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小反刍疫是一种可防可控的动物疫病,不仅临床能够识别,实验室能够确诊,而且有专用疫苗能够预防。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预防,对患羊进行果断处置,就能控制或扑灭小反刍疫疫情。

  • 标签: 小反刍兽疫 疫苗 防治
  • 简介:摘要:小反刍疫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接触性传染疾病,小反刍疫在传播速度和传播规模上都会对畜牧业养殖造成比较大的破坏。羊如果感染了小反刍疫,会严重降低存活率。感染疫的主要体现是高热下痢,口腔中形成溃疡,严重的话,还会发生溃烂坏死,且传染性极高。由此可见,小反刍疫在畜牧业养殖上产生的危害极大。文本主要论述了小反刍疫的流行病学以及病理特征,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关防御措施。

  • 标签: 小反刍兽疫 流行病学 鉴别诊断 免疫接种 疫情监督
  • 简介:摘要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病因学研究一直受到关注,有关生物学及社会心理学的因素都表现出了对强迫症的影响,且强迫症的认知和元认知模型提示反刍思维可能是强迫症的认知风险因素,因此厘清反刍思维与强迫症之间的关系,对于挖掘强迫症的病因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众多研究显示,反刍思维和强迫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反刍思维能够预测和维持强迫症状,强迫症患者倾向于使用反刍思维的策略来减少痛苦。此外,反刍思维和强迫症存在着完美主义、童年创伤等共同的危险因素,针对反刍思维的干预训练在强迫症的治疗中也表现出了可行性。提示反刍思维影响强迫症的现实可能性,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确认。未来可在较大样本中开展针对两者关系的纵向研究,以期丰富和补足强迫症的病因学研究。

  • 标签: 反刍思维 强迫症 预测 危险因素
  • 简介:SARS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H1N1流感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给人们以警示,既往不为世人熟知的'人共患病'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医务界和卫生部门对此高度重视.2006年5月由中国科协、卫生部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共同承办,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协作单位,在北京召开了,笔者作为大会学术委员会的委员经历了会议准备和会议召开的全过程,共有三四百人参加了会议,与会的院士约十余人,会议开了整整3天.这是本人参加过的规格最高、人数最多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此外,去年出版的'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之一'当代世界人共患病学'作者近200名,全书共310万字,堪称一部巨著.

  • 标签: 人兽共 共患 患寄生虫病
  • 简介:变禽变妄想见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通过对3个案例诊治经过的记述,充分展现了笔者及祖父辈对呈现此顽难怪症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独特之病因病理认识;并依此认识为指导,对患者所具证候而采取的相应、有效的中药、针灸治疗,以及善后防复之理论要点和治疗方法。

  • 标签: 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变禽变兽妄想 验案 辨证析因 中医药疗法 针灸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障碍青少年反刍思维与抑郁症状和自杀未遂的关系,及反刍思维在抑郁症状和自杀未遂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对331例11~18岁抑郁障碍青少年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病人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评估抑郁症状、反刍思维量表-10简表(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RRS-10)评估反刍思维,采用MINI 5.0中文版自杀模块评估自杀行为。应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χ2检验、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应用SPSS PROCESS V 3.4插件进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抑郁障碍青少年自杀未遂发生率为53.78%,其中女孩(59.48%)显著高于男孩(4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P<0.01)。与无自杀未遂组相比,自杀未遂组在PHQ-9[(11.08±9.26)分与(14.43±7.49)分,t=-3.634,P<0.01]、强迫思考[(10.76±3.89)分与(12.44±3.87)分,t=-3.926,P<0.01]、反省深思[(10.05±3.54)分与(11.20±3.33)分,t=-3.044,P<0.01]和反刍思维总量表[(20.81±6.78)分与(23.64±6.42)分,t=-3.898,P<0.0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显示女孩(β=0.175,t=3.228,P=0.001)、抑郁症状(β=0.168,t=3.082,P=0.002)、反刍思维(β=0.138,t=2.364,P=0.019)是自杀未遂的风险因素。反刍思维在抑郁症状与自杀未遂之间起着完全中介效应(效应值=0.013,95%CI=0.003~0.027)。抑郁症状能显著正向预测反刍思维(P<0.01);反刍思维显著正向预测自杀未遂(P<0.05)。结论抑郁障碍青少年自杀未遂发生率较高,其抑郁症状主要通过反刍思维影响自杀未遂,临床中应对反刍思维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干预,通过心理治疗调整患者认知反应方式,减轻反刍思维,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降低自杀发生率。

  • 标签: 反刍思维 抑郁 自杀未遂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反刍性沉思和希望水平的现状,并分析反刍性沉思对其希望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6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C-ERRI)、Herth希望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份,有效回收率为92.0%。结果92例脑卒中患者C-ERRI总分为(29.40±7.89)分,Herth希望量表总分为(32.97±6.52)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脑卒中患者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与Herth希望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Barthel指数、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是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不高,应多关注女性、文化程度较低、经济收入水平较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差的脑卒中患者,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患者的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水平,从而提高其希望水平。

  • 标签: 卒中 目的性反刍性沉思 侵入性反刍性沉思 希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积极反刍思维训练。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知觉压力、自我效能得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身体负担、情感负担得分以及自我感受负担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知觉压力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自我效能中的情绪控制、合理休息、自我保健、遵医用药管理和健康问题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应用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可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和知觉压力,提高自我效能水平。

  • 标签: 透析 血液透析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 终末期肾病 自我感受负担 知觉压力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就诊及随访的120例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问卷量表、心理弹性简化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肠造口患者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得分为(13.64±4.88)分,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得分为(14.90±3.72)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造口自理程度、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共解释侵入性反刍性沉思38.1%的变异(P<0.01);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共解释目的性反刍性沉思41.9%的变异(P<0.01)。结论肠造口患者反刍性沉思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医护人员需多关注年龄低、造口自理程度差、受教育程度低及非在职状态的肠造口患者,同时注重提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完善其社会支持系统,促使患者产生积极性的心理调适。

  • 标签: 肠造口术 心理弹性 肠造口 反刍性沉思 领悟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抗生素药物在临床兽医中应用多年,对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其广泛的应用,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不合理使用和滥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药品的不当使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药品残留也间接危害着人类健康。因此,必须正确使用抗生素,根据治疗过程,给予足够的剂量,根据诊断的要求,正确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兽用抗生素 临床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反刍性沉思水平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抽取336例中青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结果:中青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的总分数是(32.35±11.32)分。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患者的反刍性沉思水平尚可,会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医护人员需结合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干预,促使患者对介入治疗呈现积极的反刍性沉思。

  • 标签: 冠心病 反刍性沉思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工作场所暴力后精神科护士的反刍性沉思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方便抽样与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使用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量表(C-ERRI)及自编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专科医院)的15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受访对象的反刍性沉思总分为(22.11 ± 9.62)分,目的性反思维度得分为(12.99 ± 5.58)分,侵入性反思维度得分为(9.12 ± 6.01)分。回归分析显示,近1年内遇袭频次(B值为-3.195,P<0.01)和本次遇袭的受伤情况(B值为8.591,P<0.01)进入目的性反思维度方程,解释方程26.8%的变异。性别(男)(B值为-2.415,P<0.01)、近1年受伤频次(B值为2.864,P<0.01)与本次遇袭的受伤情况(B值为8.949,P<0.01)进入侵入性反思维度方程,解释方程36.0%的变异。结论精神科护士以目的性反思为主,但其反刍性沉思水平总体不高。

  • 标签: 护士 反刍性沉思 精神科 工作场所暴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反刍思维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 scale,MPATS)和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RRS)对68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采用SPSS 25.0及Mplus 7.0进行数据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社交焦虑、手机成瘾倾向、反刍思维的相关性,用Bootstrap法检验反刍思维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大学生社交焦虑总分为(13.36±6.02)分,反刍思维总分为(51.04±11.56)分,手机成瘾倾向总分(40.46±11.74)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检出率为23.90%,社交焦虑检出率为49.85%。大学生社交焦虑总分与反刍思维总分呈正相关(r=0.31,P<0.01),与手机成瘾倾向总分呈正相关(r=0.25,P<0.01),大学生反刍思维总分与手机成瘾倾向总分呈正相关(r=0.46,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反刍思维在高社交焦虑和手机成瘾倾向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8;低社交焦虑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间不存在中介效应,直接效应为0.33。结论低社交焦虑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高社交焦虑通过反刍思维间接对手机成瘾倾向产生影响。

  • 标签: 社交焦虑 手机成瘾 反刍思维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孕症患者述情障碍、反刍思维、抑郁的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现状调查,选择2018年9—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229例不孕症患者进行现场问卷填写,以t检验、方差分析、路径分析等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不孕症患者抑郁得分(13.17 ± 8.66)分、述情障碍得分(51.62 ± 10.91)分、反刍思维得分(18.28 ± 10.65)分,三者之间呈正相关(r值为0.442、0.551、0.569,均P<0.05),述情障碍在不孕症患者反刍思维与抑郁间起中介作用,其间接效应为0.026 4,占总效应的24.81%。结论不孕症患者抑郁现状不容乐观,反刍思维通过述情障碍对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患者内心的情感不能有效抒发,容易形成负性应激情绪,从而导致抑郁的发生,医护人员、家属应当重视患者内心想法和反刍思维,及时倾听、疏导,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 标签: 抑郁 不孕症 反刍思维 述情障碍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工作场所暴力后精神科护士的反刍性沉思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方便抽样与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使用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量表(C-ERRI)及自编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专科医院)的15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受访对象的反刍性沉思总分为(22.11 ± 9.62)分,目的性反思维度得分为(12.99 ± 5.58)分,侵入性反思维度得分为(9.12 ± 6.01)分。回归分析显示,近1年内遇袭频次(B值为-3.195,P<0.01)和本次遇袭的受伤情况(B值为8.591,P<0.01)进入目的性反思维度方程,解释方程26.8%的变异。性别(男)(B值为-2.415,P<0.01)、近1年受伤频次(B值为2.864,P<0.01)与本次遇袭的受伤情况(B值为8.949,P<0.01)进入侵入性反思维度方程,解释方程36.0%的变异。结论精神科护士以目的性反思为主,但其反刍性沉思水平总体不高。

  • 标签: 护士 反刍性沉思 精神科 工作场所暴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控制、反刍思维在神经质与失眠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使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极简版、失眠严重程度指数、反刍思维量表及自我控制量表,对四川省某高校的76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失眠检出率36.6%;神经质[(9.63±3.41)分]、反刍思维[(22.27±5.44)分]、失眠严重程度指数[(6.61±4.28)分]呈两两正相关(r=0.281~0.389,P<0.01),与自我控制总分[(60.71±9.41)分]呈负相关(r=-0.453~-0.194,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神经质可直接影响失眠,也可分别通过反刍思维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失眠。结论大学生自我控制、反刍思维在神经质与失眠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失眠 神经质 自我控制 反刍思维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反刍性沉思对创造后成长的影响,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治疗时间均在2021.1-2022.1月间。通过采用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做好各维度评分的比较。结果:在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中,将会促进 PCI患者反刍性沉思的转变,通过对 PCI患者反刍性沉思、创伤后成长及各维度得分,PCI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结论:文化程度在加入反刍性沉思后,对于PTGI总分的预测作用将会明显减弱,直接导致创伤后成长水平受到影响。

  • 标签: 冠心病介入治疗 反刍性沉思 创伤后水平
  • 简介:摘要作为当前同时威胁人畜健康的一种主要病原生物,寄生虫病不仅可影响人体的健康,同时也会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对此,本文主要以常见的人共患寄生虫病,其侵袭机制与诊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并以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其防治与应对措施予以着重探讨。

  • 标签: 人兽共患 寄生虫病 预防 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