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开放性拇及指肌腱腱腹移行部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手外伤,一期回植缝合常出现感染、粘连等严重并发症,常需二期行拇、指功能重建。我们曾一期充分利用残留肌腱重建指、拇功能,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标签: 指功能重建 伸肌腱 撕脱伤 伸拇 一期重建 残留
  • 简介:如何让脊柱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可根据以下步骤锻炼.1.盘坐,两手自然按于两膝,正身端坐,呼吸均匀,全身放松;2.两掌内转,肩胛骨打开,肘撑圆,身体端正,头顶与尾骨相互对拔拉伸;3.头颈向左侧水平转动,带动脊柱做旋转、拔的运动,动作到最大幅度时,略停。

  • 标签: 脊柱 振奋阳气 拔伸 肩胛骨 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食指的固有肌腱在重建拇长肌失神经支配的功能出现障碍的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拇长肌功能障碍患者20例,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指关节节能很好的愈合,灵活度与伸曲功能及手功能等整体皆得到改善,患者的满意率也明显有所提高。结论对于创伤致拇长肌腱失神经支配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提高治愈率,加强灵活度,恢复正常功能,并使患者手部整体功能得到改善。

  • 标签: 食指固有伸肌腱 重建 失神经支配 拇长伸肌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因治疗的方法,并观察其对脑卒中患者出现膝过症状的效果及影响程度。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8名因脑卒中而出现膝过的患者分为两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个小组34名患者。对照组只是进行一般的康复训练,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胫骨前移训练、腘绳肌肌力训练和臀大肌肌力训练。两个组患者的治疗时间都为4个星期,然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纠正率进行比较。结果在两组患者同时进行4个星期的治疗后,对照组脑卒中膝过患者纠正了19例,另外的15例无效;而治疗组脑卒中膝过患者纠正了30例,其中4例无效。两个小组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1。结论根据两个小组的数据我们可以确定对脑卒中膝过患者的对因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一般常规的康复训练。

  • 标签: 观察 对因治疗 膝过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贯穿动脉腋路丛阻滞的麻醉效果及操作的安全性方法110例行上肢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60例,B组50例,分别实施改良贯穿动脉腋路丛阻滞和传统腋路丛阻滞,观察并记录起效时间、阻滞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B两组的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2.5±1.3)min和(5.5±2.4)min,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神经阻滞效果达I级的占95%,明显高于B组的32%(p<0.05)。结论改良贯穿动脉腋路丛阻滞定位准确性高,可使局麻药沿腋动脉两侧扩散,能大大提高阻滞成功率。

  • 标签: 贯穿动脉 腋路 臂丛阻滞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腋路丛和肌间沟腋路联合丛在上肢前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患者60例,体重50~80kg,随机分两组A组(腋路组),B组(肌间沟腋路联合组),每组30例,局麻药选用0.375%盐酸罗哌卡因加0.1%利多卡因,总量均为35ml(B组先行肌间沟注射20ml,然后腋鞘注射15ml)。结果肌间沟腋路联合丛组相比较腋路丛组不仅尺神经阻滞较好,桡神经阻滞更满意,患者在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更平稳,循环波动更小。结论肌间沟腋路联合麻醉对上肢前臂手术尺桡神经阻滞更完善,镇痛效果更满意。

  • 标签: 腋路臂丛 联合臂丛麻醉 前臂手术麻醉
  • 简介:周围神经阻滞由于操作简单、阻滞区域小,对机体的生理干扰小等优点而得以广泛应用。但常有阻滞不全和多种因素影响安全等问题。关键就是目标神经定位。纵观历史,由最初“体表解剖标志”盲目探查,到目前“体内结构可视化”精准定位,区域麻醉技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都很大的提高,区域麻醉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现将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臂丛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应用正骨筋胶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考察正骨筋胶囊适应症应用情况。方法调取我院医院信息系统2012年6月~2014年6月应用正骨筋胶囊的处方数据,包括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金额、用药频次、处方科室、处方号等,应用Office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结果正骨筋胶囊用于各类骨科手术后的病例数最多,其余的适应症依次为膝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腰椎管狭窄、类风湿性关节炎、网球肘、板筋趾等。结论正骨筋胶囊不仅对说明书中的适应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对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症疗效也显著,但此适应症在说明书中未见描述,笔者通过对其病症发病机理及正骨筋胶囊的药理学作用分析,探讨正骨筋胶囊在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症的临床应用。

  • 标签: 正骨伸筋胶囊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管狭窄 适应症 超说明书 药理基础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早期干预的康复护理方法和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患者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在我科进行治疗的新生儿的丛神经损伤28例,患儿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对新生儿丛神经损伤采用患侧肢体保护、患侧肢体康复训练及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等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早期干预患儿的康复护理,相对于康复护理前能收到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较护理前臂丛神经损伤状况改善明显。结论丛神经损伤患儿康复护理的方法,有利于患儿神经的健康发育,值得广泛推广应用在临床上。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患儿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行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A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B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穿刺,均行肌间沟丛麻醉,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15ml与0.75%左旋布比卡因10ml与0.9%生理盐水5ml混合液28ml.观察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评定麻醉效果、记录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起效时间早于B组,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A组少于B组.结论B超引导下丛神经阻滞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提高麻醉效果、减少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关键词B超;丛麻醉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3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周后的GW评分优良率达到91.43%,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均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拔牵引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不需手术治疗,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手法整复 小夹板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手术过程中保留肋间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施行乳腺癌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留肋间神经,对照组患者手术不保留肋间神经。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上肢感觉异常情况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目情况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上肢感觉异常率(14.0%)明显对于对照组(90.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时和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和转移情况。结论乳腺癌手术过程中保留肋间神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上肢感觉异常率,并且不会影响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复发转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乳腺癌手术 保留 肋间臂神经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腘绳肌训练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膝关节过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康复组除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外,还采用“早期腘绳肌加强训练”。两组患者治疗均持续八周。观察患者在站立和运动过程中有无膝过和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采用Fugl-meyer(FMA)评分和膝关节过次数来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八周后进行效果评定,治疗后,FMA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膝关节过次数明显减少;两组间比较,康复组效果更明显(均P<0.05)。结论早期腘绳肌加强训练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膝过和患者步行功能。

  • 标签: 脑卒中 膝关节过伸 腘绳肌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仰卧位拔整复手法和针刺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200例符合既定标准的颈椎病患者,将其划分为针刺治疗组和手法治疗组,两组患者各有100例。采用仰卧位拔整复手法对手法治疗组进行治疗,采用在颈部的压痛点作针刺治疗的方式对针刺治疗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之后,手法治疗组达到了98%的总有效率,针刺治疗组达到92%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对颈椎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针刺治疗以及仰卧位拔整复手法治疗两种方式均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作用,能够使患者上肢麻木以及颈项酸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有效改善,同时还能够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得以恢复。采用手法治疗的方式还可以使患者的颈部软组织痉挛得以缓解,对颈部内外平衡的充电十分有利,同时也可以对锥体活动阶段的对应关系进行调节,使椎体小关节的粘连得以松解。

  • 标签: 颈椎病 手法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第一肋骨丛神经阻滞麻醉施行上肢手术的经验。方法分析进年来采用第一肋骨丛神经阻滞麻醉与传统丛神经阻滞麻醉施行肩部、锁骨、上肢、上臂、前臂不同部位的手术。比较分析比较穿刺部位定位,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第一肋骨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快,麻醉效果满意,肌松完全,麻醉持续时间长且并发症少而短暂,操作易于掌握。传统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差,肌松不完全,麻醉持续时间短且并发症多且操作难掌握。结论;第一肋骨丛神经阻滞麻醉适应症广,效果满意,完全能满足肩部、及上肢各部位的大小手术,可反复穿刺,操作易于掌握,经济又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臂丛神经阻滞 第一肋骨臂丛阻滞麻醉 罗派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