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伍邦翠张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贵州遵义 563003)  【摘 要】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患临床护理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科接诊的糖尿病病患为调查对象,分析病患接受互动式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互动式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病患临床护理,干预后临床护理优于单独健康教育,血糖控制良好,P<0.05。结论:互动式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病患临床症状,有效防治糖尿病,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采用互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94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随即分为47例各归入观察组、对照组,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互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高于对照组。结论互动护理模式可提升健康教育效果。

  • 标签: 冠心病 健康教育 互动式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互动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以抽取的方式选取在本科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根据抽取方式选取100例患者进行调查,本次抽取选取时间2017年2月-2018年4月,分为两个小组对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对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给予患者实施予互动健康教育。观察对比组观察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66.6%。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8%。,将两组结果对比分析发现,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存在对比价值和意义,且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互动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病情的反复发作,并改善了患者的饮食习惯。同时患者提升了自我保健意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推广。

  • 标签: 互动式 溃疡性结肠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互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是在 2018年 6月— 2018年 10月这段期间入住我院并进行护理恢复的 64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以及观察组。常规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实施互动护理。经护理干预后,对其手术后相关并发症、服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32例患者经过临床护理途径之后在手术后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上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 32例患者, P< 0.05。 结论:互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价值比较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情况,且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推广

  • 标签: 互动式护理 冠心病 健康教育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的社会特性下,融入了孕妇主动性、社会互动性以及情境性的互动的产前教育是否在提高初产妇分娩结果上优于传统的授课产前教育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护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接受互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护能力包括自我概念(23.60±3.86)分、自护责任(18.59±2.05)分、自护技能(28.74±3.17)分、健康知识(48.93±4.77)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健康行为包括合理饮食(17.40±2.14)分、定期运动(17.11±1.25)分、血糖监测(18.26±1.31)分、遵医嘱服药(18.15±1.04)分、足部护理(17.89±0.99)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 标签: 糖尿病足 互动式护理 自护能力 健康行为
  • 简介:目的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行为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存在睡觉、玩手机等课堂消极行为,课堂上不与教师主动交流,遇到不懂的知识也不向老师提问;严重时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情绪和课堂设计,最终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旨在开展“互动”教学研究,矫正学生等课堂消极行为。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比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按学号随机选取200名学生,设置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开展互动教学研究,观察组学生随堂测验、动手能力及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互动”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互动参与度,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课堂教学 高职高专 教学方法 课堂消极行为
  • 简介: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实施持续深入,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教学方法优化完善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互动教学法优势作用鲜明,要在优化利用过程中深化课堂互动。因此,本文在分析互动教学法基础上多层次客观探讨了其在医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尝试,在功能作用最大化发挥中全面提升医学课堂教学水平。

  • 标签: 互动式教学法 医学生 课堂教学 尝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护理中施行互动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从本院收治的小儿肺炎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间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之间,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采用互动健康教育方式,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25.0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患儿,护理采用健康教育方式,护理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护理 互动健康教育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乳腺癌实施互动护理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癌性疲乏程度影响。方法:对本科室 80例对乳腺癌患者( 2016年 1月到 2018年 3月间收治)进行观察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 n=40)和互动组( n=40),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互动组实施互动护理,分析总结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负面情绪、癌性疲乏程度、生活质量、上肢功能的影响。结果:互动组护理后 SAS、 SDS、癌性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互动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患肢后伸、外展、前屈角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5)。结论:互动护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癌性疲乏。

  • 标签: 互动式护理 乳腺癌 术后 生活质量 癌性疲乏程度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期间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教学模式应用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02月收治的66名血液透析室实习护生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拟定的教学方案;比照组(33名)拟定基础教学方案展开;实验组(33名)拟定基础教学方案+以病例为引导互动教学方案展开;就组间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带教教师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实验组血液透析室实习护生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比照组明显(P<0.05);实验组血液透析室实习护生教学态度评分、人文关怀评分、技能操作评分、理论水平评分以及人际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比照组明显(P<0.05)。结论血液透析室实习护生在接受带教期间,以病例为引导互动教学方案的拟定与应用,利于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带教教师满意度的提升,最终对于带教教师工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 标签: 以病例为引导 互动式教学模式 血液透析室 护理带教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 网络互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出院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7 年 01 月 ~ 2019 年 01 月 行房颤环肺静脉隔离术的200 例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网络延续性护理),各 100 例 ,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自我管理情况 。 结果: 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二次手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失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出院患者 开展 网络互动延续性护理 ,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随访失败情况的发生及提升二次手术依从性,对疾病治愈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网络互动 延续性护理干预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 出院患者管理
  • 简介:摘要健康教育是体检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和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难题,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自身的健康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希望通过各种检查手段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将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并获得医生的建议和意见,建立符合自己的科学生活方式,改变不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方式和习惯。采用PDCA循环法对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工作进行调整,本文主要分析了PDCA循环健康教育在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可供参考。

  • 标签: PDCA式 健康教育 体检中心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动护理模式在康复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互动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将互动护理模式应用于康复科,有助于提高康复科患者的康复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互动护理 康复科 健康教育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 6~2015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104例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以及互动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知识知晓率及患儿配合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者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小儿骨折病人护理应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的知晓率,同时提高患儿的治疗配合度,加速患儿的恢复。

  • 标签: 互动健康教育模式 小儿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家庭互补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小儿发热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发热患儿 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 5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儿实施家庭互补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观察及对比两组的疗效与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家庭互补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小儿发热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发热 家庭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省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艾滋病高危人群50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健康体检,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250)和常规组(n=250)。常规组接受常规艾滋病危害宣传,实验组接受自省健康教育艾滋病危害宣传,观察两组罹患艾滋病例数、危害宣传干预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1年后实验组患病率0.1%,显著低于常规组的4.0%(P<0.05)。实验组干预满意度98.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0%(P<0.05)。实验组防控计划实施(6.1±1.8)个月,显著短于常规组的(9.7±2.1)个月(P<0.05)。实验组疾病知识完全掌握率96.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0.0%(P<0.05)。结论艾滋病高危人群开展艾滋病危害宣传中应用自省健康教育,可明显减少罹患艾滋病人数,提升人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艾滋病 自省式健康教育 高危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情景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9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患者 94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 47例与对照组 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情景健康教育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术后监护时间、脉搏及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 97.87%,对照组为 82.98%,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情景健康教育可缩短住院时间与术后监护时间,维持脉搏与收缩压稳定,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泌尿外科 情景式健康教育 护理满意度 收缩压 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