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是一类中等大小、有包膜的DNA病毒,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在已发现的超过100种的疱疹病毒中,仅有8种能够感染人类,被称为人类疱疹病毒(human herpes virus,HHV)。HHV呈全球性分布,在一生中约90%的人会被感染,导致皮肤、黏膜以及神经组织受到轻重不一的影响。现就8种HHV的分子流行病特点及分布做简要综述。

  • 标签: 人类疱疹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基因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随着HIV感染者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生存期的延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HAND)的发生率随之升高,这与中枢神经系统内持续的免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所以对于HAND的治疗不能仅依赖于ART,还可从其免疫激活相关的机制出发,使用控制免疫激活和炎症反应的药物来辅助ART,以提高HIV感染患者的生命质量。本研究将介绍HAND的免疫发病机制及其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

  • 标签: HIV感染 认知障碍 免疫学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儿造血重建后人类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血液表现。方法对9例allo-HSCT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儿占同期接受allo-HSCT患儿的8.04%(9/112),男8例,女1例,中位年龄9(3~13)岁,均采取清髓性预处理方案。HPV-B19感染中位时间为移植后61(36~114)d。allo-HSCT并发HPV-B19感染患儿血液表现具有异质性,9例患儿以血红蛋白伴网织红细胞下降为主要特点,7 d内网织红细胞比例、绝对值下降幅度中位数分别为90.4%(24.7%~98.7%)、90.7%(18.6%~99.0%)。除常见红系造血停滞表现外,allo-HSCT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还具有非红系的血象及骨髓变化:5例患儿外周血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但骨髓涂片未见粒系增生受抑;6例患儿骨髓涂片查见巨核系增生减低,其中5例患儿外周血血小板下降。同时,allo-HSCT造血重建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骨髓红系受抑并非必要表现,9例患儿虽然均出现血红蛋白下降,但仅5例患儿骨髓红系增生减低。结论血液病患儿allo-HSCT造血重建后合并HPV-B19感染的血液表现具有异质性,血红蛋白伴网织红细胞下降对HPV-B19感染早期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类细小病毒B19 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儿造血重建后人类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血液表现。方法对9例allo-HSCT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儿占同期接受allo-HSCT患儿的8.04%(9/112),男8例,女1例,中位年龄9(3~13)岁,均采取清髓性预处理方案。HPV-B19感染中位时间为移植后61(36~114)d。allo-HSCT并发HPV-B19感染患儿血液表现具有异质性,9例患儿以血红蛋白伴网织红细胞下降为主要特点,7 d内网织红细胞比例、绝对值下降幅度中位数分别为90.4%(24.7%~98.7%)、90.7%(18.6%~99.0%)。除常见红系造血停滞表现外,allo-HSCT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还具有非红系的血象及骨髓变化:5例患儿外周血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但骨髓涂片未见粒系增生受抑;6例患儿骨髓涂片查见巨核系增生减低,其中5例患儿外周血血小板下降。同时,allo-HSCT造血重建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骨髓红系受抑并非必要表现,9例患儿虽然均出现血红蛋白下降,但仅5例患儿骨髓红系增生减低。结论血液病患儿allo-HSCT造血重建后合并HPV-B19感染的血液表现具有异质性,血红蛋白伴网织红细胞下降对HPV-B19感染早期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类细小病毒B19 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核能的出现成为了21世纪新的能源。核能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具有较高的科学应用价值,但是应用核能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目前,对待核能污染尚没有较好的治理措施,核能污染对人类的健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核能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

  • 标签: 核能 核能污染 人类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世界首例子宫移植术后婴儿的出生给广大子宫因素不孕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由于该手术存在难度高、风险大、成功率低、伦理争议等问题,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并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就子宫移植技术的进展和伦理焦点作一综述。

  • 标签: 子宫性不孕 子宫移植 器官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流行病特征,并探索影响合并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北京地区HIV/AIDS定点治疗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长期随访的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13 253例HIV感染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排除未进行HBV标志物检测的患者1 681例, 共有11 572例HIV感染者纳入研究,其中HIV合并HBV感染的患者532例(4.6%),主要为青壮年(28~48岁)男性,占 85.9%,感染途径以同性性传播为主(74.8%)。87.4%的合并感染患者基线治疗接受了包含拉米夫定(3TC)、替诺福韦(TDF)两种抗HBV药物的治疗。2013—2018年,HIV合并HBV感染的年新增感染率呈波动性下降的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6.37%、4.55%、3.92%、4.68%、4.24%和2.74%。HIV合并HB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28~48岁比<28岁,OR=2.807, 95%CI 1.241~6.345)以及婚姻状况(已婚比未婚,OR=1.259, 95%CI 1.004~1.579)。结论北京地区HIV合并HBV感染率为4.6%;2013—2018年HIV合并HBV的年新增合并感染率呈下降趋势。青壮年(28~48岁)已婚HIV感染者合并HBV感染的风险较高。

  • 标签: HIV感染 肝炎病毒,乙型 合并感染
  • 简介:【摘要】凝血酶物质是参与介入凝血级联生理反应过程最后一个阶段的丝氨酸蛋白酶物质,其在人体血栓病理组织形成过程、止血过程,以及其他凝血相关性生理反应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关键性作用。凝血酶物质与人体发生的炎症性疾病,以及炎症相关性疾病高度相关,且能广泛覆盖波及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运动系统等。文章将会围绕凝血酶与人类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应用,展开简要的综述分析。

  • 标签: 凝血酶 人类疾病 关系 研究进展 应用 综述分析
  • 简介:摘要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调控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在多种生物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变化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密切相关。miRNA-4728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一种新的miRNA,已经在多种癌症中揭示其表达异常可发挥致癌或抑癌作用。本文拟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对已经明确有差异改变的miRNA-4728在肿瘤进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miRNA-4728 肿瘤 基因表达 基因调控
  • 简介:摘要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 CRISPR相关蛋白9(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Cas9)是利用向导RNA(guide RNA,gRNA)引导Cas9蛋白对靶向基因进行修饰的一种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特异性高、成本低廉、效率高等特点,一经问世便迅速风靡科研界,成为科学研究的一大利器。随着CRISPR/Cas9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力也逐渐被挖掘。本文对CRISPR/Cas9系统的工作原理、在人类疾病治疗中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并最大程度降低其毒性,研究人员针对多种类型肿瘤正在研究如何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化进行适应性治疗。随着现代辐照技术(如调强放疗)的引入,结合功能显像技术能够更精准地描绘治疗靶区的性能,为治疗适应创造了多种机会。根据功能性CT、MRI和PET显像结果,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放疗靶区,或明确原发肿瘤内部的亚区以优化放疗剂量策略。此外,借助解剖或功能显像还能够预测正常组织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如使用CT或PET显像来预测放射性肺炎。PET显像除了聚焦、监测实体肿瘤以辅助放疗,并调整治疗策略外,还能够验证质子束疗法的疗效。本文主要讨论放射肿瘤中基于影像的治疗适应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 标签: PET/CT 功能CT 功能MRI 诊断治疗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某三级医院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不断完善三级医院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工作。方法梳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的政策现状,分析某三级医院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结果某三级医院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科研人员认知有待提高,缺乏对人类遗传资源项目过程管理和对研究者发起研究的管理。结论某三级医院应加强对科研人员人类遗传资源相关知识的培训,建立人类遗传资源全过程监管流程,重点加强对研究者发起研究的管理。

  • 标签: 三级医院 人类遗传资源 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1例。患者男性,55岁,因捕杀竹鼠时手部皮肤破损后发热伴全身骨痛5 d入院。胸部CT示两肺弥漫分布磨玻璃影,散在多发模糊小结节影,多处小叶间隔增厚,以两肺中、外带为著,局部呈“铺路石征样”改变;纵隔多发淋巴结轻度肿大,两侧胸腔少量积液。肺泡灌洗液二代测序提示马尔尼菲篮状菌。

  • 标签: 肺疾病,真菌性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马尔尼菲篮状菌 HIV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毒感染的认识。方法对我院PICU收治的2例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2例患儿均经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明确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病例1以胃肠道症状表现为主。病例2以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主,病例1虽经积极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最终患儿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抢救无效死亡,病例2患儿经抗病毒及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好转出院。结论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除了常见的发热、皮疹表现,亦可引起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损害等表现,且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亦可引起严重感染。

  • 标签: 人类疱疹病毒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脑病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毒感染的认识。方法对我院PICU收治的2例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2例患儿均经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明确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病例1以胃肠道症状表现为主。病例2以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主,病例1虽经积极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最终患儿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抢救无效死亡,病例2患儿经抗病毒及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好转出院。结论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除了常见的发热、皮疹表现,亦可引起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损害等表现,且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亦可引起严重感染。

  • 标签: 人类疱疹病毒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脑病 儿童
  • 简介: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具有挑战性;神经科医师与感染科医师合作可以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模糊诊断率,改善艾滋病患者生存周期中的生命质量。现将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HIV 神经系统并发症 诊断 治疗
  • 作者: 王可剑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1-03-26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1年第01期
  • 机构:您能想象这作品已研制出了二十多年至今还没能问世整整耽误了一代人吗?尽管笔者“掏心挖肝”的一再请您先从“提高出生胎儿质量”开始验证;然后再看一眼作者通过这个“药食同源”的作品滋补后红润的脸色充沛精力!确认了“提高人生全程生存质量延寿”功能后;一定再亲眼看看这3、4天左右就能眼看着明显见好,一周左右除体弱外痊愈的“挽救老年人等危重病人生命”疗效!(没有过癌症患者及具体某种详细病例)可这“惊世”功能竟没能引来记者或急需要新药的国家几十个“中药研制专家‘课题组’中”的哪怕一个来看一眼就写在我等脸上的滋补功能以“临床”验证确认。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