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李建国,公安痕迹检验工程师,河北省书协会员,承德市书协理事。2011至2013连续三年入选中央数字书画频道迎新春书画展播优秀作品,多次参展河北省级书法展并获奖。

  • 标签: 李建国 书法展 痕迹检验 优秀作品 河北省 书画展
  • 简介:伴随着立案登记制的实施,区别于正常诉讼状态的非正常诉讼也开始更多地引起关注。相关法律文件中并未对滥用诉权给出一个明确定义,而是采用列举方式表明包括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等行为均属于滥用诉权行为。因此,滥用诉权行为应作广义理解,对应“滥用”在词典中“不加选择、不加节制”的文意解释。

  • 标签: 恶意诉讼 滥用诉权行为 围城 法院 北京 立案登记制
  • 简介:书法貌似门槛不高,大多数人练一段时间就能掌握毛笔的操作方法,只要舍得在宣纸上放荡,就可以以书法家自居了。

  • 标签: 书法家 江湖 操作方法
  • 简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围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人民法院的督查工作是人民法院内部重要的监督机制,是自查、自纠、改进工作作风、惩治司法腐败,确保公正司法的重要举措,是全力开通和落实人民法院外部监督渠道的重要途径。

  • 标签: 人民法院 督查工作 节点 监督体系 中共中央 保障体系
  • 简介:2013年11月14日,公安部挂牌督办的河南省南阳市最大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头目白玉岗等人被执行死刑。受此影响,2004年办理白玉岗减刑案件、后来担任河南省平舆县人民法院院长的刘德山以及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王琦,因涉嫌玩忽职守罪被逮捕入狱。此案经过一审、终审和省高院的再审,均判决两人无罪。两人被分别关押488天和501天后获释。2014年年底,河南省高院赔偿委员会作出赔偿决定:办案机关分别赔偿二人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12.2万元和12.5万元,办案单位在二人所在单位公开为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 标签: 国家赔偿 法院院长 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 中级人民法院 精神损害抚慰金 玩忽职守罪
  • 简介:2月4日下午6时许,已到了下班时间,湖南省益阳市“口味王”槟榔有限责任公司会议室里的工作气氛依然热烈,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人民法院民二庭万方晓等几名法官被该公司的业务骨干们围住,讲解如何化解企业法律风险的问题。根据市中院“千名法官进千企入万户”系列活动的安排,法官们已是第6次来到这里提供法律咨询。

  • 标签: 服务企业 人民法院 资阳区 卫士 经济 有限责任
  • 简介:国际刑事法院是国际法治的标志性成就之一。法院自2002年建立以来进入全面运作,在缔约国增加、建章立制取得进展的同时,还发展了被害人参与和赔偿制度,通过了侵略罪修正案和战争罪有关修正案。同时,法院也面临着诸多的制度性挑战。由于被认为存在双重标准,法院权威遭受多方特别是非洲国家的普遍质疑;补充性管辖原则共识有所增加,但仍然存在分歧;与各方的合作亟待不断加强。《罗马规约》涉国家元首豁免条款的解释引起广泛争议,肯尼亚领导人案还催生了《程序和证据规则》三项修正案。就安理会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关系而言,两者在预防和惩治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国际犯罪的职责方面有所重叠,应依法维护安理会在认定国家侵略行为方面的权威,致力于发展两者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我国虽然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但是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工作密切相关,我国一直关注法院工作,呼吁法院依法审慎履行职责,提高司法公信力和权威。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 罗马规约 安理会 发展 挑战 中国政策
  • 简介:近年来,人民法院不断加大执行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力度,但由于受司法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难以触及。2011年11月19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权合理配置和科学运行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执行权划分为执行实施权和执行审查权,

  • 标签: 法院执行 社会力量 最高人民法院 试点 执行实施权 创新力度
  • 简介:3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人民法院确保公正司法的有关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指出,2014年以来,各级人民法院紧紧抓住司法体制改革的契机,不断规范司法行为,全面加强审判工作,努力提升司法公信力,人民法院确保公正司法的主要举措频出,工作成效显著。

  • 标签: 最高人民法院 公正司法 通报 司法体制改革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言人
  • 简介:"案多人少"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国家法治发展的瓶颈,其表现具有地域性和集中性。问题的界定,应该以一线法官年均结案150件为标准,其产生的原因包括司法需求快速上升、司法资源配置不合理、司法效率不高。破解"案多人少",增加法官数量和依靠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司法设计是局限的,应该从法院内部优化的角度予以考量,进而推行法官员额制度与助理制度,辅之控制不合理的司法需求,加快《强制执行法》的出台,从而使人民法院能够更好应对这一难题。这也有助于提高法院审判质效,维护司法的权威与公信。

  • 标签: 基层法院 案多人少 结构 改革 效率
  • 简介:2007年10月30日.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王淑荣对王振学所种土地享有承包经营权。一审原告王振学遂向洮北区人民法院请求:1.确认三跃村村委会与王振学签订的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有效:2.确认王淑荣对王振学承包的土地无承包经营权。王淑荣答辩称其在王振学承包的土地中享有五分之一的承包经营权。王淑荣1975年1月25日结婚.由于其丈夫是军人。故户口仍在王振学家。1982年。

  • 标签: 最高人民法院 典型案例 保障民生 农村土地承包 承包经营权 土地承包经营
  • 简介:乡村有其相对于城市社会不同的特点,这是一个“熟人社会”.乡村有自己的一套规则体系,这种规则体系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法治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兼容的,因为我们的法律制度设计是以城市社会为基点,以一个“陌生人社会”的交往规则作为主导,并把这个规则体系确定为标准的参照,这造成在乡村社会法治建设中国家规则统一的难度.在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稳定与司法规则之间的矛盾是现在基层法院面临的一种挑战.如何实现法治的统一,不在于对乡村的普法,也不在于要求法院采用严格条文主义判案,真正的解决方案在于发展乡村经济.市场经济会彻底瓦解乡土社会的“自然经济”,在“自然经济”之上形成的“乡土文化”也就没有存在的物质基础,原有的社会规则就会被一种更大层面的统一规则所代替,实现了统一规则下的治理也就实现了在规则适用层面的法治.

  • 标签: 基层法院 乡土环境 乡村法治
  • 简介:运动式治理与治理制度化是我国的社会治理反复摇摆、纠结的悖论式命题。从现有的实践来看,一旦一种运动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社会治理者就会审时度势进行策略变化。这导致治理制度化的程度始终受制于运动式治理的政治表达和短期目标的实现。只有当执政者无法单纯依靠强制来维系治理权力的有效性,转而需要借助法律媒介获得普遍化的合法性效力时,法院才有可能完成由“刀把子”向“裁判者”的功能转换。

  • 标签: 政治动员 弥散性惩罚 科层制 常态社会 合法性
  • 简介:站在人类膜拜自然尊重历史的大视野,我国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发展完善的历史选择,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长期实践的理性探索。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为样本,述论知识产权法院在技术调查官制度、法官遴选制度以及法官作为审理者负责案件的审理和裁判等改革事项,为什么需要,如何可能,传达出另一种厚重与透彻。

  • 标签: 知识产权法院 技术调查官 法官遴选
  • 简介:法院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作用的理性定位是该机制建构及顺畅运行的基础性问题。鉴于法院专司法律的职责、法院的司法权威及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法治化发达程度,法院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构及运行过程中应该发挥协调作用、准则输出作用、指导作用和监督作用。

  • 标签: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作用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诉讼纠纷解决机制