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髓损伤患者在其社会、文化、经历等的背景下,对性健康教育的客观需求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在广州市某医院住院的150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翻译的中文版《男性性健康问卷(MSHQ)》、中文版《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自行设计的《性需求调查表》(男性和女性)对患者进行性功能、性健康情况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结果男性脊髓损伤患者性健康得分为(15.52±13.08)分,女性脊髓损伤患者性健康得分为15.0(9.5,58.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勃起功能障碍、神经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均是男性脊髓损伤性健康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本组研究患者年龄均在21~62岁,处于中青年,对性需求大,但对性生活认知欠佳,医护人员应关注和加强脊髓损伤患者的性健康教育,重视和了解其社会文化认知情况和羞耻感,探究性健康教育的模式,最终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满意度。

  • 标签: 脊髓损伤 健康教育 性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混合性研究
  • 简介:摘要: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重要体现,是生态生命一体化健康、安全、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医药文化传播形成话题传播呈新趋势,符号化传播激发创作,辟谣伪健康关注度高等渠道和路径,还存在跨文化传播资源待整合,国外主流媒体需加强引导,专业内容生产者需培养等难点有待突破,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医药文化成为中国与世界文化传播的桥梁,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中医药文化 国际传播 共同体
  • 简介:摘要利用低温冷冻技术储存卵母细胞或卵巢皮质作为女性生育力保存的“卵子库”,是辅助生殖技术的项目之一,其临床应用范围包括恶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卵母细胞的捐赠、非医疗原因的生育储备等,具有重要的医学和社会意义。本文通过评述“卵子库”建设的技术进展、临床应用、伦理问题,为在我国建立优质、高效、安全、合法的“卵子库”提供专家建议。

  • 标签: 人类卵子库 卵子冷冻 生育力保存 卵母细胞捐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于靶向治疗标志物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分子靶向药物已被证实可以使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获益,及时、准确诊断HER2状态至关重要,但病理组织标本的获取为有创操作且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应用CT、MRI、PET/CT及其影像组等在术前无创评估胃癌HER2状态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文中就不同成像模式下的影像技术及影像组对胃癌HER2状态预测价值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胃肿瘤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影术
  • 简介: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机体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即使经过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HIV感染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仍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而关于呼吸道微生物在HIV感染者中发挥的作用,目前研究还很不充分。本综述旨在通过概述呼吸道微生物在HIV感染者中的相关研究,尤其关注肺功能改变、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等方面,以期对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HIV 呼吸道 微生物组学 代谢组学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2011-2020年宁波市鄞州区成年人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趋势及其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的发病差异。方法利用鄞州区域健康信息平台(YRHIP)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以YRHIP中研究对象排除既往病史后被首次确诊RA者作为新发病例。采用Poisson分布估算RA发病密度及其95%CI。结果2011-2020年鄞州区≥18周岁常住人口共1 280 012人,其中女性665 361人(51.98%);总随访人年7 198 513.61,中位随访人年5.41(P25=3.50,P75=8.32);新发RA病例2 350人,其中女性1 460人(62.13%)。总研究人群10年发病密度32.65/10万人年(95%CI:31.34/10万人年~33.99/10万人年),女性发病密度为39.17/10万人年(95%CI:37.19/10万人年~41.24/10万人年),男性发病密度为25.64/10万人年(95%CI:23.98/10万人年~27.38/10万人年),性别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3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的发病风险均高于18~29岁组(均P<0.001),且18~79岁时,年龄越大,发病风险越高,≥80岁时发病风险略有下降;2013年发病密度最低15.30/10万人年(95%CI:12.62/10万人年~18.38/10万人年),2016年发病密度最高为56.70/10万人年(95%CI:51.24/10万人年~62.58/10万人年),不同年份发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4)。结论2011-2020年宁波市鄞州区成年人RA发病密度呈现先增长后下降,又趋于平缓的趋势,不同年份、年龄、性别人群的发病密度存在差异。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发病密度 流行病学研究 区域医疗健康大数据
  • 简介:摘要由于患者可能使用非典型的其他语言来描述自己的疾病,因此我们提醒临床医生应该更仔细地倾听患者的陈述。在此,Desmond O′Neill解释了音乐如何帮助我们体验人类的病痛,尤其是对痛风的体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类精子库将供精者的精液做特别处理和保存,其作用体现在为不育症人群提供治疗,以及为有需要人群提供生殖保险等方面。作为生殖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辅助生殖技术提供了较大帮助。但是对于精子库的存在,社会上的争论始终比较激烈,争论的核心即为“伦理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人类精子库存在的主要伦理问题,然后提出了几点完善性对策,旨在促进人类精子库、捐精者、自精保存患者之间理性和谐关系的形成。

  • 标签: 人类精子库 伦理问题
  • 简介: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可直接入侵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原发性感染,导致相关症状。然而其往往发病隐匿,易被误诊。本研究报道1例因"左手抖动伴反应迟钝10余天"入院的青年患者,其初诊为"弥漫性星形细胞瘤?",通过脑组织活检、脑脊液相关检查诊断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HAND),确诊后予以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后症状消失。提示HIV感染的青年患者出现快速进展性痴呆时,应考虑HAND的可能,并尽快进行相关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及时开展HAART。

  • 标签: HIV 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 组织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类对于胚胎的研究一直持续不断,特别是对人类胚胎的产生、发育等方面。但受制于道德伦理要求和胚胎的脆弱性,在对人类胚胎进行研究时,人们一直遵循着14天的时间限制。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胚胎受精后可在母体外生存的时间越来越长,因此使得14天规则的地位受到动摇。本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这一规则的产生、发展进行阐述,从而论证“14天规则”存在的必要性。

  • 标签: 14天规则 人类胚胎研究 道德地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VID-19,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也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截至2022年7月15日,全球累计COVID-19确诊病例557917904例,死亡病例6358899例。COVID-19典型症状有发热、干咳和乏力,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COVID-19主要侵袭人体呼吸系统,关于其对生殖系统的长远影响目前尚不清楚。基于此,对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生殖系统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冠状病毒 人类生殖系统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储存库与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相关性,探讨HIV-1储存库对免疫重建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抗反转录病毒治疗2年以上、HIV RNA低于检测下限的HIV感染/艾滋病患者219例,其中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195例,商丘市立医院12例,周口市传染病医院12例。采取横断面调查,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HIV RNA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进行HIV-1 DNA检测。统计方法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采用拟合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HIV-1储存库对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免疫重建不良患者121例,免疫重建良好患者98例。免疫重建不良组的HIV-1 DNA为(2.50±0.52)拷贝/1×106 PBMC,高于免疫重建良好组的(2.11±0.66)拷贝/1×106 PBMC,差异有统计意义(t=4.78,P<0.001)。免疫重建不良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92(139,227)/μL,低于免疫重建良好组的573(457,730)/μL,差异有统计意义(Z=12.68,P<0.001)。HIV-1 DNA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呈负相关(调整年龄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时间的影响后r=-0.277、-0.316,均P<0.001);HIV-1 DNA预测免疫重建不良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79(95%可信区间为0.604~0.750),临界值为100拷贝/1×106PBMC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13%和42.91%;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免疫重建不良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5(95%可信区间0.863~0.942),临界值为0.536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7.68%和89.84%。结论HIV-1储存库与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不良的发生相关,HIV-1储存库高于100拷贝/1×106PBMC且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低于0.536可作为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预测指标。

  • 标签: HIV-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1储存库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免疫重建不良
  • 简介:摘要人类精子库的安全体系直接关联精子库的运行正常性和授精项目的生殖安全性,与子代的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息息相关。我国人类精子库已正式运行20余年,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安全问题或风险,须予以重视和防范。本文阐述了我国人类精子库运行涉及管理安全、生殖安全和遗传安全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或风险,并就人类精子库安全体系建设的可能方向提出见解,包括加强职能部门及医疗机构对人类精子库的支持及监管力度,加快建设人类精子库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人类精子库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信息化、人工智能及基因测序等新技术在人类精子库的应用等。重视人类精子库安全体系的建设,防患于未然,对实施高质量的男性生育力保存,保障辅助生殖项目的生殖安全和生殖健康,具有积极现实意义和深远社会影响。

  • 标签: 人类精子库 安全风险 安全体系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DNA测序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胚胎植入前遗传检测(PGT)作为辅助生殖技术(ART)的一部分已经被广泛应用。下一代测序(NGS)技术的进步和分辨率的提高,分子诊断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同时进行染色体筛查及小的基因片段缺失和重复检测,对于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降低多胎率和畸形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常用PGT分子诊断技术包括荧光原位杂交(FISH)、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比较基因组杂交阵列(aCGH)、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下一代测序技术(NGS),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侧重,存在诸多难以控制的不确定因素,还要关注技术进步带来的伦理问题。

  • 标签: 分子诊断技术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辅助生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