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5 个结果
  • 简介:“五四”文学语言变革倡导白话代替文言,“活”语代替“死”语,而当时国语尚处于建设过程中,白话的成分相当复杂的。除了胡适所说应该多读“模范的白话文学”如《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对来自不同区域的作家来说,“活”语与其各自秉持的方言因子难分难解。

  • 标签: “五四”时期 文体建构 方言 新诗 “五四”文学 《儒林外史》
  • 简介:友人之间的书信,是一种自由的、活泼的文体。短则寥寥数语,长则洋洋万言;不拘泥于行文章法,也不严守什么定规戒律。有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言之有物,态度诚恳、亲切、自然。而且,因为彼此相知相近,所以评书论文也往往比隔靴搔痒式的文艺评论意见更为中肯,更为切合实际。外国人且不说,中国现代的许多作家为后人留下了大量书

  • 标签: 寥寥数语 书信集 文艺评论 赵玫 三叶集 田汉
  • 简介:箴铭类文体主要用于警诫、告诫,可用于自我警示,也可以训诫他人,以辞语质朴,意义深远为文体本色。姚鼐《古文辞类纂》说:“箴铭类者,三代以来,有其体矣。圣贤所以自戒警之义,其辞尤质,而意尤深。”吴曾祺《文体刍言》也说:“箴铭者,古之圣贤相与为儆戒之义。”来裕恂《汉文典》将箴铭文统称之为箴规类文体,他说:“箴规类者,圣贤所以自警、警人之义,其辞质而意深,盖自古有此文体矣。”

  • 标签: 文体 箴铭 《古文辞类纂》 《汉文典》 圣贤 质朴
  • 简介:<正>经过几年的实验、分化与整合,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已经开始形成一个有相当规模和轮廓的格局,其比较明显的标志就是:一种有特定美学旨归的文体模式已初步完成。提到“文体模式”,也许有人以为它仅仅是从语言学与叙事程式的意义上来说的,这是一种误解。其实,作为一个内涵覆盖较广的文学批评概念,“文体模式”不仅仅指

  • 标签: 小说创作 意识流小说 细节描写 传统小说 作品 故事情节
  • 简介:汉代经学兴起,小学亦随之迅速发展,并出现了《尔雅》、《方言》、《说文解字》(下文简称《说文》)、《释名》等重要字书。在传统目录学上,这些字书通常被视为经学的附庸,归入经部小学类。今人探讨这些著作,则多从文字、音韵、训诂等角度入手,较少关注语言学之外的思想、文化价值。其实,字书就是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所下的定义,从中可以看出时人的思想观念和思辨水平。从文体学研究角度看,早期字书可以作为研究文体语义和语源的材料,

  • 标签: 文体学研究 字书 早期 《说文解字》 汉代经学 传统目录学
  • 简介:佳骏这三个散文集子(依次为《掌纹》《院墙》和《在黄昏眺望黎明》),可以当作史料来看待。因为它们相当真实地记录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里"三农"中的两农:农村和农民。不但写了实况,还写了变化。譬如农村的日益空壳化,譬如农民的弃农打工后的边缘状态。说是史料,不大可能被历史学者所引用。但是它们虽然没有"证实"的价值,却具有"认识"的作用。因为——我坚信——佳骏所书写的,属于一去不复返的。后来者,尤

  • 标签: 体修饰 书写 压抑感 中国农村 作品 阅读效应
  • 简介:<正>文体家,是指那些在语言风格上能够表现出自身独特的思想风貌和文字格调的文章大师或大手笔.鲁迅曾经说到他的写作:“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引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这一节,许多批评

  • 标签: 文体家 毛泽东 写文章 “化” 长征 论题
  • 简介:"弹事"是《文选》所收文体之一类,见载于该书卷四十,收任昉《奏弹曹景宗》《奏弹刘整》,沈约《奏弹王源》三篇。"弹事"是古代弹劾官吏的奏疏,亦称"弹文",是奏书的一种。清吴曾祺《文体刍言》:"凡按劾有

  • 标签: 事文体 弹事 文选弹
  • 简介:曹雪芹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表现了强烈的文体本文分析小说内部真与假的矛盾、小说与诗歌的矛盾、艺术体与实用体的矛盾,揭示作家对古代文体多样性认识和驾驭古代多种文体的才能。

  • 标签: 曹雪芹 < > 文体意识 文学研究 文体多样
  • 简介:1通常被称之为"回忆散文",本为散文文体,而又特别标示"回忆"二字,可能是因为鲁迅说过,中的十篇散文"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①,写的是记忆中的往事.但是以往事为题材是当时散文创作的时尚,并非写往事者都名之日回忆散文,如冰心的(一二),我们只认定其为散文,而并未别立名称日回忆散文.我们如若将冰心的与鲁迅的作比较,其文体的差异不言自明,前者虚后者实.冰心的已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往事幻化,让人难以读出往事;而鲁迅的大略留下了从童年到青年的足迹.所以鲁迅又说是"回忆的记事"②.不过这里所说的"记事"并不是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静态地记述经验的记事文,而是动态地写出了对回忆中往事之体验的叙事文.如果说冰心的是以忆念中的往事为爱的哲学的载体,作者的感情完全沉入到了由往事幻化出的爱的世界中,哲理与抒情是主要成分,是诗的散文化;那么鲁迅的回忆中的旧事则是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的载体,在叙事中夹以议论、抒情,是散文的诗化,两者都表现了散文文体演化的趋势.不过文体的演化仍不脱叙事体散文的风貌,故名之日回忆散文.

  • 标签: 《朝花夕拾》 往事 散文创作 鲁迅 冰心 散文文体
  • 简介:11940年,郭沫若在上发表一文,提出了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先秦哲学家庄子与鲁迅思想、创作的关系.郭沫若认为,鲁迅颇受庄子的影响,"鲁迅爱用庄子所独有的词汇,爱引庄子的话,爱取书中的故事为题材而从事创作,在文辞上赞美过庄子,在思想上也不免有多多少少的反映,无论是顺是逆".接着,他列举了从鲁迅文章中信手拈来的语汇达10条之多,并且指出其"大率见于鲁迅初年的作品",实际上也就是鲁迅写于日本留学时期的5篇论文:(1926年编入文集时改题为)、、、及(未完)等.郭沫若指出,由此"可以知道鲁迅在早年实在是熟读的人,所以词汇和语法,都留下了显明的痕迹".①

  • 标签: 鲁迅思想 郭沫若 故事 庄子 文艺 文学史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07
  • 简介:隐喻体于是成为古代文论中重要的批评体式,隐喻体于是成为古代文论中重要的批评体式,史书的实录性叙事极大地影响了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

  • 标签: 学术形态 形态批评 批评文体
  • 简介:作为二十世纪伟大的文体学家,巴赫金对文体的研究是独辟蹊径而又卓有成效的,特别是他对文体的研究贯彻了他一贯倡导的对话思想,同时把对文体的分析与对价值、意识形态、终极关怀的分析密切结合在一起,这在其他理论家中是绝无仅有的。本文探讨了巴赫金文体理论中,文体与对话和狂欢的内在联系,那就是追求人存在方式中的多元、平等与交流。本文同时驳斥了理论界普遍流行的巴赫金作为形式主义者,作为纯粹文体学家而存在的观点。

  • 标签: 巴赫金 对话 狂欢 文体
  • 简介:哲理小说最初作为私人话语的言说方式,因对18世纪法国诸多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最终获得了社会广泛的认同,从而演变成了一种公共文体。伏尔泰以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双重身份意识致力于这一体裁的创造。他既娴熟地掌握了哲理故事的讲述艺术,又巧妙地运用符号编码,将哲理小说转变为智慧叙事,用这种独特的文体言说敏感话题,针砭时代弊端。他充分挖掘这种文体潜在的诗学价值,利用它道出“沉默的真理”,最终使得哲理小说成为法国百科全书派作家思考民族性问题、表达知识界普遍诉求的最有效的方式。

  • 标签: 伏尔泰 哲理小说 哲学寓言 言语行为 公共文体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24
  • 简介:刘勰的文体思想主要涉及文体的情理本质、篇章结构、声律结构、章句结构及丽辞结构等五个方面,【关键词】文体构成情采熔裁声律章句丽辞,五、文体的丽辞结构

  • 标签: 文体构成 文心雕龙文体 构成思想
  • 简介:书牍文的日益繁荣留存了大量的作品,却在晋代之前未有系统的理论提升。《文心雕龙·书记篇》在挚虞、李充的理论基础上,对书牍文的文体特征、写作要求、尊卑有别现象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选取代表作予以评论,可谓书牍文体理论集大成。却也存在文学观念保守,论学论文书牍与帖未加关注,书启未加区分的不足。

  • 标签: 书牍文 文体观念 《文心雕龙》 功绩 不足
  • 简介:一、引言文学是语言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作者选择特殊形式来传达思想感情,因此对读者来说,找到适当的方法诠释作品是尤为重要的。文体学的分析方法主要基于文本研究,大量采用语言学上的论据,所以这是我们用来探索文学作品的理想工具。根据不同的层面可以将语言分为语音学,

  • 标签: 文体学角度 角度解读 解读初雪
  • 简介:1对书评这种文体,我有痴迷的嗜好。因为我是一个痴迷的读者,对字纸有令自己都有些吃惊的热情。很想读遍天下所有的好书,但受时空的限制,这是不可能的。便退而求其次,去耽迷于书评。因为好的书评,就像一架心相仪,你虽然无缘读到你所崇仰的好书,但好书的气味、气脉、气节和气象都已传达给你了,使你足不出户,不费搜求之苦,就已甘醇自享乐。所以,对好的书评家,我是祟敬的,对好的书评文章,我是感激的。

  • 标签: 书评家 文体 好书 读者 读书 写作
  • 简介:<正>参考《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辞典》([英]罗杰·福勒编),我以为即是对一系列语言事实或事件的列举,并在它们之间建立某种内在精神联系的企图。除了小说、戏剧等虚构文学,它还广泛应用于抒情诗这一非虚构文体中。当它仅作为一种潜在可能性在诗人那儿蠢蠢欲动时,就已注定旨在建立起诗人与世界之间某种沟通性的、可靠但决不牢靠的联络或盟誓。

  • 标签: 叙述文体 行动层 信码 返回式 潜对话 叙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