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因此区分以暴力手段当场强取财物的行为是构成抢劫还是敲诈勒索的标准是是否达到抑制被害人的反抗的程度,二、暴力威胁情况下的抢劫敲诈勒索的区别以暴力相威胁的敲诈勒索与暴力手段的抢劫的区分问题,本人同意区分以暴力手段当场强取财物的行为是构成抢劫还是敲诈勒索的标准是是否达到抑制被害人的反抗的程度

  • 标签: 抢劫罪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区别
  • 简介:如果被告人甲没有撇开受害人丙,那么甲的行为性质就不会由敲诈勒索向绑架转化,且在被告人甲和第三人丁的意识中未形成──如不就范

  • 标签: 定敲诈勒索罪 应定
  • 简介:笔者拜读了贵刊1994年第4期王才盛的《制造儿子被绑架假象,敲诈老子该定何?》一文后,认为被告人朱海章的行为不应定为诈骗,而应定为敲诈勒索。一、被告人朱海章的行为不符合诈骗的客观方面的特征,不应定为诈骗。从表面上来看,被告人朱海章的行为似乎完全符合诈骗的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骗取方法是虚构事实和隐瞒事实真相。3、主观方面出自故意,并且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但是其客观方面所指的“虚构事实”是指捏造并不存在的事实,骗取被害人的信任,从而使财产所有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而“自愿地交出财物。其所虚构的事实

  • 标签: 被害人 敲诈勒索罪 诈骗罪 客观方面 被告人 公私财物
  • 简介:如果被告人甲没有撇开受害人丙,那么甲的行为性质就不会由敲诈勒索向绑架转化,且在被告人甲和第三人丁的意识中未形成──如不就范

  • 标签: 定敲诈勒索罪 应定
  • 简介:着手实施了以暴力、胁迫、麻醉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人质非法剥夺或者限制人质人身自由的行为,  三、犯罪手段的实施方法不同  绑架勒索的犯罪实施手段是以暴力、胁迫、麻醉或者其他方法劫持他人,  四、实施威胁的内容不同  绑架勒索一般是以杀害或者伤害人质相威胁而敲勒索的行为人通常是从被害人手中直接获得

  • 标签: 刍议绑架勒索 敲诈勒索罪不同 绑架勒索罪
  • 简介:<正>一、案情简介:1989年1月×日上午9时许,被告人郭×、赵××,叶××、姜××、胥××5人合谋商定由郭×,赵××两人假冒工商局的工作人员"查收"南方来沈卖眼镜的小贩,由叶××、姜××、胥××三人佯装买眼镜的顾客。当日上午10时许,郭×等5人来到沈河区小东轻工市场。见一浙江女青年李××正在卖眼镜(无营业执照)。按预谋,叶××等3人上前搭话"买眼镜",并将李××领到胡同里准备乡买点,叶等3人正在"挑选"眼镜时,郭×,赵

  • 标签: 招摇撞骗罪 敲诈勒索罪 国家工作人员 眼镜 被告人 被害人
  • 简介:<正>抢劫敲诈勒索的犯罪行为常常是在相同的情况下出现的,考虑到这一点,把两者放在一起考察是适当的。例如,偷窃是抢劫的主要因素,但一般地说表现在犯敲诈勒索方面,它就不是这种犯罪的先决条件。由于同样的原因,有永久性剥夺的犯罪意图,对抢劫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对敲诈勒索来说,则不是这样,后者有暂时剁夺就足够了。另外也还有一些区别。抢劫抢劫是偷窃的一种加重形式。凡是一个人进行偷

  • 标签: 敲诈勒索罪 抢劫罪 英国政府 犯罪意图 暴力 威胁
  • 简介:<正>敲诈勒索,是以非法古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以将要实施暴力或其他方法相威胁,索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是侵犯财产的一种。从敲诈勒索的概念可以看出,敲诈勒索的方法,是以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即将要实施暴力或者其他损害的行为相威胁的方法。这种威胁,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有的是以将对被害人或他的亲属实施暴力相威胁,有的是用毁坏被害人的财产(如放火焚烧其房星)或者以揭发、张扬被害人不愿让别人知

  • 标签: 敲诈勒索罪 被害人 犯罪分子 其他方法 威胁 公私财物
  • 简介:<正>抢劫是普通法规定的一种犯罪。但在偷窃法中从来没有对它下过定义。现在盗窃法第八条第一款对抢劫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凡正要或正在实施偷窃行为时,或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对他人使用了暴力,或使

  • 标签: 抢劫罪 被告人 暴力 普通法 盗窃罪 威胁
  • 简介:本案中贺某、韩某、暴某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预备),贺某、韩某、暴某的行为同时触犯了敲诈勒索(预备)和交通肇事两个罪名,2. 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 标签: 同伙死亡 应定敲诈勒索罪 案应定
  • 简介:<正>近年来,敲诈勒索犯罪的发案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由敲诈勒索这一犯罪的特点所决定,敲诈勒索而未完成犯罪的案件占有较大比重。司法实践怎样正确认定这些性质各异的犯罪未完成形态并给予相应的处罚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就此对敲诈勒索犯罪的数种犯罪未完成形态作一些初步探讨。一、敲诈勒索的犯罪预备形态我国刑法第19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根据这一规定,并结合敲诈勒索的内容及我国刑法的有关原理,所谓敲诈勒索

  • 标签: 敲诈勒索罪 犯罪构成 行为人 犯罪未完成形态 我国刑法 犯罪中止
  • 简介:案情太原市万柏林区保安公司陈某等五名保安人员受公司的指派,到地矿局宿舍拆迁工地执勤,负责工地和宿舍院内的治安保卫,禁止闲杂人员入内,1998年3月22日上午和中午,分别有二名收旧家俱的人被保安人员口头警告后,再次悄悄入内时,被五名保安人员抓住,拉到办公室其间将收旧家俱的人打了三拳,踢了两脚,强制其交出罚

  • 标签: 保安人员 抢劫罪 非法占有 社会危害性 敲诈勒索罪 主观方面
  • 简介:抢劫,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也就是说,抢劫所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那么,抢劫欠条能否构成抢劫呢?刊载,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在一起案件中,认为被告人戚道云等人为消灭债务,采用暴力、胁迫手段抢回欠款凭证的行为已构成抢劫

  • 标签: 抢劫罪 欠条 财物 被告人 暴力 人民法院
  • 简介:<正>汪某于89年8月上旬,先后向孙某借款5次,共计2750元。每次借款时均没有第三人在场,但每次均出具借据。8月13日晚9时许,汪某借口还钱进入孙的住宿(独人住宿),入门后把门关上。当孙某把5张借据拿出来时,汪某便上去抢夺借据,孙某捏住借据不放。汪某就将孙掀倒在地上,孙呼喊“救命”。汪某一手卡住孙某的颈部,另一手将随身携带的浸有农药的纱手套往孙某的嘴巴里塞,孙某便咬了汪某塞纱手套的手指(被咬伤),汪某松开手后,孙某便吐出手套,继续呼救。此时,邻居闻声赶到,汪某慌忙从地上拾起散落的其中二张借据夺路逃跑。当晚10时许,孙某开始呕吐、气喘,

  • 标签: 抢劫罪 借据 手套 借款 农药 所有权
  • 简介:近年来,各地抢劫和转化型抢劫多发。尽管1997年《刑法》第269条规定了转化型抢劫,界定了适用《刑法》第269条的法定条件,但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仍存在不尽一致甚至是截然对立的见解和做法,从而使之成为抢劫的理论和实践中的又一个重要而疑难的问题。在适用《刑法》第269条时,笔者认为先行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既不要求数额较大,也不要求构成犯罪。从刑法理论和罪刑协调的角度考虑,笔者建议将《刑法》第269条修改为“以盗窃、诈骗、抢夺手段实施侵犯公私财产的行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标签: 刑法 转化型抢劫罪 适用条件
  • 简介:那么盗窃、诈骗、抢夺财物行为构成转化型抢劫是否也要求达到,现行刑法关于转化型抢劫的规定是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有的观点认为转化型抢劫是按刑法第263条所规定的一般抢劫处罚

  • 标签: 型抢劫罪 试论转化 转化型
  • 简介:携带凶器进行抢夺的行为才能认定为抢劫时,在行为人携带凶器向诈骗行为的被害人示意或者被害人发现行为人带有凶器的情形中,与盗窃、诈骗行为转化为抢劫的前提条件不统一——既然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可以转化为抢劫

  • 标签: 抢劫罪抢夺罪 抢夺罪问题 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