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探索全医学师资综合能力的考核新方法,作者在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全住院医师教育全过程中进一步对全师资进行综合考核评估,以结果为导向,创新建立了基于全医生岗位胜任力的全师资考核新模式,研究探索并全程实施师资考核评价方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以期培养优秀的、岗位胜任力强的全住院医师。

  • 标签: 教育考核 岗位胜任力 全科医学 师资 住院医师
  • 简介:摘要:应用植物学研究为刑事案件提供线索,为诉讼提供证据的应用即为“法医植物学”。植物物证多通过形态学研究(形态学检验)鉴定植物植物部位来源,但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显微照相等技术的发展,更加多样、准确的手段可用于植物鉴别。本文通过整理法医植物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及案例,以列举的形式简要阐述不同检验方法的利弊,总结法医植物学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供案件现场勘验时参考。

  • 标签: 法医学 植物 证据
  • 简介:摘要:《神农本草经》记载厚朴效用“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名医别录》记载厚朴效用“主温中,益气,消痰,下气,治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胸中呕逆不止,泄痢,淋露,除惊,去留热,止烦满,厚肠胃”,两书对厚朴效用记载迥异。通过对厚朴古代应用及现代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厚朴效用得到更好的展示。

  • 标签: 厚朴,效用,演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总结目前综合医院急诊和职业病两科室对急性化学中毒患者抢救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室和职业病科室进行对比研究,回顾分析2018年至2021三年期间两科室救治的患者资料,分析两科室对患者化学中毒的救治情况,以此对比两科室的化学中毒处理能力。结果:职业病收治的农药及化学物中毒患者数量明显多于急诊;急诊收治的酒精中毒患者明显多于职业病;职业病医护人员对急性化学中毒处置培训要显著优于急诊(P<0.05)。结论:急诊收治的酒精中毒患者明显多于职业病,但急诊科室对于急性化学中毒救治处理能力要明显弱于职业病科室,因此急诊科室还需要继续加强对急性化学中毒患者的处理方式,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

  • 标签: 急诊科 职业病科 化学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56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28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23.68±5.42)分和抑郁量评分(25.84±5.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36.69±6.21)分和抑郁量评分(34.41±6.22)分(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运用于肺结核患者的疾病护理过程中,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国家医疗改革的持续深化,在三级综合医院中设置全医疗已势在必行,但其角色定位及临床教学工作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拟探讨三级综合医院设置全医疗的必要性,并以山西白求恩医院全医疗临床教学工作实践为例,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全医疗发展模式。

  • 标签: 综合医院 全科医疗科
  • 简介:【摘要】转基因植物疫苗利用植物表达抗原蛋白具有许多优势,包括更高的安全性、低成本、易推广以及快速的生产速度,这是控制潜在流行病爆发所需的关键因素。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转基因植物疫苗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和 SARS-CoV-2 疫苗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实施社区全团队管理与全门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全门诊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社区全团队管理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指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2型糖尿病 社区全科团队管理 全科门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住院患者的日间护理。方法:选取我院精神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9例精神类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住院常规护理,但研究组增加日间护理内容,对两组精神疾病患者护理后各项功能指标进行评分和对比 。结果:对选取的69例精神住院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统计,研究组社会功能评分为(2.67±1.01)低于对照组的(3.88±1.62),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对发生风险事件统计,研究组为2.8%,对照组为14.7%,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日间护理内容,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各项社会功能评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适合在精神病房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科 住院患者 日间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