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腿内侧皮瓣联合内侧半比目鱼肌瓣桥式带蒂转移术治疗对侧小腿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手足外科医院骨科收治的8例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19~50岁,平均35岁。所有患者均以胫后动脉为蒂小腿内侧皮瓣联合内侧半比目鱼肌瓣桥式带蒂转移术治疗。软组织缺损的范围为10 cm×9 cm~13 cm×8 cm。肌瓣和血管蒂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末次随访时按Iowa等提出的胫骨骨折疗效评定方法评定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皮瓣和肌瓣全部成活,没有发生血管危象。有1例患者发生肌瓣远端小块植皮坏死,经2周换药处理自然愈合。术后所有患者获2.5~4.5年(平均3.8年)随访。受区外形较好。末次随访时按Iowa等提出的胫骨骨折疗效评定方法评定疗效:优3例,良4例,可1例。结论小腿内侧皮瓣联合内侧半比目鱼肌瓣桥式带蒂转移术适用于治疗小腿仅有1条主要血管的软组织缺损,可减轻供区损伤。

  • 标签: 腿损伤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肌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胫骨内侧钢板固定治疗小腿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我院在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收治的小腿骨折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治疗组的小腿骨折患者实行胫骨内侧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的小腿骨折患者则使用常规钢板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恢复行走能力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和常规钢板固定治疗相比,使用胫骨内侧钢板固定治疗小腿骨折的治疗效果要更显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更大推广价值。

  • 标签: 胫骨内侧钢板 小腿骨折 临床研究
  • 简介:笔者自1990年以来,应用带血管蒂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部创面12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6~63岁,平均年龄27.5岁。交通事故伤6例,机器碾压伤3例,塌方挤压伤1例,电烧伤2例。最小创面面积6cm×7cm,最大创面面积达11cm×13cm。伤后4小时手术者4例,4~8小时手术者5例,超过8小时手术者1例,2例电烧伤患者均在伤后1周彻底清创后再行皮瓣移植。伴有足背动脉损伤行健侧带血管蒂小腿内侧游离皮瓣移植者4例,无足部主要

  • 标签: 带血管蒂 小腿内侧皮瓣 足部 创面修复 临床资料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小腿内侧游离皮瓣修复足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l8例,均为足部无血运且合并软组织大块缺损,根据创伤部位、创面大小均选用小腿内侧皮瓣,皮瓣面积最小为7cm×6cm,最大为20cm×13cm。结果18例游离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血运好,足部及感觉恢复较满意。结论对于足部毁损性离断伤,应用该术式进行保肢,急诊修复主干血管缺损的同时修复了皮肤软组织的缺损,操作可靠,疗效满意。

  • 标签: 软组织缺损 吻合术 创伤修复
  • 简介:目的研究小腿内侧皮瓣在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该修复方法,共进行了5例口底癌术后缺损的修复,并对该皮瓣的应用解剖,制作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结果7侧小腿内侧皮瓣均获得成功。口内外伤口均愈合良好,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覆盖于小腿内侧皮肤缺损区的皮片全部成活。结论小腿内侧皮瓣适用于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对于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的软组织缺损可利用携带部分比目鱼肌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小腿内侧游离皮瓣的皮下脂肪薄,皮瓣较柔软且远离术区,术后供区隐蔽,损伤小。

  • 标签: 小腿内侧皮瓣 口底 缺损 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无血管可供吻合的前足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小腿内侧皮支皮瓣桥式交叉修复对侧前足皮肤缺损10例,缺损面积约6cm×7cm~8cm×15cm,均伴有骨关节及肌腱外露.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水疱,供区植皮均成活.结论桥式交叉小腿内侧皮支皮瓣是修复对侧前足皮肤缺损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肌间隙血管 小腿内侧 外科皮瓣 胫后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腿内侧一蒂两瓣桥式带蒂转移修复对侧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例对侧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均以胫后动脉为蒂小腿内侧筋膜瓣联合内侧半比目鱼肌瓣桥式带蒂转移术治疗。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18~53岁,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2 cm×8 cm~18 cm×9 cm。筋膜瓣、肌瓣和血管蒂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小腿内侧一蒂两瓣移植成活后,再行断蒂术。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筋膜瓣和肌瓣全部成活,术后均未发生血管危象。1例发生肌瓣远端小块植皮坏死,经2周换药处理后愈合。术后随访2.5~4.5年(平均3.8年),受区和供区外形较好,疗效较满意。结论小腿内侧一蒂两瓣桥式带蒂转移修复方法适用于治疗小腿仅有1条主要血管的软组织缺损的治疗,可减轻对供区的损伤。

  • 标签: 胫骨骨折 小腿 骨折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胫后动脉中下1/3穿支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胫后动脉-隐神经双套血供皮瓣在内踝及小腿中下段创面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门诊随访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内踝及小腿中下段创面60例,其中采用胫后动脉中下1/3穿支皮瓣25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5例,胫后动脉-隐神经双套血供皮瓣20例。对3组皮瓣的手术方法、皮瓣成活情况、皮瓣的外形质地及肿胀度、患者的满意度及美国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进行研究。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4个月,3组中采用胫后动脉中下1/3穿支蒂皮瓣共25例,其中1例皮瓣术后肿胀度欠佳,出现供血不足情况,对症处理后皮瓣逐渐好转,皮瓣外形、质地良好;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5例,2例术后皮瓣远端坏死,二期植皮修复,皮瓣蒂部略臃肿;采用胫后动脉穿支-隐神经双套血供皮瓣20例,皮瓣术后血运良好,2例术后出现瘀紫,拆除蒂部缝线后好转,3例皮瓣外观臃肿,蒂部膨隆,二期皮瓣整形。3组在AOFAS平均评分分别为93.8、93.3和92.8分,患者满意度调查优良比例均较高。结论3种皮瓣均能较好修复内踝及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创面,术中应根据穿支是否存在及穿支的粗细决定是否携带隐神经。如果穿支可靠,使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进行创面修复,在皮瓣血运及外观上更满意;对于较大面积的创面,携带胫后动脉穿支及隐神经营养血管的双套血供皮瓣更安全。

  • 标签: 小腿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腿内侧带蒂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专科护理。方法2009年7月—2014年10月采用小腿内侧带蒂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做好皮瓣术前专科护理相关知识,术后做好病房环境患者伤肢及皮瓣血清观察,术后体位,康复训练等专科护理。结果本组34例皮瓣完全成活,0例皮瓣边缘2cm表皮坏死。所有大都均获随访6-17个月,平均7.5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质地厚薄适中,优良耐磨,色泽与周缘皮肤相似,皮瓣无溃疡和磨破现象。结论此专科护理方法,对保证皮瓣的成活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创面修复 皮瓣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腿严重创伤致胫前软组织缺损,受区胫前或胫后动、静脉无法吻合时,采用吻合腓肠内侧血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移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9年10月,应用吻合腓肠内侧血管的ALTP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皮瓣面积为16.0 cm×7.0 cm~28.0 cm×10.0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术后定期随访,分析和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17例皮瓣及所有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1例皮瓣远端出现1.0 cm的坏死,经清创后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5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有弹性,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供区外形良好,功能无影响。末次随访时参照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感觉功能评定标准对皮瓣感觉进行评定,其中S2 3例, S3 12例,S3+ 3例。结论对小腿严重创伤合并骨外露、胫前或胫后血管无法吻合时,采用吻合腓肠内侧血管的ALTP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更是一种安全的补救措施。

  • 标签: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腓肠内侧血管 游离皮瓣 小腿软组织 移植
  • 简介:小腿中下段由于血运较差,是外伤和下肢溃疡好发部位。外伤和溃疡经常导致皮肤坏死,小腿中下部胫骨外露。小腿前外侧皮瓣位于小腿中上部前外侧面,血管表浅恒定,切取方便。皮瓣可顺行移位修复小腿中上部及膝部创面,也可逆行转移修复足踝及小腿下部创面,皮瓣切取后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自2003年起我们用小腿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部缺损3例获得成功。

  • 标签: 小腿中下段 皮瓣修复 外侧面 缺损 小腿前外侧皮瓣 下肢溃疡
  • 简介:目的:为吻合血管的足底内侧及足内侧双叶皮瓣修复手部缺损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6具灌注红色乳胶的固定成人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走行及在足底侧皮肤和足内侧皮肤的供血。结果:足底内侧动脉深支长8,5±0.3mm,起始处血管外径1.8±0.3mm,沿途发出3~5条皮支分布足底内侧皮肤,外径在0.6~1.2mm之问;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皮支分布到足内侧皮肤,外径1.1±0.3mm。结论:吻合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足底内侧及足内侧双叶皮瓣符合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多处皮肤缺损的特殊要求。

  • 标签: 足底内侧动脉 足内侧双叶皮瓣 解剖学 皮肤缺损
  • 简介: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深入发展,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对于断肢无再植条件,而另一肢体有毁损性严重挫伤的病例,为了恢复部分功能,可以施行异位再植手术。2011年3月我院收治了1例外伤患者,并为其做了异位移植手术,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填补了我省下肢断肢再植手术的空白,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术后护理 外伤患者 异位移植 断肢再植手术 左小腿 右小腿
  • 简介:43岁的王小丽在中学当英语教师二十多年了,兢兢业业,硕果累累。近一年来,王小丽发现原本修长光滑的双下肢小腿内侧皮下,出现了一些像蚯蚓一样的青紫色凸起物,扭曲成团,局部皮肤变成暗褐色,同时,双下肢的酸胀感越来越重。医生说,王小丽患的是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的形成,主要是下肢静脉压长期增高,损伤下肢静脉瓣膜,使静脉里的血液不能正常回流,而是拥堵在静脉中,导致静脉管腔扩张、迂曲。

  • 标签: 小腿内侧 蚯蚓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瓣膜 下肢静脉压 英语教师
  • 简介:不少人喜欢外出旅游或者参加户外活动,但在活动时应注意保护关节,减少关节磨损,一旦发生小腿抽筋等意外要学会自救。小腿抽筋在医学上被称为腓肠肌痉挛,是因为腿肚的腓肠肌痉挛而引起腿部抽筋,并伴有剧痛,令人暂时不能动弹。

  • 标签: 腓肠肌痉挛 腿肚 令人 旋转法 背曲 血液循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