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日本音名中国传统音体系理论中没有“音阶”这一专门用语,但是有明确的音阶概念,并有一套相关的音乐用语。日本音乐理论界采用“音阶”(onkai)一词只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作为西洋音乐理论用语scale(英)、skala〔德〕的译名使用。早期所用与音阶、调式近似的概念,有从中国音乐理论用语引进的“五声”、“七声”、“五音”、“七音”等。中国乐律学的其他许多用语和理论也都对日本的音乐研究产生了影响。用日本音乐学家小泉文夫(1927—1983)的话来说:“给日本音乐以绝大影响的中国音乐,直至今日其理论影响依然浸透于日本音乐的中枢”(《日本的音乐(历史与理论)》后半部《理论篇》绪言,1974)。

  • 标签: 阶名 日本音乐 古音阶 音乐理论 音乐研究 西洋音乐
  • 简介:如果要在世界上评选历史最长、流行最广、版本最多,并且至今还能听到的歌曲,恐怕为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谱写的《阳关三》可以“夺魁”。今天,且不说“西出阳关”,就是远渡重洋,《阳关三》也不会“无故人”的。但是,《阳关三》是如何“三”的,历代众说纷纭,至今仍无令人信服的定论。本文想从音乐和文学的两个角度,纵观诸家之说,推出吾之结论。

  • 标签: 《阳关三叠》 西出阳关 王维诗 柳色 李冶 原诗
  • 简介: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所写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友人赴边疆从军的诗,入乐后被称为《渭城》或《阳关》,在中国流传了千年而不衰。一首七言绝句,在漫长的中国音乐历史中被不断地加工发展,成为中国文人送别时所常引用的千古绝唱,在中国的诗、词和琴歌中出现,并...

  • 标签: 《阳关三叠》 古阳关 叠法 《渭城曲》 长短句 衍文
  • 简介:有关唐时《阳关》法问题,近十几年来,引起各方学者之重视.但由于唐时原谱早已散佚,故至今仍无令人信服之定论.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辨析,认为:应以苏轼《东坡题跋》中有关唐时《阳关》法的记载为准.而苏轼所讲"古本三"不仅有"三"之实义,亦有"多"之义.此曲歌辞经历了由齐言歌辞向杂言(长短句)歌辞转变的过程,和声从中起过渡作用.和声与乃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

  • 标签: 《阳关》唐时 叠法 唐声诗 歌辞 王维 唐代
  • 简介: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三大地方风格园林,其山艺术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史料和调研资料为依据,从山的山石材料因素、砌筑技术以及山造景艺术与建筑空间的环境关系三个方面,探讨了岭南古典园林山的地方特征,在此基础上,为新岭南园林设计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岭南园林叠山 材料因素 技术因素 空间环境
  • 简介:梦长征》演完了.忽然很想写点什么。这个剧本本来的构思是.在长征路上的某一个地方,当年的战士和70年后的新长征者.在这一同样的空间.却是不同的时间里.产生某种叠加。但是写作的时候发现.这种穿越的东西其实很难做.舞台是空的,道具不要多.用什么方式联系两个时空呢?后来干脆就把两组年轻人拆开,只用了一个梦.把他们结合在一起。有点荒诞.但是舞台上是成立的。写完了之后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本来想叫《双梦长征》.觉得俗了.于是改为《梦长征》。

  • 标签: 长征 年轻人 舞台
  • 简介:耿菊花(以下简称耿):我以前了解到,您本身是画水墨山水出身,而您现在的作品是装置类型的作品,但是其实还是暗含了山水的意象,这种表达手法的转换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暗含了您的艺术思考和艺术理解的转换,您能否为我们讲讲你的思考……刘俐蕴(以下简称刘):其实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个转换的过程是个什么样的缘由,其实每个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是与身俱来的,你自然而然的就会朝着你灵魂的

  • 标签: 与身俱来 生命本质 表达手法 水墨山水 我自己 女性艺术家
  • 简介:读书偶译——古代西域音乐名词辩析关也维近年来,浏览古代音乐文献之际,常见一些来自西域的乐舞名称和音乐术语。由于当时各民族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隔阂,在某些名词无法意译时,遂采用音译。这本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后人见之不解,因而望文生义。如《乌夜啼》,历代多以“...

  • 标签: 古代西域 突厥语 维吾尔语 中原地区 西域传 吐火罗语
  • 简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就如伟大的诗人惠特曼说过的一样:“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 标签: 篆刻艺术 惠特曼 信仰
  • 简介:古琴是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之瑰宝,其不仅是一种演奏乐器,而且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审美价值。古琴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可谓得天独厚、无与伦比。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盛行,琵琶兴起,古琴音乐受到一定的抑制,但保留至今且仍能放射艺术光华的《梅花三弄》和《阳关三》等作品,堪称我国古琴音乐之经典。

  • 标签: 《梅花三弄》 古琴名曲 赏析 传统音乐文化 《阳关三叠》 古琴音乐
  • 简介:一、大三弦的特点和极限性三弦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由于采用坚硬的木料作鼓头,两面蒙上蟒蛇皮,琴柄很长,没有品等构造上的特点,加上现代采用钢丝弦,这就使它除了具有节奏鲜明、有独特的句逗形式等弹拨乐器所共有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这就是

  • 标签: 大三弦 民族乐器 五度 八度音 四弦调 把位
  • 简介: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后又称“昆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百戏之祖”,在我国已传唱了六百多年。

  • 标签: 昆曲 大江
  • 简介:2015年的和煦5月,天津再次迎来了她的国际音乐盛会——“灭津五月音乐节”。本次音乐节的主题是“梦响中国·舞乐天津”。董海珠和李世卫老师的钢琴二重奏音乐会是本次音乐节唯一的钢琴重奏音乐会。这个成立于2009年并持续在钢琴重奏领域进行各类展演活动的组合“·艺”,一直致力于双钢琴艺术的推广与研究工作:从专题论文的撰写到双钢琴乐谱的编著;从钢琴独奏教学法到钢琴二重奏教学法的多维研究及推广;从一线舞台的演奏到全国双钢琴赛事的评委,等等。

  • 标签: 展演活动 四手联弹 专题论文 海珠 弹奏技术 音乐瞬间
  • 简介:<正>关于民族曲式分类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我对民族曲式分类学的基本观半是: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来研究我国的民族曲式结构。我所指的“国情”大致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我国两千多年的曲式发展史,给我们曲式研究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二)曲式研究的对象应包括我国五十六个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民族音乐文化。(三)体裁的范围应包括民歌、器乐、歌舞、戏曲、说唱五种。(四)要考虑其他艺术体裁的结构原则对音乐结构的影响。(五)要注意我国音乐语言(包括调式、音阶等等)、音乐结构思维的逻辑与西方音

  • 标签: 曲式结构 中国民族 民族曲式 分类学 民族音乐文化 微型
  • 简介:青山不老词不老──记著名词作家曾宪瑞广西毛荣生【编者按】民族地区艺术创作的发展与繁荣,是少数民族艺术家与汉族艺术家共同努力耕耘结出的硕果。我们很早就企望开辟这样的一个栏目了,现在发表毛荣生同志的《青山不老词不老》,是一个开始。期待有更多的作者为这个栏...

  • 标签: 词作家 歌词 红水河 广西 生活的本质 南方文学
  • 简介:文学是透过语言来直抒胸臆的一门艺术,音乐则借助于声音来抒发内心情感。它们同属艺术系范畴,只是表现艺术的材料与手段不同。丈学可称为语言艺术,是通过语言作为材料和手段来塑造形象和反映现实的。音乐则是“以声表情”的艺术,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流动来诉诸听觉、表现情感的艺术。艺术歌曲《阳关三》最初的体裁是诗,而后转为词,最终成为歌曲,如此一路发展而来,使它同时具备了鲜明的文学性与艺术性,可称为古典艺术歌曲中的典范。本文以古曲《阳关三》为例,分析其创作手法、艺术特征以及歌唱的处理等。

  • 标签: 古诗 音乐 阳关三叠 融合
  • 简介:在西方音乐写作技术被普遍作为音乐创作标准的大背景下,戏曲音乐的创作方法显得有些山重水复:是遵循着传统戏曲音乐的既定模式、还是借鉴西方音乐写作技术为戏曲音乐注入新鲜血液?抑或是重新梳理戏曲音乐的发展,从戏曲音乐的本体获得创作灵感?作曲家对客观事物的感悟、评价,通过具体的声音、最本真的演奏向观众作音乐呈现,这是当代戏曲音乐创作对于传统戏曲音乐的致敬与理性回归,更是对中国戏曲写意、虚拟的审美情趣的完美注解。这种回归,并非是简单的复制与机械的套用,而是对戏曲艺术精髓与美学原则的深刻理解与重新把握,这也是戏曲音乐创作及研究中一个值得积极探索的课题。

  • 标签: 《还魂三叠》 乐由心生 心乐无间 音乐表演 声音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