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张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医院影像中心,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在诊断疑似患有痛风的患者时,采用CT能量辅助诊断具有的诊断价值。方法:从进入本院诊疗的疑似痛风疾病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并均应用CT能量技术对其进行检测与诊断。结果: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分析CT能量技术检测结果,此技术的特异性达到94.44%、敏感度达到92.86%、准确率达到93.33%;结晶位置分布在足(38.10%)、膝盖(30.95%)、双手(23.81%)、肘部(7.14%)。结论:在诊断痛风疾病患者时可采用CT能量技术辅助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为医师提供准确信息。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痛风;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T能量诊断痛风结节沉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例。观察组(痛风患者)和对照组(非痛风患者),均通过采取CT能量诊断,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CT能量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膝关节和足裸关节痛风结节沉积率分别为84.62%、100%、92.31%,对照组没有显示出痛风结节沉积。结论痛风结节沉积经CT能量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痛风结节沉积 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CT能量在痛风患行四肢关节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临床诊断痛风的患者行双手腕、膝及烈足踝关节能量CT扫描,对照组为15例非痛风患者(7例不明原因下肢疼痛患者、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例退行性骨性关节炎患者)。能量CTGOUT软件处理扫描图像后,由3名医师独立进行评价,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尿酸盐沉积的差异及能量CT检出尿酸盐沉积部位与临床评估的差异。结果:患者组25例(56%)、14例(31%)、39例(87%)分别在双手腕、膝及足踝关节CT检测到尿酸盐沉积,足踝关节受累较其他关节多。对照组无尿酸盐的沉积。45例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CT共发现391处,是临床估计病变部位的乱1倍(临床估计病变部位95处)。结论:能量CT能方便快捷地检测出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可作为临床筛查痛风病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关节炎 痛风性 结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能量技术在骨与关节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骨关节外伤金属内固定术后复查的50例患者,均采用CT能量扫描模式,通过一次扫描采集两个不同能量的数据,将得出的140kV、80kV和融合图像(加权120kV)数据上传到后处理站,然后通过能谱软件的不同能谱值(keV)进行金属伪影减影后处理。结果运用40keV的低能谱值,图像质量不太好,金属伪影比较多,但能谱值在出现持续增加时,图像就会随之越来也清晰,金属伪影会因此变化呈现出明显减少的情况,局部的骨质结构和固定器材都比较清晰,和平均加权120kV图像对比来看,是具有一定差异的(P<0.05)。结论CT能量技术在采用高能谱值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将金属中的线束进行硬化,并形成伪影,并清晰显示出结构中的细节,对于骨关节的术后影像复查具有实际的临床效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 骨与关节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分析骨与关节疾病中CT能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接诊的45例骨关节外伤金属内固定术后复查患者为例,予以CT能量扫描模式,一次扫描期间采集2个不同能量数据,分析所得能量数据,即140kV、80kV、平均加权120kV数据,均传输至处理站,并利用能谱软件不同能谱值(keY)予以金属伪影减影后处理。结果随着能谱值90keV增加,图像质量越清晰,和平均加权120kV图像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CT能量技术可获取较高的图像质量,有助于判断骨关节金属内固定术后患者恢复状况。

  • 标签: 关节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能量技术应用于脑血管检查的价值,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4年1月门诊以及住院部收住入院的疑似脑血管疾病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以及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接受CT二代成像扫描技术,对照组接受16排螺旋CT成像扫描技术。对比两组的颈动脉血管平均CT扫描值、扫描成像噪声、扫描图像质量以及扫描辐射剂量。结果对比两组图像治疗评估数据,研究组的颈动脉CT扫描值高于对照组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扫描成像噪声低于对照组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脑血管显示效果评分平均值高于对照组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辐射剂量,研究组的CTDIvol、DLP以及ED值均低于对照组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能量技术应用于脑血管检查中,扫描结果图像质量较好,辐射剂量小。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脑血管检查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T能量诊断痛风结节沉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例。观察组(痛风患者)和对照组(非痛风患者),均通过采取CT能量诊断,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CT能量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膝关节和足裸关节痛风结节沉积率分别为84.62%、100%、92.31%,对照组没有显示出痛风结节沉积。结论痛风结节沉积经CT能量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痛风结节沉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能量诊断痛风结节沉积对诊断准确率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9月到2022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60例非痛风患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作为常规组。采用Force CT 能量技术(DSCT)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尿酸盐沉积差异,以判断DS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痛风结节沉积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存在临床可比意义。结论:对痛风结节沉积患者实施 CT 能量技术(DSCT)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可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在临床大范围应用。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痛风结节沉积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能量诊断痛风结节沉积对诊断准确率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9月到2022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60例非痛风患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作为常规组。采用Force CT 能量技术(DSCT)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尿酸盐沉积差异,以判断DS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痛风结节沉积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存在临床可比意义。结论:对痛风结节沉积患者实施 CT 能量技术(DSCT)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可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在临床大范围应用。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痛风结节沉积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技术诊断肺栓塞的临床意义。方法62例临床疑诊肺栓塞患者应用CT进行肺动脉成像(CTPA)扫描,所得扫描图像经采用LungPBV软件处理得到CTPA、DEPI图像及两种能量的融合图像,将CTPA上所示肺动脉内栓子的数量、位置与相应肺叶、肺段、亚段肺组织灌注状态相对照。结果共有300个肺叶和肺动脉,1080个肺段和肺段动脉纳入分析。其中30个肺叶、103个肺段内有栓子存在。以肺叶为评价单位,DEPI共检出灌注缺损或稀疏28个,符合率为93.3%;以肺段为评价单位,DEPI共检出95个肺段有灌注缺损或降低,符合率为92.2%。当段、亚段PE充盈缺损为完全型时,分别有82.8%、53.3%表现为相应的肺段或亚段灌注缺损。而当充盈缺损为部分时,DEPI以肺灌注稀疏为主,少数表现为无灌注缺损或稀疏。另有3例4个肺段DEPI显示灌注缺损,而CTPA未见受累血管。结论CT能量肺灌注成像能敏感地显示肺栓塞所致的灌注缺损或稀疏,可弥补CTPA显示远段肺栓子的不足,且可同时提供功能和解剖信息,两者联合起来有助于提高诊断肺栓塞的准确性。

  • 标签: 双源CT 肺灌注扫描 血管造影术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能量上腹部虚拟平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拟诊上腹部病变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行常规上腹部平扫后,再行能量CT扫描,并应用后处理技术得出虚拟平扫图像,将常规扫描图像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图像在图像质量、辐射剂量、CT值、信噪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虚拟平扫和普通平扫在病灶检出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虚拟平扫腹部CT值高于普通平扫(P>0.05);虚拟平扫图像SNR高于普通平扫(P>0.05)。两组虚拟平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虚拟平扫的图像质量均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应用虚拟平扫辐射剂量可降低34%。关键词CT能量;虚拟平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DSCT)能量技术应用于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尿路结石患者行DSCT能量扫描及血清尿酸测定,对其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将结果与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的结果作对比,计算DSCT在分析尿酸盐结石及非尿酸盐结石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0%及98.0%。结论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使用DSCT能量技术在治疗前对尿路结石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对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源CT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DSCT)能量技术应用于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尿路结石患者行DSCT能量扫描及血清尿酸测定,对其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将结果与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的结果作对比,计算DSCT在分析尿酸盐结石及非尿酸盐结石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0%及98.0%。结论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使用DSCT能量技术在治疗前对尿路结石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对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源CT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肝脏成像当中采用CT能量虚拟扫描与常规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肝脏成像患者中选取5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对50例患者分别采用CT能量虚拟扫描(以下简称虚拟平扫)与常规扫描,所有患者均采用上腹部平扫加增强的方式,对比在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成像结果。结果对比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CT值,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的虚拟平扫CT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同扫描方式下的SNR,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中,虚拟平扫的SNR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虚拟平扫下的CT值与SNR,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肝脏成像中,采用CT能量虚拟扫描的成像效果优于常规扫描成像效果。

  • 标签: 肝脏成像 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 常规扫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头颈CT血管成像中应用CT技术与常规CT技术的价值,为临床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随机选择本人进修单位于2013年收治的90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头颈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CT技术,观察组采用CT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2分、3分、4分分别为2.22%、11.11%、86.66%,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主动脉弓等图像质量分别为(403.12±32.52)HU、(418.55±43.51)HU、(429.55±53.56)HU、(385.12±48.25)HU,与对照组相比基本一致(P>0.05);相对于对照组来说,碘总量、有效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CT计量指数等各项参数明显较低(P<0.05)。结论CT技术用于头颈CT血管成像中可促进辐射危害、对比剂危害明显降低,对于临床检查结果不会产生影响,其可行性、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价值较大。

  • 标签: 头颈CT血管成像 双源CT双低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单CT最佳单能量技术在检查直肠癌供血动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收治的33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CT扫描,采用混合能量和最佳单能量两种模式重建肿瘤供血动脉。由两位观察者盲法分别对两种图像直肠癌细小供血动脉进行5分制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对评分结果的-致性进行k检验,对两种图像的主观评分进行t检验;由两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种图像直肠癌细小供血动脉和臀部肌肉的CT值以及图像噪声值,并计算对比噪声比(CNR),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两位观察者对两种图像测量数据的-致性,并采用独立样本Mann—WhitneyU检验对两种重建模式的直肠癌细小供血动脉cT值、图像噪声值以及CNR进行比较。结果33例患者中肠系膜下动脉均参与肿瘤供血;其中4例患者右侧直肠下动脉参与供血,2例患者侧直肠下动脉参与供血。发现血管变异情况:8例患者左结肠动脉与乙状结肠动脉共干,4例患者左结肠动脉直接起自肠系膜上动脉,1例患者左结肠动脉缺如。两位观察者对直肠癌细小供血动脉混合能量图像评分0、1、2、3、4分分别为0、13、13、5、2例和0、11、14、6、2例;最佳单能量评分0、1、2、3、4分分别为0、0、7、7、19例和0、0、6、9、18例。两位观察者对混合能量和最佳单能量直肠癌细小供血动脉图像评分结果-致性很好(K=0.864,0.897);混合能量与最佳单能量图像细小供血动脉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分别为(1.9±0.9)分、(3.4±0.8)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1,P〈0.05)。最佳单能量图像的直肠癌细小供血动脉的主观评价优于混合能量图像。混合能量与最佳单能量直肠癌细小供血动脉CT值、臀部肌肉cT值、图像噪声值及CNR的ICC值�

  • 标签: 直肠肿瘤 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噪声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的影像表现,评价CT能量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尿路结石患者106例,采用型号fiashCT进行扫描,检查序列为能量模式下DE的检查,检查结束后将采集所得数据传入工作站,使用西门子公司的SyngoDefaultulSchenma工作站进行分析。结果经CT扫描技术并使用能量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软件分析技术成分,其中106例患者经CT分析为61例为草酸钙结石,17例为胱氨酸结石,19例为磷酸盐结石,9例为尿酸结石。结论CT能量结石分析是一种方便、快捷且无创的结石分析方法,对临床上诊断及治疗尿路结石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双源CT双能量分析 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