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者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是AS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的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微RNAS 巨噬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微小RNA(microRNA,miRNA)广泛参与在机体皮肤发育中,主要是在表皮细胞增殖分化以及毛囊发育中,能够对p63基因表达起到直接抑制作用,从而促进表皮分化。在皮肤再生和创面愈合中miRNA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则关于miRNA合成及其在皮肤发育再生和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探讨。

  • 标签: 皮肤发育再生 创面愈合 微小RNA
  • 简介:微小RNA(简称miRNA)作为重要的调节分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主要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等进行调控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斑块进展及斑块破裂的过程。筛选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异常表达微小RNA,研究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控,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以及发现预防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靶点。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微RNAS 基因表达调控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脑缺血大鼠水沟穴对缺血半暗带区血管新生及微小RNA(miR-328)、CD44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脑缺血大鼠水沟穴调节miR-328促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5只。Longa法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CD34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328、CD44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技术检测CD4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大鼠在神经功能缺损、CD34为标记的血管新生、miR-328和CD44表达无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血管新生、miR-328、CD44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2.6±0.6)分vs(3.4±0.6)分,P〈0.01],血管新生增加显著[(80.40±3.85)vs(67.60±2.79)分,P〈0.01],miR-3281.22±0.37vs2.02±0.22和CD44mRNA4.35±1.33vs7.16±1.83,CD44蛋白0.42±0.04vs0.55±0.06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电针水沟穴可通过调节miR-328及靶基因CD44表达水平,促进缺血半暗带区的血管新生。

  • 标签: 脑缺血 电针 微RNAS 水沟
  • 简介:目的研究雌激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成骨分化以及对微小RNA(miR-20a、miR-29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将细胞分3组分别进行处理,使用完全培养基培养组作为空白对照记为CM,成骨诱导液培养组作为对照记为OM,成骨诱导液+17β雌二醇(E2)培养组作为实验组记为E2。细胞处理第1、5、9天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第5、9天,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成骨相关蛋白如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情况,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iR-20a及miR29a的表达情况;第19天,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的形成情况。两组数据的结果进行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两组以上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为P〈0.05。结果处理1d后,各组ALP活性较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1d:3.49,OM1d:2.82,E21d:2.92;F=2.002,P=0.216);5d后,E2组及OM组ALP活性较1d时明显提高(E21d:2.92,E25d:15.83;t=5.065,P=0.007;OM1d:2.82,OM5d:8.38;t=13.39,P=0.0002),5d时E2的值为OM组的2倍、CM组的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95,P=0.0055);9d后,各组ALP活性水平有明显增高(CM9d:14.66,OM9d:22.17,E29d:45.99),约为5d时的3倍(CM:t=11.830,P=0.0003;OM:t=8.068,P=0.0013;E2:t=9.332,P=0.0007),组间差异变化不明显,OM组约为CM组1.5倍,E2组约为OM组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1,P〈0.0001)。第5、9天,E2组成骨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在均比OM、CM组高。第19天,E2组比OM组形成更多矿化结节。E2组miR-20a-5p表达水平在第5天为OM组的2倍(Mann-WhitneyU=20.000,P=0.013),在第9天为OM组的1.5倍(Mann-WhitneyU=32.000,P=0.079);而miR-29a-3p的表达水平相比OM组无明显变化(5d:Mann-WhitneyU=0.000,P〉0.999,Mann-WhitneyU=10.000,9d:P=0.680)。结论E2能促进大鼠BMSC的成骨分化,同时提高miR-20a-5p�

  • 标签: 雌二醇 大鼠 间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微小R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微小癌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收治区间为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的320例经手术切除甲状腺的患者,并对其进行病理检查,找出其中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以此为本次临床研究为依据,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在320例患者中,共检查出18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患者在经过病理检查前均无确诊,通过大体检查与镜下检查、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发现在18例患者中,有7例微小癌发生于甲状腺瘤,6例发生于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发生于毒性甲状腺,2例发生于颈淋巴结转移。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由于病灶小,难以被检查出,因此医生就应该根据患者疾病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查,避免出现漏诊的情况,以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的检出率,并在此基础上为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癌 临床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掌握PTMC发病特点,才能制定有效的诊治方案;能够采集高分辨率超声图像的B超检查是临床首选辅助检查方法;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肿瘤分子标志物检测有利于明确PTMC术前诊断;精准的治疗方案能有有效提高治愈率、提高生存率、减少治疗副作用。

  • 标签: PTMC 临床诊断 治疗方案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2015年于我院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的4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另选取同期48例影像特征类似的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微小结节检出率与声像特征。结果观察组超声微小结节检出率达100.0%,多为低回声甲状腺微小癌声像表现,内部回声呈不均匀表现,未见后部回声发生明显改变或轻微衰减,前后径与横径比值大于1,结节中能够清楚观察到微小钙化病灶的结节有22例,同侧淋巴结发生转移的有19例。观察组钙化灶、前后径与横径比值≥1、低回声比例、边界清晰情况及边缘光滑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诊断甲状腺微小癌能有效检出微小结节,清楚反映病变,诊断准确率高,是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微小癌 病灶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MTMC)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颐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4例甲状腺微小髓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微小髓样癌。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家族史或临床MEN-2表现,11例术前测定了降钙素及癌胚抗原(careino-embryonicantigen,CEA)水平,中位值分别为81.61(3.36~1187)pg/ml、7.42(0.81—90.75)μg/ml。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4(8~63)个月,无死亡病例。8例(57.14%)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其中5例(35.71%)患者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降钙素异常升高的比率明显增高(P〈0.01)。6例(42.86%)患者术后降钙素持续或复发增高,其中5例术前基线降钙素水平〉100pg/ml。术后降钙素水平恢复正常的患者其降钙素基线水平及CEA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后降钙素水平增高者(P〈0.05),而2组的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检测降钙素可有效发现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ncer,MTC),对CEA增高患者,亦需排除MTC;较之肿瘤大小,基线降钙素水平更关乎于术式选择和术后效果,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基线降钙素〉100pg/ml的MTMC难以通过手术获得生化治愈。

  • 标签: 甲状腺微小髓样癌 淋巴结转移 降钙素 甲状腺髓样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20例为对照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相符率,并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率为100%,40例甲状腺微小癌中有31例的诊断符合病理学标准,漏诊9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效率为77.50%,漏诊率为22.50%,甲状腺微小癌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表现为横比≥1,边缘不规则、实性低回声、能见微钙化灶的肿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临床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以有效提高甲状腺微小癌早期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甲状腺微小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下超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小儿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条件的要求,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120例患儿,采取经外环超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留院观察24小时以内出院。结果本组患儿手术时间短,平均15~25分钟,住院时间为12~22小时。结论术前按小儿腹股沟疝日间手术要求选择病例,熟练地行经外环超微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确保麻醉安全,加强术后护理及术后管理,开展日间手术模式下的超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是安全可靠的。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日间手术模式 超微小切口 治疗 小儿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和探究超声影像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结果分析及价值。方法系统性的回顾2015年9月-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结节的超声表现,且均已经过手术病理所证实,设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时期经过病理证实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50例,超声检查下结节直径均<1厘米,设为空白对照。统计和分析超声影响诊断在甲状腺微小癌中的诊断结果及其价值。结果试验组经过超声检查的影像学表现中回声类型、纵横比、形态。钙化、边界及其血流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针对甲状腺单一结节表现出来的低回声、纵横比>1、钙化灶等指标在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的阳性率为87.9%。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在超声征象表现中的低回声、形态不均、钙化灶、血流信号等指标均有助于临床医师的诊断,为甲状腺微小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超声影像诊断 甲状腺微小癌 结果分析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20112014年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23例临床资料。结果B超提示可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肿块实性,形状不规则伴钙化,内有丰富血流信号19例)所有病例均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确诊。22例行患侧腺体加峡部切除,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例同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优甲乐口服内分泌治疗,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影像学诊断首选高分辨率超声,同时对描述结节的位置、大小,对颈部淋巴结情况进行评估的可行性,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应用可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率。因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大多为早期病变,且低度恶性,无颈淋巴结转移行同侧甲状腺腺体加峡叶及对侧甲状腺次全切,术后予内分泌治疗是可行的。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诊断 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超声表现特征以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45例进行甲状腺微小癌手术医治的患者(试验组),以及45例具有类似超声影像学特征的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组间比较,试验组病人二维声像图的特征比对照组要好。P<0.05。试验组的血流参数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超声用于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癌 超声 表现特征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