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对终末肾病患者的愈后情况。方法:选择济南市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的90例终末肾病患者,按照各自患病情况选择相对应的治疗方案,分为腹膜透析A组(30例)血液透析B组(30例)肾移植C组(30例),观察三种治疗方式的愈后情况。结果:120例终末肾病癌患者中,A组愈后情况良好率为 57%,B组愈后情况良好率为 73%,C组愈后情况良好率为 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愈后情况良好率相对于透析更高,条件允许情况下值得终末肾病患者优先考虑。

  • 标签: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肾移植 终末期肾病 愈后对比
  • 作者: 朱兰 张雷 陈刚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26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30,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器官移植科,上海 200433
  • 简介:摘要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nDSA)介导的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是引起后期移植肾功能丢失的主要原因,因缺乏特效手段而治疗棘手。通过肾移植全程管理,从预防dnDSA的产生、计划性监测dnDSA变化、及时明确病理诊断和尽早启动综合治疗着手,将有利于caAMR的防治和最终提高移植的长期存活率。

  • 标签: 肾移植 供者特异性抗体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长期存活
  • 简介:摘要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见且重要的并发症。目前,性贫血的治疗药物主要为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ESA)和铁剂,但仍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低氧诱导因子(HIF)是调节氧稳态失衡的核因子,通过使用HIF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调控HIF通路成为治疗性贫血新策略。我国率先在国际上完成全球首个HIF-PHI类药物罗沙司他治疗性贫血Ⅲ期临床试验,并于2018年首先批准上市应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为了及时总结临床经验,更好地指导罗沙司他临床用药,改善CKD患者贫血治疗效果,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我国肾脏领域的专家共同制定《罗沙司他治疗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

  • 标签: 贫血 慢性肾脏病 罗沙司他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老年男性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导致Ⅰ型心综合征(CRS),开始血液透析治疗,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5%,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ARNI)口服,10个月后复查LVEF 44%、透前血肌酐330 μmol/L、血钾5.59 mmol/L,在维持ARNI治疗下给予环硅酸锆钠散纠正高钾血症,摆脱血液透析治疗。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高钾血症 心肾综合征 环硅酸锆钠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 简介:摘要机器学习构建预测模型可以早期预测重症患者急性损伤(AKI),有助于临床尽早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AKI的发生率。机器学习也可以做到实时鉴定AKI亚型,以便于未来临床针对其亚型实施精准治疗,从而有可能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机器学习构建AKI预测模型、机器学习鉴定重症患者AKI亚型与精准治疗以及机器学习应用于重症患者AKI领域的局限性与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机器学习 预测 亚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经皮镜取石术术后患者临床治疗的作用。方法:研究了2019年12月~2021年6月之间,我院经皮镜激光碎石取石手术治愈的80例肾结石病人,根据数字分析法分成临床对照组与临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的护理治疗持续时间在(7.30±1.0)d中略低于对照组(12.39±1.08)d,p=0.01;观察组的并发症率和患病率(2.5%)也低于对照组(7.5%),p的数值=0.01;观察对照组对医院护理的总体满意度是100%,超过了观察对照组的87.5%,P

  • 标签: 优质护理 住院时间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一种起病急、死亡率高的严重疾病,急性损伤(AKI)是脓毒症患者常见并发症,目前脓毒症相关AKI(S-AKI)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上还缺乏特异性诊断和治疗方法。外泌体是具有脂质双层结构并携带多种信号分子的囊泡,在脓毒症及S-AKI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简要描述了外泌体在S-AKI中的参与机制,介绍了外泌体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的潜在应用价值及其在S-AKI治疗中的进展,并对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外泌体 发病机制 生物标志物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分析3例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BMAH)合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和病理学特点。PBMAH合并细胞癌罕见,两者有无内在关联尚需进一步探索;其中细胞癌容易漏诊,诊治双侧肾上腺病变时,需要高度关注影像学上双侧肾脏有无可疑的病灶是关键点。双侧肾上腺结节性增生首选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细胞癌根据肿瘤大小及部位选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PBMAH患者双侧肾上腺术后需密切随访,以免细胞癌的延误诊治。

  • 标签: 库欣综合征 肾上腺增生 癌,肾细胞
  • 简介:摘要Castleman病是一类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本文报道1例以膜性肾病、多浆膜腔积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不典型的Castleman病患者,病程中合并反复周出血,病情迁延复杂,经多学科协作明确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

  • 标签: Castleman病 肾小球肾炎,膜性 出血 囊肿 多浆膜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后尿蛋白水平对非心脏手术危重症患者发生术后急性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5月20日至2020年11月24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诊疗的661例危重症患者。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等基线资料,术中、术后信息及患者预后等临床资料。采用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AKI诊断标准诊断术后AKI的发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危重症患者发生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61例危重症患者的年龄为(69±15)岁,AKI发生率为45.4%(300/66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术后即刻尿蛋白半定量≥2+(OR=2.62,95%CI:1.05~6.56,P=0.039)是危重症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OR=1.04,95%CI:1.02~1.06,P=0.001)、高体质指数(BMI)(OR=1.12,95%CI:1.04~1.21,P=0.004)、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OR=0.98,95%CI:0.97~1.00,P=0.019)、术后中心静脉压低(OR=0.89,95%CI:0.83~0.97,P=0.005)、术中及术后低血压时间长(OR=1.01,95%CI:1.00~1.01,P=0.041)。结论对于危重症患者,术后即刻尿蛋白半定量≥2+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手术后期间 蛋白尿 非心脏手术 危重症患者 急性肾损伤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急性期常并发急性损伤(AKI),AKI加重病情,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其肾脏的远期转归尚不清楚。研究表明,COVID-19合并AKI者进展为慢性肾脏病(CKD)的风险显著增加;和其他病因的AKI人群相比,COVID-19患者发生CKD的风险更高;即使是无AKI的轻症患者,急性期后肾功能损伤的风险仍然增加。新型冠状病毒对肾脏的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是促使COVID-19急性期AKI向远期CKD转归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最新的基础研究证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细胞可以上调促纤维化的信号通路,同时脂质介质风暴也增加了从AKI向CKD过渡的可能性。本文就COVID-19急性期后的远期肾脏转归进行综述,以期提醒临床医师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损伤的慢性化趋势,开展更有针对性、更长期的随访和干预。

  • 标签: 肾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一体位完全经腹途径腹腔镜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口状切除治疗肾移植术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肾移植术后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资料。17例患者行传统经后腹腔腹腔镜原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口状切除术(根据肿瘤位置分为移植同侧组9例和移植对侧组8例);24例患者行单一体位完全腹腔镜下原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口状切除术(根据肿瘤位置分为移植同侧组14例和移植对侧组10例)。记录并分析所有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资料,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纳入41例患者,男16例,女25例,年龄57(53,70)岁。单一体位对侧组手术时间短于单一体位同侧组及后腹腔对侧组、同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5±44)、(159±49)、(196±20)、(205±21)min,均P<0.01];上述各组术中出血量[(84±39)、(106±44)、(109±20)、(112±21)ml,P=0.271]、住院时间[(10.6±2.1)、(11.8±1.7)、(10.3±1.5)、(11.4±1.5)d,P=0.1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24个月,13例患者出现对侧复发或转移,8例出现膀胱内复发,5例死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结论单一体位全腹腔镜治疗肾移植术后原输尿管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同时不增加术中出血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适用于治疗移植术后原尿路尿路上皮癌,尤其适用于移植对侧的原及输尿管切除。

  • 标签: 肾移植 移形细胞癌 移植后肿瘤 肾输尿管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离体猪模型初步探讨使用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辅助清除肾结石碎片的可行性。方法在离体猪肾结石模型(含100 mg干燥的、≤ 1 mm人结石组分的猪6个,含100 mg干燥的、≤3 mm人结石组分的猪6个)中检验输尿管软镜配合12/14Fr输尿管导引鞘。实验组使用网篮-粘合剂取石(≤1 mm结石,n=3;≤3 mm结石,n=3);对照组仅使用网篮取石(≤1 mm结石,n=3;≤3 mm结石,n=3),对比两组的取石效果、结石清除率和操作时长等。收集健康人尿液,将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形成的凝胶放入其中,观察其特性。结果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能在生理盐水和尿液中形成凝胶并黏附包裹结石碎片。≤1 mm结石者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操作时长分别为(14.0±4.2)和(29.0±0.7)min,(P<0.05),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0.9±1.4)%和(48.4±15.7)%(P<0.05);≤3 mm结石者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操作时长分别为(12.8±4.0)和(30.0±0)min(P<0.05),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1.1±5.0)%和(20.7±8.0)%,(P<0.05)。凝胶在健康人尿液和生理盐水中37 ℃静置24 h自行溶解。结论浓度适宜的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可用于辅助软镜碎石术中清除小结石碎片。

  • 标签: 肾结石 逆行肾内碎石术 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