行规律,即同样经历了传入期和局部流行期,并逐步从外地人口转入本地人口,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展的趋势。通过对文登区2005-2016年艾滋病跟踪监测防制工作发现,现阶段基层艾滋病防制及管理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现就基层艾滋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一分析。

  • 标签: 基层 艾滋病 管理工作 存在问题
  • 简介:目的:探讨阶段性电话随访对急性胰腺炎出院病人饮食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160例急性胰腺炎治愈出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常规书面出院饮食指导,于出院1、3、6个月常规电话随访。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分阶段电话随访指导饮食自我管理。半年后评定两组病人饮食自我管理、胰腺炎复发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饮食自我管理比较第1个月无差异,而第3、6个月存在显著性差异;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胰腺炎复发率明显下降;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结论:阶段性电话随访可提高急性胰腺炎出院病人饮食自我管理的依从性,降低急性胰腺炎复发率,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电话随访 胰腺炎病人 饮食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自发性用力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2月在我院分娩初产妇16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82例)及对照组(87例),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间、用力时间、产道损伤、产后出血量及产后疲劳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第二产程用力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疲劳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自发性用力可缩短初产妇用力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疲劳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第二产程 分阶段体位管理 自发性用力 初产妇 分娩结局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耳鼻喉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耳鼻喉手术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前准备、康复训练、住院须知、注意事项、出院指导等方面,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采取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取得更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耳鼻喉 健康教育 阶段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80例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结果产妇掌握了相关的自我护理知识及母乳喂养要点,恢复情况及焦虑改善情况均较理想。结论为产妇讲解产后有关的问题和内容,对于产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增加了护士与产妇及家属的交流机会,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产妇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产后 作用
  • 简介:摘要军事院校强化阶段训练是学员进入军校的第一堂课,是指通过大强度的训练任务锻炼学员身体和心理,加快学员全面转变为军人的过程。因此,由于训练的强度较大,从生理机能的角度而言,学员训练损伤的发生概率较大,难以避免且会对学员的身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训练效果。本文分析了强化阶段训练学员损伤的常见原因,并提出应对性预防措施,以期减少学员训练损伤的发生。

  • 标签: 强化阶段训练 军事院校 训练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缓护理在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选取70例癌症晚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缓护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舒缓护理的方式,整体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7.14%,高于对照组74.29%,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癌症患者临终阶段采用舒缓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缓解患者身心痛苦。

  • 标签: 舒缓护理 癌症患者 临终阶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对骨科康复区患者行阶段式护理,患者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7-2016.8期间骨科康复区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研究两组,每组人数为5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阶段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统计患者对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6.2%相比于对照组86.5%,研究组满意度高,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关节功能恢复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临床对骨科康复区患者临床实施阶段式护理,患者康复用时短、护理满意度高。

  • 标签: 骨科 阶段式护理 康复病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不同阶段病情情况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患者发生并发症、合并症的时间进行统计。结果早期13例为颅内迟发性血肿、13例为尿崩症、2例窒息;中期24例为肺部感染、2例肾功能衰竭、6例消化道应激溃疡出血;晚期1例营养不良。结论重度颅内脑损伤具有变化快、病情重的特点,因此致死率高,不同阶段患者合并症、并发症具有不同的特点,应按照其特点选用针对性治疗措施和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不同阶段 病情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阶段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2月本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阶段性护理,比较护理前与随访半年后两组患者的患肢运动能力、日常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患肢运动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半年的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患肢运动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均所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阶段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患者日常活动的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采用。

  • 标签: 阶段化护理 脑卒中 偏瘫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的控制措施。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贫血检验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结果在检验标本总不合格率上,观察组检验标本总不合格率为51.16%,与对照组的90.70%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标本分析前阶段给予综合护理的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有助于诊断治疗。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临床检验 标本分析前阶段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阶段评估在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阶段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衡膀胱率与膀胱控制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阶段评估有助于改善膀胱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阶段评估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在非药物分娩镇痛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非药物分娩镇痛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阶段性健康教育指导,对比两组产妇镇痛有效率和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80.00%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3.33%,与对照组的28.89%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在非药物分娩镇痛产妇中的应用,可显著增强镇痛效果,降低剖宫产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非药物分娩镇痛 阶段性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分阶段培训在产科病房母婴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实践效果。将新入产科病房母婴专科护士分4个阶段进行培训,确定各阶段的培训内容,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培训期间定期考核。分阶段培训后分娩室专科护士的理论与操作成绩均优于往年,促进她们尽快适应临床环境,专业的成长和发展,提高临床工作能力。

  • 标签: 母婴专科护士 分娩室 培训 分阶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护理路径和常规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死亡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21.5±1.3min,急救费用852.4±8.7元,护理满意度87.0%;死亡率8.7%;对照组患者急救时间35.4±1.5min,急救费用708.7±7.4,护理满意度56.5%;死亡率3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应用效果显著,急救时间更短,急救费用更少,护理满意度更高,死亡率更低。

  • 标签: 护理路径 重型颅脑损伤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护理中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24例剖宫产患者分为研究组(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与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母乳喂养时间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剖宫产护理中,实施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能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合理调整其心理状态,且能促使术后尽快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干预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是为了针对糖尿病患者在疾病发展的初期阶段的的有关健康教育必要与否的实用价值的探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以来,内分泌科科室的关于糖尿病患者的病例案例分析30例,将这30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情况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糖尿病患者病例。第一组糖尿病病例15例,调查研究没有在糖尿病诊断与治疗的初期运用健康教育的手段;第二组糖尿病病例15例,调查研究有在糖尿病诊断与治疗的初期运用健康教育的手段。这两组糖尿病病例情况,第二组为实验组,第一组为实验对照组。结果第二组糖尿病患者的恢复迅速,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恢复状况都相对第一组实验对照组来说好多了。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发展的最初阶段,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对科学的健康教育是有重大意义的。

  • 标签: 糖尿病 初诊阶段 健康教育 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