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2 个结果
  • 简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有一条清晰的逻辑,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财政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和开放经济体制,形成现代市场经济的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十八届三中全会重新定位市场与政府关系及其作用,并得到现代产权制度的约束,现代市场体系得以完善,统筹好政府与市场两种作用,以治理的方式解决好内外平衡、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

  • 标签: 市场决定性作用 现代产权制度 现代市场经济治理体系
  • 简介:矿业用地制度创新的根本出路在于资源产权的合理安排。以现代矿业地役权作为矿业用地的重要方式,既是拓展矿业用地获取途径的出路,更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出路。从主体、客体、内容等方面构建的现代矿业地役权是传统地役权的转型升级,以地下空间为需役地的空间地役权、为获取矿业广场而设立的地表地役权等基本覆盖矿业用地领域。地役权的主体界定以及合同订立,是矿山企业设立地役权的重要内容。地役权的从属性而显示其弱权利性,可通过地役权登记原则、物权请求权以及法律责任等方式,维护地役权的预期、稳定和圆满。

  • 标签: 矿业法 矿业用地 地役权
  • 简介: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来,对现代财政制度的研究还欠缺从现代性入手来寻找现代财政所特有的性质的视角。归纳起来,与现代性相对应,现代财政具有强调个体利益、与市场紧密联系、先进管理手段、与生产复杂互动和开放性等特征,这使得现代财政制度在规范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个体、政府间和大国间关系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故应依据现代性发展要求,把普及财政知识与理念、多样化财政收支和现代化财政管理作为建立我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出发点。

  • 标签: 现代性 现代财政 个体理性 财税改革
  • 简介:个体“功利”的实现与公共利益的要求必然造成两者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发展就会导致“义利之辨”。“义利之辨”在强调“义”(公共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个体“功利”的价值与认知。当“功利”再次成为现代中国思想意识关注的焦点时.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功利”思想更是被绑架在“义利之辨”中的“义”中,不但扭曲了“功利”的源始意义,而且也影响到“义”在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何理解“功利”和处置“功利”在当前所面临的尴尬局面,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是摆在当今中国重要的社会课题。

  • 标签: 功利 哲学 张力 维度
  • 简介:作为宋代新儒学最高范畴的“理”,在20世纪受到了哲学家们的特别关照,哲学家们希望通过对“理”的诠释,既传承其蕴含的精义,又赋予其新的观念与价值。由于时代课题的错综复杂,也由于哲学家们的多元诉求,处于20世纪中国哲学中的“理”,在内容上担负着宽广的道义与深沉的情感,在形式上则追求透明的理性与缜密的逻辑。基于这样的诠释实践,我们获得的不仅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情形,而且是中国传统哲学改造、更新的参照。

  • 标签: 理性之理 通心物之理 平等之理 共相之理 生生之理 事物之理
  • 简介:近年来,东亚安全成为热点问题。相关东盟国家的国内政治出现重大变化:地区安全的参与力量、治理架构、规范与议程多元化;南海问题持续发酵,叙事升级,加剧地区紧张。本文以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审视和剖析。现代性是西方启蒙运动后出现的社会秩序,以理性和普遍性为核心。后现代性以反权威、反正统、去中心为灵魂,以不确定性、否定性、多元性、非连续性为特征,是对现代性思维的质疑和颠覆。论文指出,东亚安全热度上升主要来自地区秩序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塑造秩序的理念不确定,基于现代思维的主导权之争与后现代去中心进程并存;在安全规范和议程上,地方知识获得更多的本土自觉.主权安全和发展安全并重,协商治理成为可行的规范:南海问题基于实在的领土争议,但又是话语建构的安全热点,服从于霸权护持的目的。面对长期化和不断复杂化的东亚安全局势,论文提出,应参照后现代性的“他者”思维.建设具有包容性和普遍代表性的地区规范和价值体系。

  • 标签: 东亚 安全 南海 现代性 后现代性
  • 简介:治安防范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治安防范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需要通过有效解决措施的应用保证治安防范质量。本文从治安防范的概念入手,对现代治安防范的重点难点进行研究和分析。

  • 标签: 治安 防范 重点 难点
  • 简介:随着理性标准人假设的崩溃,预备犯和危险犯尤其是抽象危险犯立法的日益增多,国家刑罚权介入时点日益前置化。刑法这种由事后惩罚性转向事前预防性的转变,是因应社会变革而做出的相应调整。正确的态度应是正视刑法的这种角色转变,不是漠视社会现实、固守所谓传统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理论以批判性合作式的态度应对刑法角色的转变,一方面需要通过刑法基本原则限制刑法无节制的扩张,另一方面则是探讨如何对传统刑法基本原则和刑法教义学进行灵活化的处理。

  • 标签: 抽象危险犯 预备犯 预防性刑法 刑法的扩张 刑法角色的转变
  • 简介:人民法庭的存在源于中国乡土社会和民众法律心理基础的现实需要,在依法治国和乡土司法的融合中起着桥梁的作用。发挥这种作用,需在三个方面实现融合,即现代法制运作与传统司法意识的融合、国家法律与民间习俗的融合、法官专业化与世俗化的融合。

  • 标签: 人民法庭 乡土司法 维度融合
  • 简介:王若磊在2016年7月29日《学习时报》撰文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社会最具正当性的治理方式是法治,而法治是最典型的程序之治。法治最重大的特点体现在其较高的制度化水平,它借助严密的组织、严苛的程序、

  • 标签: 程序正义 治理能力 现代化 恪守 《学习时报》 社会主义制度
  • 简介:个人是现代"权利"及"人权"概念的首要主体,其生成和塑造进程早在中世纪基督教思想中就已经启动,到近代启蒙时期获得快速推进,并在古典自然法学中获得了圆满终结。古典自然法学以其"自然状态"理论,全方位塑造了现代"权利主体"——独立自主而充满理性的个人,为"权利"观念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古典自然法学 权利主体 自然状态 个人
  • 简介:在消费主导的现代社会中,消费文化不仅成为经济活动的主宰,更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的自主意识并没有与科技文化一起成长起来,很多女性似乎更乐于处于一种安逸、依附他人的状态。这时,女性、女性的身体都成为消费的对象,女性审美也面临严重的考验。在男权意识形态下,身体是女性受压迫的根源,而身体也是女性审美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 标签: 消费文化 女性审美 身体 男权意识形态 境遇
  • 简介:2015年,襄州区"三农"工作可谓喜事连连:4月13日,全国小麦穗期重大病虫害防控现场观摩会在襄州区召开,全国小麦产区植保站长来到襄州观摩"一喷三防";5月,该区张家集镇万亩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片土豆地里亩产达9229斤,创湖北省历年新高;6月10日,全省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会在襄州区召开……

  • 标签: 襄州区 马铃薯高产 小麦产区 机械化生产 区委书记 病虫害防控
  • 简介: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需要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实际上需要将农业推向竞争.围绕提升农业发展的国内国际竞争力,文章探讨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 标签: 适度规模 创新体系 农业品牌 农业风险
  • 简介:在《道德经》中,老子以明、暗两种方式为人们揭示了“善”之道思想内涵的本质特性及其丰富性。明的方式表现为对“善”的直接描述,例如关于“上善”、“水之七善”、“圣人常善”等论述;暗的方式表现在对“道”的认识、体悟和践行的过程中。从天下“皆知善之为善”的绝对性到“善之与恶、相去若何”的相对性,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手段之善到“夫唯不争、故无尤”的结果之善,揭示了“善”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又以对“道”的体悟、遵循和践行中所展现出的利人、利物的行为特性,为具体形象的“善”确立了所应遵循的原则。

  • 标签: 善之道 利万物 相去若何 不争
  • 简介:构建良性政治生态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之上的良性政治生态既需要制度,也需要文化,制度是"硬件",文化是"软件",两者互相兼容、相互匹配,同时发力、同向发力,共同推进政治生态的良性演进。在推进有中国特色先进公民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努力推动广大人民群众转换政治心理角色,实现由传统政治文化转向现代公民文化。为此,必须着重从培养公民的政治主体观念、法治观念、政治参与意识、政治监督意识和政治宽容品质等方面入手,大力加强公民文化建设,为良性政治生态的有序演进营造健康的"软环境"。

  • 标签: 政治生态 公民文化 传统政治文化 现代公民文化 法治观念
  • 简介:"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 标签: 家国情怀 传统文化 爱国
  • 简介:伊斯玛仪派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重要分支之一,至今仍有大量关于其历史、教义、司法等内容的丰富文献流传至今.西方什叶派包括伊斯玛仪派研究起源于启蒙运动时期,受到近代欧洲各国东方学传统的重要影响.本文概述伊斯玛仪派研究在现当代时期取得的主要进展,尤其聚焦于西方学者及穆斯林学者的当代研究.

  • 标签: 伊斯玛仪派研究
  • 简介:治理理论自提出以来,即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并被广泛运用于多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参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由此,“治理”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话语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

  • 标签: 政治现代化 理论与实践 国家治理 征文启事 中国现代化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