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采用固定锚钉内固定术治疗成人Ⅱ型足副舟骨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目的:探讨应用固定锚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Ⅱ型足副舟骨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5月至2015年10月应用固定锚钉手术治疗15例(18足)成人Ⅱ型足副舟骨患者,术前、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0个月,平均(11.6±4.2)个月。均未出现感染、骨延迟愈合、内固定装置失效、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足副舟骨与舟骨融合处均获得骨性愈合。疼痛症状消失15足,明显缓解3足;18足活动范围均正常。结论:固定锚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成人Ⅱ型足副舟骨的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疼痛,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内固定器 副舟骨
  • 简介:背景:踝关节是血友病最常侵犯的关节之一,对于侧出现严重关节面破坏的血友病性踝关节病患者,一直未能有很好的治疗方案。目的:探讨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行一期侧胫距跟融合术治疗侧终末期血友病性踝关节病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手术方法及短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例侧终末期血友病性踝关节病患者,甲型血友病3例,乙型血友病2例,均为男性;年龄为22~42岁,平均27.6岁。术前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为19~31分,平均25分。入院后由血液内科会诊,通过凝血因子预实验确定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方案,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行一期侧胫距跟融合术。结果:单侧融合术用时为60~90min,平均73min;术中出血量为10~60ml,平均24ml。术后足完全负重时间为3.5~6.0个月,平均4.2个月。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0~61个月,平均37个月。术后1年随访时X线片示踝关节完全融合,AOFAS评分为83~92分,平均87分。1例术中发生侧胫骨下段骨折,1足踝前正中切口皮缘愈合不良,1足因1枚交锁螺钉刺激皮肤于术后5周时局部麻醉下取出。结论:在良好的围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方案下,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行一期侧胫距跟融合术治疗侧终末期血友病性踝关节病变安全有效、医疗费用低、康复周期短。

  • 标签: 血友病性踝关节炎 交锁髓内钉 胫距跟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源CT(DSCT)能量技术应用于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尿路结石患者行DSCT能量扫描及血清尿酸测定,对其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将结果与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的结果作对比,计算DSCT在分析尿酸盐结石及非尿酸盐结石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0%及98.0%。结论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使用DSCT能量技术在治疗前对尿路结石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对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源CT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尿路结石
  • 简介:【目的】揭示6-苄基-1-[(苄氧基)甲基)]-5-异丙基尿嘧啶(6-benzyl-1-[(benzyloxy)methyl]-5-isopropyluracil,TNK-651)和埃替格韦(elvitegravir,GS-9137)融合型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ype1,HIV-1)逆转录酶(reversetranscriptase,RT)的非核苷类抑制剂(non-nucleosideRTinhibitors,NNRTIs)作用位点和整合酶(integrase,IN)活性位点的靶点抑制剂RT(NNRTI)/IN与RT和IN的结合模式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对选取的7个RT、11个IN复合物晶体结构中的底物分子进行相似性分析;综合运用自身对接和交叉对接方法分别从中优选出RT和IN的最佳受体结构模型;基于分子对接技术分别建立RT、IN与抑制剂的结合模型,据此阐明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结果】对接结果显示,TNK-651和GS-9137融合型HIV-1RT(NNRTI)/IN靶点抑制剂结合于RT的NNRTIs结合位点,与其形成氢键作用、π-π堆积作用、阳离子-π作用、疏水相互作用;结合于IN的IN-DNA界面活性位点,与其形成氢键作用、π-π堆积作用、疏水相互作用、金属离子螯合作用。【结论】TNK-651和GS-9137融合型HIV-1RT(NNRTI)/IN靶点抑制剂通过与RT的Lys101和Tyr188形成关键的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与IN的Asp128、Asp185、Glu221及Mg2+和高度疏水性亚结合口袋形成关键的金属离子螯合作用和强疏水相互作用,发挥抗RT和IN双重活性。

  • 标签: TNK-651和GS-9137融合型 双靶点抑制剂 分子对接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切口钢板对骨折-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根据就诊单双号将本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诊治骨折-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患者50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切口钢板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不同方法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切口钢板应用在骨折-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临床治疗中,效果突出,值得在骨折-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双切口双钢板 胫骨内髁骨折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大功率的照明场合,一般采用阵列式LED照明系统,但是大功率LED在使用中稳定性、安全性、使用寿命普遍较差。主要是大功率LED的光学设计和热管理技术不够完善。针对大功率LED存在的散热问题,提出了一种出型射流冲击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和均温性能,且能在较低的散热功耗下保持良好的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源CT的原理及优势,并且分析其临床应用的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应用源CT技术中的3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原理、优势及其临床特点。结果源CT具有球管和组探测器,其单扇区重建时间分辨率很高,可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同时,球管可同时输出不同能量的X线,提高了CT对不同组织的鉴别能力,拓展了CT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对病变诊断的正确性。结论源CT明显提高了时间分辨率,在不需控制心率的情况下完成心脏成像,提供高质量的冠状动脉和心脏图像,提高了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性。其能技术可根据不同组织对X线的衰减特性,获得组织特性图以及碘剂分布图,为CT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拓展了CT的应用范围,并有望提高对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但其能技术的应用价值还需要大量临床验证。

  • 标签: 双源CT 原理及其优势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源CT能量去骨血管成像(dualenergyboneremoval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DE-CTA)对头颈部动脉开窗畸形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动脉开窗畸形头颈部CTA影像资料和临床表现,观察动脉开窗畸形的位置、形态以及毗邻关系,所有病例均行源CT能量去骨CTA检查。结果28例均为单发开窗畸形,凸透镜型5例,裂隙型21例,重复型2例;基底动脉16例,椎动脉8例,大脑前动脉2例,大脑中动脉1例,椎基底动脉结合部1例;男女各半,性别间无明显性差异。结论DE-CTA可以准确显示动脉开窗畸形的位置、形态和毗邻关系,有助于指导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双能量 头颈动脉 开窗畸形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分析骨与关节疾病中源CT能量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接诊的45例骨关节外伤金属内固定术后复查患者为例,予以源CT能量扫描模式,一次扫描期间采集2个不同能量数据,分析所得能量数据,即140kV、80kV、平均加权120kV数据,均传输至处理站,并利用能谱软件不同能谱值(keY)予以金属伪影减影后处理。结果随着能谱值90keV增加,图像质量越清晰,和平均加权120kV图像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源CT能量成像技术可获取较高的图像质量,有助于判断骨关节金属内固定术后患者恢复状况。

  • 标签: 关节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切口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合理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5例患者接受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术,作为观察组,25例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预后效果和术后后倾角、内翻角度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8.00%,对照组为72.0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后倾角和内翻角度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法可有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其疗效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对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促进术后恢复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锁定钢板 双切口双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将护理干预运用于单绒毛膜羊膜囊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效果。方法此文开展分析资料为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本医院纳入治疗的20例单绒毛膜羊膜囊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均开展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及观察胎儿存活情况及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不同类型胎儿的大、小胎儿出生质量。结果胎儿存活率为85.00%,Apgar评分在7分以下占11.76%,出生之后转入ICU占64.71%;sFGRI型、sFGRII型新生儿母亲分娩孕周、大胎儿出生质量相比,P>0.05,未显示数据间统计学意义,而sFGRI型小胎儿出生质量明显高于sFGRII型,P<0.05,显示出数据间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单绒毛膜羊膜囊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开展有效护理干预呈现较优效果。

  • 标签: 单绒毛膜 双羊膜囊 双胎 胎儿 生长受限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正常胸、腰椎体能CT虚拟去钙(VNCa)骨髓成像的量化标准值.方法对2016年8—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名正常体检者进行前瞻性胸、腰椎能量CT扫描,按年龄、性别分为〈45岁的男性和女性组以及≥45岁的男性和女性组,4组各50人.在虚拟去钙技术下,测量获得T3~L5各椎体的骨髓CT值,再根据测得的各椎体的骨髓CT值的相近程度分成T3~T5、T6~T9、T10~L1、L2~L54部分并取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上述测量参数在不同年龄分组及性别分组之间的差异.结果〈45岁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29.00±10.62)HU、(-35.81±12.36)HU,均高于≥45岁组的(-41.67±17.16)HU、(-44.81±14.35)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6、-4.746,P值均〈0.01).〈45岁女性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27.76±9.55)HU、(-37.56±9.05)HU,均分别高于≥45岁女性组的(-37.80±15.97)HU、(-45.45±14.0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18、3.339,P值均〈0.01);〈45岁男性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30.73±12.16)HU、(-33.91±14.64)HU,均分别高于≥45岁男性组的(-46.07±17.42)HU、(-44.68±14.8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05、3.653,P值均〈0.05);〈45岁组的男、女性的胸椎骨髓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45岁组的男、女性的胸椎骨髓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4,P〈0.05);〈45岁组和≥45岁组的男、女性间腰椎的骨髓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对象胸、腰椎体的骨髓CT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463、-0.402,P值均〈0.01).对于T3~T5、T6~T9、T10~L1、L2~L54段椎体平均骨髓CT值而言,〈45岁组的各段骨髓CT值均高于≥45岁组的骨髓CT值(P值均〈0.01);不同性别间比较,仅≥45岁组的T6~T9、T10~L1椎体节段骨髓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7、-2.326,P值均〈0.05).本�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虚拟去钙技术 骨髓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8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恢复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相差无几,观察组患者的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共有9例(18.75%)发生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有3例(6.00%)发生并发症,相关数据经过统计学比较P<0.05。结论锁定钢板与切口钢板内固定均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但是后者预后良好,建议临床使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细胞工程是四大生物工程之一,在生物、医学等许多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细胞融合方法得到不断更新,融合率也得到逐步提高。该技术在细胞遗传学、单克隆抗体及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细胞融合的定义机理、应用及融合技术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阐述。

  • 标签: 细胞融合 生物法 化学法 物理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肾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肾移植手术患儿60例,对所有患儿都施以精心的护理配合。观察60患儿肾移植手术实施的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者例数,了解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儿肾移植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患儿肾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平均血糖水平为(7.2±0.4)mmol/L,预后效果良好。结论临床在开展儿童肾移植手术工作时,予以患儿精心的手术护理配合,可确保其手术治疗成功,促进术后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护理配合 并发症 双肾移植手术 儿童
  • 简介: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矫治后需做保持器患者(上颌)210例石膏模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10例,年龄14-15岁.所有实验组内模型,模型由同一技术人员采取同一种方法测量.采集曲唇弓应达到的弧长,取唇弓弧度与牙弓弧度相一致,宽度两侧尖牙近中2/3,U形曲宽0.5cm.

  • 标签: 双曲唇弓 U型曲 预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