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详细叙述了对冷冻水泵的一种故障进行分析诊断的全过程,从而说明在企业开展设备状态监测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冷冻水泵 振动 频谱 诊断
  • 简介:摘要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使用振动工具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被认为是最具致残性的疾病之一,典型表现为振动性白指。职业性手臂振动病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确诊患者应及时调离手传振动作业岗位,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物理和运动疗法等综合治疗。本文对3例手臂振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政府、企业和员工的重视。

  • 标签: 手臂振动综合征 手臂振动病 临床症状 损伤 预防
  • 简介:摘要以某机载探测器为例,在有限元建模的基础上,应用MSC.Nastran对其断裂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修正模型找到弯管的薄弱位置及断裂原因。通过优化设计仿真验证,在不需要物理样机的基础上找到了满足产品要求的改进方案。

  • 标签: 有限元,振动,MSC.Nastran,优化设计
  • 简介:振动病(vibrationacousticdisease,VAD)的研究已有20余年的历史,近几年成为航空航天与环境医学界的研究热点。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开展起来。笔者综述声振动病的研究动态,以利于此专业的发展。

  • 标签: 振动病 DISEASE 环境医学 航空航天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腺病毒包装质粒pBHGE3与携带LASP-1 siRNA的穿梭质粒pZD55-LASP-1、pCA13-LASP-1在HEK293细胞内,包装成病毒ZD55-LASP-1和Ad-LASP-1。方法利用Effectene DNA转染试剂将质粒pBHGE3与质粒pZD55-LASP-1、pCA13-LASP-1分别感染HEK293细胞,纯化并扩增病毒。通过PCR鉴定Ad-LASP-1、ZD55-LASP-1是否包含目的基因,E1区是否缺失及有无野生型腺病毒污染。鉴定正确的病毒进行扩增,CsCl梯度离心纯化,TCID50法测病毒滴度。结果PCR鉴定证明ZD55-LASP-1未混杂野生型腺病毒,且包含目的序列LASP-1 siRNA;Ad-LASP-1 E1区缺失,且包含目的序列LASP-1 siRNA。ZD55-LASP-1滴度为4×1010 PFU/ml,Ad-LASP-1滴度为2×1010PFU/ml。Western-blot证实ZD55-LASP-1在肿瘤细胞中表达E1A,Ad-LASP-1不表达E1A。结论靶向表达LASP-1 siRNA序列的病毒ZD55-LASP-1重组成功,为肾癌的下一步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

  • 标签: LASP-1 肾细胞癌 条件增殖型腺病毒
  • 简介:摘要:目前振动训练影响肌肉力量变化的机制仍不明确。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从振动训练对肌肉的适应机制、神经的适应机制、激素的适应机制入手,对国内外振动训练对肌肉力量的影响机制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未来振动训练的肌肉力量影响机制及其运用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振动训练 肌肉力量 影响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振动排痰的效果。方法将5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5人)和对照组(25人)。试验组采用振动排痰法排痰,对照组采用手工扣击排痰,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痰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1周后呼吸、排痰量、呼吸音、胸片、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与人工叩击排痰比较,疗效更好,同时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振动排痰 手工排痰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vibration expectoration of patients with CPO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解决车辆怠速时因方向盘的抖动给驾驶员不愉快的触感问题,以某型车在发动机怠速且开空调冷却风扇高速运转时方向盘会产生振动的问题,找出方向盘怠速振动的主要原因。运用锤击法,测量整车状态下方向盘的固有频率,对于主要的激励源冷却风扇,采用扫频法,测量冷却风扇的固有频率。分析得出怠速方向盘振动是由于冷却风扇固有频率与冷却风扇激励耦合产生共振导致的。在保证冷却性能和成本因素的前提下,采用提升冷却风扇固有频率和锁定冷却风扇最高转速的改进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客车 转向系统 振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振动疗法对脑瘫跟腱延长术后踝关节稳定性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脑瘫患儿分为A组10例和B组10例,均按照脑瘫跟腱术后康复流程训练,B组训练中增加振动疗法,均在石膏固定期间进行3周训练。治疗前后两组均采用平衡仪统计。结果两组治疗后踝关节的稳定性明显提高((P<0.01)。B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振动疗法对脑瘫跟腱延长术后早期治疗重要作用。

  • 标签: 痉挛型瘫痪 跟腱延长术 振动疗法
  • 简介:摘要针对催化剂产品生产工艺中振动筛分机粉尘危害严重、治理困难的问题,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Fluent软件对振动筛分机主要粉尘逸散点,包括细料/粗料出料口和产品出料口吹扫除尘点的局部排风除尘系统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提出振动筛分机局部通风除尘系统最优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无需送风吹扫的情况下可通过设置上吸罩防止粉尘扩散,但需对排风量进行准确分析计算,过大或过小均会增加粉尘外溢量。在需要吹扫的前提下,需控制送风风量使出料口形成15 cm高度的8 m/s的风速带,可在有效去除催化剂产品固体颗粒表面粉尘的同时,又确保催化剂产品落入料桶。将模拟结果在某催化剂公司的振动筛分机进行应用,作业场所最大粉尘浓度由改造前的45.80 mg/m3降至5.46 mg/m3,有效改善了作业场所工作环境。

  • 标签: 粉尘 流场特性 排风罩 吹吸式通风 捕集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振动作业对工人职业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2021年5~8月期间以广东省某市20家工厂共384名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从事振动作业分为振动组和对照组,振动组229人,对照组155人。采用职业紧张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作业疲劳症状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IBM 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独立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作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振动组职业紧张量表中认知行为紧张[(3.78 ±1.79)分]、心理紧张反应[(4.15 ±2.29)分]、躯体紧张[(2.81 ± 1.65)分]、总得分[(10.74 ± 5.11)分]均高于对照组[(2.23±1.23)分、(2.30±1.62)分、(1.81±1.07)分、(6.34±2.88)分,t=9.31,8.67,6.68,9.72,均P<0.01];振动组职业倦怠量表中情感耗竭[(8.95 ±3.62)分]、人格解体[(3.24 ±2.16)分]均高于对照组[(5.37±2.72)分、(1.79±1.20)分,t=10.48,7.59,均P<0.01],个人成就[(26.20 ±2.47)分]低于对照组[(29.73±2.52)分,t=13.64,P<0.01];振动组作业疲劳症状量表中困倦感[(8.38±1.52)分]、情绪不安感[(6.85 ± 1.74)分]、不快感[(6.38 ±1.57)分]、怠倦感[(8.94 ±2.05)分]、视觉疲劳感[(7.83 ± 1.95)分]、总分[(38.37 ± 6.56)分]均高于对照组[(7.89±1.29)分、(6.21±1.32)分、(5.61±1.29)分、(6.54±1.52)分、(6.67±2.02)分、(32.92±5.56)分,t=3.26,3.90,5.00,12.45,5.61,8.48,均P<0.01]。各工龄组振动作业工人的职业紧张得分、职业倦怠得分和作业疲劳症状得分在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10年和10年以上工龄组工人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作业疲劳症状得分均高于0~5年工龄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工龄与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作业疲劳存在相关性(均P<0.01)。振动作业工人的职业紧张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与职业倦怠量表各维度得分(r=-0.67~0.63,P<0.01)、作业疲劳症状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r=0.26~0.73,P<0.01)均具有相关关系。职业紧张对作业疲劳的直接效应为0.417,职业紧张通过职业倦怠对作业疲劳的中介效应为0.127。结论振动作业可导致工人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作业疲劳,是影响职业心理与职业行为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振动作业 职业紧张 职业倦怠 作业疲劳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针对常规的散热器可靠性评审需要对散热器进行振动试验,试验出结果后才能评估产品可靠性,存在样品制作周期长、测试结果存在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强度理论对散热器冷却管强度进行校核,分析散热器强度是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提供散热器强度优化校核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散热器 冷却管 振动分析 强度理论 爆破压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振动排痰仪对体质虚弱的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振动排痰仪排痰,对照组采用空掌拍背排痰。观察患者排痰前后肺部体征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改变。结果治疗10天后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均有明显上升,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振动排痰仪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空掌拍背排痰。

  • 标签: 振动排痰仪 临床应用 疗效观察
  • 简介:为对铁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振动防治工程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结合我站有关监测数据和调查结果,从铁路列车振动特性、环境影响和人群健康调查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就调查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 标签: 铁路振动 列车 环境影响评价 调查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火车噪声、振动对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依据国家环境噪声、振动方法标准,采用昼间5h连续测量方法,并以2001年10月(限呜前)、2002年8月(限鸣后1个月)相同环境、时段、车流量的同一测点噪声数据进行比较。结果:8个小区平均噪声级为65.4dB(A),铅垂向Z振级均值为75.5dB、1hL10为61.2~64.3dB(A)、人群噪声高烦恼率为20.7%,非常显著低于限鸣前调查水平,火车振动对人群睡眠干扰率为40.2%。结论:动态观测表明,采取机车限鸣措施后,尚无大的“反弹”现象,列车噪声对两侧环境和人群健康影响已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此基础上,宜继续采取振动治理措施,进一步改善环境。

  • 标签: 环境影响评价 火车 噪音污染 车流量 测量方法
  • 简介:对T6和K6次列车车厅内噪声震动的测试结果,噪声车厅后部高一吉部,卧铺车厅低于座位车厅5-8dB(A),振动测试Z向振级明显,车厢座椅无减振作用,铁路路基和钢轨的质量是产生振动的直接原因。

  • 标签: 噪声 振动 新型客车 车厢 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