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人乳头瘤的宫颈癌筛查自取样的可接受,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500例宫颈癌筛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评价人乳头瘤(HPV)自取样的可接受,同时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可能影响HPV自取样接受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回收合格问卷403份(回收率80.6%),其中HPV自取样接受率为70.72%(285/403),不接受率为29.28%(118/403),HPV自取样具有较高可接受;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筛查准确及筛查体验是影响HPV自取样可接受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HPV自取样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较好的可接受度,有望成为巴氏涂片重要的潜在替代方法。

  • 标签: 宫颈癌筛查 人乳头瘤 自取样 可接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2016—2021年微生物实验室标本可接受相关检验前质量指标的室间质评结果,了解微生物实验室标本可接受,为建立初步质量规范提供参考。方法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联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临床检验中心同步开展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并通过已开发的室间质量评价系统在线回报结果,收集2016—2021年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和相关质量指标数据,对全国总体、连续回报实验室(分级和分省)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西格玛度量评价实验室质量水平。结果全国实验室13项质量指标所有年份的M均为0(2018年第一次微生物标本污染率除外);其中10项质量指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标本丢失率、标本标识错误率、标本检验前储存不适当率、标本运输途中损坏率、标本运输温度不适当率、标本运输时间过长率、标本采集时机不正确率、实验室人员导致的标本重新采集率、非实验室人员导致的标本重新采集率)所有年份的四分位数均为0,均达到6σ水平。连续回报实验室3项质量指标三级医院各年M(Q3)结果显示,标本容器错误率最低,其次是标本类型错误率,微生物标本污染率最高,对应的M(Q3)结果最高值分别为0.047%(0.191%),0.059%(0.252%),0.251%(0.6%);按照省份分别对标本类型错误率和标本容器错误率2016年第1次和2021年第1次三级医院M进行排列,标本类型错误率中辽宁、河北、江西、天津、北京、贵州、甘肃、青海和宁夏2021年第1次三级医院较2016年第1次明显降低,标本容器错误率中辽宁、四川、浙江、湖北、山西、天津、重庆、贵州、宁夏和湖南2021年第1次三级医院较2016年第1次明显降低。结论全国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本可接受结果整体尚可,实验室应探索并建立适合自身的质量指标体系,加强重点质量指标的长期监测,提升服务质量。

  • 标签: 质量指标,卫生保健 标本 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s,DDH)闭合复位术中可接受的复位标准。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天津医院小儿骨科接受闭合复位治疗的DDH患儿,纳入年龄≥6个月、完全脱位、治疗信息及影像资料完整的病例共124例138髋。闭合复位术中复位稳定性以Ramsey安全区评估,包括复位后最大外展及再脱位外展角度,安全区范围为两者之差。术中关节造影测量复位后内侧造影池间隙(medial dye pool,MDP)及股骨头覆盖率(femoral head coverage,FHC)。MDP以占股骨头直径的百分比表示。闭合复位后以人类位石膏裤固定,2~3个月更换石膏裤,共固定2期。一期或二期石膏裤末MRI中确认股骨头获得同心圆复位即为复位成功。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复位是否成功的相关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相关因素的临界值。结果本组病例138髋中108髋(78. 3%)复位成功。单因素分析中复位是否成功与初始治疗年龄、再脱位外展角度、安全区范围、MDP及FHC显著相关(P<0. 05)。多因素分析中再脱位外展角度(OR=0. 792,95%CI:0. 634-0. 688,P=0. 039)及MDP(OR=0. 654,95%CI:0. 439-0. 973,P=0. 036)为独立影响因素。根据ROC曲线结果判断两因素的临界值,再脱位外展角度≤30°的88髋中86髋(97. 7%)复位成功,>50°的10髋均复位失败,31°~50°的40髋中仅22髋(55. 0%)成功,但其中MDP≤20%股骨头直径的20髋均成功,而MDP>20%股骨头直径的20髋中仅2髋(10. 0%)成功。结论DDH闭合复位术中可接受的复位标准取决于复位稳定性和质量。再脱位外展角度≤30°时任何MDP、31~50°时MDP≤20%股骨头直径是可接受的复位标准,可期望通过人类位石膏裤固定获得同心圆复位。

  • 标签: 髋关节 闭合复位 关节造影 可接受的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谈论把阿立哌唑运用于难治老年抑郁症患者医治当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筛取2021年3月到2022年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难治老年抑郁症病人,依照医治方案的不同归为两个小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小组内部存在4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医治方案,实验组病人在前者基础上,实行阿立哌唑,分析两小组病人的医治疗效、睡眠质量及HAMD评分。结果:实验组病人的医治疗效、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HAMD评分有效降低,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用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对难治老年抑郁症患者实行阿立哌唑,所取医治效果十分显著,患者病情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难治性老年抑郁症 阿立哌唑 增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1月区间内院内收治的脑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内随机选择60例进行研究,根据干预形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实验与对照,每组内人数为30例。对照组整体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整体均接受中医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实验组症状评分为(11.32±1.32)分,对照组症状评分为(11.43±2.11)分,对比X2为0.2421,P>0.05。护理后,实验组症状评分为(25.43±3.21)分,对照组症状评分为(20.32±1.43)分,对比X2为7.9646,P<0.05。实验组的健康状况为(3.7±0.7)分、生理评分为(67.3±10.6)分、心理评分为(65.8±12.1)分、环境评分为(59.2±11.9)分,对照组的健康状况为(2.5±0.4)分、生理评分为(52.9±12.7)分、心理评分为(53.6±9.8)分、环境评分为(53.9±10.3)分,对比P<0.05。结论:对脑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中医护理 效果
  • 作者: 崔成昊 王砚伟 洪陈彦 梁雨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解放军医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 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研究所 全军数字肝胆外科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53,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 300071,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 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研究所 全军数字肝胆外科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53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根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总生存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效能进行初步评估。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行开腹根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19例PDAC患者资料,其中男性85例,女性34例,年龄(58±11)岁。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逐步回归法)构建最佳的预测指标组合并依据此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一致指数(C-index)、校准曲线、时间依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效能。结果119例患者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7.2%、35.0%、24.8%。高级别肿瘤(低分化和未分化)、脉管癌栓、系统免疫炎症指数<279.4×109/L、预后营养指数<4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1.1、总胆红素>258.5 μmol/L、血浆纤维蛋白原>3.43 g/L是PDAC患者根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上述指标及年龄>63岁共同构成回归方程(C-index=0.74)。以此结果为基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1、2、3年生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0.803、0.836,校准曲线与标准45°线拟合良好,该模型的生存预测与实际生存状况具有良好的一致。结论基于PDAC临床病理特征构建的行根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总生存列线图预测模型,经内部验证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有助于促进预后风险分层和治疗决策的优化。但该预测模型有待更大规模队列研究的验证与完善,相关指标的预后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究。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接受钬激光碎石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实施针对护理干预后,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钬激光碎石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共9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针对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9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接受钬激光碎石治疗的肾结石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接受钬激光碎石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实施针对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效果,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肾结石患者 钬激光碎石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在接受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时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开展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15例的病历资料,按护理方式的不同点,将15例患者分为2组,即7例纳入者用常规护理(对照组)、8例纳入者用综合护理(实验组),就2组的并发症率、生活质量做对比。结果  在统计后发现,实验组纳入者并发症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症脓毒血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综合护理 并发症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患者接受针对呼吸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呼吸道护理干预,对比机体指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机体指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气管插管 针对性呼吸道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患者接受针对呼吸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在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气管插管的患者共8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研究组40例患者,应用针对呼吸道护理干预,参照组40例患者,运用常规护理。通过相关统计学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不良反应率和气管插管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且有效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在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的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针对呼吸道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并且有效缩减了治疗周期,全力提升了患者的治疗的成效和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气管插管患者 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毒症伴心衰患者接受CR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04月-2022年0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尿毒症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给予CRRT治疗、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心、肾功能指标以及血电解质水平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CRRT治疗应用于尿毒症伴心衰病例中可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心衰 尿毒症 连续性肾脏替代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所取得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9月到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患者按照双盲法级分组。其中予以常规护理的48例为参照组,予以舒适护理的48例为试验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试验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有着很好的效果,有必要大力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射频消融术 快速性心律失常 干预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护理对肺癌患者接受化学药物治疗期间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1年收诊的80例肺癌患者为对象,对患者分组采取不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护理后3个月数据为14.25±3.21、10.24±1.34、8.65±1.45,对照组为14.24±3.45、12.45±1.68、10.35±1.67,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护理后评分为78.45±3.57、76.54±4.57、82.45±3.56、81.69±2.78,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评分为64.52±4.61、65.24±4.57、70.24±3.78、69.57±2.4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组间评分有差异,两组患者有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接受化学药物治疗期间采取针对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这对患者病情改善有较大的帮助,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肺癌患者 治疗期间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受镇静的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瞳孔对光反射降低与谵妄的相关。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3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97例接受镇静的ICU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住ICU的第2~4天,采用自动红外瞳孔测量仪测量患者光刺激后的定量瞳孔对光反射值(q-PLR)和瞳孔收缩速度(CV),频率为2次/d。采用里士满激越-镇静量表(RASS)对患者进行评估,当患者RASS评分≥-2分时,使用ICU意识模糊评估表(CAM-ICU)对患者进行谵妄筛查,频率为2次/d,根据筛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结果97例接受镇静的ICU机械通气患者中谵妄的发生率为58.76%(57/97)。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2天的q-PLR是接受镇静的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接受镇静的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瞳孔对光反射降低与谵妄具有相关

  • 标签: 谵妄 机械通气 定量瞳孔测量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临床中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的有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使用随机单盲法平均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治疗的临床有效。结果 治疗随访后,实验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认知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两组相关数据对比,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整体改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各种认知功能。

  • 标签: 脑梗死 认知障碍 尼莫地平 奥拉西坦 认知功能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新冠疫情期间,采用临床精细化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收的86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信息资料纳入计算机系统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共计43例,开展一般护理干预),另外接受临床精细化护理干预的43例患者自动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观察组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冠疫情期间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采用临床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情绪状态改善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临床精细化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患者接受医护患合作干预模式对预防术后深静脉栓塞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伊始时间为2020年5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5月,通过电脑程序作用下在该段时间内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34例作为入组成员,区分为了两个群组,分别为使用对照组统共67例使用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统共67例使用医护患合作干预模式,对患者的最终干预成效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长更短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P<0.05);获得更高满意度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发生深静脉栓塞概率更高的一个组别为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临床通过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通过医护患合作干预模式进行相应的干预工作,能够减少患者出现深静脉栓塞症状的概率,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更高,患者能够在更多短时间内康复,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际推广与使用的方式。

  • 标签: 腹腔镜 医护患合作性干预模式 深静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新冠疫情期间,采用临床精细化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收的86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信息资料纳入计算机系统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共计43例,开展一般护理干预),另外接受临床精细化护理干预的43例患者自动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观察组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冠疫情期间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采用临床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情绪状态改善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临床精细化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1年9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应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护患关系显著提升,缓解负性心理,对提升医院整体临床治疗效果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优质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