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小RNA分子.通过碱基配对原则与靶基因完全或不完全互补结合,调控基因表达,调节细胞分化、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细胞凋亡等过程。miRNA异常表达,可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介导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和转移等。miRNA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使其能够在不明组织来源肿瘤中起诊断作用。通过不同的药物输送途径上调或抑制miRNA的表达,靶向调节miRNA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开启了肿瘤治疗新模式。

  • 标签: MIRNA 肿瘤 非编码RNA 治疗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是各种损伤刺激作用于动脉管壁引起的,涉及多细胞、多因素、多环节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微小RNA(miRNA)是一类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约22个碱基),在转录后水平负性调控基因表达。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微RNAS 基因表达调控 血栓形成
  • 简介: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全长约为20nt的非编码单链RNA,在翻译后水平调控人类1/3的靶mRNA。特异的miRNA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疾病状态下特异miRNA的表达水平出现明显改变。在肾癌细胞中,miRNA表达水平和对应的循环miRNA表达量均会出现特异性改变,而循环miRNA稳定性较好。多项研究显示通过检测循环中miRNA的表达量来诊断肿瘤及判断预后似乎是可行的,近年来对肾癌有了进一步研究,本文对现阶段miRNA与肾癌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 标签: MIRNA 肾癌 分子标志物
  • 简介:摘要卵巢癌是临床常见的妇科肿瘤,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威胁着妇女的生命健康。卵巢癌转移是影响卵巢癌治疗和预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微小RNA能负向调节靶基因的表达,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小RNA,与肿瘤相关的微小RNA具有抑癌基因或癌基因的作用,了解与卵巢癌侵袭转移有关的微小RNA的具体作用机制有助于为卵巢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微小RNA 卵巢癌 转移 研究进展
  • 简介:微小RNA(microRNA,简写为miRNA)是一类真核生物内源性小分子单链RNA(核糖核酸),长约21~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通过结合到mRNA的3’非编码区(3’UTR),降解mRNA或者抑制其翻译过程,从而抑制转录后基因表达。研究发现miRNA在妇科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均有表达且起到了重要作用,最新研究发现miRNA在卵巢早衰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miRNA在卵巢早衰研究中的进展及应用前景做如下报道。

  • 标签: 卵巢早衰 微小RNA
  • 简介:脓毒症(sepsis)是创伤、休克、感染等临床急危重症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septicshock)、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微小RNA 脓毒症 早期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HIBD是新生儿神经发育异常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者留有永久性神经系统缺陷,如脑瘫、智力低下。其发病机制及神经细胞损伤后修复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缺乏特异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用于对新生儿HIBD血清标志物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因而寻找新的生物学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检测MicroRNA有望在基因转录水平早期诊断HIBD,将来也可能作为HIBD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微小RNA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诊断 靶点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微小RNA-21(miRNA-2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探讨血浆miRNA-21与NSCLC铂类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63例NSCLC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miRNA-21表达的差异;检测铂类化疗有效(CR+PR)的患者(n=11)与化疗无效(SD+PD)的患者(n=24)血浆miRNA-21的表达差异。结果:NSCLC患者血浆中miRNA-2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1),miRNA-21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但与TNM分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血浆miRNA-21在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5(95%CI:0.681-0.868),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6.19%和70.0%。铂类药物化疗(PD+SD)组血浆miRNA-21表达水平较(CR+PR)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7)。结论:血浆miRNA-21是NSCLC诊断的特异性标志之一,并对铂类联合化疗的疗效具有良好的评判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微小RNA-21 血浆 诊断 铂类药物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观察其对血浆微小RNA-126(miR-126)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已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的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标准治疗组56例,给予标准药物治疗;反搏治疗组60例,除标准药物治疗外,于PCI治疗后1周即予以36h(每天1h、每周治疗6d、连续6周)的反搏治疗。另外,选择20名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法测定PCI治疗后1d、2周、7周后miR-126血浆表达量,同时全程记录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MI患者血浆miR-126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反搏治疗组血浆miR-126表达量在反搏治疗前与标准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搏治疗后血浆miR-126表达量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疗效优于标准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促进miR-126的表达,血浆miR-126表达量将成为评价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新标志物。

  • 标签: 心肌梗死 反搏动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miRNA-126
  • 简介: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20-24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根据不完全互补配对的原则与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3′-非翻译区特异性结合,从而使mRNA降解、抑制或者激活,以调控体内大约超过30%的基因表达。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miRNA在生物体内细胞的生长、

  • 标签: 微RNAS 一氧化氮合酶 脑缺血 内皮细胞 基因表达 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特异性微小RNA-143(miR-143)潜在靶基因预测及生物学分析,探究其在手足口病发生中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多个的靶基因预测软件搜集miR-143潜在靶基因,取预测结果的交集进一步进行基因功能注释(Geneontology,GO)和生物通路富集分析(Pathwayenrichment)。结果miRBase、miRDB、RNA22、Targetscan、miRNA.org、TarBase、Targetminer、miRTarBase共7个靶基因预测软件中取1160个交集后的基因,GO分析及KEGG分析发现miR-143靶基因功能主要富集于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转导通路、癌症相关的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中及在调节细胞进程、蛋白装配、核酸结合等生物学功能中发挥作用。结论miR-143可能通过调节不同的靶基因及信号通路在手足口病中发挥作用,具体分子机制尚待进一步实验证实。

  • 标签: 手足口病 miR-143 miRNA 靶基因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据英国一项调查显示,人在步入25岁时感觉最忙,因为比起人生其他阶段,人们需要更多时间平衡工作、家庭和社交活动,对于女性来说更是如此。我们的身体机能随年龄增长而退化时,却也是婚姻、家庭和工作负担最多压力的时候,此时身体对外界的敏感程度增加,再加上积蓄多年的损伤,一些原来没有甚至以为永远以为不会落在自己身上的病症登上门来,过敏、酸胀、隐痛,成为家常便饭,挥之不去。

  • 标签: 社交活动 颞下颌关节炎 生活周期 头皮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 进食情况
  • 简介:目的:探究微小RNA-29c(miRNA-29c)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以及表达水平对胶质瘤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胶质瘤组织标本80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分级标准,将组织标本进行分级,同时收集非胶质瘤组织标本25例作为对照组。将上述收集的组织标本制作为微组织阵列。同时切取5μm×5μm组织切片留用蛋白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免疫组化检测以及miRNA-29c原位杂交检测。结果非胶质瘤组织标本miRNA-29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胶质瘤组织标本表达,miRNA-29c表达水平随着肿瘤分化级别的提升而降低;非胶质瘤组标本CDC42表达水平明显低与胶质瘤组,且随着胶质瘤分化级别提高CDC42水平明显增加;miRNA-29c靶mRNA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提示人CDC42mRNA是miRNA-29c潜在的靶mRNA;人胶质瘤细胞U87MG经过miRNA-29cmimics转染48h后,转染组细胞miRNA-29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以及Scr转染对照组,通过转染方式可将miRNA-29cmimics成功转入人胶质瘤细胞U87MG,并且能够成功表达;miRNA-29cmimics转染组CDC42表达明显低于两对照组,在人胶质瘤细胞U87MG中miRNA-29c可以降解CDC42mRNA的表达,从而降低CDC42蛋白的表达水平;miRNA-29cmimics转染组人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在48、72、96h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与Scr转染对照组,miRNA-29c可以有效的抑制人胶质瘤细胞U87MG增殖活性。结论miRNA-29c是人胶质瘤的有效抑瘤miRNA之一,miRNA-29c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上判断胶质瘤分化分级的参考依据,miRNA-29c表达水平的降低减少了对其下游基因CDC42的抑制作用,引起CDC42表达的异常增加,导致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研究结果显示miRNA-29c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 标签: 胶质瘤 微小 RNA-29c 细胞分流周期蛋白 42 细胞增殖
  • 简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PTMC)是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一个特殊亚型.是指癌灶直径不超过10mm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约占甲状腺癌的6%-35%。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浦东医院普外科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5例明M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门MC诊断方法和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微小良性恶性肿块经超声弹性成像鉴别的临床意义。方法参与本次实验的70例乳腺肿块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患者共患有肿块91个,安排其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乳腺肿块患者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恶性肿瘤检查结果更明显,其中检查准确率为94.51%,敏感度为88.46%,还有临床比较重要的最后一项指标特异度为96.92%,将其数据指标进行分析探究。结论乳腺微小良恶性肿块在临床治疗前采取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能够有效确定患者的乳腺肿块类型,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这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微小肿块 临床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甲状腺微小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进行观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通过进行手术研究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患者40例,作为本次实验组,同期选取甲状腺良性小结节患者40例,作为本次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二维声像图显示为边界模糊等各项指标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微钙化的患者比率为70.00%,对照组微钙化的患者比率为0.00%,同时实验组患者血流信号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十分便捷、操作简单,有着无创伤的特点,且其对于诊断甲状腺微小癌准确性较高,能够帮助患者早日了解自己的病情,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癌 彩色多普勒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超、CT、MRI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经过确诊60例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B超、CT、MRI来对本组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统计三种诊断方法来诊断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中,肿瘤直径≤1cm患者的肿瘤阳性率。结果B超检测的阳性率为80.00%(48/60);CT检测的阳性率为38.33%(23/60);MRI检测的阳性率为36.67%(22/60)。B超检查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T、和MRI,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诊断,在B超、CT、MRI三种诊断方法中,诊断效果最佳的是B超,使用B超来对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行诊断,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提供更准确的检测数据,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B超 CT MRI 甲状腺微小癌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