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脑电地形(BrainAtlas,BA)是80年代问世的一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临床医学,电子工程学和计算机学相结合的新兴科学.是继CT和MRI技术之后,又一成像技术的重大发展,是基于电子计算机分析生物电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它既可进行功能诊断,又可协助进行病理诊断,可补充CT和MRI的不足.显著性概率地形是脑电地形的发展,是统计学在脑电地形中的应用,它们在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等研究中都有较广泛的用途.现就其概念,进展,临床应用及优缺点等若干问题做一简要介绍,供参考.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显著性 概率 临床医学 ATLAS 电子工程学
  • 简介:脑地地形(brainatlas,BA)又称脑电活动地形(brainelectricalactivitymapping,BEAM)或称脑等电位图(EEGisopotentialmapping)、脑电分布(EEGtopography)等,在国外还有以下名称:brainmapping;EEGimaging;brainelectromagnetictopography;EEGmapping等,国内还有称:脑电定量"的.其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如下:

  • 标签: EEG 诊断要点 脑电地形图 BEAM 脑电活动 等电位图
  • 简介:[编者按]根据读者要求,将"脑电地形诊断要点","脑诱发电位地形诊断要点"和"脑电图诊断要点"重新刊登,供读者参考.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诊断 脑血管病 脑栓塞
  • 简介:脑电地形(下简称BEAM)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因而要谈它的应用前景并不容易。在科学发展史中常可出现一些偶然的意外事件,如60年代氯丙嗪的出现,改变了精神病的治疗学面貌。而在发现该药前的十年,恐怕没有人预言过它会出现。因此BEAM也不例外。下面,我们从临床检查和科学研究二方面来论述这一问题。

  • 标签: BEAM 脑电地形图 兴时 应用前景 脑电图学 定量脑电图
  • 简介:脑电地形(BrainAtlas,BA)是80年代问世的一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临床医学、电子工程学和计算机学相结合的新兴科学.是继CT和MRI(磁共振成像)技术之后,又一成像技术的重大发展,是基于电子计算机分析脑生物电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它既可进行功能诊断,又可协助进行病理诊断,可补充CT和MRI的不足.其在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研究中都有较广泛的用途.现就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做一简介,供参考.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临床应用 诊断 脑电活动地形图 脑电图
  • 简介:动态脑电地形(ambulatorybrainelectricalactivitymapping.ABEAM)和视频脑电地形(Video—BEAM)是由动态和视频脑电图的曲线图经过快速付立叶转换(FFT)变为动态和视频脑电形。它们是脑电地形的进一步发展,犹如脑电地形一样,也是一种电生理学的成像诊断技术。它的诊断方法和对疾病的诊断要点与脑电地形相同,其优点在于动态和视频脑电地形可以长时间(数小时至24小时或更长时间)动态观察疾病的动态变化,能更好地观察病情、

  • 标签: 动态脑电地形图 视频脑电图 MAPPING BRAIN 诊断技术 电生理学
  • 简介:本院今年4月,由石大医学院学生首先发病波及本院,查共9人,均以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收入院.因麻疹流行至今已较少见,且患者症状特征不明显,进行抗炎治疗,收效甚微,此后一周,先后皮肤出现特殊的斑丘疹加之实验室检查,最后确诊为麻疹,因有较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故认为并发有脑炎.关于麻疹并发脑炎的脑电地形(BEAM)的改变,至今无报道,本文对9例进行BEAM检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麻疹 并发症 脑炎 脑电地形图 BEAM检查
  • 简介:四、诱发电位地形的临床应用(一)视觉诱发电位地形: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就是将视觉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各区的电位变化通过地形仪用图像的形式反映出视觉诱发电位不同时相的空间电位分布。它的刺激方式和条件与视觉诱发电位相同,刺激方式多采用单眼,双眼和半视野等形式。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做完单眼视诱发电位后即行双眼视诱发地形。在特殊视觉功能下可加做半视野检查。

  • 标签: 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 相电位 空间电位 临床应用 电位变化 正中神经
  • 简介:头部外伤是全身各创伤中常见的一种,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脑电地形(BEAM)是8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技术。作者自1990年始对头部外伤恢复期病人进行了BEAM观察,将100例资料完整的BEAN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头部外伤后BEAM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判断伤情、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头部外伤 脑电地形图 BEAM 临床判断 急性期 外伤病人
  • 简介:本文通过对7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BEAM)检查结果显示:偏头痛患者BEAM总阳性率为66%,EEG总阳性率为30%,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在偏头痛诊断价值方面,BEAM明显优于EEG,并发现在异常脑电波形中,典型偏头痛与普通型偏头痛也有明显波形差异。

  • 标签: 偏头痛 脑电图 脑电地形图
  • 简介:本组16例脑CT均阴性且经MRI证实为脑梗塞。本组资料提示,在梗塞开始后的24小时内,BEAM异常率很高,但随着梗塞时间的延长,CT诊断的阳性率不断提高而BEAM阳性率逐渐下降。本组资料证实:α活动与脑血流量呈正相关而脑血流量与δ、θ活动呈负相关。对于脑深部和脑干部位的梗塞和腔隙梗塞,BEAM诊断的阳性率和定位价值均不高,但对于颈内动脉供血区的早期梗塞,即使梗塞面积较小,但只要位于脑浅表部位,BEAM仍有较高的定位价值。

  • 标签: CT MRI 脑梗塞 脑电地形图
  • 简介:利用脑电地形诊断颅脑疾病,是当前脑电图学上的一项新技术,为探讨脑电地形在头痛待诊病人中的应用,本文将我院92年7月至93年3月期间以头痛待诊的60例门诊病人进行了脑电地形检查,并同时做了传统脑电图检查,现将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人为门诊病人,查体均无阳性发现者,60例病人中男性24例,女性36例,男女比例为1:1.5.以女性为多.年龄为20~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脑电图学 阳性发现 颅脑疾病 过度换气试验 闭眼试验
  • 简介:分裂症虽然被认为是功能性疾病,但已经发现有些分裂症有器质性变化,已经脑CT、脑MRI所证实.并在脑电图、脑地形中发现异常。那么,这些异常随时间是否有明显加重呢,为此,我们将长期住院的150例慢性分裂症脑电图、脑地形10几年后的变化进行了随访分析。

  • 标签: 慢性分裂症 脑地形图 随访分析 脑电图 功能性疾病 脑MRI
  • 简介:本文报告32例糖尿病性癫痫和100例正常个体脑电地形检测结果,异常率53.1%。显示慢波功率值增高,α波慢化或功率值降低。并与脑电图作对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电地形对糖尿病性癫痫的临床诊断,是一种客观而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标签: 糖尿病性癫痫 脑电地形图 脑电图
  • 简介:本文通过我院采用脑电地形(BEAM)检查的脑肿瘤与同步检查的脑电图(EEG)和脑CT、磁共振(MRI)或手术证实的26例的比较分析,表明BEAM在脑肿瘤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本组资料表明,常规EEG异常者16例(61.5%),而BEAM22例异常(84.6%)。EEG定位符合者7例(26.9%),不符合10例(38.5%),BEAM19例符合(73.1%),3例基本符合(11.5%),4例不符合。经统计学处理P<0.01,表明对于脑浅表部位的肿瘤,BEAM诊断阳性率和定位价值明显高于EEG。本组三种不同类型的脑肿瘤,BEAM上表现各不相同。因此,BEAM对脑肿瘤的定性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脑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